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研究膜滤工艺对安神补脑液有效性的影响.方法用小鼠自主活动、戊巴比妥钠阈剂量所致小鼠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阁下催眠剂量试验和药物致小鼠惊厥实验,观察安神补脑液的镇静催眠作用;选择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小鼠记忆巩固障碍模型和小鼠记忆再现障碍模型,观察安神补脑液对记忆功能的改善作用;用小鼠常压缺氧、小鼠断头缺氧及游泳实验观察安神补脑液的抗缺氧、抗疲劳作用.结果膜滤安神补脑液可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的睡眠时间,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小鼠睡眠个数;对小鼠记忆获得障碍和记忆再现障碍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能增加小鼠常压缺氧的存活时间,并延长小鼠断头后的呼吸时间和喘息次数.结论膜滤安神补脑液具有镇静催眠、改善记忆和抗缺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安神补脑液对睡眠剥夺大鼠脑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褪黑素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安神补脑液高、低剂量组。灌胃给予安神补脑液2周后,用多站台水环境法复制睡眠剥夺模型,取前脑组织测定iNOS的活性,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内褪黑素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睡眠剥夺大鼠脑组织iNOS活力显著增高,褪黑素有减少的趋势。大剂量安神补脑液可使模型大鼠iNOS活力明显降低(P<0.05),褪黑素含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安神补脑液可拮抗睡眠剥夺大鼠脑内iNOS活力提高,并能增高松果体褪黑素的含量,提示安神补脑液可以改善睡眠障碍导致的脑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3.
程秀娟  邸琳 《中成药》1994,16(8):32-34
给小鼠或大鼠ig强力安神补脑胶囊2.6,1.3和0.65g/kg,可明显增加小鼠睡眠时间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数,并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延长小鼠游泳时间。促进小鼠,大鼠学习记忆,提高大鼠方向辨别能力与增加大鼠脑组织中核酸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补脑安神胶囊(BNAS)的镇静催眠作用,为该药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观察小鼠自发活动及小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协同催眠时间的研究方法,进行镇静催眠实验。结果:与给药前比较补脑安神胶囊低剂量组(BNAS1)、中剂量组(BNAS2)、高剂量组(BNAS3)均可显著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时间和延长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协同睡眠时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P〈0.01)该作用呈剂量依赖性。BNAS1与阳性对照组ASBN0作用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脑安神胶囊具有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过膜前、过膜后的安神补脑液在改善小鼠记忆障碍和方向辨别障碍方面的不同作用效果。方法:利用乙醇致小鼠记忆再现障碍模型,通过跳台法记录小鼠错误次数,比较过膜后各样品对记忆功能的改善作用;利用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致小鼠方向辨别障碍模型,通过水迷宫实验,观察各样品的对小鼠的益智作用。结果:过膜前高剂量组和过膜后高、低剂量组的安神补脑液能够改善乙醇致小鼠记忆再现障碍;过膜前、过膜后的安神补脑液都能显著改善小鼠的方向辨别障碍,尤其是过膜后效果更佳。结论:过膜后的安神补脑液保留了过膜前的记忆改善作用,并提高了其在方向辨别方面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天王补心丸镇静催眠的药理作用。方法:选用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天王补心丸高、中、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安神健脑液组。天王补心丸剂量组分别在(生药)3.24,1.62,0.81 g.kg-1剂量下连续ig给药7 d,测定药物对正常和阴虚模型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以及对阈下、阈剂量戊巴比妥钠对催眠作用的影响。结果:测定5 min内小鼠自主活动数/次、睡眠率/%、睡眠潜伏期、维持睡眠时间。小鼠ig天王补心丸,对正常小鼠的自主活动没有明显影响,但能减少阴虚模型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对戊巴比妥钠所致睡眠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缩短小鼠睡眠潜伏期,延长小鼠睡眠时间。结论:天王补心丸具有一定的镇静安神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调中化痰安神合剂镇静催眠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200只,随机分为4组各50只,各组又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调中化痰安神合剂高、中、低剂量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予生理盐水、艾司唑仑和高、中、低剂量调中化痰安神合剂灌胃给药,每日1次。第1组连续给药7 d,观察各组小鼠给药前后自发活动的次数。第2组连续给药7 d,给药结束60 min后,各组小鼠予戊巴比妥钠30 mg/kg体质量(引起100%小鼠睡眠的最小阈剂量)腹腔注射,记录各组小鼠的睡眠时间。第3组连续给药7 d,给药结束60 min后,各组小鼠予戊巴比妥钠15 mg/kg体质量(引起90%~100%小鼠翻正反射不消失的最大剂量)腹腔注射,观察并记录入睡动物数,计算入睡率。第4组连续给药15 d后脱颈处死,迅速取出脑组织,分批取出匀浆,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活动次数减少、睡眠潜伏期缩短、睡眠持续时间延长、入睡率提高(P0.01,P0.05),其中对照组和中药高剂量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脑内5-HT、5-HIAA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中药高剂量组增加最显著(P0.05)。结论调中化痰安神合剂有明显镇静催眠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脑内5-HT合成与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归脾汤对小鼠镇静催眠及记忆巩固性障碍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组、归脾汤高剂量组、归脾汤中剂量组、归脾汤低剂量组。阳性组给予安定片5 mg.(kg.d)-1和安神补脑液800 mg.(kg.d)-1治疗,归脾汤高剂量用药为归脾汤2 000 mg.(kg.d)-1、归脾汤中剂量组用药为归脾汤1 000 mg.(kg.d)-1、归脾汤低剂量组用药为归脾汤500 mg.(kg.d)-1。测定5 min内小鼠的活动次数和站立次数,记录各组小鼠的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和测定小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小鼠皮下注射亚硝酸钠(NaNO2)120 mg.kg-1,制得记忆巩固障碍小鼠模型,记录小鼠第一次跳下跳台的时间(即触电潜伏期)及小鼠10 min内跳下的次数(即错误次数)作为记忆指标。结果:小鼠的活动次数和站立次数明显减少(P〈0.05),能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的睡眠时间(P〈0.05或0.01),明显地增加小鼠大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A)和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P〈0.05或0.01),触电潜伏期有一定的延长,均可减少小鼠10 min内的错误次数(P〈0.05)。结论:归脾汤有一定的镇静催眠和改善学习记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滋阴养血安神方对睡眠剥夺小鼠睡眠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制造睡眠剥夺模型,模定失眠小鼠戊巴比妥钠致睡眠的阈下及阈上剂量,分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滋阴养血安神方低剂量组(73 g/kg)、滋阴养血安神方中剂量组(146 g/kg)、滋阴养血安神方高剂量组(292 g/kg)、地西泮组(1.5 mg/kg),造模并给药7 d后,给予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观察对小鼠睡眠的影响,并检测小鼠海马5-羟色胺(5-HT)含量。结果:滋阴养血安神方可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个数,缩短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小鼠入睡潜伏期,与模型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能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时间,与模型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滋阴养血安神方高剂量组小鼠脑内5-HT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滋阴养血安神方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对失眠症的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对小鼠睡眠的影响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升高脑内海马5-HT含量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柴牡安神颗粒的抗焦虑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ICR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地西泮(0. 002 g·kg~(-1))组和解郁安神颗粒(0. 001 4 g·kg~(-1))组,柴牡安神颗粒高、中、低剂量(0. 001 98,0. 000 99,0. 000 495 g·kg~(-1))组,每组20只。为了考察药物抗焦虑作用,小鼠每天上午灌胃给药4周后,测试明暗箱、开场活动实验,然后动物取血,其中每组6只小鼠通过心脏灌注10%甲醛后取脑组织固定,其余小鼠取血后去取脑海马组织置于液氮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和外周血中γ-氨基丁酸(GABA)及谷氨酸(Glu)含量,计算GABA/Glu;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组织γ-氨基丁酸受体α1蛋白的表达。为了考察药物催眠作用,小鼠灌胃给药7 d后,进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协同催眠实验。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明暗箱实验证实柴牡安神颗粒低、中剂量组显著延长了小鼠明箱停留持续时间(P 0. 05),中剂量组增加了明箱进入次数(P 0. 05);开场实验证实柴牡安神颗粒高剂量显著增加了小鼠在中心的区域距离(P 0. 01)和中心区域停留时间(P 0. 05)。进一步实验证实,在海马组织中,与正常组比较,柴牡安神颗粒高剂量组提高了GABA含量(P 0. 05),显著降低了Glu含量(P 0. 01),提高了GABA/Glu(P 0. 05);在外周血,与正常组比较柴牡安神颗粒高剂量组显著降低了Glu含量(P 0. 01),同时显著增加了GABA含量(P 0. 01),从而显著提高了GABA/Glu(P 0. 01)。海马组织GABAα1受体蛋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柴牡安神颗粒中剂量组明显提高了GABAα1蛋白表达。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协同催眠实验证实柴牡安神颗粒中剂量组明显提高了小鼠的入睡率(P 0. 05)。结论:柴牡安神颗粒具有显著抗焦虑作用,作用机制与提高海马GABA含量,降低Glu的含量,且提高了海马GABAα1蛋白表达密切相关。外周血GABA,Glu含量变化与海马组织变化呈正相关,对临床诊断具有参考意义。柴牡安神颗粒同时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朱砂安神丸、朱砂、硫化汞(Hg S)、氯化汞(Hg Cl2)和甲基汞(Me Hg)对小鼠肾转运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小鼠分别ig等量生理盐水、朱砂安神丸1.8 g·kg-1(含汞0.17 g·kg-1)、朱砂0.2 g·kg-1(含汞0.17 g·kg-1)、高剂量朱砂2 g·kg-1(含汞1.7 g·kg-1)、Hg S 0.2 g·kg-1(含汞0.17 g·kg-1)、Hg Cl20.032 g·kg-1(含汞0.024 g·kg-1)、Me Hg 0.026 g·kg-1(含汞0.024 g·kg-1),每天1次,连续30 d,记录小鼠体重变化。30 d后处死取肾脏,双道原子荧光光度法检测小鼠肾组织汞蓄积量,RT-PCR方法检测小鼠肾组织有机阴离子转运体基因(Oat1,Oat3,Oat2)、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2,Mrp4)、尿酸转运体基因(Urat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Hg Cl2组和Me Hg组小鼠肾汞蓄积量显著升高(P<0.05),其余各组肾汞蓄积量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Hg Cl2组和Me Hg组Oat1,Oat2表达显著降低(P<0.05);Me Hg组Mrp2基因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Hg Cl2组和Me Hg组Mrp4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Me Hg组Urat1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Hg Cl2组和Me Hg组小鼠肾汞蓄积量、肾转运体基因表达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其余各组各项检测指标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无显著差异。与Hg Cl2和Me Hg相比,朱砂及其复方对小鼠造成的肾毒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2.
NIR在线检测监控安神补脑液水提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安神补脑液提取过程中有效成分的方法.方法 按照厂家工艺实验室模拟安神补脑液水提过程,近红外在线检测并对提取物进行HPLC法测定,获取提取液的近红外(NIR)光谱信息与提取物中的代表活性成分二苯乙烯苷、淫羊藿苷的信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NIR与HPLC信息间的关系.结果 校正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53 8、0.975 6,预测样本集的误差均方根(RMSEP)分为0.048 7、0.043 2.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可用于安神补脑液水提过程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滋阴安神方对实验性更年期模型大鼠及正常小鼠的影响,为滋阴安神方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摘除卵巢的方法建立更年期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更年期模型组、滋阴安神方高、中、低剂量(10,5,2.5 g·kg~(-1))组、戊酸雌二醇(0.09 mg·kg~(-1))组、更年安片(0.48 g·kg~(-1))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12只。连续灌胃给药30 d,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孕酮(P)含量,光镜下测量大鼠子宫内膜厚度。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滋阴安神方高、中、低剂量(16.69,8.34,4.17 g·kg~(-1))组和地西泮(0.001 g·kg~(-1))组,每组12只。灌胃给药7 d,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0.03 g·kg~(-1)),记录翻正反射消失的小鼠数及入睡潜伏期。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滋阴安神方高、中、低剂量(16.69,8.34,4.17 g·kg-1)组和百忧解(0.03 g·kg~(-1))组,每组12只。灌胃给药7 d,进行悬尾实验,记录小鼠后4 min的累计不动时间。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浆FSH显著升高(P0.01),E_2明显降低(P0.05),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滋阴安神方各组、戊酸雌二醇组及更年安片组大鼠血浆中E_2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都有一定程度升高,且滋阴安神方高、中剂量能降低血浆FSH水平。小鼠行为学实验中,滋阴安神方高剂量及地西泮可显著提高与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协同催眠小鼠的入睡率(P0.05,P0.01);同时滋阴安神方低剂量及百忧解可显著缩短悬尾试验小鼠累计不动时间(P0.05,P0.01)。结论:滋阴安神方可提高更年期大鼠血浆E_2水平,降低FSH水平,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并具有一定的催眠及抗抑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朱砂、朱砂安神丸及氯化汞在小鼠体内吸收、分布对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对比研究朱砂、朱砂安神丸及氯化汞在小鼠体内的吸收、分布规律。方法:昆明种小鼠180只,分为正常组、朱砂临床剂量组(0.2 g·kg-1,ig)、朱砂高剂量组(11.2 g·kg-1,ig)、朱砂安神丸组(2 g·kg-1,ig)、氯化汞组(0.07 g·kg-1,ig),每组小鼠在给药1,2,4,8,16,24 h后各取6只鼠的血、脑、肝、肾,原子荧光光度法检测汞含量。结果:朱砂临床剂量组和朱砂安神丸组体内最大血药浓度及各时间点血药浓度与氯化汞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朱砂临床剂量组与朱砂安神丸组各时间点肝、肾组织中汞含量与氯化汞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朱砂临床剂量组和朱砂高剂量组在血液和组织中汞含量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朱砂高剂量组脑中汞含量最高。结论:临床剂量的朱砂、朱砂安神丸的汞吸收及各组织的汞含量均明显低于高剂量的朱砂和氯化汞。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b1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75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葛根素组(10 mg·kg~(-1)),Rb_1低,高剂量组(10,20 mg·kg~(-1)),每组15只。正常组、模型组分别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均ip给药0.01 m L·g~(-1)体重。连续给药5 d,每天1次。开始给药后的第4天和第5天,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连续2次皮下多点注射给予ISO 30 mg·kg~(-1),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体积均为0.01 m L·g~(-1)。观察人参皂苷Rb_1对大鼠心电图的影响,激光散斑检测心脏表面微循环,ELISA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谷胱甘肽合成酶(GSH),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率明显升高,抗心电图ST段明显降低,心脏表面血流微循环明显降低,血清中LDH,CK的活性及MDA的含量明显升高,血清中SOD的活性及GSH,NO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素Rb_1能有效降低心率,对抗心电图ST段升高,同时能显著增强心脏表面血流微循环,显著降低血清中LDH,CK的活性及MDA的含量,升高血清中SOD的活性及GSH,NO的含量(P0.01,P0.05),同时减轻心肌损伤的程度。结论:人参皂苷素Rb_1对ISO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修复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同仁安神丸长期用药的安全性评价,明确其潜在的毒性作用及可逆性、毒性靶器官、无不良作用剂量及用药时间,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每日灌胃给予饮用水)和同仁安神丸高、中、低剂量组(含生药6.4,3.2,1.6 g·kg~(-1))。每日灌胃1次,连续给药3个月。分别于给药1,3个月和停药2个月后解剖并分析血液生化、血液细胞、尿常规、脏器系数和组织形态学等指标。结果:给药1个月,除高剂量组体重降低、饲料消耗量减少外,血液细胞、生化、尿常规、脏器系数等指标及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均未见明显与毒性相关的变化。给药3个月,高剂量组雌性动物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肌酸激酶(CK)较正常组显著增高;病理检查可见肝细胞、肾小管轻度变性和肾间质炎性浸润等病理变化,其他血液生化学指标及血液学、尿常规、脏器系数等指标均在该品系动物的正常值范围内,故不认为有毒性学意义。停药2个月后,高剂量组上述肝功能指标和肝、肾组织形态学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高剂量组大鼠长期给药时,可见轻度肝肾毒性损伤。给予同仁安神丸3个月的无明显不良作用剂量(NOAEL)为3.2 g·kg~(-1)·d-1,相当于临床剂量的29倍。临床上服用该药时,应严格控制剂量,服药时间不宜过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乌梅丸及其拆方的镇痛作用。 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全方组、寒热并用组、温热组、寒凉组、补益组、收敛组,各组给药依照拆方原则分别给予乌梅丸方13.3 g·kg-1,寒热并用方9.0 g·kg-1,温热方5.33 g·kg-1,苦寒方3.67 g·kg-1,收敛方2.67 g·kg-1,补益方1.67 g·kg-1水煎剂灌胃,空白组、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1。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乌梅丸及其拆方对小鼠的镇痛作用,三硝基苯磺酸/乙醇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酶联免疫法检测结肠黏膜前列腺素E2(PGE2)含量。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乌梅丸全方组、寒热并用组和温热组药物能有效延长小鼠痛阈,降低小鼠扭体次数,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PGE2含量(P<0.05),且3组间无差异;补益组药物也表现出部分抑制疼痛的作用,但效果要弱于全方组(P<0.05)。 结论: 乌梅丸方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温热组药物为其镇痛的主要药物,补益组药物有部分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