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谈肝移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器官移植被誉为21世纪医学之巅,它用一健康器官来取代已息有不可逆转的终末期生命功能衰竭器官,是惟一最后抢救生命的有效治疗。肝移植是其中之一、难度甚大的手术,其目的是用手术方法,切取一健康新肝(尸肝或活体),将其植入于患终末期肝病肝功能衰竭的患者体内,以恢复肝脏功能,从而使患者获得健康生存。本研究从下列十大方面予以叙述。  相似文献   

2.
肝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世界上开展肝移植已有 3 0余年的历史 ,而我国肝移植尚处于经验积累阶段。肝移植涉及的领域及专业技术广泛 ,一支知识技能互补、分工明确又高度协调的团队是肝移植成功的保证 ,因此肝移植人员的培训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所肝移植动物实验始于 1995年 ,1999年开始临床肝移植 ,迄今已经完成了包括成人间活体部分肝移植在内的 10 0余例肝移植手术 ,手术成功率近 90 %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经过 3年的发展 ,业已形成一支敬业勤勉、训练有素、技术成熟、管理完善的肝移植队伍 ,具有同时进行 4台肝移…  相似文献   

3.
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标准的原位肝移植手术,受体的肾静脉以上至横隔以下的腔静脉段,作为肝切除的一部分而被切除。有时,由于静脉侧支循环的建立,该段腔静脉后的分离和随后的止血都极困难。所以,1989年Tzakis等报道了一种保留下腔静脉全长的原位肝移植手术,称为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PiggybackorthotopicLiverTransplantation)。此后,学者们对这种术式又进行了某些改良,使得这一技术更趋完善。有人认为,背驮式手术技术是肝移植的最重要发展项目之一。我院于1996年5月至今,已分别对成人和儿童3例患者成功地施行了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1手术方法我院3…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脑死亡供肝不足的难题 ,近年来逐步发展活体供肝和分肝肝移植。活体肝移植世界上首 2例活体肝脏移植是在 1988年由Raia在巴西采用左外侧叶为供肝为儿童病人进行的[1] 。但受者却未存活。 1989年 ,Strong成功完成了首例存活的活体肝移植[2 ] 。在日本 ,由于政府不允许脑死亡者捐赠器官 ,活体供肝是唯一来源。因此 ,日本成为世界上活体肝移植经验最丰富及发展最快的国家。活体肝移植手术因供肝采用左外侧叶或左叶(包括肝中静脉 )只能适用于青少年受者。对于成人受者来说 ,左叶供肝肝容量不足 ,而且小体积供肝可能在灌注后受…  相似文献   

5.
大鼠辅助肝移植病理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Wistar大白鼠随机发A、B、C三组,分别于辅助肝移植术后2、6和12天处死。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供肝病理变化。结果(1)A组呈肝细胞增生明显,核大、核仁大,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增生;(2)B组可见肝细胞脂肪变性,线粒体肿胀以及血管周转有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3)C组肝细胞丧失伴大量坏列经和纤维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6.
95例次肝移植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肝脏移植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疗效,探索肝脏移植手术的方法。方法 从1991年10月至1999年4月,香港大学玛丽医院为92例终末期肝病病人做了95 次肝移植。尸肝移植58例,活体肝移植37例。38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病人接受了肝移植,术前和术后口服抗乙肝新药Lamivudine(100mg/d)。8例肝癌病人接受了肝移植术。结果 肝移植术后移植肝1年成活率为86.3%(82/95)。肝移植  相似文献   

7.
辅助性肝移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助性肝移植足指住保留受体自身全部或部分肝脏的情况下,将供肝植入受体体内.根据供肝植入部位不同,可分为异位辅助性肝移植和原位辅助性肝移植;根据植入肝体积的多少,可分为全肝辅助性肝移植和部分肝辅助性肝移植;供肝可来源于脑死亡供体也可以来源于活体供体.山于原位辅助性肝移植只能移植部分肝脏,故通常称为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辅助性肝移植伴随着肝移植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虽然还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但辅助性肝移植独特的优势再次引起肝移植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非肿瘤性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标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非肿瘤性肝衰竭患者的肝移植标准及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由于劈离式和活体肝移植的发展,需要对肝脏解剖有更深入和广泛的认识。本文综合了1994~2001年180余例成人和儿童劈离式和活体肝移植的临床经验,认为熟悉肝脏外科解剖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原位肝移植治疗肝门部胆管癌二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是否为肝移植的适应证。方法 为2例让部胆管癌的患者施行了同种原位肝移植术。供肝切取采用腹腔器官联合快速切取法,灌洗液及保存液为UW液。无肝期采用Bio-Mediucus转流泵行体外静脉转流。术后免疫抑制治疗,例1采用环孢素A、泼尼松和硫唑嘌呤三联用药,例2采用霉酚酸酯代替硫唑嘌呤。结果 移植后肝功能恢复正常,黄疸减退、但例1术后4天因血液浓缩而出现脑栓塞,肺内感染,术后12天  相似文献   

11.
一例原位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病例资料受者为男性,47岁,因右上腹胀痛不适3个月,伴黄疸、低热、纳差、消瘦2周,于1995年12月25日入院。既往曾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入院时腹部饱满,右肋缘下2cm可扪及肝脏,质硬,触痛,肝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全身未见转移性病灶。诊断...  相似文献   

12.
异位肝移植手术是在保留病人原肝脏的情况下再植入健康的肝脏。异位肝移植可以成功地治疗非恶性晚期肝脏病变,费用较低,手术较安全,且可避免无肝期对病人的全身影响,容易康复。迄今,异位肝移植国外仅做60余例,国内尚无报导。1990年1月我院成功地施行了一例异位部分肝移植手术。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再次肝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自2003年5月至2006年12月间实施的10例再次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对再次移植的指征、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在连续实施的315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中共有10例接受了再次移植.再次移植率为3.17%。再次移植指征分别为胆道并发症4例(40%),原发病复发4例(40%),其中包括肝癌复发2例(20%),乙肝复发1例(10%),肝硬化复发1例(10%),移植肝原发性无功能1例(10%).肝动脉血栓形成1例(10%)。10例患者中有3例死亡,其中2例死于全身严重的感染伴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肝癌复发转移。其余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至今已存活10~28月.肝功能及一般状况良好。结论合理选择再次移植的指征,把握合适的手术时机,建立完善的预后评估模型是提高再次肝移植患者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非肿瘤性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标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非肿瘤性肝衰竭患者的肝移植标准及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临床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报道了4例临床成人原位肝移植,结合文献分析,讨论了肝移植的手术方法,手术后并发症,CMV感染肝动脉血栓形成,胆道并发症以及急性排斥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氮与肝移植排斥反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一氧化氮与肝移植排斥反应刁同进1综述吴孟超2姚晓平2审校过去人们一直认为一氧化氮(NO)是一种有毒的环境污染物,并不知道NO机制存在于生物体内并具有重要意义,直到1987年Ignarro等首先发现血管内皮细胞能产生NO,并证明NO确为血管内皮舒张因子...  相似文献   

17.
劈离式肝移植术是一种理想的扩大供肝利用和缓解供肝短缺矛盾的方法,可以缩短受者等待时间,降低等待期间患者病死率.劈离式肝移植与全肝移植比较,在供肝及受者选择、移植物血管分配、供肝劈分技术要点及移植物保护等方面的要求更严格,是影响劈离式肝移植效果的关键因素.随着对部分肝移植认识的加深,器官保存技术、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发症预防手段的进步,劈离式肝移植必将拥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终末期肝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肝移植手术作为有效治疗手段,其安全性和疗效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肝移植技术也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多年来,经过广大研究者们的不懈努力,肝移植技术在不断创新与发展,研究者们相继开展了劈离式肝移植、无缺血肝移植、异种肝移植、多米诺肝移植、肝切除联合Ⅱ~Ⅲ段部分肝移植的延期全肝切除、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及磁吻合等肝移植技术,为扩大供者池、提高肝移植疗效、改善肝移植受者生活质量奠定了基础。本文就肝移植手术技术的探索与发展、创新与改进方面进行综述和展望,以期为肝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洪义 《消化外科》2002,1(6):415-417
目的:报道东京大学16例成人终末期肝病患进行活体右半肝移植的经验。方法:统计自2000年10月到2001年4月,对16例成人终末期肝病患进行了活体右半肝移植。供体和受体的平均体重分别为55kg(42-78kg)和57kg(41-81kg)。结果:供体手术的平均失血量为80ml(300-1600ml),供体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d(6-38d),14例供体未输血,1例供体术后发生并发症。移植肝的平均重量为719g(450-1050g),所有移植肝均立即恢复功能,病人精神状康复,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2例受体需要再次手术探查,2例患死亡(1例在术后16d死于全身性念珠菌感染,另1例在术后26d死于门静脉栓塞)。结论:认为采用右半肝的活体肝移植可以提供足够体积和功能的肝脏达到较好的结果。为成年患的肝移植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供肝的短缺使肝移植的发展受到制约,劈离式肝脏移植(splitt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SLT)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的矛盾。本中心2008年1月完成2例SLT,随访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