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寻求外科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效的手术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保留交感神经的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组和高选迷切组,观察两种术式对胃酸分泌、血清胃泌素和壁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示保留交感神经的高选迷切术后1、2、4周基础胃酸分别比术前下降73.2%、74.9%和66.9%,高于高选迷切组的60.8%、63.1%和57.2%(P<0.05)。前组术后壁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分泌小管减少、微绒毛脱落比后组更显著,两组血清胃泌素浓度无明显差别。结果说明,保留交感神经比不保留交感神经有更显著的降酸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PCV)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穿孔的疗效。方法 对12例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穿孔患者进行PCV手术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随访。结果 术后3~6个月复查胃镜8例,均未见溃疡灶。随访期0.5~3年,Visick分级I级11例,Ⅱ级1例。结论 PCV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穿孔的一种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奥美拉唑治疗吻合口溃疡的疗效,对经纤维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术后发生的吻合口溃疡患者34例作了观察,全部病人均为活动期溃疡,按确诊时间为序,随机编入奥美拉唑组(治疗组)18例,雷尼替丁组(对照组)16例。治疗组服奥美拉唑20mg,每晨1次;对照组服雷尼替丁0.15g,每日2次,疗程4周。于治疗2周末及4周后进行复诊,复诊时记录服药情况、症状缓解的时间及不良反应,于4周末复查胃镜及各项化验指标。结果奥美拉唑组溃疡愈合率94.4%(17/18),雷尼替丁组溃疡愈合率为87.5%(14/16);治疗组与对照组,3天内疼痛缓解率分别为563%(9/16)和357%(5/14),腹痛缓解率分别为938%(15/16)和857%(12/14),总有效率分别为100%(18/18)和87.5%(14/16)。奥美拉唑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显示奥美拉唑是治疗吻合口溃疡安全效佳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PCV)加胃网膜神经束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本院1991年2月至2002年2月117例PCV加胃网膜神经束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117例中86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73.5%,随访期为1~10年,平均6年。溃疡复发率为2.3%,狭窄率为3.5%,出血率为0。VisickⅠ级为84.9%,11级为9.3%,Ⅲ级为3.5%.Ⅳ级为2.3%,Ⅰ、Ⅱ级共占94.2%。结论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施行穿孔修补术同时加做PCV加胃网膜神经束切断术,其远期效果满意,明显优于穿孔单纯修补术。  相似文献   

5.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有效术式。其手术后病死率极低,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较少,但其溃疡复发率较高。为此,我们于1993年3月至2006年10月采用了李世拥等施行的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穿孔、幽门梗阻患者58例,获得了比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晋体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11):1075-1076
目的:观察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穿孔的效果。方法:1993年3月—2004年3月11年间符合条件的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的患者行修补穿孔后,采用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30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和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诊58个月,按V is ick分级:Ⅰ级23例(76.7%),Ⅱ级5例(16.7%),Ⅲ级2例(6.7%)。结论:选择穿孔早期的污染较轻的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采用规范的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复发率低,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的有效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86~2000年间经胃镜检出幽门管溃疡64例占同期胃溃疡检出总数的4.9%,现报道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64例中男52例,女12例。年龄32~68岁,平均5岁,其中≤39岁4例(6.2%),40~49岁8例(12.5%),50~59岁40例(62.5%),≥60岁12例(18.8%)。2.临床表现上腹部隐痛不适46例,上腹饱胀、食欲不振21例,反酸嗳气18例,恶心呕吐20例,伴上消化道出血9例,伴幽门梗阻17例。病程最长近8年,最短仅1周,其中有20例病程在2周以内。3.内镜检查溃…  相似文献   

8.
观察长春地辛在晚期NSCLC联合化疗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2例晚期NSCLC病例应用VDS,CBCDA,VP16联合化疗,平均2-4个周期。结果:近期疗效CR:2例,PR:17例,NC:8例,PD:5例。RR=59.4%,毒副反应:骨髓抑制中WBC下降17例53.1%,PLT减少13例占40.6%,胃肠道反应14例占43.7%,脱发8例占25%,肾功能损伤3例占9.4%,肢麻2例占6.3%,  相似文献   

9.
穿孔、出血和狭笮是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并发症。传统的胃大部切除术后常存在一些严重并发症而影响患的生活质量。自1970年Johnston首创用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PCV)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并发症后,欧美国家相继开展。我院于1979年基于PCV的原理,设计了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extended parietal cell vagotomy,EPCV),只切断分布到胃的支配壁细胞的迷走神经分支,使胃酸显下降,溃疡得到愈合。因保留了胃窦和幽门神经支,保留了胃的完整性,从而维持了胃的正常容积和排空功能,使得手术更加符合生理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0.
穿孔、出血和狭窄是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并发症.传统的胃大部切除术后常存在一些严重并发症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自1970年Johnston[1]首创用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PCV)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并发症后,欧美国家相继开展.我院于1979年基于PCV的原理,设计了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extended parietal cell vagotomy,EPCV)[2],只切断分布到胃的支配壁细胞的迷走神经分支,使胃酸显著下降,溃疡得到愈合.因保留了胃窦和幽门神经支,保留了胃的完整性,从而维持了胃的正常容积和排空功能,使得手术更加符合生理功能要求.我院应用EPCV术共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并发急性穿孔、出血和狭窄病人229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根除幽门螺杆菌及对溃疡愈合的效果。方法:对经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病人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确认为阳性者46例给予兰索拉唑30mg每日1次口服,共2周;克拉霉素02g每日3次口服;阿莫西林05g每日3次口服,共4周,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及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胃溃疡愈合率778%;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率928%;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胃溃疡为833%,十二指肠溃疡为889%,副作用发生率为218%。结论: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姚壮凯  虞浩运 《江苏医药》1997,23(7):493-493
我院自1980年至1994年,对部分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病人采用大网膜填塞穿孔修补,同时作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22例,获得了比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2例中,男ZI例,女1例。年龄14~56岁,平均为38岁。病程8个月~30年,平均为13年。其中2例因溃疡穿孔经保守治愈再次穿孔。穿孔到手术时间最短者4小时,最长者48/J‘时,8/J‘时以上者11例。腹腔渗液100ml~500ml,平均为250ml。手术方法:术前常规准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上腹正中切口。进腹证实穿孔后,用大网膜填塞修补穿孔,然后吸净腹腔内液体,再用生理盐水彻底冲…  相似文献   

13.
1997年9月-1998年11月,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120例,平均术后导尿时间45.6小时,平均术后住院4.2天,术中输血6例(其中4例术前Hb在8g以下,初期2例术中出血),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术后随访3-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由28.6下降至术后3-6个月4.2-3.5,最大尿流率(MF)由术前11.5ml/s上升至19.7mls。结果显示TUVP疗效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是产科常见急症之一,一般于硬膜外麻醉下完成,但围术期个别产妇常出现血压剧烈下降,如处理不及时或延误时间可导致严重后果,我院1998-01-2001-1共收治剖宫产手术 98例,围术期发生仰卧位低血压 8例,占 8.16%,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足月妊娠,单胎产妇8例,术前血压值收缩压(15.9±2.34)kPa,舒张压(11.3± 1.79kPa,产妇麻醉前分类均为Ⅱ级以上,母婴均健康,术前禁食水,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穿刺点L1-2或L2+3向头端置管,注射药物为1.6%~2%利多…  相似文献   

15.
兰索拉唑每日15mg与每日30mg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兰索拉唑15mg/d和30mg/d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比较。方法:63例经胃镜证实为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人,随机分成15mg/d组33例,30mg/d组30例,疗程均为4wk。疗程结束后3d内复查胃镜。结果:用药4wk胃镜下溃疡愈合率(疤痕期或溃疡消失)15mg/d组为85%,30mg/d组为87%。2组总有效率各为100%(P>0.05)。服药后中上腹疼痛消失及反酸症状消失,15mg/d组与30mg/d组依次为5.9±s1.8d,4.5±1.8d与3.2±1.4d,3.0±1.0d。2组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口服兰索拉唑15mg/d总有效率与口服30mg/d相仿,但疼痛和反酸症状消失30mg/d组比15mg/d组更快  相似文献   

16.
46例各类中晚期肿瘤病人经IL-Ⅱ与人胚胸腺LAK细胞治疗后,免疫功能有明显改善。CD3+由53.4%增至68.9%。CD4+/CD+8比值由0.8/1调正为1.56/1。NK细胞活力由治疗前的3.2%±1.2升至18.8%±6.7。  相似文献   

17.
国产普罗布考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普罗布考片应用于高脂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3例高脂血症患者连续服用普罗布考片8周,bid,500mg/次,。用药后4周及8周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0、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并根据公式推算出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服用普罗布考片4周和8周后,患者TC下降,26.2%和25.0%,LDL-C下降32.1%和34.2%,HDL-C下降13.9%和6  相似文献   

18.
血脂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洁  雷芸  彭春花 《首都医药》2000,7(1):42-43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伴高脂血症患者的调脂作用。方法:36例AMI伴是血症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4.8周测定血脂。结果:治疗后4.8周,血清总胆固醇(TC)下降16.5%、19.6%,甘油三脂(TG)下降25.9%、28.8%,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25%、27.1%,低密度脂蛋白(LDL-C0下降25.5%、29.8%,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血脂  相似文献   

19.
早产儿173例病因探讨山西省儿童医院(030013)杨爱云,黄顺翠,王雪敏我院自1984年~1986年共收治新生儿3386例,其中早产儿173例,占5.1%。而早产儿死亡率至今仍高达20%左右[2]。成为降低围产期死亡率主要环节之一。本文结合临床探讨早产儿发病因素及常见病诊疗,为今后早产儿防治提供参考。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04例,女69例;早期早产儿68例(孕26~30周),中期早产儿(30~34周)69例,晚期早产儿(34~37周)96例;体重1500克13例,2500克153例(占88%),≥2500克7例。二、发病因素及主要合并症:①发病因素:胎膜早破43例(24.9%),第二胎以上(20.2%),孕母流感13例(8.9%),外伤12例(7.5%),双胎11例(6.4%),妊高症11例(6.4%),产前出血4例(2.3%),贫血4例(2.3%),孕母心脏病2例(1.2%),精神紧张2例(1.2%),不明原因等36例(20.3%)。②主要合并症:肺炎89例(51.4%),硬肿症78例(45%),产时窒息36例(20.8%),败血症29例(16.9%),高胆18例(10.4%),颅内出血12例(6.  相似文献   

20.
保留幽门及幽门部迷走神经的胃大部切除术治疗高位胃溃疡(附7例报告)冶金部太原十三冶医院(030009)李占科,张际昌长治市第三人民医院赵华善我们应用保留幽门及幽门部迷走神经的胃大部切除术(GPPPV)[1]治疗高位胃溃疡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3例。年龄34~61岁。上消化道出血保守治疗好转后择期手术2例;3例急诊手术,其中1例为上消化道出血,2例为上消化道穿孔.以上5例中有3例术前曾行胃镜检查证实为高位胃溃疡。余2例为胃镜或上消化道造影确诊后择期手术者。溃疡直径0.5~15m;溃疡距贲门3.0\5.0cm。二、手术方法:取上腹正中切口,明确溃疡部位和幽门后,自胃大弯侧幽门环上2cm处开始于血管弓内游离至胃网膜主动脉第1~2分支,小弯侧在距幽门9~10cm处开始紧贴胃壁向左游离,保留“鸦爪”支,迷走神经前后主干和肝支,切断支配胃体的迷走神经分交。将溃疡连同胃体向下牵拉,在相应部位切断胃体。若溃疡位置过高或其周围充血、水肿、炎症严重,或者溃疡位于胃底体部,可局部切除溃疡缝合、关闭,在其下方横断上端胃,切除范围不宜过大,缝闭小弯侧,大弯侧留3/~4cm,粘膜下止血,备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