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价β-磷酸三钙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后牙槽窝内的成骨效果,同时评价其对于第二磨牙远中牙周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6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15例双侧下颌第三磨牙水平阻生需拔除的患者,拔牙同时随机选择在一侧拔牙窝内植入β-磷酸三钙(easy-graft TMCLASSIC)作为实验组,另一侧自然愈合作为对照组。在拔牙术后1 d及术后6个月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 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牙槽骨高度的变化,并利用MCTIPS软件计算形成新生骨的体积分数,术后6个月进行第二磨牙远中牙周探诊,记录远中颊侧探诊深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BCT测量试验组新生骨体积分数为63.3%±2.2%, 对照组为50.1%±1.9%,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牙槽骨高度变化量为(5.53±0.39) mm, 对照组牙槽骨高度变化量为(1.53±0.27) mm,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第二磨牙远中颊角探诊深度为(3.0±0.7) mm,对照组为(6.6±0.8) m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β-磷酸三钙进行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骨缺损修复可以显著增加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高度,并能促进拔牙窝内新生骨的形成,降低第二磨牙远中牙周袋探诊深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1.1材料 复合生物活性陶瓷由生物活性陶瓷(HA)/磷酸三钙(TCP)——55:45组成,其中HA为倍各生美国生物材料公司生产,TCP为美国欧司海司公司销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开窗减压术和囊肿刮治术治疗青少年颌骨囊肿的效果,指导青少年颌骨囊肿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纳入2015年5月-2018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就诊的70例青少年颌骨囊肿患者,根据手术方案设定为两组,34例开窗减压术患者设为试验组,其余36例囊肿刮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并发症(神经症状、术后感染)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术前及术后90、180、360 d的囊腔愈合速度、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80 d的牙髓活力测量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窗减压术方案是患有颌骨囊肿青少年的首选治疗方案,有利于囊腔波及牙齿的牙髓活力的保留,减轻术后并发症。对依从性较好的患者,可优先选择开窗减压术。  相似文献   

4.
应用多孔磷酸三钙(TCP)与自体红骨髓(BM)复合移植,修复骨缺损21例。随访1-3年,结果显示植入材料成骨作用确实。效果满意。本文对TCP-BM的成骨机理,影响成骨的因素及TCP的降解性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α-磷酸三钙骨水泥的成骨特点及其降解物在成骨中的作用。方法在兔颅骨上制造贯通缺损,植入α-磷酸三钙骨水泥。于术后4周、8周、12周作组织学和X线照片观察。同时使用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与不同浓度的α-磷酸三钙骨水泥水降解物共同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变化。结果12周后见人工骨明显降解,新生骨形成,人工骨颗粒间出现成骨现象。细胞学检测见明显的诱导成骨现象。结论α-磷酸三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性和可降解性,是口腔骨重建的理想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解尔分思胶原填塞颌骨囊肿术后骨腔的临床应用。方法:67例颌骨囊肿患者,彻底刮除囊肿,填塞入适量的解尔分思胶原,术后进行临床和X线观察。结果:术后临床观察发现创口渗血减少,肿胀减轻,感染率降低,创口一期愈合率98.51%;术后X线检查显示解尔分思胶原能够促进颌骨缺损的修复,总有效率100%。结论:解尔分思胶原填塞颌骨囊肿术后骨腔能够促进骨腔愈合、止血和预防感染,并且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骨替代品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Ⅱ~Ⅲ度根分叉区病变的患牙42颗,随机分为两组:其中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β-TCP/HA+GTR组)作为观察组,常规牙周翻瓣术治疗(OFD组)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术前、术后1 a的牙周探诊深度(PPD)、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HPD)和龈沟出血指数(SBI)等临床指标及X线变化。结果两组术后PPD、HPD和SBI均有明显减少;β-TCP/HA+GTR组与OFD组相比较,PPD、HPD值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X线比较,两组根分叉区阴影面积均变小,β-TCP/HA+GTR组根分叉区牙槽骨平均新生骨高度(3.45±0.24)mm,OFD组为(1.03±0.1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联合GTR技术治疗Ⅱ~Ⅲ度根分叉病变与传统的牙周翻瓣术相比,能更有效减少牙周袋深度,增加临床牙周附着水平和促进牙周骨组织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硅酸三钙(C3S)、β磷酸三钙(β-TCP)和Dycal对牙髓细胞(DPCs)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改良组织块法体外传代培养DPCs。制备含不同质量浓度C3S、β-TCP和Dycal的材料浸提液并处理第3代DPCs(C3S、β-TCP、Dycal不同质量浓度组)3 d,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指标光密度值D(490 nm),以不添加材料浸提液的DPCs作为阴性对照组。分别以6.25 mg/mL的C3S、β-TCP和Dycal材料浸提液培养第3代DPCs(C3S、β-TCP和Dycal组),以普通培养液培养的DPCs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培养后第3天和第6天的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培养后3 d,C3S不同质量浓度组的D(490 nm)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C3S 0.625 mg/mL组和6.25 mg/mL组的D(490 nm)达峰值;β-TCP不同质量浓度组的D(490 nm)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ycal 50 mg/mL和100 mg/mL组的D(490 n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脱钙牙本质基质植入治疗颌骨囊肿刮治术后骨腔的疗效。方法对32例颌骨囊肿刮治术后骨腔范围为2~5cm的病例采用脱钙牙本质基质进行填充。结果所有切口均愈合良好,无1例出现术后感染和排异反应。患者X线片显示术后1个月后囊腔内已有骨小梁影像,3个月后新生骨小梁与周围骨质无明显区别。结论脱钙牙本质基质用于充填颌骨囊肿刮治术后残留骨腔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纳米磷酸三钙人工骨(β-TC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脱细胞耳软骨(DC)复合软骨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获取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培养并体外诱导成软骨细胞,取异体兔耳软骨进行脱细胞处理,与β-TCP形成复合支架作为载体接种软骨细胞,加入TGF-β和IGF-I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实验动物(n=18)分为3组,实验组(n=8)复合支架加入TGF-β和IGF-I,对照组(n=6)仅以复合支架修复缺损,空白组(n=4)不加入任何修复材料。结果 BMSCs在体外生长稳定,增殖能力强,可被诱导为软骨细胞。软骨支架脱细胞完整,软骨陷窝排列有序,复合物植入缺损后第20周,实验组缺损内充填白色半透明新生软骨组织,色泽与正常软骨相似,与周围正常软骨连接良好。结论β-TCP-DC复合支架有较多的孔隙结构,降解速度快,组织相容性及细胞黏附性好,是组织工程修复关节软骨理想的种子细胞载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一种β-磷酸三钙(β-TCP)与明胶(Gel)杂化的纳米纤维引导组织再生膜,并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为新型牙周组织再生材料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β-磷酸三钙与明胶的杂化纤维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力学拉伸实验对杂化纤维膜进行表征,通过MTT实验及细胞与材料共培养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结果:杂化纤维膜交联前、后其纤维的平均直径分别为200~300nm和400~500nm,在交联之后其拉伸断裂应力从(1.08±0.24)MPa提高到(6.47±0.85)MPa.杂化纤维膜在细胞毒性上与阳性对照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阴性对照无统计学差异,并且人成骨样细胞(MG-63)可以成功的贴附生长在该材料上.结论:β-磷酸三钙/明胶纳米纤维引导组织再生膜可以成功地用电纺丝法制备出来,且其生物相容性较好,表明该材料可以用于组织工程学的研究,是一个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牙周组织工程再生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对具有控释性能的可注射牙槽骨修复材料中β-磷酸三钙的细胞毒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在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β-磷酸三钙浸提液(原液及2、4、8、16倍稀释液),于接种后 72 h 通过 MTT 法显色,在酶标仪 490 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计算相对增殖率(RGR),对β-酸三钙的细胞毒性进行评价.结果 各组的 RGR 值均≥80%,各浓度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L-929细胞增殖与β-磷酸三钙浸提液的浓度无明显相关,不同浓度浸提液的细胞毒性为0~1级.结论 具有控释性能的可注射牙槽骨修复材料中β-磷酸三钙对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无明显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合成壳聚糖-β-磷酸三钙(CS-β-TCP)支架,测试其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体外成骨向分化能力,研究其作为生物支架修复骨缺损的可能性。方法 通过双向冻干技术制备CS-β-TCP支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镜(SEM)、能量分散光谱(EDS)和X线衍射仪(XRD)对该支架进行结构表征、元素分布和组成成分分析,力学万能仪测试其压缩强度。通过CCK-8法和活死染色探究其生物相容性,采用荧光染色法检测复合组(CS-β-TCP)支架的细胞黏附生长情况。qRT-PCR法检测成骨相关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RUNX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Ⅰ型胶原(COL1)的表达,ALP染色检测BMSCs的成骨分化效果。结果 扫描电镜结果显示CS-β-TCP支架呈平行排列的薄层状结构,疏松多孔,β-TCP颗粒均匀的分布在壳聚糖骨架上,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CS-β-TCP支架的CCK-8结果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活死染色结果表明复合组支架上细胞具有较高的细胞活性。qRT-PCR和ALP结果表明复合组支架体外具有一定的骨诱导能力,能够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向分化。结论 复合组支架具备优异的机械性...  相似文献   

14.
β-磷酸三钙在骨科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磷酸三钙成分与骨矿物组成类似,生物学相容性好,在生理环境下能发生降解,被组织吸收。文章对可降解β-磷酸三钙进行综述,介绍了可降解β-磷酸三钙在骨科的应用现状及以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术后阻塞器在颌骨囊肿术后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颌骨囊肿手术患者9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开窗位置和牙列特点制作阻塞器并进行间隙保持,观察囊肿愈合及恒牙发育情况.结果:90例颌骨囊肿手术患者,术后5-12个月囊肿消除痊愈、恒牙能够回位并重新长出,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对颌骨囊肿手术患者,根据患者开窗位置和牙列特点制作阻塞器并进行间隙保持,有利于患者术后囊肿消除愈合及恒牙发育,恢复牙列形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患者拔除术后应用可塑形 β-磷酸三钙的效果.方法:按抽签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科81例需行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拔除术患者分为两组,均行超声骨刀术,观察组41例于拔牙牙窝内予以可塑形β-磷酸三钙植入,对照组40例自然愈合,对比两组术后1周复诊结果、影像学中远期指标及新生骨情况.结果: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锥形束CT(CBCT)用于颌骨囊肿的术前评估中,分析其影像学显像特点与对手术指导价值。方法:将80例颌骨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手术治疗,术前采用CBCT进行检查,掌握囊肿位置、形态、大小、周边解剖结构等,分析颌骨囊肿影像学显像特点,对CBCT和手术检查囊肿大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BCT诊断出根尖囊肿/残余根尖囊肿53例(66.25%),含牙囊肿24例(30.00%)、鼻腭囊肿3例(3.75%),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本组患者CBCT测量囊肿横径、上下径、前后径结果与手术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在颌骨囊肿中诊断价值较高,可精准显示病变位置、形态、大小、与周边硬组织关系等,为制定手术方案、术前准备等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硫酸钙/β-磷酸三钙复相陶瓷的组成和烧结温度对其降解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煅烧CaSO4.2H2O和湿法合成工艺分别制备CaSO4和β-TCP粉体。球磨机械混合CaSO4和β-TCP粉体得到CaSO4/β-TCP复合粉体,其中控制CaSO4和-βTCP的体积比例(Vs∶Vp)从32∶到01∶。粉体经干压成型并在不同温度(850 ̄1 050℃)下进行烧成得到复相陶瓷。将复相陶瓷浸泡在Tris缓冲溶液中降解。使用SEM观察复相陶瓷降解前后形貌。结果:制备了CaSO4/-βTCP复相陶瓷,经过5 d的降解,CaSO4/-βTCP复相陶瓷的失重率从1.1%变化到17.6%。结论:复相陶瓷的降解速率随陶瓷中CaSO4与β-TCP比例增加以及随烧结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而通过简单的工艺控制,可以制备出降解可控的CaSO4/-βTCP复相陶瓷。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beagle犬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与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β-TCP)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体外诱导培养beagle犬BMSCs作为种子细胞,β-TCP作为组织工程支架,制备β-TCP-BMSCs复合物,相差倒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孔隙区的贴附及生长情况.结果: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自原代、2代、3代及4代培养,贴壁细胞由成纤维细胞样向三角形、棱形、多边形和多角形转化,最终重叠生长形成结节状;将细胞接种于材料上培养2~4 d,孔隙间大量生长增殖,呈细胞交叠覆盖.扫描电镜下观察:材料表面细胞呈梭形,相互融合成片状,表面有丝状突起,孔隙边缘有大量胶原分泌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结论:β-TCP与细胞的亲和力好,能够为基质细胞增殖、分化和成骨提供自然的三维空间,是极具潜力的组织工程支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新型胶原型人工骨粉应用于单颗牙拔除后牙槽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89例单颗磨牙需拔除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在拔牙后即刻植入新型胶原型人工骨粉,对照组植入Bio-Oss Collagen,应用可吸收生物膜严密关创.术后当天和术后6个月拍摄锥形束CT(cone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