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龄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福建省立医院王小芳,赵修一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严重创伤,早期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可缩短病人卧床时间,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我院骨科自1981~1994年对156例70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我们认为高龄患者手术...  相似文献   

2.
3.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常见并发症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髋部骨折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龄患者体弱多病,并存疾病多,长期卧床会带来更多的并发症,而手术治疗能让患者早期下床,恢复功能,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但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手术风险大,易发生多种早期并发症,因而对围手术期治疗提出更高要求。在骨科医生决定手术治疗后,如何更有效地加强多学科协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就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脑梗死防治策略以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月所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预防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脑水肿、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一系列的防治策略。结果研究组患者基本痊愈15例(30%),显著进步20例(40%),进步11例(22%),无效4例(8%),总有效率92%;对照组患者基本痊愈8例(16%),显著进步16例(32%),进步16例(32%),无效10例(20%),总有效率80%;两组患者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脑梗死的病理变化较为复杂,涉及到各种因素。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医源性因素,要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予以全面考虑,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术后脑梗死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高龄老年人髋部骨折治疗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进行髋部骨折手术的118例80岁以上老年人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18例患者中,股骨颈骨折48例,粗隆间骨折70例。术前90例(76.3%)患者有合并症,主要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次之。住院期间死亡4例,死因均为脑梗死,2例慢性支气管炎加重,诱发心力衰竭,经积极治疗后痊愈。患者平均随访13个月,优良率91.2%。结论高龄并不是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手术禁忌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合适并且尽可能微创的手术方式治疗老年人髋部骨折,对改善患者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郝新斌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127-128
目的研究分水岭脑梗死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加深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方法我们对46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原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以老年为主,体循环低血压导致的分水岭低灌注状态及颈内或颅内动脉狭窄微血栓形成,是分水岭脑梗死重要的发病机制。结论预防及纠正形成本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对本病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髋部骨折属高龄人群常见的骨折类型,其基础原因是骨质疏松[1]。多属于脆性骨折[2]。随着高龄骨质疏松患者明显增多,髋部骨折发病率相应增高,传统对高龄髋部骨折的治疗多给予保守治疗,需要长期卧床,使高龄患者的潜在疾病易诱发或加重,导致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方法和临床预后。方法100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根据疾病类型不同分为对照组(混合型)和观察组(皮质型),各5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相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精神状态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的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精神状态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0.33±3.48)、(20.75±8.44)、(21.73±6.4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49±1.13)、(16.84±7.34)、(18.36±5.4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学对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但根据疾病类型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精神状态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达到有效的临床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术式对75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行关节置换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56例髋部骨折中,股骨颈囊内移位型3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7例,均经髋后外侧微创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随访6个月至4年。手术全部获得成功,除3例发生深静脉栓塞,无一例大出血及坐骨神经损伤,术后1~2周均可下地行走。无关节脱位。结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多同时合并心脑血管或呼吸系统疾病,体质较弱,采用小切口行髋关节置换,可减少创伤、减少出血,大大减少或减轻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以及术前处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107例高龄(76岁以上)髋部骨折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前、术后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汇总。结果 107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其中5例患者疗效欠佳,其余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高龄髋部骨折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基础病及合并症,做好术前准备,尽早手术治疗,术后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我院从1996年开始进行髋部骨折手术,现对112例高龄患者在麻醉手术过程中并发症处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手术治疗91例高龄髋部骨折,年龄80~94岁,平均85.4岁,其中股骨颈骨折5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9例,术前79例有内科合并症,围手术期完善各项检查控制并发症,治疗合并症.结果 9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住院17 d.术后有2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转内科治疗,1例术后并发肺栓塞死亡,6例并发肺部感染,3例并发消化道症状.结论 术前正确评估,充分准备,合理选择内固定,术后主动功能锻炼,是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的重点,也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分水岭脑梗死(CWSI)的病因、治疗方法、临床效果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进行分水岭脑梗死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5例患者没有死亡的病例存在,临床总治疗效果达到了89%。在分水岭脑梗死临床上的表现没有明显差异,在皮质型、皮质下型、混合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中有严重性血管狭窄的特点。结论 分水岭脑梗死治疗方法与使用一般脑梗死在效果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病因的治疗,积极的纠正血压和水电解质的紊乱,这种疾病和脑血管的狭窄有着很密切关系,其发病与血压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在本院就诊的19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介入治疗其动脉直径恢复程度均超过80%,随访结果显示,94.7%(18/19)的患者未再次发生脑梗死,术后患者支架处再狭窄的发生率为5.3%(1/19)。结论介入治疗分水岭脑梗死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因而是分水岭脑梗死患者首选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养血固肾汤治疗髋部骨折术后肾虚型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 218例髋部骨折术后肾虚型骨质疏松患者,按治疗差异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109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养血固肾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骨密度、碱性磷酸酶、钙、磷水平及症状积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41%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8.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骨密度、碱性磷酸酶、钙、磷值分别为(0.93±0.12)g/cm2、(65.42±6.31)U/L、(2.47±0.44)mmol/L、(1.37±0.25)mmol/L,均高于参照组的(0.85±0.15)g/cm2、(56.42±7.11)U/L、(2.07±0.16)mmol/L、(1.11±0.3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腰膝疲软、畏寒肢冷积分分别为(1.65±0.34)、(2.01±0.24)分,均低于参照组的(1.89±0.49)、(2.24±0.3...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科学》2017,(18):232-234
目的分析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探讨并发症预防措施。方法对2015年3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1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术前有合并症与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关系,总结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前、术后特点,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 131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切口甲级愈合,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共26例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9.85%,其中肺部感染所占比例为38.46%,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并发症(P<0.05)。术前有合并症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明显高于术前无合并症患者的7.69%(P<0.05)。结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大,术前有合并症是引发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特点进行分析,及时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是降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手术治疗安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月~2004年10月,我院收治高龄髋部骨折患者46例,在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者为6例,占高龄骨折患者12.6%,我们通过对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高龄(>80岁)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07年6月198例行手术治疗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男55例,女143例;年龄81~98岁,平均86岁。股骨颈骨折9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05例。麻醉采用局麻加基础麻醉2例、全麻38例、连续硬膜外麻醉158例。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包括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骨水泥型)77例全髋关节置换(混合型)13例、加压空心螺钉固定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均采用闭合复位滑动式鹅头钉固定。结果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平均手术时间53min,平均出血110mL;全髋关节置换平均手术时间94min,平均出血165mL;螺钉固定平均手术时间35min,平均出血30mL;滑动式鹅头钉固定平均手术时间40min,平均出血60mL。17例行关节置换者术中应用骨水泥时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全部患者平均住院18d,住院期间死亡2例。术后36例(18.2%)出现并发症,其中中枢神经系统(13例)和心血管系统(13例)并发症最为高发。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入院至手术时间平均6d,其中7d以上者4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19.6%);7d及以内者152例,出现并发症27例(17.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62,P>0.05)。结论高龄髋部骨折应尽量采用创伤小、快速的麻醉及手术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积极预防、正确处理并发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结合常规西医对分水岭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常规西医加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判定其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1),治疗组显效率(70%)明显优于对照组(40%)。结论:黄芪注射液结合常规西医治疗分水岭脑梗死对改善临床预后、降低致残率有较好作用,安全性好,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