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引起其支配区域疼痛和麻木的症状群,也称指端感觉异常征。腕管综合征在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腕管综合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中医中药方面的针灸、推拿、中药熏洗治疗、西药封闭注射、康复治疗等,效果均可,其中针灸治疗应用广泛,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就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手部运动辅助治疗长期血透患者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透析治疗,发生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给予手腕运动加活血止痛散中药外敷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活血止痛散中药外敷治疗。结果 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腕管综合征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波士顿腕管量表(BCTQ)得分1.05±0.26低于对照组1.62±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正中神经远端动作电位潜伏期(DML)值4.12±0.56低于对照组4.76±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部运动联合中药外敷对血透患者中轻度腕管综合征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的MRI特征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1例临床确诊为腕管综合征的患者,术前行MRI检查(以横断面为主),手术治疗后探查证实MRI的发现。结果 11例腕管综合征的MRI表现为:正中神经进入腕管时增粗肿胀11例;正中神经肿胀率为(MNSR)2.2:1。正中神经于腕管内受压变扁,正中神经扁平率(MNFR)为3.6%。T2W1正中神经信号增高11例。结论 MRI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方式的选择、手术方式的确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与注射疗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腕管综合征患者i00例随机分为两组,针刀组60例,采用针刀松解、腕管注射与口服药物治疗;注射组40例,采用腕管注射与口服药物治疗。结果针刀组与注射组痊愈者分别为65%(39/60例)与32%(13/40例);有效率分别为98%(59/60例)与55%(22/40例),痊愈率及有效率针刀组明显高于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刀松解与注射疗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腕管注射与口服药物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孙蕊 《吉林医学》2010,31(32):5826-5827
目的:总结腕管综合征的护理经验,为护理人员提供借鉴。方法:对28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观察结果。结果:28例患者经采取不同治疗措施、相应护理措施后,恢复情况良好。结论:腕管综合征患者经采取正确治疗、护理措施,疗效较好;积极宣传预防方法,能有效减少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8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微创双小切口腕管松解术组(A组,28例)和内镜下腕管松解术组(B组,30例),随访14~36个月,主要观察术后并发症(包括瘢痕痛、手墩柱部痛、返支损伤及RSD)、恢复工作时间,并采用Kelly评定法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A组优良率为96.43%,B组优良率为9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优于A组(P<0.05)。结论微创双小切口腕管松解术及内镜下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都有效,但内镜下腕管松解的手术治疗方法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与常规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进行比较。方法我院疼痛科利用微型钩刀治疗49例50腕,同期我院骨科常规手术治疗54例54腕。术前按滨田分类方法分为3类。两组均在术后3个月随访。根据kelly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功能恢复基本相同,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50腕中1腕损伤正中神经返支,出现大鱼际肌萎缩,1例术后1月症状不改善而行常规手术治疗。常规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未出现并发症,但2例出现切口瘢痕疼痛。结论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具有皮肤切口小、组织创伤轻、手术时间短、临床症状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分析腕关节镜下单通道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资料,探讨该术式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之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腕关节镜下单通道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然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至少6个月的随访,并运用改良波士顿腕管综合征评分量表(SSS评分和FSS评分),对患者术前与术后症状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  经过随访研究,47例患者手麻症状及手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手腕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治疗前SSS评分为(37.23±2.42),治疗后为(12.47±0.9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FSS评分(10.00±1.12),治疗后为(30.76±2.64),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腕关节镜下单通道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可以取得可靠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的缓解患者手麻等症状及提高手功能,术后疼痛等并发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应用长约1.5~2.5cm的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11例 ,均成功地切开腕横韧带,切除水肿的屈指肌腱滑膜,对腕管进行松解.结果9例近期疗效良好,感觉和肌力有明显改善;2例术后1年肌肉萎缩、捏握力好转.提示采用小切口切开腕横韧带对腕管进行彻底减压,可有效地治疗腕管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腕管松解术后口服筋肌复生胶囊治疗中重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我科收治的80例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行腕管松解术,对照组术后口服甲钴胺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筋肌复生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  相似文献   

11.
<正>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很多,其中最广泛采用的是类皮质激素局部封闭。由于它对早期腕管综合征见效快、预后良好,被外科医生广泛采纳、推广。但对结核性腕管综合征将采用什么方法?作者通过此例失败教训,总结经验以便同道参考借鉴。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1岁。1989年6月右手食指肿胀,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注射器针刺血划拨在治疗腕管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腕管综合征简便有效的临床方法。方法:将40例随机分为注射器组及封闭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局部麻醉后用注射器针尖端对穴位进行刺血,侧刃划拨腕横韧带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对照组采用对病变组织神经的封闭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好转1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愈10例,好转3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为65%。结论:注射器针刺血划拨治疗腕管综合征创伤小,简单,方便,治愈率高,临床花费低,相较封闭疗法,注射器针刺血划拨疗法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分析。方法:对本院2011-06~2013-06期间收治的74例腕管综合征患者展开研究,行传统开放式手术和小切口法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情况、术后两点分辨觉以及并发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对腕管综合征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其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1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长约1.5-2.5cm的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11例,均成功地切开腕横韧带,切除水肿的屈指肌腱滑膜,对腕管进行松解。结果:9例近期疗效良好,感觉和肌力有明显改善;2例术后1年肌肉萎缩、捏握力好转。提示采用小切口切开腕横韧带对腕管进行彻底减压,可有效地治疗腕管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封闭配合局部制动加中药熏洗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回顾6年来治疗72例98腕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疗效。结果98腕治愈95腕,3腕手术治愈。结论封闭配合局部制动中药熏洗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陈彬  杨小辉  首家保  毛庆龙  孔靖  汪海涵  唐哲明 《重庆医学》2012,41(21):2139-2140,2143,2116
目的分析比较改良内窥镜微创切开腕管减压与传统切开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术后疗效。方法将50例单侧发病的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改良内窥镜微创治疗组与传统切开治疗组,每组25例,采用Kelly评分、两点分辨觉的改善、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术后常规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的优良率和两点分辨觉的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内窥镜微创治疗组在手术时间、瘢痕痛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切开治疗组(P<0.05)。结论改良内窥镜微创切开腕管减压术创伤小、手术耗时短,疗效与传统腕管切开减压术等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神经肌腱滑行训练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单纯神经肌腱滑行训练组就诊患者采取神经肌腱滑行训练治疗,电针联合神经肌腱滑行训练组对本次就诊患者采取神经肌腱滑行训练+电针治疗。比较2组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疗效;手掌麻木症状消失的时间、手腕僵硬无力症状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运动末端潜伏期、运动末端波幅、指I腕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指I腕波幅、指III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指III腕波幅;腕管正中神经近端肿账≥>10mm^2的比例。结果:电针联合神经肌腱滑行训练组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疗效、手掌麻木症状消失的时间、手腕僵硬无力症状消失的时间、运动末端潜伏期、运动末端波幅、指I腕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指I腕波幅、指III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指III腕波幅均优于单纯神经肌腱滑行训练组,P<0.05。电针联合神经肌腱滑行训练组腕管正中神经近端肿账的比例低于单纯神经肌腱滑行训练组,P<0.05。结论:神经肌腱滑行训练+电针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效果良好,对本病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实施可有效改善手掌麻木症状、手腕僵硬无力症状,且可改善感觉和神经传导速度,减轻肿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笔者自2002年以来对腕管综合征采用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结果 经1~3个疗程,治愈54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满意,具有简、便、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02年以来对腕管综合征采用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结果经1~3个疗程,治愈54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满意,具有简、便、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醋酸强的松龙局部注射治疗腕管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醋酸强的松龙局部注射治疗腕管综合征第二医院骨科邓忠良,陈秉礼,辛力中图分类号R681.7腕管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患[1]。采用腕管内注射类固醇类制剂治疗腕管综合征已是公认的方法[2-6]。但注射时如伤及正中神经则可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