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1年瑞典神经外科专家Leksell L提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概念以来,此项技术日新月异发展,使临床放射治疗技术从X-ray引导放射治疗逐渐走向TC、MRI定位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和3D-,CR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以及近来出现分子、生物影像引导放射治疗(BGRT),其目的 使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达到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使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发生重大改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 X-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对脑肿瘤患者的疗效和影响。方法 结合临床资料观察 2 4例经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脑肿瘤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大多数经治疗后的肿瘤组织发生了程度不等的凝固性坏死和血管病变。结论  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使大多数脑肿瘤发生变性坏死 ,治疗引起的血管病变在肿瘤变性坏死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颅底脑膜瘤与开颅手术相互关系和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3例颅底脑膜瘤手术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手术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再加手术治疗以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再行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3例全部随访12~48月。其中12例手术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2月缩小率为25.00%,48月缩小率为66.69%,肿瘤控制率100%。19例手术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再加手术治疗肿瘤控制率94.74%,无效率5.26%。12例行立体定向放射神经治疗后再行手术治疗,肿瘤控制率91.67%无效率9.33%。结论:对于血运丰富的肿瘤经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在开颅手术中出血少、损伤轻、肿瘤大部能全切。手术加主体定向放射治疗和手术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再加手术成为提高治脑膜瘤疗效的又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4.
随着肿瘤发病率增高,当前,放射治疗仍然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1]。三维放射(3DRT)包括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线,Y线),调强放射治疗(IMRT),提供了进行精确定位,精确设计和精确治疗技术^[2],能够根据肿瘤的立体形状将放射线聚焦在肿瘤靶区,使周围的正常组织和器官免受不必要照射。  相似文献   

5.
邓义飞  苏州  薛建新 《华西医学》2021,36(1):125-130
脑转移瘤是成年人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脑转移瘤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特别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能很好地控制肿瘤,且较全脑放射治疗能显著减少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而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在多种晚期肿瘤患者治疗中毒副反应较小,且显示出良好的生存优势.该文介绍了脑转移瘤的放射治疗、免疫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联合免疫检测点抑...  相似文献   

6.
随着肿瘤发病率增高,当前,放射治疗仍然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1].三维放射(3DRT)包括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线,Y线),调强放射治疗(IMRT),提供了进行精确定位,精确设计和精确治疗技术[2],能够根据肿瘤的立体形状将放射线聚焦在肿瘤靶区,使周围的正常组织和器官免受不必要照射.本院从2006年引进美国VARIMV chinac 23EX直线加速器,对一些患者进行三维适应性放射治疗,通过临床观察提高了放射治疗效果,减少了后遗症.  相似文献   

7.
体部恶性肿瘤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118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体部恶性肿瘤的方法以及近期疗效。方法:对118例体部恶性肿瘤采用全身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固定系统固定,然后在双螺旋CT上定位扫描。用Leidbinger3D-TPS设计治疗计划,Varian600C/D直线加速器实施计划,对于原计划采用普通放射治疗的病变如肺癌、脑肿瘤等,分次立体照射作为追加剂量,每次5-8Gy,隔日1次,共6-10次;对有手术禁忌证的N0M0肺癌及其它不适合普通放射治疗的病变,单用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每次4-6Gy,隔日1次,共10-15次,结果:CR PR85%(100/118),NC12例,PD7例,结论: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对于一些恶性肿瘤可以得到良好的姑息效果,尤其是病灶比较局限的NoMo的肿瘤,个别可以达到根治之疗效。且正常组织损伤小,安全、无创。  相似文献   

8.
胸部X-刀治疗螺旋CT定位扫描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立体定向适形治疗 (X 刀 )是当前国内外用于肿瘤治疗的前沿性应用新技术。它与常规放射治疗的主要区别是 :常规放射治疗是利用各种影像照片或模拟机定位 ,而立体定向适形治疗是充分利用先进的影像设备技术和先进的计算机及X 刀专用软件———X刀工作站[1,2 ] 。将连续CT图像融合在一起确定病变靶区 ,靶点治疗准确 ,最大限度地将放射剂量集中到病变 (靶区 )内 ,杀灭肿瘤细胞 ,X线照射量和部位精确 ,对肿瘤达到如刀切的效果 ,散射少 ,而使病人周围正常组织器官接受射线量少 ,避免不必要的照射损伤 ,为肿瘤非手术治疗开辟了新途径。但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肿瘤科治疗的恶性肿瘤骨转移癌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50例。治疗组采用60Co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照组采用非定向性常规放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束10 d后的疼痛缓解效果、治疗结束后第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价及应用CT影像学判定骨转移灶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情况、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骨转移灶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癌,能有效控制肿瘤生长,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上腔静脉综合征系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上腔静脉血流受阻而出现面、颈、上肢及上胸部水肿,可伴有气促、发绀等,呈急性或亚急性表现的一组症候群。病因97%为癌瘤,其中75%为肺癌,尤其是小细胞肺癌,良性病变仅占3%。随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伽玛刀治疗恶性肿瘤所致的上腔静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受到重视,现将我院收治的3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部分Ⅱ期(T3N0M0)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 对40例Ⅱ期(T3N0M0)NSCLC患者采用全身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照射剂量以肿瘤边缘(50%剂量线)5 Gy/次,隔日1次,共8~10次,总剂量40~50 Gy.结果 4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2.5%(33/40),其中完全缓解率为37.5%(15/40)、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0%(34/40)、70.0%(28/40),1、2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0.0%(32/40)和67.5%(27/40).早期放射反应:全身性反应8例,骨髓抑制5例,肺的早期放射反应6例,无需特殊处理,没有因早期放射反应而终止治疗者;晚期放射反应:Ⅰ~Ⅱ级放射性肺炎12例,Ⅲ级放射性肺炎3例,食管、心脏、脊髓未观察到晚期放射反应.结论 全身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Ⅱ期(T3N0M0)老年NSCLC患者近期疗效好,放射反应轻,其远期疗效和晚期放射损伤有待进一步观察评价.  相似文献   

12.
李强 《系统医学》2021,(2):138-140
目的 分析直线加速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成本-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11月该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0例为直线加速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观察组60例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效果和成本.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6.66%和对照组88....  相似文献   

13.
放射外科、定向放射治疗后胶质瘤的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肿瘤的超显微结构的观察对肿瘤定性分级、治疗效果、副损伤评价与调整、完善治疗方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胶质瘤超微结构及其放射外科、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超微结构改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柏森 《华西医学》2010,(12):2127-2128
作为当今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放射治疗应用于肿瘤治疗的根本目标是最大限度提高肿瘤的控制概率(TCP),减少正常组织、器官的并发症概率(NTCP)。近年来,随着放射物理、计算机、机电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过去常规放疗技术已逐渐被三维适形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疗等新技术所代替,在肿瘤治疗中TCP与NTCP正通过技术变化而获得最佳治疗增益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 2 2例腹部恶性肿瘤采用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取得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 2 2例腹部恶性肿瘤作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设非共面同中心造形照射野 4~ 6个靶区 ,总剂量 36~ 6 0Gy ,分 8~ 14次照射 ,每周 3次。结果 :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KPS评分由平均 6 8分上升到 85分。肿痛有不同程度退缩 ,近期总有效率达 6 3 6 % ,治疗前肿块 <36 8cm3 疗效明显优于 >36 8cm3 (P <0 0 5 ) ,无 1例因严重放疗反应而停止治疗。结论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腹部恶性肿瘤能够取得较好姑息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分次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技术治疗肝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102例肝转移瘤患者,应用瓦里安直线加速器的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系统。6MVX线总剂量30Gy~44Cy,70%~98%等剂量线包绕临床靶体积(CTV)。分割方式4Gy~5Gy,5Cy~9Gy/次,隔日一次。结果肿瘤完全缓解率(CR率)占76.5%,部分缓解率(PR率)占12.5%,无效及不能评价占11%。6月、12月、18月生存率为93%、78.5%、64%。结论 初步认为分次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技术治疗肝转移瘤有很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部分Ⅱ期(T3NOM0)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对40例Ⅱ期(T3NOM0)NSCLC患者采用全身叮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照射剂量以肿瘤边缘(50%剂量线)5Gy/次,隔日1次,共8—10次,总剂量40~50Gy。结果4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2.5%(33/40),其中完全缓解率为37.5%(15/40)、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0%(34/40)、70.0%(28/40),1、2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0.0%(32/40)和67.5%(27/40)。早期放射反应:全身性反应8例,骨髓抑制5例,肺的早期放射反应6例,无需特殊处理,没有因早期放射反应而终止治疗者;晚期放射反应:Ⅰ~Ⅱ级放射性肺炎12例,Ⅲ级放射性肺炎3例,食管、心脏、脊髓未观察到晚期放射反应。结论全身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Ⅱ期(T3NOM0)老年NSCLC患者近期疗效好,放射反应轻,其远期疗效和晚期放射损伤有待进一步观察评价。  相似文献   

18.
肝脏恶性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利用大恒公司star-1000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制定放疗方案,共治疗57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等剂量曲线80%~90%包绕临床靶体积,总剂量28.8~40.0 Gy,中位剂量36 Gy.分割处方剂量4.8~8 Gy,每周2~3次,共4~6次.结果 无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死亡,只有1例患者因乙型肝炎急性发作中断治疗.有效率 (RR)[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75.4%,CR 15例,PR 28例,稳定(SD)11例,进展(PD)3例.1年生存率为68.4%,2年生存率为40.3%,3年生存率为10.5%.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安全且有较好疗效,能延长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正>脑转移瘤是转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转移发生率为20%~40%,是肺癌等原发恶性肿瘤未得到有效控制而出现脑实质内转移的结果。以往的临床观点[1]认为脑转移瘤手术机会较小,所以一般采用单纯短程全脑放射治疗,但由于放射剂量局限,使得对真正需要受照射的肿瘤部位的作用有限。分次立体定向放疗联合短程全脑放射疗法是已经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脑转移的放射治疗方案,其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的一般生活质量并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在晚期非小细胞性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立体定向放射+甘氨双唑钠组)和B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A组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前1h内滴注甘氨双唑钠800mg/m^2,3~4次/周至治疗结束,B组仅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两组放疗方法相同,周边总剂量采用35~45Gy,疗程1~2周。结果A组总有效率(86.25%)显著高于B组(65%),而两组远期生存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联合使用甘氨双唑钠可提高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性肺癌的近期治疗效果,对远期生存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