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研究意在系统疏理置信职业行为的起源、概念,及其与能力、里程碑的关系,并简要归纳置信职业行为在国内外医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为我国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探讨基于置信职业行为(EPAs)评价的教学方法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实践表明,基于EPAs评价的教学方法可提高神经内科住培医师的出科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考核成绩、住培满意度,可促进神经内科住培医师临床岗位胜任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基于置信职业行为的即时反馈教学法在妇产科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的妇产科实习生,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基于置信职业行为的即时反馈教学法。结果:试验组的出科考核成绩、临床实践能力评分、教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科应用基于置信职业行为的即时反馈教学法,可显著提升实习生的出科考核成绩、临床实践能力和教学满意度,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指标。方法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2020年经过2轮函询和1次专家咨询会,筛选、优化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指标。结果构建了15项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指标及其内容说明,确定了各项指标在不同阶段的预期置信级别。结论初步构建了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指标,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了简便可行的胜任力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江苏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人员置信职业行为水平,为完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28家医疗机构526名上级医师,评价所在科室2020年与2021年中医规培结业人员的置信职业行为水平。结果:江苏省中医住院医师整体置信职业行为评分为73.504,规培结业后需要在上级医师间接监督下完成15项临床任务。国家级规培基地与非国家级规培基地之间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得分存在差异(P<0.05)。不同地区之间置信职业行为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苏北地区12项置信职业行为得分显著低于苏南和苏中地区(P<0.05),苏南与苏中地区置信职业行为得分差异较小。结论:江苏省中医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水平有待提升,需要注重培训效果同质化和中医特色化的协调统一,提高中医规培结业人员临床实践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匹配程度,健全督导评估机制加强培训效果同质化水平,形成“医教协同、通专融合”的特色化中医规培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一种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置信职业行为评价框架。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构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置信职业行为评价框架。选择来自全国各地的21名临床专家作为德尔菲法函询对象。拟进行两轮德尔菲咨询。结果 21名专家全部完成了两轮德尔菲咨询。两轮函询的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21/21)。第一轮函询专家的置信职业行为重要性和可行性得分的W值分别为0.182和0.173(均P<0.05),第二轮函询专家的置信职业行为重要性和可行性得分的W值分别为0.167和0.152(均P<0.05)。第二轮德尔菲咨询结果显示,全部14个置信职业行为指标的重要性、可行性得分均>3.5分,变异系数均<0.25分。初步构建了12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置信职业行为指标和42个观测评价要点,并确定了各置信职业行为在不同阶段的预期置信级别。结论 初步构建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置信职业行为评价框架,为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提供了一种新型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妇产科专科医师置信职业行为核心指标。方法 由妇产科专家、医学教育专家组成研究小组,通过文献研究法,结合临床实践,设计妇产科专科医师置信职业行为核心指标;然后使用德尔菲法,于2021 年3月至2023年1月展开两轮专家函询,进行筛选优化,进一步确定核心指标。结果 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达到0.82;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21和0.213(均P<0.01)。构建了10项妇产科专科医师置信职业行为核心指标及其内容说明,专家对所列出的10项置信职业行为的重要性认可程度均超过80%,变异系数都小于0.25。确定了各项指标在专科医师结业时的预期置信级别,位于3~5级之间;其中门诊病人诊治评级最高,达到4.48,介于精通与专家之间;腹腔镜子宫切除评级最低,为3.52,介于胜任与精通之间。结论 本研究初步构建了妇产科专科医师置信职业行为核心指标,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新探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置信职业行为在外科手术教学领域中的研究历程和发展方向。方法检索2005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Web of Science、Scopus、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期刊数据库中关于置信职业行为在外科手术教学领域的文献, 使用在线文献计量学分析工具和VOSviewer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共纳入56篇文献, 未检索到中文文献。在该领域的研究中, 美国是发文量最大国家(34篇), 发文最多的作者为威斯康辛大学的Rebecca M Minter(7篇), 发文量最大的期刊为Journal of Surgical Education(14篇), 发文量最大的机构为美国威斯康辛大学(9篇)。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依次是Competence(10次)、Skills(8次)、Educations(8次)和Residents(6次)。结论置信职业行为在外科手术教学领域的研究正处于高速发展期, 而来自我国的相关研究较为匮乏, 亟需开展相关教学改革, 并融合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建立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基于置信职业行为的手术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置信职业行为将抽象的临床能力评估转化为对临床实践的置信等级确定, 促进了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的实施和发展。为弥合抽象、繁琐的临床胜任力评估与真实临床实践之间的鸿沟, 突出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课程专业教学特色,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21年开始探索基于置信职业行为的皮肤科住培课程建设。本文从课程建设方案、实践教学、质量评估、成效评价4个维度进行探讨。课程评价结果显示, 参与皮肤科住培的住院医师55人中, 54人(98.2%)对课程表示满意, 49人(89.1%)认为课程可以提高技能操作能力。基于置信职业行为的皮肤科住培课程有助于增强皮肤科住培效果, 提升住院医师胜任力。  相似文献   

10.
为增强基于胜任力的医学教育(CBME)在临床实践环境中的可操作性,荷兰医学教育家于2005年提出置信职业行为(EPAs)概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EPAs在各国的多个医学专业培训与评估中取得长足进展,并逐渐在全科医学领域产生广泛影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学者开发了全科EPAs清单,并将EPAs应用于对学员的监督和评估,以及对监督者的置信决策等方面。但我国对EPAs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全科医学领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本研究重点梳理了EPAs在全科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EPAs在全科医学领域应用的潜在问题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中国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胜任力的医学教育已取得长足进展并产生广泛影响,但在临床实践方面的教学与评价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为了增强基于胜任力的医学教育在临床实践环境中的可操作性,将其切实应用于实际的临床实践教学和评价中,置信专业活动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置信专业活动定义与应用基础、阐述了置信专业活动与胜任力和医学教育里程碑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2.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国际公认的临床医学专家成长的必由之路。美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具备详细的考核与评价体系。本文介绍美国以胜任力为导向的肾脏内科专科医师培训的评价考核工具,包括里程碑(milestones)评价体系和置信职业行为(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EPAs),对我国完善专科医师培训评估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22年中国医师协会发布了包括6项核心胜任力在内的医师胜任力模型。基于工作场所的形成性评价是落实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的重要方法。其中,以直接观察评价,如迷你临床演练(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直视下操作技能评价(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DOPS)等,与多源评价(360度评价),对胜任力评价的覆盖面最广,置信职业行为(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EPAs)也值得探索。通过设计综合评价系统,成立临床胜任力评价委员会(clinical competency committee,CCC)以及加强医学教育的外部条件保证等有助于胜任力评价的实施。将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向院校教育阶段延伸是提升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综述国外医学院校教育(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UME)阶段置信职业行为(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EPAs)的框架构建流程与内容、理论依据及评价方法。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及Scopus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5月国外发表的UME阶段EPAs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结果 研究共纳入文献17篇,发现UME阶段EPAs框架构建主要流程为:参考现有EPAs框架并广泛开展多轮咨询与修定。EPAs内容包括核心基本EPAs、核心特定专业EPAs,以及个人选择性EPAs。EPAs框架制定的理论依据主要参考米勒金字塔能力评估(Miller’s pyramid of assessment)模型及德雷福斯专业技能获得模型(Dreyfus and Dreyfus’s model of skills acquisition)。主流EPAs胜任力框架有加拿大CanMEDS、美国ACGME六大核心胜任力及其相应的里程碑(milestones),突出UME阶段评价的EPAs置信等级为9级分层,置信决定评价方法则主要包括观察、交流及审查结果等。结论 国外UME阶段EPAs相关研究已较为成熟,国内相关研究较为缺乏。我国医学教育研究者可借鉴国外EPAs开发经验,结合国情,积极构建涵盖UME阶段的医学教育一体化EPAs框架和置信等级评价标准,推动胜任力导向评价与反馈,加快构建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5.
胜任力导向的医学教育(competency-based medical education,CBME)是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实施层面仍然存在问题。本文以急诊医学为例、以置信职业行为(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EPA)为基础,构建了胜任力导向的急诊住院医师培训课程。该培训课程以信任决定为核心,参考美国医学教育专家David E Kern提出的课程开发六步法,从评估课程可行性和目标学员需求出发,筛选急诊专业核心EPA,确定教学目的及具体教学目标,基于知识、技能和态度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通过学习档案电子化、定期反馈和授权认证等确保课程实施并从课程和学员两方面评估教学效果等。本文详细阐述了该课程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以弥合住院医师抽象的胜任力能力评估与真实的临床工作之间的裂隙,提供了基于EPA的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设计的具体模板。  相似文献   

16.
医学院校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懈怠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教育的效果如何,在一定时间内总要进行德育评价,即品德评测。而如何进行品德评测历来是教育管理实践工作者感到困惑的事情。但是,国内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汇总与分析确定问题测验在国外医学教育领域中应用与发展,为国内医学教育领域T作者提供几许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