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目的比较含吡喃阿霉素(THP)的CTOP方案与含阿霉素(ADM)的CHOP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外周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比较两种方案的不良反应、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 29例PTCL中,可行疗效评估的25例,其中CTOP组14例,CHOP组11例;中位随访21.25个月。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均衡性比较好。CTOP组和CHOP组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分别是78.6%和72.7%(P>0.05)、57.1%和54.5%(P>0.05),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7.7%和46.3%、32.1%和22.1%(P=0.012),CTOP组有好转趋势。25例患者共接受169个疗程化疗。骨髓抑制为主要不良反应,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CHOP组心脏毒性、脱发、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CTOP组(P<0.05)。结论采用含THP的CTOP治疗PTCL疗效好,毒性较低,远期生存率较高,尤其对老年PTCL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GDP方案和CHOP方案治疗非特异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U)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淋巴瘤诊疗中心收治经病理学确诊的PTCL-U患者29例。14例患者应用GDP方案,15例应用CHOP方案。采用χ2检验和Log-Rank检验,对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  接受GDP方案化疗的非特异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总有效率(RR)为78.57%,而CHOP组为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GDP组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79个月,总生存期(OS)为17.36个月;CHOP组PFS为4.2个月,OS为11.2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其中GDP方案Ⅲ~Ⅳ度血液学毒性发生率57.14%,CHOP方案Ⅲ~Ⅳ度血液学毒性为33.33%。  结论  GDP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疗效优于传统CHOP方案,虽然血液学毒性稍重,仍值得临床推广,并有望成为PTCL治疗的一线方案。   相似文献   

3.
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永欣  陈钰  后盾  王爱华  沈杨  沈志祥 《肿瘤》2002,22(6):501-502
目的 总结 13例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 (MPTL)探讨其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用病理、免疫酶标方法对 13例MPTL进行确诊 ,采用CHOP方案化疗并观察其预后。结果  8例CR ,2例PR ,其中 2例CR后复发 ,另 3例NR死亡。结论CHOP方案对MPTL有效。血和尿 β2 MG升高和血清LDH升高应视为预后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GDP方案治疗19例复发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客观缓解率、不良反应.方法: 19例复发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采用GDP方案治疗3周期,观察客观缓解率、主要不良反应.结果: 19例患者CR 1例,PR 8例.RR 47.3%.获得缓解的9例患者,复发型8例,难治型1例.获得缓解的IPI低中危组3例,高中危组5例,高危组1例.低中危组与高危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功能抑制,其中III至IV度为4例(21.1%).III至IV度胃肠道反应为2例(10.5%).结论: GDP方案治疗复发外周T细胞淋巴瘤近期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外周T细胞与自然杀伤(NK)细胞密切相关,并且具有部分相同的免疫表型和功能特性.外周T和NK细胞淋巴瘤异质性显著,分型复杂,目前大多尚未发现特有的分子表现.但随着分子技术的应用,对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与辅助T细胞的相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基因以及靶向治疗潜在标志物等有了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6.
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包含多种亚型的淋巴瘤。PTCL在现有治疗方案下预后较差,其治疗仍是一个挑战。在2016年第58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中,多项研究报道了PTCL治疗的最新进展。 brentuximab vedotin联合CHP方案、罗米地辛联合普拉曲沙等方案为PTCL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PI3K抑制剂等新型药物的发现也逐步进入临床试验,给PTCL患者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7.
8.
 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是亚洲国家发病率较高的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各亚型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疗效和预后截然不同。目前尚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案。传统的治疗多采用CHOP或CHOP样方案,但疗效欠佳。第二、三代剂量强度方案(m-BACOD、ProMACE-CytaBOM及 MACOP-B方案)与CHOP方案比较,并未显示出生存优势。新的治疗研究包括细胞毒性药物吉西他滨,无论是作为一线治疗还是针对复发和难治的PTCL患者都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有望成为治疗PTCL患者的新策略。阿仑单抗在PTCL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的效果。Zanolimumab单抗在复发和难治PTCL II期临床试验中疗效突出。地尼白介素、新型抗叶酸药Pralatrexate、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及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单抗在Ⅱ、Ⅲ期临床试验中显示了颇有前景的疗效。自体干细胞移植可作为具有高危因素的PTCL患者缓解后的巩固治疗。  相似文献   

9.
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s,PTCL)为异质性血液学肿瘤组,起源于成熟的T细胞,约占全部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s)15%.现今的WHO分类包括9种临床病理学外周T细胞NHLs,其中非特异变异型(PTCL-U)最常见.在诊断时常处于进展期,最常呈侵袭性临床经过,需立即治疗.为更好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本文综述PTCLs(特别着重PTCL-U亚组)的病理学、临床特征和目前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
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为一组高度异质性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整体预后差,目前一线治疗以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为主,但复发率较高,最近多项研究报道了初诊PTCL的治疗进展,主要涉及新的化疗方案的探索、新药联合治疗的尝试、自体干细胞移...  相似文献   

11.
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midline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MPTL)的临床特点,诊断,分型,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方法:经免疫组化证实的MPTL患者19例。病变累及一个解剖部位的局限型9例。其中8例单纯放射治疗,1例放疗加化疗的综合治疗;病变累及两个及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广泛型10例,其中9例综合治疗,1例单纯化疗化疗方案为CCNU(环己亚硝脲)和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各5例。结果:19例MPTL患者3年生存率68.4%(13/19)。5年生存率55.6%(5/9)。其中局限型3年生存率88.9%(8/9)。广泛型3年生存率50.0%(5/10)。综合治疗CCNU方案3年生存2/5,CHOP方案3年生存4/5。结论:MPTL是以鼻面中线部位进行性破坏性病变为特征的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和病理形态呈现多样化,无特异性。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有助本病的诊断。依据病变侵犯的范围可将MPTL分为单一解剖部位受累的局限型和两个及两个以上解剖部位受累的广泛型,前者预后较好。可单纯放射治疗;后者采用放疗加化疗或化疗加放疗的综合治疗可提高远期生存率。辅助化疗以CCNU或CHOP方案为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阐明中国人群中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U)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初治PTCL-U患者163例,分析其临床特征,采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比较不同临床特征与完全缓解率之间的关系。结果:PTCL-U患者的中位年龄39岁;男女比例为2.4:1;74.85%的患者有结外侵犯,最常见的结外侵犯部位是咽淋巴环(鼻咽、扁桃体和软腭);完全缓解率43.56%;Ⅲ~Ⅳ期、乳酸脱氢酶高、出现结外侵犯、体能状况差、巨大包块者完全缓解率低;性别、年龄、B症状及是否放疗与完全缓解率无显著性相关;国际预后指数(IPI)不同的患者,其完全缓解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国人群中PTCL-U常发生于年轻男性患者,大部分患者伴有结外侵犯,完全缓解率低,可以利用IPI指数预测其疗效与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含培门冬酶方案P-GEMOX与传统CHOP方案一线治疗结外NK/T淋巴瘤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及安全性,并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 ~2015年45例结外NK/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治疗方案之间的疗效,并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28例早期结外NK/T淋巴瘤患者治疗以放化疗联合为主,ORR为85.7%(24/28),CR为82.1%,其中CHOP方案联合放疗组ORR为80.0%(12/15),CR为73.3%,2年OS率为73.3%,PFS率为66.7%.P-GEMOX方案联合放疗组ORR为92.3%(12/13),CR为92.3%,2年OS率为92.3%,PFS率为92.3%,两组的ORR,OS及PF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7例晚期患者治疗以化疗为主,ORR 41.1% (7/17),CR为17.6%,其中CHOP方案治疗组ORR为12.5%(1/8),CR为0%,1年OS率为12.5%,PFS率为0%,P-GEMOX方案治疗组ORR为66.7% (6/9),CR为33.3%,1年OS率为55.6%,PFS率为11.1%,两组的ORR、OS、PFS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低ECOG评分(0~1)、分期早、不合并B症状、血清LDH正常、低NKIPI评分(0~1)、EB病毒编码的小RNA(the EBV enco-ded small RNA,EBER)阴性患者有更长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提示: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唯一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患者采用P-GEMOX方案与CHOP方案化疗的疗效相当,晚期患者采用P-GEMOX方案化疗较CHOP方案可明显提高疗效且改善预后.临床分期是影响结外NK/T淋巴瘤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4.
96例外周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近期疗效、远期生存及预后因素。方法:对96例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型(PTCL-U)66例,间变大细胞性淋巴瘤(ALCL)6例,NK/T淋巴廇(NK/TCL)17例,肠道T细胞性淋巴瘤(ITCL)5例,血管免疫母T细胞性淋巴瘤(AITCL)2例。结果:96例患者中89例接受CHOP方案为主的联合化疗,有效率(RR)为88.8%,完全缓解(CR)率为57.3%。中位随访时间30(2~98)个月,死亡52例,中位生存期31.9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42.7%、35.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PI评分是PTCL的独立预后指标(P〈0.05)。结论:外周T细胞淋巴瘤常规化疗近期疗效尚可,但远期生存率低,预后不良,需进一步探索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与西方国家比较,亚洲国家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较为常见,其生物学行为与B细胞NHL不同,往往表现为化疗敏感性较差、病情迁延、容易复发、预后不良.本研究评价标准CHOP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性(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unspecified,PTCL-U)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在1997年1月~2003年12月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收治106例PTCL-U(REAL分型)患者,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以及采用CHOP方案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结果:本组PTCL-U临床分期多为Ⅰ~Ⅱ期(占78.3%);结外侵犯多见(占84.0%),其中结外侵犯部位数>1者占34.9%;IPI评分多为0~1分(占78.3%).106例PTCL-U均采用CHOP方案为主的治疗方法,单纯化疗59例(55.7%),化疗加局部侵犯野放疗46例(43.3%),术后辅助化疗1例(1.0%).化疗加局部放疗总有效率81.0%,CR率58.2%;单纯化疗有效率69.5%,CR率为44.1%,中位有效维持时间16个月(1~88月).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1~89月),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9.9%、42.9%、22.0%,中位生存期24个月(95%置信区间12~36月).Ⅰ、Ⅱ、Ⅲ、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24.0%、22.3%、18.0%和0.本组病例中IPI、结外病变数和化疗是否达到CR与预后有关.结论:采用CHOP方案治疗PTCL-U疗效欠佳,远期生存率较低,仍需寻找更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HOP方案治疗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入组18例经病理确诊的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患者,均接受CHOP方案化疗.结果 全部18例患者中,10例CR(55.6%),1例PR(5.6%),7例PD(38.9%).治疗期间大部分患者出现Ⅲ、Ⅳ度骨髓抑制,经对症处理恢复正常,未影响下一步治疗.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全组2 a无进展生存率38.9%,其中IPI≤1分者71.4%,IPI≥2分者18.1%.结论 CHOP方案治疗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有一定疗效,特别是对IPI≤1分者疗效显著,但对IPI≥2分者效果不理想,需进一步探讨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Forty-six Japanese patients with lymphoma type of adult T-cell leukemia (ATL) were treated with one of the 4-drug combinations, CHOP or VEPA regimen. Fourteen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HOP, while 32 were treated with VEPA. The complete response i(CR) rate and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CHOP were 35.7% and 7.1%, respectively, while for those treated with VEPA the rates were 43.8% and 18.7%, respectively. Only two patients treated with CHOP survived for more than 1 year, while the others died within 1 year. On the other hand, 13 patients treated with VEPA survived for more than 1 year. The 32 VEF'A-treate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uration of survival: (A) 13 surviving for more than 1 year, and (B) 19 surviving for less than 1 year. They were compared for pre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lated to hepatomegaly, the presence of B symptoms, lactic dehydrogenase (LDH) and calcium level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se factors are important in predicting the response and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lymphoma type of ATL.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