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子宫颈粘液抗菌多肽的分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acid-soluble extract of human cervical mucus was obtained by solving mucus with 5% acetic acid in the presence of protease inhibitor.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the acid-soluble extract was analyzed by gel overlay techniqu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wo protein bands which were designated human cervical protein-1 (Hcp-1), human cervical protein-2(Hcp-2) were potently antibacterial against E. coli 25922 and S. aureus 25923. Tricine-SDS-PAG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Hcp-1, Hcp-2 actually contained three and four protein bands respectively. The molecular weights of Hcp-1 were 6.7 kd, 10 kd, 15.4 kd; these of Hcp-2 were 4.4 kd, 6.7 kd, 9 kd, 15.4 kd. Our studies suggested that human cervical mucosa might secrete some currently-unknown antibacterial polypeptides whic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ervical defense against infection. 相似文献
2.
人子宫颈粘液抗菌活性多肽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从人子宫颈粘液分离纯化新的抗菌多肽。方法 用 5 %乙酸提取人子宫颈粘液可溶物 ,经电泳凝胶琼脂糖弥散法抗菌试验发现 ,子宫颈粘液酸溶性提取物有一条主带对大肠杆菌耐氨苄株 ML - 35 P有强抗菌活性 ,命名为 HCP。应用制备性酸性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及洗脱电泳技术得到构成该主带的混合物 ,最后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多肽。经 Tricine- SDS- PAGE鉴定其相对分子质量 ,并运用琼脂糖弥散法鉴定其抗菌活性。结果 从子宫颈粘液酸溶性提取物中纯化出一多肽 ,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14× 10 3,命名为 HCP- 1,具有抗耐药性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活性。结论 HCP- 1可能是宫颈粘液天然免疫机制中的新的效应分子 相似文献
3.
用5%乙酸提取人子宫颈粘液可溶物,经电泳凝胶琼脂糖弥散法抗菌试验发现,子宫颈粘液酸溶性提取物有两条主带对致病性大肠杆菌25922株和金葡球菌25923株有强抗菌活性,并分别命名为Hcp-1和Hcp-2。经Tricine-SDS-PAGE电泳分析,Hcp-1分子量为6.7kd、10kd和15.4kd,Hcp-2分子量为4.4kd、6.7kd、9kd和15.4kd,均为多肽混合物。实验结果提示子宫颈粘膜能合成一类抗菌多肽,在子宫颈抗菌机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子宫颈黏液抗菌多肽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从人的子宫颈黏液分离和鉴定新抗菌多肽,探讨子宫颈黏液抗菌机制。方法 用5%乙酸提取人子宫颈黏液可溶物,应用电泳凝胶抗菌蛋白分析法分析其抗菌蛋白,制备酸性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抗菌多肽。凝胶琼脂糖弥散法抗菌检测抗菌活性。纯化的抗菌多肽进行氮端氨基酸序列测定,根据其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利用简并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其全长cDNA。通过BLAST硷基比对程序分析比较与已知蛋白的同源性。进一步应用常规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其原核表达质和制备重组多肽。采用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检测重组多肽的抗菌效能。结果 从子宫颈黏液中分离纯化到一个具抗菌活性的多肽,通过蛋白测序、简并PCR及BLAST等方法鉴定该蛋白为HMGN2高游动性蛋白。制备获得重组HMGN2多肽,重组HMGN2抗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0 .42μg/ml±3. 13μg/ml和27. 78μg/ml±8 .33μg/ml,与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相当;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20 .83μg/ml±6 .25μg/ml和55 .56μg/ml±16 .67μg/ml。结论 除已知的抗菌肽外,HMGN2亦可能是宫颈黏液含有的抗感染效应分子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人精液抗菌多肽29肽的分离纯化及活性。方法对人精液先进行粗品提制,并进行冷冻保存,然后将冷冻的精液干粉进行溶解,分别进行阳离子交换柱进行层析、凝胶过滤等,将溶解的精液干粉进行洗脱,并用收集器收集洗脱峰,低温干燥冷冻保存,然后稀释进行抑菌试验,具有抑菌性的洗脱峰即为含抗菌肽的峰。之后,对含抗菌肽的提取物进行最低抑菌浓度、抗菌谱检测,采用琼脂糖弥散法对不同浓度29肽的抗菌活性的检测分析,并对其溶血活性予以检测。结果最低抑菌浓度、抗菌谱检测:杀菌活性整体要优于抗生素,对杀菌活性从低到高进行排序,结果为:大肠杆菌(10.5ug/mL)、绿脓杆菌(18.8ug/mL)、金黄色葡萄菌(20.9ug/mL)、酵母菌(37.1ug/mL),以及白色念珠菌(41.8ug/mL)。琼脂糖弥散法对不同浓度29肽抗菌活性的检测分析:29肽对真菌均的抑制作用很强;对G+的抑菌活性要大于对G-的抑菌活性,对绿脓杆菌的抑制活性相对最强,对酵母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活性相对较弱。菌肽的溶血活性的检测:抗菌肽溶血活性均呈现阴性,说明29肽不具有溶血活性。结论抗菌肽的抗菌能力较之抗生素明显要强,29肽初步确定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活性多肽,是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且对真菌的抑制力很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低密度脂蛋白降调节新基因cDNA的克隆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由多种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所诱发的疾病。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已经克隆了部分致AS和抗AS的基因[1] 。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protein ,LDL)与AS及冠心病的发生呈正相关[2 ] ,血管内皮细胞是AS斑块形成的始动环节 ,血浆高水平LDL可引起内皮细胞收缩、胞膜损伤、乳酸脱氢酶释放增加和前列环素合成减少[3] ,为了克隆与AS相关的新基因 ,以LDL诱导内皮细胞 ,采用差异显示逆转录PCR技术[4 ] 获得全新表达标签序列 (expressed… 相似文献
7.
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工程多肽--一种人工构建的抗菌蛋白质分子机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将两个不同种来源,不同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构域构建成为一种具有靶向抗菌活性的工程多肽.方法 利用质粒重组,将金黄色葡萄球菌AgrD信息素(8肽)基因连接在大肠菌素Ia水性孔道结构域(K544-1626)羧基端基因上,将重组的质粒转化入工程菌生产构建的工程多肽,离子交换柱纯化后经体外抗菌试验检测其抗菌活性.结果 构建的工程多肽具有强于青霉素类抗生素上百倍的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结论 构建的工程多肽表现出了两个结构域前体都不具备的靶向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从而构建成功了一种具有特异抗菌功能的人造多结构域蛋白质分子机器。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SDS-PAGE法分析了7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国际标准株和5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中国新分离株的结构蛋白,结果表明:7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国际准株的结构蛋白除康氏立克次体Malish7株和India株蛋白图谱一致外,其他各株图谱各不相同,5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中国新分离株的结构蛋白除BJ-90株和BJ-93株蛋白图谱一致,IMTO-85株与国际标准株西伯利亚246株一致外,其余各株图谱各不相同,上述结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检测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对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液体培养法鉴定Uu与Mh并应用折点法作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对药物的敏感性显示,以原始霉素和交沙霉素的敏感性最强,其次是强力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氧氟沙星。结论:Uu与Mh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及由此导致的不孕,不育及不良妊娠正逐年增多。在诊断和治疗中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问题,选择敏感有效的药物,控制其传播和蔓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