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雪丹是主治温病邪入心包,神昏谵语,痉厥瘈(?)的要方,已为众所周知,追溯其渊源,此方实师自金匮风引汤而来。考金匮风引汤,除热瘫癎,药共十二味: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支、甘草、牡力各二两,寒水石、滑石、石羔、赤石脂、白赤脂、紫石英各六两。方后註云:“治大人风引,小儿惊癎瘈(?),日数发,医所不疗,除热方”。陈修园谓此方清热熄风,并提出干姜宜减半,牡力宜加倍的意见,个人认为风引汤附于中风历节证治之后,实属不伦,盖金匮之所谓中风,有半身不遂,口眼(?)斜,昏不识人,舌缓涎流等见  相似文献   

2.
《食疗本草》残卷(S·76号)是唐代著名医家孟诜所著,孟诜在武后长安中(公元701年~704年)任同州刺史,此间孟公撰写了《补养方》,后经张鼎增补、改编而成《食疗本草》。《旧唐书·艺文志》有“孟诜《食疗本草》三卷”的记载;《嘉桔补注本草》所引书传有《食疗本草》,云“唐同州刺史孟诜  相似文献   

3.
5.8 高原胸痹 :名见朱文锋《内科疾病中医诊疗体系》。系根据其病变特征为胸痹 ,病发于高原地区而定。5 .9 心厥 :《内经》虽无直称心厥的病名 ,但《素问·厥论》谓 :“手心主少阴厥逆 ,心痛引喉 ,身热 ,死不可治。”可知实为心厥之义。5 .10 支饮 :名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咳逆倚息 ,短气不得卧 ,其形如肿 ,谓之支饮。”5 .11 风眩 :名见《针灸甲乙经·卷之十》:“风眩善呕 ,烦满 ,前庭主之。……风眩目眩 ,颅上痛 ,后顶主之。”《诸病源候论·风头眩候》引《养生方·导引法》曰 :“以两手抱右膝 ,著膺 ,除风眩。”5 .…  相似文献   

4.
“百邪所病十三针”最早出在《备急千金要方·小肠腑·风癫第五》。孙氏经过多年的实践,在其晚年所著的《千金翼方》中又重新记述了这一内容,且与前书之记载略有不同。后世流传的“孙真人十三鬼穴歌”中之“十三鬼穴”即指此,尤以《针灸大成》中记  相似文献   

5.
"痹证"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且论述颇详.究其病因病机,《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著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嗣后,历代医家多宗经旨,以寒立论者多.然论痹之属热者亦复不少,如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云:"从来痹证,每以风寒湿三气杂感主治,召恙之不同,由  相似文献   

6.
连附六一汤(以下简称本方),出自明·虞抟所著《医学正传》。清·汪讱庵所辑《汤头歌诀》将本方与《丹溪心法》中左金丸合辑一处,均列入泻火之剂,方歌名“左金茱连六一丸”。歌有六句,末两句云:“连附六一治胃痛,寒因热用理一般”,即指本方,药用黄连18克,附子3克,加姜、枣煎。  相似文献   

7.
<正> “风以胜湿”是指用祛风药物(以下简称风药)治疗湿邪致病的方法.早在《内经》即有“湿伤肉,风胜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记载.汉代张仲景通过临床实践,在所著《金匮要略》中,作了很多具体的论述,如云:“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篇》).后世医家多宗其说,认为“风药多燥”《医宗必读》),“燥可祛湿”(《本草纲目》引《十剂》),“湿在上,以辛散,以风胜”(《温  相似文献   

8.
风引汤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谓"风引汤,除热瘫痫",方后注曰:"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瘛瘲,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热方。"方中用石膏、滑石、寒水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等大队性寒重镇之品,以治疗风火相煽之重症。清末经方家黎庇留以风引汤治疗"症状如狂,旋行屋内不休,自言自语,语无伦次"的"失心疯",以及"舌大满口,不能食,不能言"的"木舌"之疾,均"一剂知,二剂已"。黎庇留运用风引汤验案,独具特色,可资临床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9.
风引汤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引汤小识430074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张林茂风引汤出自《金匮要略》。所谓“风引”,即风痫掣引之谓。其方下云:“除热瘫痫”,方后注:“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热方。”根据《金匮》之文细玩,则风引汤之主治证为热瘫痫。《千金》、《外台...  相似文献   

10.
草人 《中医药文化》2002,19(4):13-13
宋人唐慎微撰《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书前所列“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中有《广利方》。《广利方》三字前无冠名“年号”。但正文秦艽、红蓝花、牡丹条所引《图经》文 ,均作《正元广利方》。  在秦艽条 ,苏颂还说 :“《正元广利方》疗黄 ,心烦热、口干、皮肉皆黄。以秦艽十二分、牛乳一大升同煮 ,取七合去滓 ,分温再服 ,差。此方出于许仁则。”此处苏颂所说 ,“此方出于许仁则”系指此疗黄之秦艽方 ,非指《正元广利方》为许仁则所著。《正元广利方》为医方著作名 ,非医方名。而红蓝花和牡丹条引《正元广利方》…  相似文献   

11.
至宝丹、紫雪丹、苏合香丸三方均属开窍剂,是治疗重危急症的常用成方,中医大专教材《方剂学》《内科学》及《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等均认为三方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下简称《局方》)。笔者查考有关文献后,认为上说非是,三方源出均早干《局方》,兹考证如下。一、至宝丹出自《灵苑方》考至宝丹,实出自沈括编著的《灵苑方》,原名至宝膏。宋·刘昉等编著的《幼幼新书》卷八惊热门引载《灵苑方》治小儿惊热三方。其中一方为至宝膏,云:“至宝膏:生犀、生玳瑁、琥珀、牛黄、朱砂飞、雄黄飞各一两,金银箔各五十片、龙脑、麝各一分,安息香酒  相似文献   

12.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所著的《宣明论方·诸证门》(卷1~卷2)是六十一证抑或六十二证,历来医界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多数医家认为《宣明论方》只有六十一证。1981年以中医研究院主编的《中医大辞典·医史文献分册》的《宣明论方》谓“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书名。又名《宣明论方》十五卷。刘完素撰1172年,卷1~卷2诸证门,将《素问》一书中的六十一病名逐条照原文作了分析和制定处方;卷3~15分风,热,伤寒,  相似文献   

13.
刘海英  张伦忠 《河北中医》2011,33(10):1491-1492
1通腑法治疗中风的源流 中医用通腑法治疗中风源远流长。早在东汉末年《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就有"风引汤,除热瘫痈"的记载,风引汤中大黄为主药之一,而此处大黄旨在通腑。华佗《中藏经》中载有"人病中风偏枯,其脉数,  相似文献   

14.
一、论点的提出 为什么说后汉张仲景是舌下给药、胸外心脏挤压和人工呼吸法的发明者?这要从笔者校注《金匮要略·杂疗方第二十三》(以下简称《金匮·杂方疗》)谈起。 1983年,我院接受了卫生部部级科研项目“《金匮要略》的整理研究”这一任务,受课题负责人何任教授的委托,笔者承担了校注《金匮·杂疗方》的工作。 《金匮·杂疗方》的校注比较困难,因为建国以来所出版的《金匮》专著,大多将此篇删去。即使是古代的一些颇有影响的《金匮》注本,如尢在泾的《金匮要略心典》,亦无此篇内容。笔者以明·赵开美《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方论》为底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对虚热一证的认识和探讨,在《内经》中就有了记载.如《素问·调经论》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素问·逆调论》说:"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岐伯对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素问·调经论》说:"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这里所说的内热、烦热均为虚热.这几节经文也钧出了虚热证的大概内容.后世医家继续有所阐发:张仲景创制小建中汤,治疗"虚劳里急,……手足烦热,咽干口燥"之证(《金匮·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李东垣主张用甘温药治疗内伤发热,后世称为"甘温除大热";朱丹溪提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阴不足则内热生,主张滋阴泻火清热;吴鞠通《温病条辨·下焦篇》探讨了温热后期传化为虚热的规律;此外,尚有许多著作,如绮石的《理虚元鉴》,龚居中的《红炉点雪》,吴  相似文献   

16.
4.无精不育:是指经三次精液常规检查(离心沉淀)未找到精子者。①热郁精室主症:查无精子,阴囊湿热,时有胀痛,口苦咽干,尿黄短赤,苔黄质红,脉滑数。精液常规检查:可见10~30个白细胞和少量红细胞。治法:清热生精。方药:自拟清肾再精汤。龙胆草黄柏知母炒栀子木通赤芍白芍枸杞生地仙灵脾代表方剂:清火消毒汤(《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二方》)黄芩、黄连、栀子、郁金、龙胆草、地骨皮、灯心草。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二方》)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三黄解毒汤(《妇科玉尺·卷二方》)大黄、黄连、黄柏、黄芩、焦栀子。②痨热灼精(睾丸结核、附睾结核诸症) 主症:查无精子,睾丸潮热,扪有硬结,  相似文献   

17.
<正> 《千金》载述中风之方药十分丰富,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也有独到之处,张子和赞誉“孙氏《千金要方·风论》散、方,往往皆效”。现管窥如下。孙氏本《内经》之余绪,从广义议论,认为中风有五脏之中,分类有四。在《千金要方》隶属于风门,迨《翼方》始见中风之专论。《要方·卷八诸风》论杂风状曰:“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夫诸急卒病多是风,初得轻微,人所不悟,宜速与续命汤,依俞穴灸之”。强调中风发病急,示人从治宜速,不能怠慢,亦宜汤药灸治并行,对五脏六腑中风之描述较为详尽。值得提出的是他认为病位与脑有关,“风中五脏六腑之输,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风  相似文献   

18.
汤剂,古代称汤液,汉及汉以前的医药典籍中均有记载。如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灵枢经·邪客篇》中就有治目不瞑的半夏汤;晋代皇甫谧撰写的《针灸甲乙经》,自序中有“伊尹……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的记载,说明早在商周时代已开始应用汤剂。东汉张仲景著《伤寒论》,书中113方,有95方是汤剂,可见汤剂在汉代应用已很普遍。近年来,随着医疗单位制备汤剂工作相应增加,对于如何煎煮好中药、提高煎药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等问题,应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现仅就汤剂的煎煮用具、溶媒及煎煮方法等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金元医家李东垣在学术上重视人身胃气 ,倡“脾胃为血气阴阳之根蒂”。凡饮食劳倦每致脾胃升降失常 ,形成“谷气下流 ,阴火上冲”的内伤病证。处方用药力主甘温药充沛元气 ,风药鼓蕴升阳 ,寒凉药微泻阴火。其特点体现在所著《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三书中所冠“升阳”二字十七方中 ,兹探析如下。1 选药广泛 组方精巧“升阳十七方”系指升阳补气汤、升阳顺气汤、升阳汤、升阳益血汤、补气升阳和中汤、升阳除湿汤、升阳泻湿汤、升阳散火汤、升阳祛热和中汤、升阳调经汤、调经升阳除湿汤、升阳举经汤、升阳柴胡汤、升阳除…  相似文献   

20.
<正> 六味地黄汤方出《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六味药组成.原为疗小儿"五迟"而设,以丸为用.后世改做汤剂用于肾阴亏虚致病之各科诸病,疗效亦佳.本人多年来运用此方治疗肾阴亏虚,虚火上炎所致之耳鼻咽喉诸疾,收效颇著.现就个人应用六味地黄汤(以下简称六味)的体会,整理于后,以供参考.一、〔耳病〕"耳者,肾之窍,足少阴经之所主"(《张氏医通》)."肾主耳……在窍为耳"(《素问·阴阳应象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