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伽玛刀治疗61例脑血管畸形患者,经6个月 ̄2年随访。结果16个月以内血管巢闭塞占54%,18 ̄24个闭塞占80%,癫痫消失56%,术后1例再出血死亡,作者探讨了影响畸形消失的有关因素,认为在充许范围内,剂量大,病灶消失速度快,病灶容积小,消失速率快,儿童病灶消失快。癫亲控制率偏低,若结合PET%综合定位和处理,可望提高癫痫治愈率。对位于重要功能区或容积过大脑血管畸形,可先予其他处理,残余  相似文献   

2.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附10例报告)胡波,周柏建,常义隐匿性脑血管畸形是指血管造影未能显示而为组织学证实的血管畸形。其中多为动静脉畸形,其次为海绵状血管瘤,而静脉性血管瘤及毛细血管扩张症少见[1、2]。我院1981~1993年间手术治疗隐匿性脑血管畸形1...  相似文献   

3.
颅后窝脑血管畸形的诊治(附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科自1990年以来,共收治颅后窝脑血管畸形11例,均行CT扫描,术后病理及DSA或MRA检查证实。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7例,女4例,年龄5~58岁,平均31.2岁。40岁以下9例。发病到住院时间为半小时至5年半。既往有癫痫史4例,大发作3例,小发作1例。出血史者2例。病程一周以内者6例。以急性脑出血、颅内压增高、小脑机能障碍、颅神经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头痛10例(6例表现为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9例,视乳头水肿7例。意识障碍4例,共济失调7例,眩晕5例,颅神经麻痹5例,轻偏瘫6例,术前呼吸显著增快1例。1.2影像学检查11例CT扫描,脑积水征象7…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X刀治疗脑血管畸形效果.方法脑动静脉畸形(AVM)31例,脑海绵状血管瘤14例.单独用X刀治疗39例,AVM血管内栓塞治疗后畸形血管残留X刀治疗3例,脑内血肿清除术后X刀治疗3例.X刀治疗畸形血管周边剂量平均23.04±3.75Gy,其中AVM平均22.6±3.8Gy,海绵状血管瘤平均为24.0±3.9Gy,一般均以70%~90%等剂量线覆盖畸形血管边缘,准直器照射口径10~40mm.结果经12个月~60个月随访,平均随访35.35±17.60个月.复查发现AVM完全闭塞18例,部分闭塞11例,无闭塞2例.海绵状血管瘤X刀治疗后无发生脑出血,大多数患者癫痫可缓解发作,但血管瘤无一例消失.出现症状性放射性脑水肿6例,均为AVM患者.结论AVM闭塞率与所采用的剂量和畸形血管大小相关,剂量越大,闭塞的可能性也越大,对较大的AVM,由于采用的剂量相对较小,闭塞率也较低.直径越小,采用的剂量可适当增加,畸形血管闭合可能性越大,周边脑组织接受剂量较小,对脑组织损伤轻,并发症低.对较大AVM可先进行栓塞,对残留的AVM进行X刀治疗.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畸形急性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附43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血管畸形急性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附43例报告)张增良孙德麟吴育典许海雄陈文荣我院自1990年~1995年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脑血管畸形急性出血43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29例,女14例,年龄7~65岁,平均29.6岁。小于5...  相似文献   

6.
伽玛刀治疗颅内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γ-刀对颅内疾病的疗效。方法:C地1508便不同类型的颅内疾病用Leksell伽玛刀实施2治疗,病种达17余种,年龄跨工1.08-85岁,处方剂量9-150Gy,结果:随访11-32个月,疗效是确切的。统计所随访的病例,AVM有这90.98%,良性脑肿瘤有效率为77.27-100%,恶性肿瘤为70.50-100%,功能性疾病其有效率为66.67-88.87%。结论:伽玛 科治疗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伽玛刀治疗(附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7年7月~2000年9月对13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伽玛刀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26~39岁,病程3~27年(平均12.1年),住院次数3~14次。诊断为青春型精神分裂症2例,偏执型7例,未分化型2例,衰退型1例,躁郁型1例。所有病人均经住院、系统的精神科药物和心理治疗,疗效不佳。1.2方法常规消毒,对于不合作的病人术前应用镇静剂,局部麻醉,安装头架前,画出AC-PC线的体表标志线,使头架基底环与体表标志线平行,摆正头架,使X轴10…  相似文献   

8.
伽玛刀治疗脑干动静脉畸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4年3月至2001年8月,作者应用伽玛刀治疗脑干动静脉畸形27例,占同时期收治颅内动静脉畸形817例的3.3%,全部病例应用MRI检查,随访2-8年,其有效率为80%,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伽玛刀治疗脑干部位动静脉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伽玛刀治疗脑干动静脉畸形(brainstem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BAVM)的疗效。方法我院自2003年3月~2009年4月应用国产MASEP头部伽玛刀治疗脑干AVM3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23.9岁(17~38岁)。22(73%)例患者首发症状为血管瘤出血。血管畸形部位:中脑18例、桥脑9例、延髓3例。AVM体积平均为3.5 ml(0.5~7 ml)。采用核磁共振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MRI+DSA)检查及联合定位。边缘计量12~18Gy,平均15.5Gy,45%~50%(平均48.5%)的等剂量曲线包绕脑干AVM病灶。治疗一年后经MRI及DSA复查,连续复查3年,如血管巢缩小不理想者,行复次治疗。结果随访时间12~64个月,平均28个月。使用较低剂量情况下,伽玛刀治疗脑干AVM具有较好的闭塞率;脑干AVM闭塞率与其体积、边缘计量有关。3年后随访:脑干AVM闭塞率为53.3%,年出血率为2.3%。伽玛刀治疗后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结论伽玛刀是治疗脑干AVM安全、有效、低创的新方法,可以作为脑干AVM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γ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γ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效果。方法:对67例γ刀术后2年以上的AVM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疗效和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随访2年后,发现该组AVM病例的闭塞率为74.6%,出血率为3.0%。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于γ刀术后消失或改善。结论:γ刀是治疗脑AVM安全、有效、低创的新手段,其治疗效果与AVM的部位、体积、照射剂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伽玛刀(Y-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0例脑动静脉畸形的患者,采用Leksell-B型伽玛刀实施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予处方剂量18~25Gy,平均21.8Gy。结果:获随访资料70例(随访时间1149个月,平均27个月),复查MRI显示畸形血管流空明显减少8例,占14.8%,完全消失42例,占77.8%,多数患者临床症状于伽玛刀治疗后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伽玛刀(Y-刀)是一种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安全、有效的手段,可作为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伽玛刀治疗颅内疾病3094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手术伽玛刀(γ-刀)对颅内疾病的疗效。方法:用1.5Tesla磁共振仪和γ-plart计算机联网定位,γ-plan4.0版剂量规划系统作治疗方案设计,剂量规划,并用Leksellγ-刀对3094例不同类型的颅内疾病包括肿瘤、血管畸形及功能性疾病等实施立体定向放射手术.病种达20余种.年龄1.1~86岁,周边剂量9~75Gy.中心剂量18~150Gy,等剂量曲线30%~90%,靶点数1~12个。结果:随访10~47个月,统计结果表明:γ-刀疗效是确切的。脑动静脉畸形,随防一年半以上,完全闭塞率可达44.6%,体积越小.周边照射剂量越大,闭塞率越高。颅内肿瘤的生长控制率,良性肿瘤≥80.0%.恶性肿瘤≥66.7%。功能性疾病的治疗有救率,帕金森病为85.2%,三叉神经痛为76.9%,癫痫是667%。结论:γ-刀立体定向放射手术较常规开颅手术安全,痛苦少,是治疗颅内一些疾病有效的方法。严格掌握治疗指征,精确定位,合理剂量规划.可确保疗效,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脑静脉性血管畸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提高对脑静脉血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总结分析34例脑静脉血管畸形的临床经过,治疗和愈后。结果 24例获痊愈,8例遗轻微神经功能障碍,2例死亡。结论 对脑静脉血管畸形要进行正确的术前诊断,对有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或危及生命的病例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远期再出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伽玛刀(γ-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再出血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995年8月 ̄2002年12月间接受γ-刀治疗3年以上,并且随访资料完全的341例cAVM患者再出血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再出血10例(2.9%),其中3例直接导致死亡。结论γ-刀治疗cAVM后再出血率较低,出血较自然病程少,且有一定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PET定位致痫灶γ-刀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对难治性癫痫的定位价值,评价γ-刀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效果及脑电图改变。方法43例患者主要依据PET显像,结合癫痫发作特点、EEG、MRI等检查综合定位致痫灶,应用MASEP-SRRS型旋转式γ-刀治疗,单纯性致痫灶照射边缘剂量为9~14Gy,等中心曲线40%~60%。需加照射杏仁核和海马时,边缘剂量25~30Gy;照射胼胝体时中心剂量75~100Gy,均为50%等剂量曲线。随访3~36个月,观察发作频率、脑电图变化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43例患者中,39例(90.7%)为发作间期的PET图像,表现皮层局限性低代谢灶,其中单发灶33例(84.6%),多发灶6例(15.4%);4例(9.3%)为发作期的PET图像,表现皮层单发的局限性高代谢灶;异常代谢灶常见于颞叶,其次为额叶。发作频率术前5.2±2.6次/月,术后12个月降至1.3±0.9次/月,随访结束时降至0.9次/月左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随访6~36个月的病人进行Wieser疗效评定,Ⅰ~Ⅱ级为31.4%~38.9%,Ⅲ~Ⅳ级为43.6%~51.4%,Ⅴ~Ⅵ级为15.3%~23.1%,其中Ⅰ~Ⅳ级(有效率)为76.9%~84.6%。EEG逐渐恢复正常为7.7%~16.7%,53.8%~62.9%好转,22.2%~38.5%无变化,好转率61.5%~77.8%。主要并发症为放射性脑水肿,发生率为16.7%,经对症治疗后均能缓解。结论PET辅助定位下,低剂量γ-刀治疗顽固性癫痫具有较高的有效率,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有效的癫痫微侵袭外科治疗方法;采用9~14Gy的周边剂量照射PET提示的致痫灶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评价PET/CT定位伽玛刀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PET/CT检查,30例患者接受了伽玛刀治疗,均以50%等剂量曲线包绕病灶,周边剂量为9~13Gy。根据PET/CT显示的致痫灶的代谢分为低代谢组(A组)和高代谢组(B组,包括高低病灶并存);低代谢组根据PET/CT显示的致痫灶的数量分为单病灶组(A1)和多病灶组(A2)。结果随访12~48个月,30例患者PET显像均表现异常,低代谢灶20例,高代谢灶8例,低代谢灶和高代谢灶共存2例。低代谢组中单病灶14例,多病灶6例。A和B组癫痫发作频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B组疗效明显高于A组。A1组和A2组癫痫发作频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A1组疗效明显高于A2组。所有治疗病例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 PET/CT定位伽玛刀治疗难治性癫痫具有较高的有效率。高代谢组疗、单一病灶组疗效优于低代谢组、多病灶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皮因子受体A(ET-A)mRNA在脑血管畸形血管中的差异性表达。方法对14例脑血管畸形和8例正常脑血管标本分别提取总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ET-A mRNA的表达,然后行DNA电泳鉴定,并进行光密度扫描,半定量计算ET-A mRNA的表达。结果在脑血管畸形血管中ET-A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脑血管中明显下降(P〈0.05)。结论脑血管畸形血管与正常脑血管中ET-A mRNA表达有差异性,为研究其在病理情况下的作用作了前期工作。  相似文献   

20.
脑动静脉畸形伽玛刀治疗后的组织病理研究(附5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脑动静脉畸形(CAVM)经伽玛刀治疗后的组织病理变化。方法对5例CAVM伽玛刀治疗后的病理标本进行HE染色,并用α-SMA、PCNA、OPN及VEGF等抗体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伽玛刀治疗后CAVM血管病理变化包括内膜增厚,管壁增厚、玻璃样变,管腔狭窄至消失等。玻璃样变的管壁或闭塞的管腔可见管腔的再通。OPN、PCNA在表现为早期放射反应的动脉管壁中有强表达;1例标本见内皮细胞PCNA及VEGF阳性染色的网状毛细血管样血管。结论放射治疗后CAVM血管中层的VSMC增生,部分转变为合成表型。VSMC的迁移、增殖和变性是伽玛刀治疗后CAVM进行性血管病理变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