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RP、TnTI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薛伟彩 《河北医药》2009,31(17):2335-2335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有认为C-反应蛋白(CRP)、肌钙蛋白I(TnTI)与急性心梗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90例急性心梗患者进行了血清CRP、TnTI的测定,并进一步监测不同治疗组间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研究AMI病变机制与病情观测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h(hs—CRP)、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T酶(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8例心肌梗死胸骨后疼痛发作2~6h的患者及48例心肌梗死胸骨后疼痛发作12~24h的患者采用免疫散射比浊定量法检测其血清CPR.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其血清cTnI,并与39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AMI组患者的CRP、cTnI及CK—MB浓度较正常对照组高;联合检测CRP+CK—MB、CRP+cTnI+CK—MB、cTnI+CRP阳性检出率均为100.0%.结论联合检测hs-CRP、cTnI在AMI早期诊断中有很高的特异性及灵敏度,可作为AMI的预后临测及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2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胸痛发作6小时内及24小时hs—CRP,CKMB,cTnI及MYO结果AMI胸痛发作6小时内敏感性最高,发病6小时后hs—CRP,CKMB,cTnI,及MYO显著升高。cTnI阳性持续时间长,而hs—CRP,在AMI可出现显著升高。MYO在AMI发生时9—12小时可达高峰,24—36小时恢复正常。结论:s—CRP,KMB,cTnI,及MYO一起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幼儿患者血清、CK—MB及cTnI对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6例和102例心电图和临床表现有、无心肌损害表现的婴幼儿患者和正常对照儿童进行血清CK、CK—MB及cTnI测定。结果有心肌损害组三项指标分别为CK(236.2±127.2)U/L;CK—MB(32.2±12.7)U/L;cTnI(0.24±0.13)ng/ml,均明显高于无心肌损害表现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但特异性和敏感性却不尽相同,联合检验的敏感性及准确性达93.4%和80.5%,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血清CK、CK—MB及cTnI在对婴幼儿患者心肌损害反映中,CK、CK—MB特异性不高,同时要考虑到单纯CK、CK—MB活性增高可能是生理、标本和试剂等因素所致,不具有临床诊断价值;cTnI特异性最高,但在心肌轻度损害时敏感性不高;因此诊断婴幼儿患者心肌损害时应联合这三项并结合心电图和临床表现来综合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用免疫浊度法检测30名心梗患者和35名正常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用免疫抑制法测定其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其肌钙蛋白I含量。并分析三者相关性。结果:心梗患者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含量(8.00±3.47)mg/L、(26.33±11.52)ng/ml、(22.53±12.97)ng/ml,显著高于正常成人组水平(P<0.01);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含量呈正相关(r=0.56,P<0.05;r=0.46,P<0.01;r=0.49,P<0.05)。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对心梗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反应蛋白(CRP)与心肌梗死面积的估算之间的关系。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梗死大面积组27例(27.84%),心肌梗死小面积组36例(37.11%),分别记录CK、CK-MB峰值和CRP,并观察其相关性。结果CK、CK-MB峰值、CRP与心肌梗死面积有正相关关系。结论CK、CK-MB、CRP对AMI的严重程度的判断和预后的估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同期到本院就诊的48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cTnI及hs—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cTnI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cTnI在4~8h升高,高峰在8-12h,72h后降低;hs-CRP不断升高,高峰在12~24h,72h后降低到正常水平。结论 联合检测cTnI及hs—CRP,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300例对照组的cTnI及CK-MB,分析比较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的血浆cTnI及CK-MB的变化,并随访6个月的死亡情况。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出现cTnI、CK-MB增高的比例明显增加(P<0.001、P<0.01)。cTnI、CK-MB升高主要见于岛叶梗死患者,右侧岛叶脑梗死cTnI升高发生率高于左侧,双侧岛叶梗死CK-MB升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cTnI、CK-MB升高者病死率明显升高,预后差。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异常与梗死部位、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而岛叶梗死患者的cTnI及CK-MB异常发生率高、病情重及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异氟醚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以及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的影响,探讨其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42例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随机分为异氟醚组和丙泊酚组,每组各21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抽取静脉血,测定CK、CK—MB和cTnI。结果:两组术前C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氟醚组CK于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分别低于丙泊酚组(P〈0.01)。两组术前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氟醚组CK-MB于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分别低于丙泊酚组(P〈0.01)。两组术前c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氟醚组cTnI于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均低于丙泊酚组(P〈0.01)。结论:异氟醚可降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CK、CK—MB和cTnI的释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定量检测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22例稳定性心绞痛(SA)、3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血清中的cTnI及CK-MB。结果cTnI诊断AMI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6.3%,准确率为97.3%;CK—MB诊断AMI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64.6%,准确率为72.3%。经X2检验分析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TnI对AMI的诊断价值优于CK-MB。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变化及其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72例AMI患者,同时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42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39例,检测各患者血清hs-cTnT、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结果 AMI组患者血清hs-cTnT、cTnI和CK-MB明显高于UA组和SA组(P<0.05);UA组和SA组血清hs-cTnT、cTnI和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TnT、cTnI和CK-MB诊断AM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2(95%CI为0.826~0.937)、0.816(95%CI为0.737~0.896)和0.680(95%CI为0.589~0.771),P均<0.05;hs-cTnT截断值为15.42pg/mL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50%和86.10%.结论 AMI患者hs-cTnT水平明显升高,在鉴别诊断AMI中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设91例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56例,观察AMI患者及正常体检者血清cTnI和CK-MB变化。结果:观察组cTnI和CK-MB在早期升高,至中期达高峰,晚期有所下降,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发病后的3个时间段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cTnI比CK-MB升高倍数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CK-MB相比,cTnI对于AMI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诊断AMI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钾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的120例患者行抽血测定血钾、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左心室射血分数,根据血钾水平,将低血钾60例作为观察组,正常血钾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5)。结论低钾血症严重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加强临床监测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CK—MB,cTnI和Mb快速测定在急性胸痛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国勇  董明志 《云南医药》2004,25(4):301-302
随着各种心脏标记物的发现 ,各国学者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有了更深认识 ,并对AMI的生化标志物进行了重新定义[1] 。肌酸激酶 -MB同功酶 (CK -MB)、肌钙蛋白 -I (cTnI)对AMI诊断及危险分层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本研究对CK-MB、cTnI和肌红蛋白 (Mb)联合快速测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指标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范围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本院心内科2011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测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T、CK-MB和cTnI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cTnT、CK-MB和cTnI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梗死范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7 d后,患者cTnT、CK-MB和cTnI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T、CK-MB和cTnI与梗死范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2、0.932和0.9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梗死范围患者cTnT、CK-MB和cTnI指标存在明显界限。结论 cTnT、CK-MB和cTnI 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明显升高,指标升高程度与急性心肌梗死范围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84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血脂康治疗组,后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另予血脂康治疗,疗程共8周,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hs-CRP水平,做治疗前后对比。结果两组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8周后,血脂康治疗组患者较常规治疗组hs.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载脂蛋白A(apoA)水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脂康能明显降低ACS血清hs-CRP水平,抑制斑块内炎症反应,从而稳定斑块,减少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AMI患者60例根据胸痛到就诊时间不同分为4h组及4~8h组。对全部患者于就诊时即刻抽血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计算3种检测指标对两组患者诊断的特异度。结果两组患者在4h组的cTnI、CK-MB与H-FABP特异度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在AMI早期诊断中特异度优于cTnI、CK-MB。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40例非心肌梗死性胸痛患者(对照组)进行cTnI、Mb和CK-MB定量检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I、Mb和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cTnI、Mb和CK-MB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及健康体检者40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其血清中cTnI进行检测,同时采用乳胶凝集比浊法对其血清中hsCRP的进行检测。结果 AMI患者cTnI和hsCRP检测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且AMI患者cTnI和hsCRP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以上两项中任何一项检验指标单独检测的阳性率。结论 cTnI和hsCRP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AMI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