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采用琼脂糖、水解淀粉混合凝胶电泳法同时分析人血工细胞酯酶D和磷酸葡萄变位酶I二种酶型,调查了该二种酶的表型分布和基因频率及其识别能力,并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进行比较。此法可用于个人识别和亲权鉴定。  相似文献   

2.
中国蕲蛇酶对血小板功能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The effects of the activation and influence of CAAE on washed human platelets were investigated. Our findings were: (1) CAAE could induce aggregation and alpha-granule release reaction in the washed human platelet suspension; thus it could activate the platelets; (2) the aggregation effect of CAAE was inhibited by albumin and affected by Ca2+, Mg2+ concentration; (3) heparin and/or AT III did not inhibit the aggregation activation of CAAE, but alpha 2MG markedly inhibited it; (4) the aggregation activity of CAAE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serine protease activity. The mechanism of CAAE-induced aggregation mainly follows the prostaglandins-endoperoxides thromboxane A2 pathway.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从天然肽类混合物中分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抑制活性物质,对固相化 ACE(固相酶)进行研究。方法在低水活度条件下利用苯甲磺酰氯活化 Sepharose CL- 4B凝胶侧链基团上的羟基,形成高反应活性的苯磺酰基团,通过与 ACE上的氨基反应将酶固定于琼脂糖凝胶。结果固相化 ACE的反应 pH范围较宽,最适反应 pH比溶液酶(自由酶)增加 0.6个单位,达到 8.8。分别在 pH9.0和 pH6.5条件下处理 24 h,固相酶活力保留 82%和 68%,溶液酶只剩下 64%和 39%。两种酶均在 50℃左右活力最大,温度继续升高溶液酶迅速失活。分别在 40℃和 50℃处理 2 h,固相酶剩余活力为 82%和 34%,溶液酶为 52%和完全失活。 20℃放置 1个月,固相酶剩余活力为 61%,而溶液酶只有 20%。结论 ACE固相酶在 pH和温度稳定性方面强于溶液酶。  相似文献   

4.
采用缺乏胆碱的乙硫氨酸饮食喂养幼年雌鼠诱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胰组织蛋白含量及淀粉酶活性升高,胰腺腺泡细胞内酶原颗粒大量积聚,胰管内均质性分泌物明显减少,表明急性胰腺炎时腺泡细胞对酶原颗粒的细胞外放作用受到抑制。腺泡细胞内大量空泡形成,通过噬分泌作用,发生酶原颗粒和溶酶体或空泡间膜融合,致使溶酶体酶对胰酶原发生水解,导致胰酶干腺泡细胞内被激活,从而引起胰腺自身消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酶促反应的动力学参数,为新药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酶促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及蒜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结果:蒜酶以蒜氮酸为底物,最大反应速度Vmax=27.9 μnml·min-1·mg-1,米氏常数Km=3.6 mmol/L,其最适pH为6.6,最适温度为35℃。结论:酶促反应的动力学参数为蒜酶寻求有利的反应条件、更大限度地提高酶反应的效率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微量元素与酶塞冬(老年医学教研室)酶是一种具有特殊催化功能的特殊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也就是由活的生物细胞产生的,可在细胞内或外起催化活性的蛋白质。生物的代谢过程都是酶作用引起的化学反应,在生物体内,极少有不需要酶参加而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酶具有...  相似文献   

7.
小牛肠碱性磷酸酶激活与抑制的动力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磷酸苯二钠法观察了某些羟基化合物、氨基酸对小牛肠碱性磷酸酶(EC3.1.3.1)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释炎达肠溶片中锯齿酶活力测定方法。最适反应条件:16.0μg/ml L-酷氨酸溶液为标准对照;0.6%酪蛋白溶液为底物;1.8%三氯醋酸溶液为沉淀剂;反应时间为20分钟;反应温度为(37±0.5)℃。结果准确,RSD〈3.0%。本法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释炎达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10.
急性胰腺炎(AP)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经提出梗阻分泌学说、共同通道学说、十二指肠返流学说、逆向弥散学说、胰酶细胞内激活学说和胰微循环障碍学说。而胰酶自身消化是连结众多学说的最后公路,这已得到广泛认可。近年来围绕此观点不仅对胰酶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且对机体防御体系亦有相当的了解。本文拟简述有关胰酶、胰管粘膜屏障及体液抗酶体系等几个问题。 1 胰酶及其在急性胰腺炎中的意义胰腺外分泌可分泌消化三大食物的众多酶  相似文献   

11.
本文观察平原和模拟3500m、4500m高原低压实验舱内11名健康男性血清酶CK、LDH、HBDH、AST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酶活力随海拔升高而增高,其显著性顺序为CK、LDH、HBDH,而AST则无统计学意义。CK与LDH比值和心率与海拔增高呈一致的量-效改变,与血氧饱和度和劳动负荷值呈相反的量-效变化;复合锻炼可改善血清酶变化程度恢复至近似平原水平。提示CK和LDH可作为评估人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2.
13.
<正> 自七十年代以来,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方法发展迅速。酶标记技术的深入应用,显著地提高了检测系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血吸虫病的诊断提供了有效和可靠的手段。目前,酶标记技术在血吸虫病诊断中应用日益广泛,并在诊断抗原和试验方法方面改进较多,已使该技术更能符合微量、高效、准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γ-GT酶、G-6-P酶和ATP酶的组织化学反应研究了10例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及其周围肝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癌组织与癌周肝组织具有显著酶的差异性。肝癌γ-GT酶的活性,2例显著增强,5例轻度增强,3例无酶的活性。这种变化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因而γ-GT酶不能作为肝细胞癌可靠的阳性酶标记。其癌周肝组织γ-GT酶的活性皆有明显增强。G-6-P酶的活性在癌组织中皆显著降低至消失,而周围肝细胞的活性较强,着色甚深,形成鲜明对照,这一酶的组化反应可作为鉴别肝细胞癌与非癌肝组织的参考。ATP酶的活性在肝癌组织中减弱至消失,在周围肝组织中存在轻度活性,但二者对比不鲜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患者体内髓过氧化物酶(MPO)基因和过氧化氢酶(CAT)基因的多态性及其酶活力,分析其与砷中毒发生的关系。方法:以贵州省兴仁县交乐村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的130例砷中毒患者为病例(砷中毒)组,以居住在距病区约13km非砷污染大果垛村的140例健康居民为对照组。采集两组人群静脉血,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MPO基因-463G/A位点和CAT基因-262C/T位点的多态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9法检测MPO活力;采用比色法检测CAT活力。结果:砷中毒组MPO-463G/A位点GG、GA和AA基因型分布频率为47.24%(60/127)、44.09%(56/127)和8.67%(11/127),对照组为42.34%(58/137)、48.17%(66/137)和9.49%(13/1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2,P〉0.05)。砷中毒组CAT-262C/T位点CC、CT和TT基因型分布频率为65.60%(82/125)、28.80%(36/125)和5.60%(7/125),对照组为76.51%(101/132)、18.94%(25/132)和4.55%(6/1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45,P〉0.05)。未发现MPO-463G/A位点和CAT-262C/T位点多态性与砷中毒发病风险(比值比,OR)的关联度有统计学意义(MPO:ORadj=1.36,95%CI:0.74~2.50;CAT:ORadj=1.35,95%CI:0.69~2.63)。砷中毒组MPO和CAT活力分别为(25.30±8.70)U/L和(2.80±1.09)×103U/L,对照组分别为(22.76±7.59)U/L和(3.90±1.01)×103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760、0.855,P〈0.05)。MPO-463G/A和CAT-262C/T不同基因型个体MPO和CAT酶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12、2.822,0.151、0.036,P〉0.05)。结论:未发现MPO基因-463G/A位点和CAT基因-262C/T位点多态性与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的发病风险有关;砷可致MPO和CAT酶活力改变,此改变可能不受MPO-463G/A和CAT-262C/T多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苯丙氨酸氨解酶(L-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的包被条件,并考察其对家兔肠道苯丙氨酸吸收的影响。方法绿豆芽(Phaseolus radiatusL.)来源的PAL通过光照、硫酸铵盐析和不同的柱层析等制备过程,使PAL纯化到电泳纯。酶活性的测定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苯丙氨酸含量采用荧光比色法。结果PAL被纯化了74.6倍,并经聚丙烯酰胺凝胶(PAG)固定化(T∶C=8∶30)。该固定化酶比活0.153 U.g-1,固定化百分数为64%。将PAG固定化酶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胰液中保温不同时间后,发现该固定化PAL在1 h后全部失活。将PAG固定化的PAL过120目尼纶筛网制成微粒,再用硝酸纤维膜包被,在人工胃液中不同时间保温,发现酶活性可维持2.5 h,包被的酶颗粒在光镜下呈球形,直径2~11.4μm,自然干燥保存1个月不破坏。用硝酸纤维膜包被的PAL与L-苯丙氨酸同时注入家兔小肠腔内,与正常对照比较,PAL对苯丙氨酸有明显消除作用,吸收量减少,血苯丙氨酸浓度上升缓慢。结论该包被条件温和,PAL损失减少,预期可作为口服的酶制剂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血糖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酶电极法和酶比色法测定血糖的可靠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X3分析仪上用酶电极法测定血糖,在HITACHI715 0分析仪上用氧化酶法测定血糖,进行方法比较。结果:酶电极法测定血糖的线性、重复性、准确性均优于酶比色法;酶电极法测定血糖的线性范围大于酶比色法;酶电极法和酶比色法的抗干扰能力差异不大;两种方法测定血糖的结果相关性好。结论:酶电极法是一种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适合临床快速的急诊检验;酶比色法稳定,干扰因素少,适合常规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18.
黄文方  杨明清 《四川医学》1996,17(5):321-323
酶测定多种因素影响,使实验室间测定结果可比性差。本文根据国际酶学标准化问题和四川省酶学室间质量评价的情况及我们在有关方面的研究,就我国酶学测定中的影响因素:酶学测定的一些术语,试剂盒,仪器,质控血清,被监测物的使用等方面的标准化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一种能广泛用于酶标免疫吸附分析的新酶放大系统。该系统采用L-乳酸脱氢酶、乳酸氧化酶、辣根过氧化物酶、NADH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组成一个循环体系,用以放大碱性磷酸酶产生的信号。与其它酶放大系统相比,具有灵敏度高和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