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不张病因及支气管镜诊断率。方法 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或电子支气管镜对678例肺不张患者作常规检查的同时加用双重防污染毛刷采样培养致病菌,聚合酶链反应法查结核菌片段、支原体、病毒等。结果 支气管镜检查总的诊断率为86.7%。肺不张的首位病因为肺癌,其次为炎症和结核;在各年龄段中,老年患者多数为肿瘤,青壮年患者主要是炎症和结核。支气管镜对肺不张病因的诊断率分别为;肺癌90.5%,炎症93.1%,结核60.5%。结论 支气管镜常规检查是明确肺不张病因的主要手段,临床诊断符合率高。  相似文献   

2.
黄家宙  梁雨 《华夏医学》2006,19(2):248-249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肺不张的病因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肺不张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12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明确原因,其中肺癌61例(50.8%)、炎症33例(27.5%)、结核24例(20%)。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肺不张病因的重要手段,肺癌、炎症、结核为肺不张的3大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纤支镜检查在肺不张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不张 113例。结果 右中叶肺不张的比例最高为 2 8.32 %,右上叶次之为 2 2 .12 %。肺癌居首位占 6 7 2 6 %,好发部位为右上叶支气管占 2 5 %;其次为炎症 2 3.0 1%,多见右中叶支气管占 5 3.85 %;结核占 7.0 8%,多发于两上叶及右中叶支气管 ,分别为 5 0 %,2 5 %。其诊断率依次为 91.14%、84.6 0 %、6 2 .5 0 %,总诊断率为 90 .2 6 %。结论 纤支镜对明确肺不张的部位及病因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报告107例肺不张。旨在提高对肺不张的认识。探讨其病因及诊断方法。结果显示,肺不张的病因由肿瘤引起者607%,占首位,炎症305%次之,结核84%占第3位;40岁以上者以肺癌引起者居多(725%);39岁以下者以炎症引起者居多(681%);不同病因引起的肺不张其X线表现各有特点。支气管镜检查是目前诊断本病最有效的手段,对炎性分泌物引起的肺不张经过吸痰尚可以促使肺复张。  相似文献   

5.
罗黎明  罗文熙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4):1310-131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肺不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0例肺不张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340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明确病因332例,确诊率97.6 %.青年组共92例,其中肺癌17例(占18.4 %)、炎症51例(55.4 %)、结核12例(占25.0 %),中年组共136例,其中肺癌62例(占45.5 %)、炎症51例(占37.5 %)、结核17例(占12.5 %),老年组共112例,其中肺癌78例(占69.6 %)、炎症23例(占20.5 %)、结核10例(占8.5 %).结论:目前临床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仍为明确肺不张病因的重要手段.肺癌、炎症、结核为肺不张的3大主要病因,青年组中以炎症多见,老年组中以肺癌多见.  相似文献   

6.
340例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肺不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340例肺不张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 :340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明确病因 332例 ,确诊率 97.6 %。青年组共 92例 ,其中肺癌 17例 (占 18.4 % )、炎症 5 1例 (5 5 .4 % )、结核 12例 (占 2 5 .0 % ) ,中年组共 136例 ,其中肺癌 6 2例 (占 4 5 .5 % )、炎症 5 1例 (占 37.5 % )、结核 17例 (占 12 .5 % ) ,老年组共 112例 ,其中肺癌 78例 (占 6 9.6 % )、炎症 2 3例 (占 2 0 .5 % )、结核 10例 (占 8.5 % )。结论 :目前临床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仍为明确肺不张病因的重要手段。肺癌、炎症、结核为肺不张的 3大主要病因 ,青年组中以炎症多见 ,老年组中以肺癌多见。  相似文献   

7.
105例儿童肺不张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亚军 《四川医学》2007,28(10):1176-1177
目的探讨儿童肺不张病因。方法105例全部行胸部X线正侧位片检查,其中67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60例行胸部CT扫描。结果105例儿童肺不张病因为:炎症62例(59.05%);先天气管-支气管发育异常27例(25.71%);异物7例(6.67%);结核5例(4.76%);管外压迫3例(2.86%);肿瘤1例(0.95%)。结论炎症、先天支气管肺发育异常、异物是儿童肺不张的三大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在肺不张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及胸部X线、CT检查诊断为肺不张的590例患者行纤支镜检查,并对其病因、镜下特点、部位及年龄等进行分析。结果:肺癌428例,炎症133例,结核21例,支气管异物5例,曲菌2例,淋巴瘤1例。结论:纤支镜检查是明确肺不张病因的主要手段,对原因不明的肺不张均应及时行纤支镜检查。  相似文献   

9.
208例肺不张的病因多达10余种,但以感染性疾病和肺癌为多见,前者占48.6%,后者占42.3%。为此,讨论了感染性肺不张与癌性肺不张在病变部位、年龄、性别、X线和纤维支气管镜检上的鉴别要点,并强调纤支镜检对确定病因和治疗感染性肺不张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报告经X线检查诊断为肺不张135例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讨论了肺不张病因与病变部位,其中肿瘤、炎症及结核引起肺不张最为常见。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达85.9%,说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明确肺不张病因的重要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56例肺不张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主要病变依次为肺癌、炎症、肺结核。纤支镜对肺癌所致肺不张的诊断率为90.62%。本文就肺不张的病因、病变部位及肺不张的镜下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纤支镜对肺不张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癌所致肺不张的纤支镜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癌性肺不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纤支镜特征。结果:左侧(16例,50%)与右侧(16例,50%)一致,纤支镜下直视所见率为100%,31例经活检和刷检确诊为肺癌,阳性率96.9%,以腔内增殖型最多见(23例,71.9%);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22例,68.8%)。纤支镜下肺癌阻塞部位与X线胸片表现基本一致,纤支镜下的形态特征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结论:对X线示肺癌并肺不张者,应积极行纤支镜检查,尽早确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肺不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日本产OLYPUS BFXP40型纤维支气管镜(外径2.8mm,内径1.2mm)对24例新生儿感染性肺不张、疑胎粪吸入综合征及乳汁吸入后引起的肺不张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行支气管灌洗治疗,术后进行灌洗液的病原学检查。结果 24例肺不张患儿顺利完成32例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15例肺炎肺不张患儿术中表现支气管内膜炎,气管支气管气道分泌物多或黏液栓阻塞,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10例,根据培养结果调整治疗后1周复查胸片均恢复正常,6例术前怀疑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在纤支镜直视下给予支气管肺灌洗均有黄绿色黏液及黄色胎粪颗粒状物吸出,5例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72h胸片恢复正常。3例乳汁吸入性肺炎吸出较多乳汁及白色黏液样分泌物经1次支气管肺泡灌洗后24h复查胸片肺不张均消失。本组的并发症主要为一过性低氧血症,灌洗后发热及声音嘶哑。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在新生儿肺不张诊断和治疗中有很大的价值,是一项安全而重要的检查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于老年炎性肺不张患者实施甲硝唑经纤支镜灌洗和局部给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老年炎性肺不张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n=40):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这个基础上给予甲硝唑经纤支镜灌洗,并且局部给予盐酸氨溴索及庆大霉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发热、咳嗽、咳痰评分及PaO2、SaO2%、PaCO2均明显好转,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炎性肺不张患者实施甲硝唑经纤支镜灌洗同时局部给药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67例肺不张患者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结果。肺癌24例,占35.8%;炎症39例,占58.2%(其中4例有碳末沉积);结核2例,占2.98%;痰阻2例,占2.98%。肺不张部位以右肺中叶最常见,32例占47.8%。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中发现的肺不张的病因。方法:对在健康体检中发现的肺不张患者,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病因。结果:28例肺不张患者的病因与临床检查的常见病因不一致,其中,结核居首位15例,占53.6%;其次为炎症7例,占25.0%;癌症5例,占17.8%;异物1例,占3.6%。结论:健康体检中发现的肺不张主要由结核病引起。  相似文献   

17.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洪波  浦筱雯  刘平 《河北医学》2010,16(10):1198-120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共84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者中,孕早中期经B超诊断发现39例,剖宫产术中探查发现45例,其中7例发生蒂扭转。68例手术确诊病例中,36例瘤样病变。结论:B超诊断对孕早期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十分重要。对于肿瘤体积〉6cm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可选在孕16-18周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