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胎与胎儿共存(hydatidiform mole and co-existing fetus,HMCF)是产科的罕见疾病,包括完全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 with co-existing fetus,CHMCF)和部分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partial hydatidiform mole with co-existing fetus,PHMCF)。报道1例CHMCF病例通过妊娠期连续监测甲状腺功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胎儿状况妊娠至37周,剖宫产分娩一活婴。CHMCF是一种临床罕见的高风险疾病,妊娠期应联合超声、磁共振成像和染色体核型分析仔细鉴别诊断,并在有产前诊断和妇科肿瘤中心的机构严密监测妊娠、分娩及产后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葡萄胎恶变后有关临床经过。方法 对我院1973年1月-1978年3月收治的151例(前期组)与1994年1月~1998年12月收治的132例(后期组)葡萄胎恶变病例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结果 年龄<30岁者两组分别为57.4%和78.8%,>40岁者所占比例降低;首次妊娠为葡萄胎恶变者百分率增高,已生育一胎再次患本病者比例下降;前、后期患者职业均以农民为主,分别为90.3%和74.2%;阴道不规则出血者明显减少,入院时子宫增大比例降低,卵巢黄素囊肿发生率降低,分别为52.98%和26.5%;发生恶变距确诊葡萄胎之时间,前、后期两组相仿,大多在葡萄胎后半年之内发生恶变;转移部位均以肺、阴道为最多,CT可提高诊断肺转移正确性;恶变者主要采用化疗,子宫切除者逐渐减少。结论 对葡萄胎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可减少葡萄胎恶变率。  相似文献   

3.
正1病例报告患者女,32岁,因阴道不规则出血1个月,于2015年11月23日于辽宁省肿瘤医院(我院)就诊。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初潮年龄15岁,周期7/30日型,末次月经2015年9月20日。2015年10月22日出现阴道持续出血,量多,有血块,伴腹胀,以为月经来潮,未在意。10月27日出现恶心,未吐,11月5日就诊于当地医院,彩色超声(彩超)见宫腔内9.7 cm×3.8 cm无回声区,内伴多个条状回声,提示葡萄胎的可能。11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1例罕见的完全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病例的病理及亲本来源,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对1例胎儿与葡萄胎共存病例的葡萄胎组织及胎儿、胎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检测双亲、胎儿及葡萄胎基因组DNA的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位点(D4S2460、D18S488、D21S2039、DXS1205和DYS219),确定其亲本来源.结果(1)病例简介:孕妇27岁,妊娠20周血清学筛查提示神经管缺陷高风险,B型超声检查胎儿未见异常.妊娠24+5周复查超声,发现胎儿与葡萄胎共存,胎盘与葡萄状组织界限清晰,妊娠26周胎死官内,引产1男死婴.胎儿娩出后产妇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下降明显,但引产后第3周再次上升,官腔无组织残留,化疗2疗程后降至正常.胎儿尸体解剖未见结构异常,胎盘绒毛发育成熟,葡萄胎绒毛水肿明显,中央池形成,间质血管消失,滋养细胞增生,考虑为完全性水泡状胎块.(2)遗传学检查:胎盘组织染色体核型分析为46,XY,胎儿软骨、葡萄胎组织细胞培养失败.检测双亲、胎儿及葡萄胎的5个STR位点,胎儿为双亲来源的正常二倍体;葡萄胎的5个STR位点中有4个只含有父本的单一遗传信息(D4S2460没有诊断价值),为父本来源;葡萄胎既有来自父本Y染色体的等位基因,也有来自父本X染色体的等位基因,故葡萄胎为双精子受精形成的父源性杂合子.胎儿与葡萄胎的父本来源的等位基因不完全相同,推测本例完全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为单卵三精子受精引起.结论STR检查可从遗传层面确定胎儿与完全性葡萄胎共存的诊断,有助于发病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葡萄胎是一种与妊娠有关的良性病变,其中10%~15%可发生恶变。目前,临床还没有能准确预测葡萄胎恶变的可靠性指标。本研究通过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nm23在葡萄胎及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中的表达,以探讨二者在葡萄胎恶变过程中的意义。一、材料和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危因素对葡萄胎后恶变的影响。方法:分析比较有高危因素与无高危因素葡萄胎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的临床特点。结果:72例恶变病例中有高危因素57例,无高危因素15例。先期葡萄胎合并各种高危因素组的恶变率明显高于未合并高危因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高危因素葡萄胎后GTN距先期妊娠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阴道流血外,有高危因素的GTN患者出现其他症状明显多于无高危因素的GTN患者。有无高危因素葡萄胎后GTN患者GTN分期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评分为高危GTN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高危因素低危GTN组中初次治疗使用MTX单药方案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为ACTD方案后缓解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葡萄胎患者高危因素进行正确评估,及时行预防性化疗或手术,葡萄胎后GTN患者对其高危因素结合FIGO分期及WHO改良预后评分进行评估,以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及疗程、手术时机及病例。重视葡萄胎的高危因素有助于诊治GTN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完全性葡萄胎与正常胎儿共存(CHMCF)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妊娠结局及预后。方法收集并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1日至发稿时4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为CHMCF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回顾分析相关文献。结果 1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获得妊娠。3例因阴道流血不适就诊,其中2例因阴道流血而终止妊娠;2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例胎死宫内。4例清宫前h CG均大于100kU/L。3例在终止妊娠前超声提示CHMCF。3例合并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结论 CHMCF患者是否继续妊娠可根据产前诊断中胎儿染色体是否正常及妊娠期间是否出现危害母婴健康的合并症和并发症做进一步判断。若以上情况均无发生,可在严密观察下继续妊娠直至分娩;反之应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8.
1病例报告 患者,28岁,因促排卵人工授精后妊娠32周,全身水肿2月余,下腹部阵痛1天于2008年8月1日第2次入院.患者因结婚3年未孕于我院生殖中心就诊,诊断排卵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癌基因、妊娠性滋养细胞增生程度与葡萄胎恶变的关系。方法:采用针对C-Ha-ras及C-erbB2基因表达产物P21和P185的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82例葡萄胎中两种基因产物的表达情况,经2年以上随访证实未发生恶变32例为非恶变组,经手术和临床证实发生恶变50例为恶变组,其中35例行手术治疗。结果:恶变组P21的表达程度低于非恶变组(P=0.0082);P185的表达显著高于非恶变组(P=0.0028)。手术治疗的35例中,恶变后两种基因产物的表达改变较恶变前更明显。两组葡萄胎中滋养细胞增生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413)。不同来源的绒毛膜癌(绒癌)之间及绒癌与侵蚀性葡萄胎(侵葡)之间,P21和P185的表达差异亦无显著性(P=0.268,P=0.719)。结论:P21的低表达及P185的高表达与葡萄胎恶变有关,但与其恶性转化方向无关;滋养细胞增生程度与葡萄胎恶变亦无关。  相似文献   

10.
<正>1病例简介患者,39岁,G3P1A1,因"停经33+周,头痛、头晕,四肢水肿5天"于2012年12月20日收入我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LMP 2012年4月28日。2012年5月15日于我院行胚胎移植术,种植胚胎2个。移植28天,B超示"宫内双胎"。停经1+月,患者自觉恶心、呕吐、厌食,持续至孕3月自然缓解。孕4+月首次产检:基础血压105/60mmHg,尿蛋白(-),B超:宫内妊娠,双活胎。后未行产检。患者整个孕期无咳嗽、咳  相似文献   

11.
异位葡萄胎的诊断与治疗--附三例病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Ma S  Xiang Y  Yang X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10):618-620
目的:探讨异位葡萄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异位葡萄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异位葡萄胎患者的临床表现根据异位的部位不同表现各异,异位葡萄胎早期易发生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彩色多普勒超声,腹腔镜等检查在异位葡萄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规范的化学治疗及耐药病灶的手术切除仍为其主要治疗手段,结论:异位葡萄胎患者应强调预防性化学治疗的重要性,并重视发生转移后的及时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2.
杨姗姗  王辉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9,35(2):128-132
目的:探讨侵蚀性葡萄胎(IHM)发生转移的相关因素及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8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IHM 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转移的24例(肺转移22例,阴道转移2例)为转移组,未见明确转移征象的26例为未转移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特点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对其疗程、临床疗效、预后等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停经距第1次清宫时间长、合并卵巢黄素化囊肿为IHM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而伴有假孕症状为IHM转移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②两组治疗情况比较,转移组开始治疗距血β-hCG转阴时间(70.00±21.07天)长于未转移组(57.27±16.7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行化疗次数及全子宫切除术、近期治愈、近期好转、再次妊娠、复发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近期未治愈共9例患者均为未按时返院化疗。结论:一旦考虑诊断葡萄胎,应尽早行清宫术,以减少IHM转移的发生。合并卵巢黄素化囊肿的IHM患者需警惕是否有转移。在治疗时需严密监测血β-hCG水平的变化。IHM即使发生转移,经过规范的治疗仍能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滋养细胞增生与葡萄胎恶变的关系。方法 检测石蜡包埋的135例葡萄胎和13例正常早孕绒毛标本,常规组织切片病理观察滋养细胞增生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EGFR表达情况。结果EGFR在所有类型的滋养细胞和正常绒毛中表达。全部合体滋养层细胞的EGFR为强阳性。在细胞滋养层细胞,非恶变组葡萄胎EGFR阳性表达率与正常绒毛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恶变组葡萄胎EGFR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绒毛和无恶变组葡萄胎(P<0.05,P<0.01);轻度滋养细胞增生者EGFR阳性表达率显著强于中度及重度滋养细胞增生者(P<0.01,P<0.01),中度与重度滋养细胞增生者EGFR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恶变组葡萄胎EGFR的表达弱于非恶变组葡萄胎,滋养细胞增生程度重者EGFR表达减少,EGFR表达降低在葡萄胎恶变过程中可能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宫颈原发滋养细胞肿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外滋养细胞肿瘤罕见,多发生于生殖道,如输卵管、卵巢、阴道、宫颈、外阴等,也有发生于肺、消化道、心脏、脑、下颌等部位的报道。原发性宫颈绒癌(primary cervical chori-ocarcinoma,PCC)非常罕见,文献也多为个案报道,自1915年至今,国外文献共报道原发性宫颈绒癌不足70例[1  相似文献   

15.
<正>1病例简介患者,女,31岁,因"停经3个半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6+h"于2013年3月25日收入院。患者LMP 2012年12月18日,2013年3月中旬出现胎动。停经3个月时曾发生1次阴道流血,当地医院超声检查示:双顶径2.7cm,胎心率152次/min;胎盘位于前壁,胎盘下缘距宫颈内口约0cm。遂嘱患者卧床休息,给予保胎止血治疗。3月25日16时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量多似月经量,无腹痛。为进一步诊治,于3月25日23时收入我院。患者平素月经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预防性子宫切除对40岁以上葡萄胎患者恶变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2012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40岁以上葡萄胎患者共78例,其中预防性子宫切除患者40例、期待治疗患者38例,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预防性子宫切除组葡萄胎恶变率(37.5%)与期待治疗组(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恶变组的平均停经时间(10.92±3.65周)较治愈组(8.36±4.35周)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期待治疗后GTN化疗前血β-hCG数值、化疗疗程及耐药率较预防性子宫切除后GTN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结论:对于40岁以上的葡萄胎患者,预防性子宫切除可以提高GTN的早期诊断率,降低化疗量,且无增加转移病灶的风险,可以作为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tumor,ETT)是一种来源于绒毛膜羊膜型中间滋养细胞的恶性肿瘤.ETT常与前次妊娠史有关,多数继发于前次正常妊娠,而继发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的ETT患者非常罕见.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清宫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葡萄胎预后的关系,评价NLR预测葡萄胎恶变发生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诊治的葡萄胎患者274例,随访1年后发生GTN 46例(恶变组),228例预后较好(未恶变组),对两组患者影响预后的临床高危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并对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计算AUC,兼顾敏感性和特异性确定预测葡萄胎恶变因素的临界值,根据界值分组并比较两组的恶变率。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恶变组患者的孕周、宫腔团块、术前Logβ-HCG及NLR均大于未恶变组(P0.05)。2多因素分析显示,Logβ-HCG、NLR是葡萄胎恶变的独立危险因素。3ROC曲线分析:NLR的AUC为0.721,NLR的临界值为3.22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1%和75.4%;Logβ-HCG的AUC为0.610,Logβ-HCG的临界值为5.00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4%、64.7%。4以NLR=3.22为界值分组,高NLR组(NLR3.22)的恶变率明显高于低NLR组(NLR≤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11%vs 5.65%,P0.05)。结论:清宫前NLR与葡萄胎患者的预后有关,NLR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葡萄胎恶变风险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报告 患者,52岁,因停经3个多月,阴道流血37天于2008年2月23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则,近1年来月经量减少,月经不规则,常出现周期延长现象,停经1月余有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且反应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外周血血清中Th1/Th2类细胞因子的测定,从免疫学角度探讨Th1/Th2类细胞因子预测葡萄胎恶变的价值。方法:收集1997至2001年首次以葡萄胎诊断进行清宫和手术的患者的外周血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FN-γ、IL-2、IL-4、IL-10的水平来确定Th1/Th2的活性。结果:与侵葡+绒癌组相比,葡萄胎组IFN-γ含量明显增加(P<0.001),IL-10含量明显降低(P<0.001)。葡萄胎患者中,与非恶变组相比,恶变组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2)含量呈下降趋势,而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含量呈增加趋势,4种细胞因子变化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1)。随着滋养细胞增生程度的增加,4种细胞因子的变化均具有统计学差异,除外IL-4的变化在轻、中度增生组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Th2细胞因子向Th2漂移时,葡萄胎恶变倾向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