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直肠癌血管生成与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在直肠癌细胞增殖、浸润和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 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和分析 4 6例直肠癌标本中的微血管密度 (MVD)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阳性表达率、Ki 6 7标记指数 (Ki 6 7LI)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结果 :MVD值、VEGF阳性表达率和Ki 6 7LI随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P <0 .0 1)。MVD值、VEGF阳性表达率和Ki 6 7LI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 (P <0 .0 1)。MVD值、Ki 6 7LI在VEGF表达阳性组显著高于VEGF表达阴性组 (P <0 .0 1)。MVD值与Ki 6 7LI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 =0 .36 ,P <0 .0 1)。 结论 :直肠癌血管生成可促进癌细胞增殖、浸润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与胃癌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与胃癌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2例胃癌组织VE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分析VEGF和MVD及其与胃癌各临床病理指标间关系,结果:VEGF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阴性者(P<0.01),VEGF表达和MVD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皆P<0.05),与肿瘤分化无关(P>0.05)。结论:VEGF与胃癌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对胃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有促进作用,VEGF或MVD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6例胃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微血管密度(MVD)表达,分析VEGF和MVD表达与胃癌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76例胃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为38.2%(29/76);VEGF表达阳性肿瘤的MVD明显高于阴性者(P<0.05)。高水平的VEGF表达与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具有明显相关关系。结论:VEGF与胃癌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对胃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有促进作用,VEGF和MVD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以及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2例肺癌石蜡包埋组织中VEGF和CD34的表达情况。 结果:①肺癌组织中MVD值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②VEGF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胞浆或胞膜,与肺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③肺癌VEGF表达与MVD值有关(P<0.05)。 结论:VEGF促进肿瘤血管生成,VEGF表达上调对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定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转移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结直肠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的计数,及两者与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及6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VEGF及CD105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中VEGF表达的阳性率为68.3%,MVD值为36.50±9.43,与正常结肠组织中VEGF表达的阳性率(O)及MVD值(16.68±7.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VEGF的表达及MVD与浸润深度、Dukes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VEGF参与结直肠癌的血管生成,且与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大肠癌与转移癌组织的血管生成情况,探讨血管生成与肿瘤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研究了15例有淋巴结和肝转移的大肠癌、20例无转移的大肠癌和正常结肠粘膜的石蜡包埋组织的微血管计数(MVD值)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 大肠癌和转移癌组织的MVD值明显高于正常粘膜,发生转移的大肠癌组织的MVD值明显高于未发生转移的大肠癌组织;发生转移的大肠癌及其转移癌组织中VEGF阳性组值明显高于VEGF阴性组。结论 大肠癌的MVD值和VEGF表达可以作为判断肿瘤转移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与胃癌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2例胃癌组织VE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分析VEGF和MVD及其与胃癌各临床病理指标间关系。结果 VEGF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阴性者(P<0.01),VEGF表达和MVD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皆P<0.05),与肿瘤分化无关(P>0.05)。结论 VEGF与胃癌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对胃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有促进作用,VEGF或MVD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微血管密度(micorvessel density,MVD)与大肠癌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8例大肠癌VEGF及MVD的变化,分析VEGF及MVD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78例大肠癌中有淋巴结转移者32例,无淋巴结转移者46例;VEGF表达阳性率及MVD值前者均明显高于后者(P<0.01),P<0.05)。有肝转移者15例,无肝转移者63例,VEGF表达阳性率及MVD值前者均明显高于后者(P均<0.01)。当肿瘤局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和肌层、浆膜下层时,VEGF表达无明显差异;但当肿瘤侵犯到浆膜层和浆膜外时,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增高(P<0.01)。浸润至肌层及浆膜下层的肿瘤组织MVD值明显高于浸润至粘膜及粘膜下层者(P<0.05),而浸润至浆膜及浆膜外的肿瘤组织中MVD又将浸润至肌层及浆膜下层者为高(P<0.01)。结论:VEGF及MVD与大肠癌浸润、转移有关,可能成为预测大肠癌恶性程度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ISH)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对58例食管癌组织中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食管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显高于正常组织,并与临床病理特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而与分化程度无关。VEGF和MVD的表达之间也密切相关。结论:VEGF表达在食管癌血管形成、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有可能作为反映食管癌进展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结直肠癌、30例结直肠腺瘤、30例结直肠正常组织中bFGF的表达情况,并检测CD34标记的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bFGF在结直肠癌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结直肠腺瘤及正常结直肠组织(P〈0.05)。结直肠癌bFGF阳性表达组的MVD明显高于bFGF阴性组(P〈0.05);高MVD组bFGF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MVD组(P〈0.05)。bFGF的表达与结直肠癌Dukes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直肠癌bFGF阳性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bFGF阴性组(P〈0.01)。结论 bFGF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其过度表达提示肿瘤具有更高的恶性潜能及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淋巴管内皮标志物(D2-40)标识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度(MLVD),探讨其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2010年6月—2012年12月43例乳腺癌标本进行VEGF、D2-40标记计数MVD、MLVD,分析对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结果 VEGF标识MVD、D2-40标识MLVD在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5)。结论 联合检测VEGF、D2-40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食管鳞癌中细胞凋亡、MVD及PCNA、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中细胞凋亡、PCNA、VEGF、MVD与传统组织病理学因素对食管鳞癌预后的影响.方法该研究采用原位DNA末端标记(TUNEL法)、免疫组化(S-P法)及组织病理学等方法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凋亡、PCNA、CD34、VEGF的表达,计算出凋亡指数(AI)、增殖指数(PI)及微血管密度(MVD),并测出VEGF的平均吸光度.结果AI、PI、VEGF、MVD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密切关系.低分化程度组和高TNM分期组PI、MVD值、VEGF吸光度明显高于高分化程度组及低TNM分期组(P<0.01),而其AI值明显低于高分化程度组及低TNM分期组(P<0.01).浸润深度超过肌层组及有淋巴结转移组VEGF、MVD明显高于浸润深度未超过肌层及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而AI与浸润深度无关(P>0.05),PI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生存率降低与AI、PI、MVD、VEGF、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有关.结论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和血管形成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形成,并对其生长起促进作用.VEGF与食管鳞癌的血管形成有密切关系,VEGF和MVD表达增高有助于食管鳞癌的浸润转移;患者生存率降低与AI、PI、MVD、VEGF、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的分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及与肿瘤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探讨MVD、VEGF、NOS在胃癌浸润、转移中的意义及其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手术切除人胃癌组织石蜡包埋标本的VEGFi、NOS、eNOS、nNOS的蛋白表达,对肿瘤微血管以CD34抗体染色并检测MVD。结果:56例胃癌组织MVD值平均为36.25±6.32;VEGFi、NOS、eNOS、nNOS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6%、75.0%、80.4%、83.9%;不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及TNM分期的胃癌中MVD值的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i、NOS、eNOS、nNOS的表达随胃癌浸润深度的加深,淋巴结转移程度的提高而上调(分别为P<0.05,P<0.01,P<0.01,P<0.01);VEGFi、NOS阳性表达胃癌组织中的MVD值高于阴性表达者(分别为P<0.05,P<0.01);VEGF及iNOS表达均阳性者34例,VEGF表达阳性,iNOS表达阴性者5例,两者表达均阴性8例,iNOS的表达与VEGF表达有关(P<0.01)。结论:随着胃癌浸润,转移程度进展,肿瘤MVD值增高,VEGF、NOS的表达上调;胃癌中VEGF及iNOS的表达与肿瘤MVD有关,提示VEGF及iNOS在胃癌生长,浸润及转移中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iNOS表达与VEGF表达有关,VEGF可能通过增加iNOS的表达促进肿瘤微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4.
P53及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与结直肠癌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与结直肠癌血管生成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53、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65.6%,其中弱、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9%、19.7%、18.0%,p53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6%和49.2%,MVD平均为28.7±12.9.HIF-1α、VEGF表达及MVD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和Dukes分期密切相关.p5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密切相关.p53、VEGF阳性表达率及MVD均与HIF-1α阳性表达程度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61,P<0.05;0.591,P<0.01;0.795,P< 0.01).结论HIF-1α/VEGF通路在结直肠癌组织血管 生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53基因失活可能经HIF-1α/VEGF通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p53基因失活、HIF-1 α、VEGF过表达及高MVD与结直肠癌的不良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唇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37例唇鳞癌中MVD和VEGF的表达,采用SPSS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62.16%唇癌组织呈VEGF阳性表达。VEGF表达阳性的唇癌组织MVD显著高于VEGF表达阴性者(P<0.05)。VEGF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密切相关,而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无关。MVD记数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结论:唇癌组织VEGF表达与微血管密度有明显的相关性,是唇癌主要的新生血管诱导因子之一,VEGF、MVD可做为反映唇癌生物学行为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胃癌组织中E-钙粘附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钙粘附素(E-cadher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评价E-cadherin和VEGF在胃癌浸润转移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20例正常胃粘膜和60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的E-cadherin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胃粘膜中E-cadherin全部表达,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25%,E-cadherin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正常胃粘膜中VEGF均无表达,胃癌组织阳性率为61.7%,VEGF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E-cadherin表达和VEGF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E-cadherin和VEGF表达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检测E-cadherin和VEGD表达有助于胃癌转移及 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7.
肾癌多层螺旋CT成像与肿瘤血管形成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肾癌多层螺旋CT扫描征象与肾癌组织微血管密度及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OF)表达之间的相关系。方法 对47例肾癌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同时对肿瘤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及VEGF的表达。结果 (1)随着肾癌病理分级升高,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计数明显增高(P〈0.05);(2)肾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与微血管密度计数显著正相关(P〈0.01);(3)肾癌VEGF基因表达,微血管密度计数与肿瘤大小、瘤内坏死、囊变、强化、淋巴结增大、肾静脉或下腔静脉侵犯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1)。结论 (1)肾癌的多层螺旋CT能准确反映肾癌的病理学基础。(2)肾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VEGF基因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计数存在内在关系,可以据此术前评估其生物学行为与恶性程度并预测肿瘤的转移及侵犯。  相似文献   

18.
郑涛  彭庆弟  张永川 《四川医学》2009,30(2):253-255
目的探讨直肠癌组织中VEGF-C的mRNA表达与微血管、淋巴管密度的关系以及在直肠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取60例直肠癌标本的癌块组织,用RT-PCR法检测VEGF-C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CD105和VEGF-3,计算新生微血管和淋巴管的密度。结果VEGF-C mRNA表达阳性组淋巴管密度(5.99±1.88),高于阴性组的(4.12±1.69)(P〈0.05);而新生微血管密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组中VEGF-C mRNA阳性表达88%、淋巴管密度(6.14±1.62),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15%、(3.83±1.78)(P均〈0.05);新生微血管密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ECF-C能促进癌块淋巴管增生、提高直肠癌侵袭力,并促进癌细胞通过淋巴管向全身转移,是影响直肠癌预后、危害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