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设计与建设整合5G通讯技术的大型移动急救复苏单元, 以提高院前救治水平和转运效率。方法研究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9月在杭州完成。梳理突发事件救援中院前急救、转运、院前-院内急诊联系等应用场景需求, 依次开展方案设计、单项技术测试、上车调试和集成调试阶段。结果设计由电动公交车改装的大型5G移动急救复苏单元, 车辆于2023年9月完成交付。(1)车辆外观:整车长12.9 m, 宽2.3 m, 高2.6 m, 单次里程200 km;(2)内部结构:车厢内设有1个抢救床位, 2个担架位, 车厢前部设计有综合操作台、中部安装中央数字控制屏;(3)急救物资及仪器设备:车内物资包括抢救、监护、手术、检查检验、通讯模块, 配备除颤监护仪、转运呼吸机、体外膜肺氧合等急救仪器, 心电图、数字摄片、血气分析仪、胸痛5项检测仪等检查检验设备;(4)车载通讯、信息系统:搭载高清远程视频互动系统, 远程医疗终端DP300一体化系统, 实时全景体验系统及中央监护系统;(5)车辆消毒:车厢顶部安装等离子消毒仪, 车内可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Ⅱ类环境管理要求。结论整合5G通讯技术的大型移动急救复苏单元集成各种...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汇总分析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急救医疗转运的实际成效及出现的相关问题,以期提高今后大型公共活动急救医疗转运保障能力。方法:采集了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记录的全部8533份世博急救转运随车病案,对运力、转运病患特点、转运时效性、随车救援措施、救援车辆能耗等情况进行了回顾和相应的分析。结果:世博期间,急救转运月平均出车(1238.86±194.23)车次,转运患者(1 192±188.90)人次,有效转运率为90.92%,常规配备的救护车可基本满足日常急救转运需求。转运患者中以创伤患者(37.55%)最为常见,其中又以女性患者居多(62.51%)。园区内转运半径及转运时效性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救援车辆油耗量高于相关要求,且随车急救措施、救护能力及信息记录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另外随车救援实施率仅为34.98%。结论:创伤是上海世博会期间最常见的需转运的疾病类型,世博会期间的医疗运力和时效性基本满足实际需要,但仍可通过改善布局、完善法规、促进民众意识、优化流程、改良设施配备来进一步的提高转运效率,以符合此类大型活动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5.
2019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下,由中日友好医院、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国家基层远程医疗发展指导中心牵头,召集全国30余家省部级医院、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联合在中日友好医院联合启动《基于5G技术的医院网络建设标准》。作者就《基于5G技术的医院网络建设标准》制定的背景、核心价值和关键内容进行解读,为本标准的尽快推广及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构建急救信息化体系,提高急救医疗救治水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构建急救信息化体系能提高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整体快速反应能力,也是提供早期救治急危重患者的有效保证之一。方法以医院大规模集成化医院信息系统为依托,以紧急救治指挥调度中心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点,把急救医疗信息库的建立作为突破口,以车载信息系统为信息一体化的呈现,进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结果通过急救信息化体系的构建,赢得了抢救患者的“黄金”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整体急救反应能力、救治能力、抢救成功率,获得了更好的急救效益和患者满意度。结论通过实施急救信息化体系的构建,开辟了计算机在现代急救医学领域里的应用,成为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提供可靠的保证,对全国其他地区急救信息化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海上紧急急救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海上作战和海难的救治特点,构建一个在最短时间内最有效的海上紧急急救平台。弥补海上水际急救力量不能快速形成的不足,尽快在海上发生伤员时及时达到快救、快抢、快送的作用,使海上救治保障直接在海上形成。为海上提供快速的急救,提高海上卫勤保障能力。笔者主要是针对海上紧急急救平台的构建与应用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美、德、法、英等国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特点 ;我国急救医疗体系起源与发展、急救模式、急救人员、急救工具、急救网络特点以及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展望 :提高急诊应急能力 ;建立和完善城市救援系统 ;实现急救装备的现代化 ;加强急救人员培训 ;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的区域性协作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9.
医疗急救演习的组织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秀昆 《中国急救医学》2006,26(10):693-695
演习是依照一定的程式所进行的实地练习。演习分为检验性演习、操练性演习和研讨性演习三大类。其中,检验性演习是在参演单位事先不知的情况下按照上级或有关部门的指令和要求,接受应急应变能力的检验过程,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和逼真性;操练性演习则是参演单位按照事先设计的方案经反复排练在预知时间和地点所进行的标准化演练过程,具有很强的编导性和表演性;而研讨性演习是对阵或竞争的双方或多方在导演方或组织者的假设命题中随机对抗或应答的争辩过程,具有很强的议论性和归纳性。除此之外,演习的方式还有沙盘作业、兵棋推演、网上搏弈等。  相似文献   

10.
从战略高度科学构建我国的急救医疗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救医疗体系建设不仅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也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面对日益增长的需求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科学构建我国的急救医疗体系既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课题,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本文就此命题从体系建设、机构建设、机制建设、作风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学科建设、保障建设、职业教育、对外交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11.
论院前急救中急救医疗功能的充分发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人们渴求在急危重病的发病初期就能得到及时高质高效的救治 ,而院前急救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 ,同时院前急救又与灾害医疗救援密不可分 ,所以其重要性也变得越加明显。广义和普及上的院前急救是项系统工程 ,是与广大民众、各政府职能部门相协作的一个大急救 ;而狭义和专业上的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EMSS)的第一环节 ,包含急救通讯、急救运输、急救医疗等。其中急救医疗直接决定了院前急救的质量 ,其理应成为院前急救的中心工作。现试就这一层面加以分析如下。1 认清价值 ,高度重视1 1 从救治急危重病本身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结合5G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新一代智慧化ICU单元建设,为进一步提高危重患者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基础。方法:研究于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集合医疗、护理、院感管理、临床医学工程、5G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后勤服务等多学科团队,对急诊ICU的一个床单元进行智慧化设计与改建。结果:本研究构建的智慧化ICU单元装配智慧虚拟天窗、床旁智能音箱及集束化环境监控中控台,打造家居式智慧医疗服务。基于5G和人工智能技术建成智慧化的ICU单元,实现ICU多维度信息的远程高速互动,包括远程监护、远程查房、远程会诊及家属探视的智能化辅助;建立了智能化ICU感染防控系统,包括手卫生、个人防护的自动识别和报警。结论:结合5G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新一代智慧化ICU单元有助于提高危重症患者服务的水平,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我国载人航天首飞航天员主着陆场的医疗卫勤保障的经验,验证现场急诊医学新理论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与分析国外有关航天员曾经发生的意外伤害资料并分析其原因,结合我们首次载人航天航天员的医疗保障和数十次医疗救护演练的经验,并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提出有效的防治预案,验证现场急诊医学新理论的可行性。结果 针对首飞载人航天航天员可能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创新地把一个高质量的ICU全天候前移至草原上、沙漠里,载体是载人航天医疗救护直升机及医疗救护车,可以确保意外情况下航天员的安全。创造了反应速度第一,技术装备第一。使救治规则、卫勤保障原则更趋于合理,抢救成功率更高。结论 载人航天医疗保障系统在装备、方案、试验等方面能完全满足安全性的要求。航天员主着陆场的医疗卫勤保障工作能够体现急救医学“快速反应,立体救护”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基于“5G+医疗”的武威市区域创伤中心救治体系建设及其在急诊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2023年1月-2023年6月接诊的急诊创伤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5G+医疗”救治体系实施的前后进行分组,分为2023年1月-2023年3月常规救治的对照组82例以及2023年3月-2023年6月实施“5G+医疗”救治体系的观察组98例。对照组予常规救治。观察组予“5G+医疗”创伤救治。比较两组医师到达时间、CT检查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抢救成功率、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评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医师到达时间、CT检查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8.98%vs 91.46%,P<0.05)。干预后两组I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06%vs 10.98%,P<0.05)。结论:基于“5G+医疗”的武威市区域创伤中心救治体系能够缩短创伤患者救治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减轻损伤程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第19届杭州亚运会救护车医疗保障经验, 为今后大型体育赛事救护车医疗保障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亚运保障的实际情况, 以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为原则, 确定保障对象;以动静结合、区域联动为原则配置各类救护车, 救护车保障分为赛事侧和城市侧, 以区域保障车作为赛事侧的补充和城市侧的保障, 实行"一馆一策"、"一场一策"、"一地一策""一车一方案", 通过亚运智能医疗急救保障信息系统(The Asian Games Intelligent Emergency Medical Support System, EMSS)实现各医疗点(室)、定点医院、管理指挥人员与救护车的互联互通。结果 2023年9月16日08:00至2023年10月9日08:00期间, 亚运会实际调用救护车207辆, 竞赛场馆88(42.5%)辆, 训练场馆11(5.3%)辆, 非竞赛场馆30(14.5%)辆, 区域保障车78(37.7%)辆;其中20辆场馆救护车空闲时参与了区域保障等任务;救护车共转送赛事侧患者345次, 其中竞赛场馆转送次数最多, 共187次, 协办城市湖州转送次数最少, 共6次;竞赛场馆救护车使用率最...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伤的急救医疗服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速公路伤的急救医疗服务系统 (EMSS)运行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对高速公路伤的预警设置、现场人员救护培训和及时指导、院前和院内救护程序规范和完善运行良好的EMSS。结果 共救治高速公路伤 32 7例 ,成功2 0 8例 (93 6 % ) ,死亡 19例 (6 4 % )。结论 高速公路伤EMSS建立是必要的、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某大型综合医疗救援船急救流程进行仿真优化救治的研究。方法根据该大型医疗救援船现有甲板舱室情况,将该船的三、四层甲板各舱室按照所配备的救治功能进行分区,并在对海上可能出现的伤情进行轻、中、重分类的同时将三种伤情的急救流程根据舱室功能优化处理。结果通过仿真手段模拟三类伤病员在治疗区域内的可视化救治流程。结论实现了救治流程的优化,为该船海上急救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小星  张宝珍  严宪峰  程志强 《全科护理》2021,19(35):4944-4947
从远程医疗的概念入手,通过文献回顾,对国内外远程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同时指出远程医疗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评价云南省急救中心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120急救站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EMS)流程现状.方法 记录院前EMS启动、EMS反应、EMS现场救治和EMS转运四个阶段过程.结果.71.84%的患者在发病后3 h内到达医院.63.11%的急救车行驶时间在15 min之内.91.26%的EMS现场时间在15 min之内.53.40%的EMS转运时间在15 min之内,95.44%的EMS存在延误(主要原因为堵车).提前通知医疗机构接诊的患者为62.14%.66.02%的患者及家属不了解任何脑卒中症状.结论.EMS可以明显缩短脑卒中患者入院时间.加强EMS人员和医疗机构的沟通和配合,可以完善脑卒中EMS.公众普遍缺乏脑卒中方面的知识,对大众进行脑卒中方面的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于5G互联网时代智慧病房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应用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主的5G技术及相关智能硬件设备,构建以5G技术为基础的移动护理、体征监测、无线输液监控、移动查房、远程会诊等一体化5G智慧病房,回顾性选取某三甲医院内科病房于2021年1~6月与2022年1~6月共123例患者满意度资料,对照组是5G智慧病房管理前随机抽样调查2021年1月至6月54例出院患者资料,观察组是5G智慧病房管理后随机抽样调查2022年1月至6月69例出院患者资料,比较两组应用智慧病房的住院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满意度、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住院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满意度、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智慧病房系统管理可以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提高健康教育满意度,提升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