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药延缓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发病过程中所出现的肾小球硬化性损伤与糖代谢、足细胞、肾脏血流动力学、致纤维化细胞因子、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中药可以调节糖代谢异常,保护足细胞损伤,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障碍,下调致纤维化细胞因子表达,缓解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等,从而延缓DN向终末期肾病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中医防治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为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慢性高血糖所致的糖代谢异常、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脂代谢紊乱、血管活性因子、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氧化应激、遗传等因素有关,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通过检索PubMed数据库查阅有关糖尿病肾病作用机制的文献,对近年来国外有关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糖代谢紊乱:[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生成、多元醇通络的活化、蛋白激酶C的激活、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积聚]、血流动力学异常、氧化应激、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参与及遗传因素等。近年来诸多学者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进一步研究本病的发病机制对于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微循环障碍发生机制及中药复方干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欣  郑红光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2):2605-2608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血流动力学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了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检测血糖,尿微量白蛋白(UAIB),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栓素(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水平,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肾皮质中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PDGF-B)基因水平。结果:DN大鼠血糖,UAIb及TXB2明显升高,6-keto-PGF1α下降及肾皮质PDGF-B基因表达明显上调。用中药复方治疗后血糖,UAIb及TXB2下降,6-keto-PGF1α增高,下调PDGF-B基因的过度表达,并发现PDGF-B基因水平与UAIb、TXB2均呈正相关(r=0.5204,0.5011,P<0.01,<0.05)。结论:中药复方有改善DN早期肾内微循环的作用,减轻DN早期肾小球高滤过、高灌注,改善肾功能。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可能是中药复方防治DN早期作用机制之一。该作用可能与抑制肾脏内PDGF-B基因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终末期造成的肾功能衰竭所引起的死亡率很高。目前研究发现影响DN发生发展的因素较多,发病机制复杂,其中由高血糖所引起的氧化应激、细胞因子表达异常,肾组织炎症反应增加、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糖脂代谢紊乱是引起DN的主要原因。临床所用西药对于DN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主要治疗机制在于降低糖脂,无法从根本上防治DN的发生发展,加之DN的治疗是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时间服药,造成西药使用中对患者的毒副作用和经济负担很大。以上原因使得中医药在多因素诱发的DN的治疗中显示出较大的优势,很多中药具有多种药理学特性,例如抗氧化、调节免疫、营养心血管、降脂降糖的作用,这种药理学特性与DN的发病原因相合。针对中药的优势,如今出现了很多对中药治疗DN的研究,并且发掘出了很多有良好效果的药物。临床研究表明活血化瘀类中药可明显降低尿蛋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DN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此,本文对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DN的机制进行综述,从分子生物学角度为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DN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危害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防护十分重要。糖代谢异常、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氧化应激、免疫炎症分子影响、纤维化等因素与DN的发生密切相关。六味地黄丸具有增强免疫、改善糖脂代谢、保护肾功能、调节血压、抗衰老等药理作用。文章对近年来六味地黄丸及配伍药物治疗DN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了解六味地黄丸治疗DN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脏微循环障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糖尿病的血管合并症是威胁糖尿病患者健康的重要疾患,而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微循环障碍是其基本的病理基础,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异常是DN微循环障碍的早期表现,在其发病中起关键作用。血流动力学异常是造成DN蛋白尿及肾小球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1]。微循环障碍包括血管内皮损伤、过氧化物产生、血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DN)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糖尿病患者生存的关键决定因素。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与血流动力学异常、肠道菌群紊乱、糖脂代谢紊乱、氧化应激、遗传易感性及蛋白非酶糖基化等有关。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一直都是糖尿病肾病致病性和进行性变化的核心,其一旦被激活,会进而诱发血管内产生大量氧自由基,破坏内皮功能,影响机体微循环。随着最近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能通过激活或者拮抗局部RAS从而影响DN的发生发展。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相比单纯西药治疗具有多靶点、不良反应小等优势。近年来不少中医学者发现单味药及其有效成分提取物、中药复方可以通过调节局部RAS或者调节肠道菌群的方式改善肾脏功能,如补脾的党参、山药、白术、茯苓,也有补肾的熟地黄、山茱萸、太子参;以及具有活血化瘀通络功效的水蛭、丹参、当归。该文整理并归纳了肠道菌群与局部RAS在DN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并且参考近几年中药干预DN的动物实验或临床试验,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以期为DN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更多的治疗策略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DN)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糖代谢紊乱、氧化应激、血流动力学改变、炎性介质、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异常、足细胞的损伤及内质网应激反应等,但各种因素最终均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加,其中糖代谢紊乱是主导因素,DN的治疗主要针对其多种影响因素,以降血压、降血糖、调血脂以及药物治疗蛋白尿等对症治疗,以延缓肾脏损害及肾病进展,总体上处于对症治疗阶段,不能有效地预防DN的发生发展。中医学认为DN属本虚标实之证,其主要病位在肾,但与肝、心、脾、肺多脏腑密切相关,临床上重视整体调节,注重辨证论治及个体化治疗,具有多靶点、多组分、天然药物、不良反应小等显著优势,在治疗DN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特色,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随着治疗DN研究力度的增大,中西医临床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参考文献39篇。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白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目前糖尿病肾病诊断的重要临床指征。DN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质量,尽早地干预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纠正胰岛素代谢障碍导致的长期高血糖因素影响下的肾脏损伤,是有效阻止其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关键。中医药秉持其特色理论取得了独特的治疗优势,随着中医药对于DN的认识与研究的加深,实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总结了中医研究DN动物模型的常用构建方法,同时从中医药调节免疫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纠正糖脂代谢紊乱等机制方面列举分析中医药辨治糖尿病实验研究进展,探讨中医药防治DN的机制,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细胞信号转导系统己成为近年来研究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热点之一,高糖作为始动因子,诱导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信号通路激活并促进DN发生、发展的研究倍受关注。诸多研究显示PKC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参与了DN的发生发展,且其重要作用已逐渐确立:PKC信号通路激活可明显影响血液动力学、增加血管通透性以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c,ECM)沉积、抑制Na+-K+-ATP酶活性和参与细胞增殖等。并且PKC抑制剂的使用为DN防治开辟了新视角与途径。研究证实,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如牛蒡子及其提取物、槲皮素等)及一些中药复方(如菟箭合剂、六味地黄加味胶囊等)对DM鼠肾脏有部分保护作用,对PKC信号通路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但现有研究证据表明PKC信号通路抑制剂多为非特异性,且副作用大,而特异性PKC信号通路抑制剂尚在研究中,且迄今无成功应用到临床的先例。因此,随着中药现代化研究加快,深入研究中药抑制PKC信号通路激活,对从信号通路干预DN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中药干预PKC信号通路与DN研究进展综述,为今后用中药作为PKC抑制剂来防治DN提供一定实验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婷  高彦彬 《世界中医药》2014,9(5):679-68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引起终末期肾衰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早期发现和诊断糖尿病肾病,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病机研究、辨证论治及治则研究方面,评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概况,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明显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阻止或延缓肾衰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肾脏内皮细胞损伤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早期特征性改变之一,中医药治疗DN良好疗效已得到证实,研究多集中在肾小球系膜细胞及上皮细胞,近年针对肾脏内皮细胞功能研究取得可喜进展。多数学者认为DN属本虚标实,气阴两虚为本,瘀血阻络为标,贯穿始终,治疗原则益气养阴化瘀通络,实质就是控制糖尿病(降糖、降压、降脂、抗凝)、阻止肾脏纤维化、保护肾功能、阻止蛋白尿。实验和临床均显示中医药能较好保护肾脏血管内皮、降低内皮素病理性升高、抑制NO减少、恢复内皮相关细胞因子调节等。多数研究停留在个别环节,内在作用机理研究较少见,更没能体现出多途径、多靶点的中医药复方优势;缺乏针对性靶点,内在机制研究方面不透彻,没有阐明药物作用系列机制,指标检测也缺乏连贯性,未来结合基因组学与蛋白组学技术,研究中医药保护肾脏内皮细胞和使再生内皮细胞尽快恢复正常表型作用机制将是必然趋势,以期在新药开发,防治疾病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关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治疗方法及存在的不足。结果: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西医治疗主要以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以减少蛋白尿的排出为目标。中药单味药和组方治疗该病有其独特的治疗优势,且临床疗效较好。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16.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终末期肾病的首要病因,其发病机制复杂,与多种因素相关。近年来,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中草药黄酮类化合物对DN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为了深入了解其防治DN的实验研究进展,本文检索了近10年的文献,从黄酮化合物分类、实验模型、作用及机制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发现,在防治DN方面,研究最多的是总黄酮,有秋葵素、灯盏花素、葛根总黄酮、山楂叶总黄酮、酸枣仁黄酮、香椿叶总黄酮、青刺果黄酮、九里香叶总黄酮、镰形棘豆总黄酮等,其他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比较少。这些研究主要是动物实验,基本上都采用腹腔注射STZ制备DN大鼠模型或高脂高糖饲养制备DN大鼠模型,观察指标以血糖、血脂、肾功能为主,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的指标比较少。如何在中医药理论体系指导下,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多途径、多层次和多水平的阐述中草药黄酮类化合物防治DN的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是开发中草药黄酮类药物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病理变化为肾小球硬化症,病程10 a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并发DN的比例约为50%,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及早确诊并探寻有效的防治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针对该病发病机制的系列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而在基础上探讨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医药治疗在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其肾功能恶化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和现代医学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整理和相关分析,中医方面从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等方面就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严重和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已跃居为终末期肾病的首位原因,也是DM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对于DN的中医药治疗,近现代中医界研究颇丰,本文旨在通过对近现代中医药治疗DN的相关既有文献予以整理,总结其中的单味中药使用方次和频率,以期得出某些中药在治疗DN中的特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肾组织氧化应激的调控机制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内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增多导致肾组织OS损伤的发生;其形态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和肾小管固有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肾组织OS调控途径涉及胞内多条信号通路,其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信号通路作为多种抗氧化物质的靶点而发挥着重要功能。中药复方或单味中药提取物对DN肾组织OS损伤的干预作用包括"调控ROS和抗氧化物质,减少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抑制生长因子表达,影响胞内信号通路活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