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静脉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麻醉的安全性与实用性。方法:选择40例拟行择期甲状腺或乳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依托咪酯(E)组和异丙酚(P)组,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顺式阿曲库胺,E组加用依托咪酯,P组加用异丙酚。静脉维持镇痛均用瑞芬太尼,镇静E组用依托咪酯,P组用异丙酚,术中两组均采用BIS监测麻醉深度并根据手术刺激强度调整麻醉药用量。详细记录入室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BIS值的变化。结果:依托咪酯麻醉诱导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静脉维持时血压下降程度轻,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依托咪酯组苏醒迅速,拔管满意。结论:依托咪酯麻醉诱导血流动力学平稳,血压波动小,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拔管满意。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在非体外冠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G)中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进行OPCABG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除用咪达唑仑、维库溴铵外,S组加用舒芬太尼,F组加用芬太尼,持续泵注丙泊酚并间断静注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诱导插管后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拔管时间、ICU滞留时间。结果:与F组相比,S组术中心率和血压波动较小(P〈0.05)。结论:与芬太尼相比,OPCAB术中舒芬太尼麻醉可减少血流动力学的波动,能较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状态稳定.且术后恢复快,ICU滞留时间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注射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和围拔管期残余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接诊的102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1例、观察组51例。均进行丙泊酚与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麻醉诱导,其中对照组予以罗库溴铵注射液持续静脉泵注以维持术中麻醉,观察组予以注射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注射液持续静脉泵注以维持术中麻醉,对比插管条件优良率,以及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围拔管期肌松恢复指数。结果 (1)插管条件优良率比较结果 :观察组插管条件优良率(96.08%)较对照组(80.39%)高,比较差异显著(P <0.05)。(2)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结果:观察组切皮时(T1)、拔管时(T2)时MAP、HR较对照组低(P <0.05)。(3)围拔管期残余肌松效应比较结果 :观察组围拔管期残余肌松效应持续时间、拔管肌松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P <0.05)。结论在全身麻醉手术中注射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的肌松效应较理想,可提高插管条件优良率,对血流动力学变化影响小,减少围拔...  相似文献   

4.
付江勇  周力克 《江西医药》2010,45(11):1123-1125
目的比较高血压病人全麻术后,拔除气管导管置入喉罩,与保留气管导管,预防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高血压全麻手术病人40例,ASA分级II~III。术毕停止给麻药前将气管导管拔出,插入普通型喉罩为喉罩通气组(L组n=20)和继续保留气管导管通气组(T组n=20)。记录每组病人入室诱导前,停止麻醉前,停药后1、3、5min,拔管或喉罩时,拔管或喉罩后1、3min的心率,血压、RPP。L组记录拔管前、拔管后插入LMP即刻、插入LMP后心率、血压。比较两组病人麻醉诱导期和苏醒期高血压、心率、呛咳、躁动的发生及情况。结果 L组在术毕拔出气管导管置入喉罩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TT组与诱导前比较在停止麻醉后1、3、5min拔管时,拔管后1、3minBP、DP、HR、RPP升高(P〈0.05)。L组与诱导前比较在停止麻醉后1、3、5min,拔除后1、3min,BP,HR,RPP,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病人全麻术毕后,喉罩通气替代气管导管发生高血压、呛咳、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几率降低,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吸入异氟醚在小儿腭裂修复术中应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苏醒期情况的比较。方法选择40例ASAⅠ级施行小儿腭裂修复术患者,随机分为靶控组(Ⅰ组)和恒速组(Ⅱ组),常规静脉麻醉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维持期闯机械通气;1组采用血浆靶控输注技术泵入异丙酚,同时复合吸入异氟醚。Ⅱ组采用速率为3mg·kg^-1·h^-1输入异丙酚,同时吸入异氟醚。分别于诱导前(T1)、插管后5min(T2)、手术开始时(T3)、术毕时(T4)、拔管后2min(T5)几个时点,记录血压(BP),心瘁(HR)、脉搏饱和度(SpO2),并与诱导前进行统计学比较,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毕停药自主呼吸恢复时同,呼之睁跟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与诱导前相比,两组在插管后5min(T2)的SBP、DBP下降明显(P〈0.05),在手术开始时Ⅱ组的HR较诱导前明显增快,在拔管后2min的HR变化Ⅰ组明显低于Ⅱ组,呼吸恢复时间、睁跟时同、拔管时间两组相比,Ⅰ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吸入异氟醚用手小儿腭裂修复术麻醉效果满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苏醒迅速而平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术后意识恢复的情况。方法:ASAⅠ~Ⅱ级,择期手术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的患儿60例,年龄5~12岁,术前无特殊疾病,麻醉方法为气管内全麻。随机分为2组(n=30),其中第一组:丙泊酚-瑞芬太尼-顺苯磺酸阿曲库铵30例(I),第二组:芬太尼-丙泊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30例(II),两组术中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持续泵入维持麻醉。于麻醉诱导前10min (T0)、麻醉插管时(T1)、手术开始时(T2)、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时(T3)及拔管后10min(T4)个五个时点观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瑞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用于诱导插管时的血流动力血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比较,瑞芬太尼组术后清醒时间、拔管后呼吸抑制数均低于芬太尼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时,即能达到抑制插管应激,维持术中镇痛作用,又有利于此类短小手术术后的拔管要求,术后快速清醒,呼吸抑制率低,麻醉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麻醉效果。方法 80例高血压1-2期(LC)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单纯全麻组)和观察组(全麻联合硬膜外组),每组40例。记录全麻诱导前即刻(T0),插管后即刻(T1),气腹后10min(T2),拔管前即刻(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全麻药维持用量,拔管时间,苏醒期烦躁例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1,T2,T3的SBP,DBP,HR明显降低,P〈0.05。全麻药维持用量,拔管时间,苏醒期烦躁例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LC能够维持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减少术后烦躁,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临床应用的优越性。方法ASAI~Ⅱ级,择期行鼻内窥镜鼻窦开放术的病人50例,年龄<60岁,随机分成静吸复合组(C组),瑞芬太尼—异丙酚组(R组),每组25例。观察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时的血压、心率,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同时观察病人拔管时的意识及躁动情况。结果①两组诱导后MAP和HR值较诱导前基础值下降(P<0.05),R组插管前后血压和心率无显著变化,无1例插管反应;C组病人则插管前后血压和心率较基础值上升(P<0.050),插管反应发生率高。②两组病人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R组早于C组(P<0.01),R组病人离开手术室时的意识状态、认知功能测试评分高于C组,且病人拔管时安静,躁动小。结论与常规静吸复合麻醉下行鼻内窥镜行鼻窦开放术比较,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诱导更加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质量更优良,同时可以减少手术室的环境污染。但术毕须及时应用镇痛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的麻醉效果,并与吸入麻醉进行比较。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TCI组(T组)与吸入麻醉组(I组),每组20例。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后30分钟、术毕和拔出气管导管后3分钟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记录病人停药至清醒(呼唤病人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手术时间。结果:T组病人围术期血压平稳,各个时点的SBP、DBP、HR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I组病人SBP、DBP、HR在气腹后30分钟及拔出气管导管后3分钟时明显高于基础值,差异有显著性(〈0.05),在相应时间点明显高于T组病人,差异有显著性(P〈0.05)。I组病人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比T组长,差异有显著性(〈0.05)。结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病人安全可行,可有效抑制手术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迅速完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LC手术老年患者56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年龄60~81岁,心肺功能正常,随机等分为静吸麻醉组(I组)和静脉全麻组(T组)各28例。I组以异丙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诱导后做气管插管,术中吸入1%~2.5%异氟醚维持麻醉。T组瑞芬太尼和异丙酚靶控输注,术中根据血压、心率调整靶浓度。术中监测HR、SBP、DBP、MAP等指标及记录手术结束至自主呼吸、睁眼、拔除气管导管、恢复定向能力的时间。结果两组间的拔管时间、清醒程度有显著差异。静吸麻醉组(I组)在气腹后5min的HR、SBP、MBP明显高于术前基础值(P〈0.05或P〈0.01)。而T组术中无明显变化,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也明显低于I组。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老年人LC手术可达满意的麻醉深度,具有苏醒快,围术期血压、心率变化幅度小,能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且无吸入麻醉药的手术室空气污染等优点,优于传统的静吸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手术中芬太尼对瑞芬太尼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单纯瑞芬太尼组(Ⅰ组)和芬太尼、瑞芬太尼复合组(Ⅱ组)各30例。麻醉诱导用异丙酚2mg/kg和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3~5ng/ml)或芬太尼2~3μg/kg。两组插管成功后,以吸入N2O~O2(N2O∶O2=3∶2)、0.8MAC异氟醚和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2~3ng/ml)维持麻醉。观察记录麻醉前(T0)、诱导后(T1)、插管后(T2)、气腹后(T3)、术毕拔管后(T4)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术毕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即刻、拔管10、20、30min伤口疼痛情况,术后随访不良反应术中知晓等情况。结果:两组MAP均在诱导后下降,心率亦减慢,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不明显,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即刻Ⅰ组MAP、HR明显高于Ⅱ组。两组患者术毕恢复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Ⅰ组在拔管即刻,拔管后明显高于Ⅱ组(P〈0.01),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情况相比,Ⅰ组躁动明显高于Ⅱ组。结论:芬太尼诱导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而且能减轻单纯瑞芬太尼麻醉造成的术后急性疼痛。  相似文献   

12.
刘云  孙广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8):69-69,72
目的:探讨喉罩在全身麻醉患者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和术后清醒情况,为麻醉期间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烧伤植皮手术72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喉罩全麻组,B组为气管插管全麻组。麻醉过程中记录诱导后、插管时、术毕清醒拔管前各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及患者清醒拔通气道前的反应。结果:A组患者置入喉罩时血压及心率与诱导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诱导插管时血压、心率较诱导后显著增加(P〈0.05)。组间比较,在诱导置入通气道时,B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显著高于A组(P〈0.05)。清醒拔出通气道前,B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显著高于A组(P〈0.05)。说明B组患者在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较A组患者剧烈。清醒拔出通气道前,B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清醒拔通气道前烦躁不安及躁动表现明显高于A组。结论:喉罩组在麻醉过程中较插管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轻微且清醒痛苦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子PCA泵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在全凭静脉麻醉(TIVA)手术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76例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且接受术后镇痛(PCIA)的患者,随机分为P组和T组,每组38人。分别采用电子泵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复合液与间断推注异丙酚和芬太尼的麻醉方法。观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的血压和心率,记录术中各组患者使用阿托品、麻黄碱、地尔硫革的例数.记录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意识状态OAAS评分和术后随访的伤口疼痛程度评分、舒适满意度评分;详细记录恶心、呕吐、寒战、烦躁、术中知晓等并发症。结果:①麻醉诱导时P组血压心率低于T组,插管反应P组低于T组,阿托品使用例数P组多于T组,麻黄碱、地尔硫革的使用例数P组少于T组,P组患者麻醉维持过程中血压、心率较T组平稳(P〈0.05)。②P组患者术毕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短于T组(P〈(0.05),P组术毕停药后不同时期意识状态的OAAS评分均高于T组(P〈0.05)。③术后48h内随访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和舒适满意度评分无明显差异。④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与传统间断静脉推注异丙酚和芬太尼相比,电子PCA泵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复合液维持麻醉更加平稳,根据麻醉深度调节方便,减轻了麻醉人员的工作负荷,由于采用了完善的PCIA,给患者提供了近乎全程无痛手术条件。  相似文献   

14.
地佐辛注射液对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时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地佐辛注射液应用于鼻内镜手术时对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及苏醒时效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鼻内镜手术病例60例,随机均分为3组:Ⅰ组(地佐辛组,男11例,女9例)、Ⅱ组(芬太尼组,男12例,女8例)、Ⅲ组(对照组,男9例,女11例)。三组病人均用咪达唑仑+异丙酚+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静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术中以吸入七氟醚和持续静注异丙酚麻醉。术毕填塞纱布条时,Ⅰ组以地佐辛0.1 mg/kg,Ⅱ组以芬太尼0.002 mg/kg,Ⅲ组以生理盐水1 mL静脉注射,观察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及苏醒时效。结果:三组病人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Ⅰ组、Ⅱ组较Ⅲ组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组拔管时循环动力学稳定、镇静适度,对苏醒时间无影响,地佐辛用于鼻内镜手术围拔管期安全有效,麻醉苏醒过程平稳。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时,控制并稳定其血流动力学变化为围手术期麻醉的关键。笔者对12例此类患者在急诊开颅手术麻醉诱导前静注乌拉地尔(URA).以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48~73(16士12)岁。均有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6.
邹建玲  张娟  魏炯洲  吕晨 《江西医药》2005,40(8):485-486
目的了解局麻加异丙酚在喉显微手术各阶段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对患者苏醒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择期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患者,Ⅰ组病人诱导后直接插管,用异丙酚和异氟醚维持麻醉;Ⅱ组病人插管前用丁卡因经口喷雾咽喉和气管,用异丙酚静脉维持麻醉。结果和诱导前相比,在拔管即刻Ⅰ组病人HR、MAP增加(P〈0.01),而Ⅱ组病人仅HR增加(P〈0.01)。和Ⅰ组相比,Ⅱ组病人在拔管即刻HR、MAP低于Ⅰ组病人(P〈0.05或P〈0.01)。从苏醒时间比较,Ⅱ组病人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Ⅰ组病人(P〈0.01)。结论局麻加异丙酚用于喉显微手术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它能维持相对平稳的麻醉。同时病人能较早苏醒。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慢性鼻窦炎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的病人40例,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分为2组:静吸复合麻醉组(对照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试验组),每组20例。手术开始后进行控制性降压,对照组降压用硝酸甘油,试验组则使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术中有创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0~65mmHg(1mmHg=0.133kPa),直至手术主要步骤结束。术中连续监测心电图(ECG)、血压(BP)、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1)、插管后即刻(T2)、手术开始后15min(T3)、手术开始后30min(T4)、停止降压后5min(T5)、拔管前(T6)和拔管后3min(T7)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和BIS值,并抽取动脉血进行血乳酸测定。记录诱导时间、降至目标血压时间、清醒时间和停药至拔管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手术时间短、手术视野清晰。两组病人均能在短时间内达靶目标血压,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后(18.3±5.4)min内拔除气管导管,而试验组仅需(7.0±2.1)min。对照组降压过程中心率增快明显,停药后有反跳性高血压(P〈0.05);试验组降压过程平稳,停止降压后血压和心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围术期BIS和Lac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均无术中知晓。两组病人血乳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鼻内窥镜手术降压时起效快,过程平稳,无反射性心动过速和反跳性高血压,术后苏醒快,无术中知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单次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啶和咪唑安定注射对鼻内镜手术全麻的影响效果。方法将60例行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咪唑安定组(C组)。D组病人诱导前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1μg/kg,M组诱导前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 mg。静脉注射丙泊酚和芬太尼、阿曲库铵进行全麻诱导,丙泊酚、芬太尼、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术中观察血压、心率,根据病人的应激反应调节丙泊酚输注速度,记录维持异丙酚用量。记录插管期、术中及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苏醒拔管时间和苏醒时有无躁动。结果与C组比较,D组麻醉维持异丙酚用量明显减少(P<0.05)。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中收缩压、心率均较C组降低,苏醒时躁动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麻醉中可节省异丙酚的用量,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期躁动少,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 apnea syndrome,OSAS,即鼾症)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苏醒期的特点。方法选择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的OSAS患儿36例,随机分为靶控输注(T)与七氟醚(S)两组。T组(n=18例)诱导采用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5mg/kg及维库溴铵0.1mg/kg后插管,维持采用瑞芬太尼0.2μg/(kg.min)+血浆靶控输注异丙酚3μg/ml,在手术结束前5min停药。S组(n=18例)诱导采用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5mg/kg及维库溴铵0.1mg/kg后插管,维持采用维持采用瑞芬太尼0.2μg/(kg.min)+七氟醚(维持呼出浓度在0.8~1.2MAC)静吸复合麻醉,手术结束前5min停药。记录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切皮后、切皮后20、40min、拔管后、拔管后20、40min的MAP、HR;两组手术时间、手术结束至拔管的时间、术中肌松药总量及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疼痛等不良反应。结果T组患者在术中血流动力学方面比S组患者平稳,拔管时间较S组短,且术后躁动、恶心呕吐较S组发生率低(P〈0.05);T组与S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用于鼾症患儿有较明显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脑瘤手术患者术中分别给予异丙酚和异氟醚吸入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接诊的行手术治疗的60例颅内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其随机分成A组( n=30例)与 B组( n=30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麻醉诱导,A组患者术中给予异氟醚麻醉,B组患者术后给予异丙酚麻醉,然后分别给予万可松、芬太尼间断静注,迅速补液。观察两组诱导前( T1)、插管即刻( T2)、术中维持麻醉30min(T3)与1h(T4)等时间点的血糖浓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A组患者 T3、T4时与 B组 T4时的 MAP值明显低于 T1时(P <0.05),A组患者T3、T4等时间的MAP值明显低于B组(P<0.05),各时间点的HR无明显变化(P>0.05)。 B组患者T3、T4等时间的HR值明显低于T1时与A组同时间(P<0.05)。 A组患者T3、T4时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T1时与B组同时间(P<0.05)。结论与异氟醚相比,异丙酚在脑瘤手术患者术中均有较好的抗应激反应作用,更有助于手术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