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病人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效果.方法 对我院ICU中22例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肠内营养支持组12例,肠外营养支持组10例.结果 两组病人经治疗后肺部感染,住ICU时间与营养支持并发症发生情况有显著差异,肠内营养支持组优于肠外营养支持组.结论 危重病人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支持(EN)在临床中的营养支持效果、方法、途径、并发症及与肠外营养支持(PN)的优点.方法 选择需营养支持的患者34例,采用鼻肠置管及空肠造瘘途径,予能全力肠内营养支持,观察EN前后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病人均能顺利接受能全力肠内营养支持,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显著改善,无一例发生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异常.结论 能全力肠内营养支持能显著改善营养状态,且更符合生理需求,维持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病人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茂祥  韦枝红  侯梅萍 《广西医学》2004,26(10):1421-1423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病人的营养支持。方法 机械通气危重病人 5 2例随机分为要素膳肠内营养 (17例 )、全营养食物匀浆肠内营养 (15例 )、全肠外营养 (2 0例 )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各组病人脱机时间接近 ,营养效果相似但肠外营养较快达到氮平衡 ,感染性和营养性并发症无差异 ,全肠外营养费用高 ,肠内营养尤其是管饲全营养匀浆费用低廉。结论 机械通气病人普遍存在营养不良 ,可采用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方式进行营养支持。机械通气病人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安全可行。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效果相似 ,肠内营养经济、简便、有利于肠道功能恢复和保持 ;而全肠外营养支持效果准确、迅速。两者各有所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肠外营养(TPN)与肠内营养(TEN)结合在危重症支持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2005年6月~2007年12月843例危重症患者通过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结合进行支持治疗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32例患者恢复良好,6例因病情危重死亡,5例失去随访。与完全肠内营养比较,并发症少、医疗费用降低。结论:通过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相结合对危重症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效果良好,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医疗成本,节约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临床营养支持根据营养供给途径分为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随着临床营养学的发展,肠内营养因更加接近生理而日益受到重视[1,2],危重患儿通过鼻肠管或鼻胃管为主的肠内营养,有助于降低感染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病死率[3,4]。肠内营养已成为危重患儿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方式,无法通过口服补充时应选择管饲喂养[5]。  相似文献   

6.
施海燕 《南通医学院学报》2011,31(6):484-485,487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经鼻肠管应用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2011年3月间在我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37例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时间顺序分成全肠外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况变化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营养支持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外周总淋巴细胞水平术后第2天较术前均明显下降,术后第l4天后逐渐恢复,与术前变化不显著(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的各个并发症发生率及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全肠外营养组,总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肛门排气时间及营养支持的时间,较全肠外营养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经鼻肠管合理应用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术后患者的营养水平,促进肠蠕动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成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首选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7.
梁艳  徐仲璇  李玉洁 《吉林医学》2010,(27):4820-4821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室(ICU)危重患者的鼻肠管管内营养的观察,总结在护理工作中的体会。方法:对35例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进行分析,其中20例患者进行鼻肠管肠内营养,另外15例患者给予肠外营养,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局部出血、静脉栓塞、心力衰竭加重)发生情况。结果:通过肠内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结论:危重患者早期给予鼻肠管肠内营养,可以维持患者的正常代谢,并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危重病人在病因治疗的同时,要特别强调生命体征的稳定,而为了维持其稳定。其中主要的一种治疗手段就是要及时给予病人营养支持,营养支持能保障细胞和脏器功能,增加机体免疫力,促进创伤愈合,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减少住院天数和降低费用。营养支持可采用肠内和肠外两种途径进行,在此,介绍的是肠内营养的方法。以肠内营养素的一种——能全力为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老年危重病人肠内营养(EN) 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32例老年危重病人应用鼻饲人工匀浆膳进行肠内营养同时加适量肠外营养支持,观察治疗前后0天、10天、30天病人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数目的变化及其并发症情况。结果 淋巴细胞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等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肌酐、尿素氮变化不大。临床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老年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加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罗凯  纪明章 《河北医学》2001,7(6):513-515
目的:空肠置管营养支持效果分析。方法:27例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观察营养指标及并发症,结果:25例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增加了营养的摄 入量,改善了氮平衡,并发症明显降低(见表1);2例因多脏器功能竭死亡,结论:大多数外科危重病人可通过肠内营养到营养支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李军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0):1229-1230
目的:通过对30例病人术后早期采用鼻肠营养支持治疗的观察和护理,为肠内营养提供临床护理依据。方法:胃癌病人早期应用鼻肠营养方法进行支持治疗,妥善处理腹痛、腹胀、腹泻等并发症。结果:30例胃癌病人应用鼻肠营养支持治疗,恢复快,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0~13d。结论:胃癌病人术后早期应用鼻肠营养支持治疗方法简便、有效、经济、安全。严谨良好的护理是取得肠内营养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联合应用肠内外营养支持的方法、护理要点及优点。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88例胃癌术后患者进行常规肠外营养及肠外营养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疗效。结果:联合应用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胃癌无论从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还是患者的住院费用上都少于单纯肠外营养治疗。结论:胃癌患者早期在给予肠外营养的同时采用经鼻肠管给予含足够的营养素的营养液采用由低浓度小量开始、逐步增加浓度和量并持续缓慢滴注的方法是治疗胃癌更科学、更安全、更合理、更有效的方法。胃癌患者早期联合应用肠内外营养支持,不但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而且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赵秉清  祝振忠  王征 《中外医疗》2011,30(7):48+50-48,50
目的分析比较早期肠内营养(EEN)和肠外营养(PN)对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ICU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27例。实验组在入院后24~48h内开始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检测比较2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EEN组AMC、TP、ALB明显高于PN组,而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明显低于PN组。结论危重患者应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是首选的营养支持途径。  相似文献   

14.
ICU危重病人机械通气时肠内营养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ICU危重病人机械通气时肠内营养支持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5例ICU病房进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20例和对照组15例,分别给予相同热量和氮量的肠内营养制剂或肠外营养制剂,均于营养支持前与支持第8日检测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上臂肌围和三头肌皮皱厚度,每日测血糖并计算氮平衡。结果肠内营养支持组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增高;与对照组肠外营养支持比较,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和氮平衡均增高(P<0.05)。上臂肌围和三头肌皮皱厚度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结论肠内营养支持不但可明显改善危重病人的营养状况。对于胃肠功能完整或具有部分肠道功能的危重病人,应尽量采用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5.
营养支持对危重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外加肠内营养支持与全肠外营养支持对危重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危重病人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每组20例.试验组接受肠外+肠内营养(PN+EN),对照组接受全肠外营养(TPN),2组等氮等热量供给。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浓度,外周血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TLC)及T细胞亚群CD2、CD4百分率和CD4/CD8比值。结果:试验组TLC和IgG营养支持前后及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和CD4/CD8比值也有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N+EN较TPN更能改善危重病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康复,为危重病患者提供较好的营养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和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的总体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亦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重症患者在无肠内营养禁忌证的情况下,可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早期肠内营养可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作为营养支持的首选。  相似文献   

17.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和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机体营养状况和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根治性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组30例,于术后24 h应用瑞素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共实施7 d;肠外营养组30例,术后给予全肠外营养治疗。两组病人分别于手术前1 d、术后第1、8天检测营养指标血清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F)和前清蛋白(PA),并观察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清蛋白、转铁蛋白和前清蛋白浓度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或0.01),经过一段时期的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后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肠内营养的营养恢复作用与肠外营养相比无明显差异。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两组病人差异显著(P〈0.01)。两组病人在观察期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胃癌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肠蠕动恢复的作用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8.
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充足的营养支持可以减少危重病人的并发症及改善其预后,营养支持的方法包括肠外(TPN)与肠内(EN)两种,在危重病人的临床营养支持工作中已经观察到,肠内营养无论在预防感染和代谢并发症、还是减少肠道通透性、防止细菌移位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1,4,5]但是,在肠内营养支持的实施过程中,亦存在弊端并可出现相应的并发症.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必要.本文通过观察35例危重病人在EN过程中的并发症及弊端,总结减少弊端、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不同营养支持疗法对术后早期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一种能减少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最佳营养支持疗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患者208例,分肠外营养组66例、经鼻留置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组72例和空肠造瘘术肠内营养组70例。对3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法并比较分析并发症和痊愈情况。结果采用经鼻留置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0 d,无并发症发生,早于肠外营养组或空肠造瘘术肠内营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患者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可提供充分的营养供给,是避免术后营养支持疗法相关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ICU危重病患者肠内、外营养并发症的对比观察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危重病患者肠外营养加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防和护理干预。方法 将ICU5 3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支持组 (2 3例 )和肠外营养加肠内营养支持组 (30例 ) ,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给予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 肠外营养加肠内营养支持组腹泻、胃肠道出血、肠麻痹、二重感染、高血糖症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肠外营养支持组 ,(P <0 .0 1)。结论 对于危重病患者 ,应用肠外营养加肠内营养支持 ,对患者胃肠粘膜有保护作用 ,不易引起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损害 ,而其各种并发症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