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绝大部分的子宫内膜癌都发生在绝经前后的妇女,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腹部超声检查对早期病例常无特殊发现,且与子宫内膜增生、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声象图难以区别,临床主要依靠诊断性刮宫来确诊。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近几年来三维超声的应用,以及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大大提高了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提高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正确率。方法:使用阴道探头,频率为5~7.5MHz。结果:临床疑诊的69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有55例,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内膜癌41例,经阴道超声诊断的正确率为70.90%。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能够明显提高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3.
经阴道超声在早期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卉  施荷玉  刘艳萍  钱翠娥 《上海医学影像》2007,16(3):207-208,210,F0003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子宫内膜癌I期的病人经阴道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子宫内膜癌I期的病人,经阴道超声确诊51例,诊断符合率82.3%。结论阴道超声可作为早期子宫内膜癌首选的检查方法,并有助于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癌为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早发现、早诊断和完善的术前评估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至关重要。目前,二维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以及评估血流信号对子宫内膜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对于肌层浸润深度以及宫颈浸润与否的评估价值有限。随着技术发展,三维超声也逐渐应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癌。本文对三维超声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以及诊断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阴道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丰县人民医院检查的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行腹部超声及阴道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临床诊断结果。结果:本研究中病理结果显示为阳性53(77.94%)例,阴性15(22.06%)例,经过相应的检查诊断后,阴道多普勒超声患者检测出阳性53(77.94%)例,腹部超声患者检测出阳性41(60.29%)例,两者的阳性检出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灵敏度93.23%、准确率94.12%高于腹部超声诊断的71.70%、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阴道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高,可提升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有利条件,帮助患者改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在MRI影像上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MRI影像资料。结果 MRI诊断子宫内膜癌Ⅰa期17例,Ⅰb期18例,Ⅱ期11例,Ⅲ期5例,Ⅳ期1例,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诊断Ⅱ,Ⅲ,Ⅳ期的特异度、敏感度均为100%,诊断Ⅰ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2.35%,77.78%;52例患者MRI显示子宫内膜不同程度增厚35例,结合带不完整24例,宫外转移4例;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MRI诊断符合率为82.69%(43/52)。结论 MRI可较好显示子宫内膜癌浸润情况,可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诊断、治疗提供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观察内部回声、边缘轮廓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内部及周围血流情况。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癌声像图为子宫内膜增厚、呈等回声或增强回声、轮廓不清晰、不同时期对肌层有不同程度的浸润改变。彩色多普勒测得内部点状或条索状快速低阻血流信号,与病理结果对照,超声诊断率为86.7%。结论阴道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具有较高符合率,可与其他子宫内膜病变作出鉴别诊断,并可判断内膜癌对肌层的浸润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疾病、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6月贵航贵阳医院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疾病患者为内膜疾病组,同期接收的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癌症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内膜疾病与子宫内膜癌的超声影像,比较血流分级以及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平均血流速度(MBFV)]。结果:子宫内膜增超声影像表现内膜对称性增厚,同肌层交界线清晰,回声低且见点状血流信号。内膜息肉腔内强回声光团,边界清晰及内部条状血流信号。子宫黏膜下肌瘤腔内低回声光团,边界清晰、回声均匀,周围环状血流信号。子宫内膜癌内膜不均匀增厚,同子宫肌层分界不清、回声杂乱,血流信号丰富、阻力指数低。子宫内膜癌内部血流分级Ⅲ级占比为60.00%,高于子宫内膜疾病(P <0.05),其次是子宫黏膜下肌瘤,血流分级Ⅲ级占比为23.53%。子宫内膜癌血流参数RI为(0.35±0.04)、PI为(0.89±0.11)、MBFV为(8.15±1.56),各项血流参数指标均低于子宫内膜疾病(P <0.05),子宫内膜增生、内膜息肉的血流参数指...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子宫内膜癌是指原发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约70%发生于绝经后妇女.近年来,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在50岁以上的妇女中尤为明显.其主要症状是子宫不规则出血或阴道流液.内膜癌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初潮早(≤12岁)、晚绝经(≥53岁)、未妊娠、未经产、多次刮宫、激素替代治疗(HRT)、宫腔积液,以及卵巢癌、直肠癌、乳腺癌的家族史.Marrit 等[1]的研究发现,当身高体重指数(BMI)≥26kg/m2, 绝经较晚并进行激素替代治疗者,内膜癌出现的风险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虚拟器官计算机辅助分析 (virtual organ computer- aided analysis,VOCAL )软件子宫内膜容积测量和二维下子宫内膜厚度测量在诊断子宫内膜癌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绝经后阴道流血病例 4 9例 ,查体正常者 2 0例 ,均为绝经后妇女 ,行经阴道超声检查 ,二维超声下测量内膜厚度 ,三维超声下行内膜容积测量 ,所有研究对象均经刮宫或手术后病理证实。结果  (1) 2 5例萎缩期子宫内膜 ,14例子宫内膜增生 ,30例子宫内膜癌其内膜厚度和容积的平均值分别为 (3.30± 1.10 )mm、 (1.15± 0 .6 2 ) ml;(13.8± 6 .0 0 ) mm、 (11.5 2± 4 .94 ) ml;(15 .2± 5 .80 ) mm、 (19.5 4± 7.34) ml。内膜容积在 3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而内膜厚度在增生组和癌症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2 )分别以内膜容积和内膜厚度为诊断标准建立诊断子宫内膜癌的 ROC曲线 (receiver operating curve受试者作业特性曲线 ) ,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 .833、 0 .92 0。根据 ROC分析 ,以内膜厚度≥ 5 .0 0 mm,内膜容积≥ 13.0 0 ml为诊断点 ,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分别为 90 .0 %、 93.3% ,特异性分别为 5 1.3%、82 .1%。结论 以内膜容积为标准诊断子宫内膜癌是较以内膜厚度更为准确的诊断体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子宫内膜癌与内膜增生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5例子官内膜癌及21例内膜增生症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24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结果 正常子官超声造影表现为肌层造影剂灌注早于内膜,消退晚于内膜;而内膜癌表现为病灶区造影剂灌注及消退早于或同步于肌层;内膜增生症则表现为造影剂灌注及消退与正常子宫类似.结论 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症超声造影表现明显不同,可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超声检查估计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和宫颈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癌子宫浸润程度的精确性。方法 对经诊断性刮宫、宫腔镜下活检等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89例患者,术前进行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检查,描述肿瘤浸润子宫肌层深度及宫颈管程度,在超声检查后4天内进行手术,将超声检查所见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检查描述的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及宫颈受累程度与病理学检查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阴道超声检查能较正确地显示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的程度和子宫颈的累及情况。  相似文献   

13.
经阴道超声造影对子宫内膜癌血流灌注特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造影对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76例,超声造影观察其子宫内膜癌血流灌注特征。结果 7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增强形式:64例显示高增强,诊断为子宫内膜癌;7例显示等增强,具有子宫内膜癌特征,疑诊为子宫内膜癌;5例因无特异性表现而诊断为其他病变或正常。增强时相:早增强59例(77.6%),晚增强12例(15.8%);早廓清31例(40.8%),晚廓清40例(52.6%)。结论经阴道超声造影对子宫内膜癌血流灌注具有明显特征性,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联合使用国际子宫内膜肿瘤分析(IETA)经阴道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评估子宫内膜癌(EC)患者肌层浸润深度及宫颈有无侵犯,预测EC的病理分期;比较此2种方法的诊断价值。 方法将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83例已手术的EC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术前1个月内均行经阴道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由2名具有10年以上妇产超声工作经验的超声医师,掌握IETA专家小组拟定的子宫内膜病变共识的具体内容,对所有入组病例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进行盲法分析,以病理结果为参考,比较分析常规超声主、客观测量法及超声造影主、客观测量法对EC病理分期的诊断符合率,采用Kappa检验分析超声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同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客观测量方法对EC深肌层浸润及宫颈有无侵犯的诊断效能。 结果本研究发现IETA专家共识总结的子宫内膜厚度、病灶回声、宫腔线的形状、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处(结合带)情况、无“亮边”征及子宫内膜病灶血管模式在不同病理分期的EC中,均有较高的特异度及一致性,是预测EC较好的超声指标。超声造影主观评估法(Kappa=0.873,P<0.001)、超声造影客观测量法(Kappa=0.842,P<0.001)、IETA常规超声主观评估法(Kappa=0.811,P<0.001)、IETA常规超声客观测量法(Kappa=0.764,P<0.001)此4种诊断方法与病理结果一致性均良好,超声造影较常规超声对EC病理分期的诊断符合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主观评估法、客观评估法:(90.36%、87.95%) vs(85.54%、81.93%)]。常规超声或超声造影显示病灶前后径、病灶的体积、病灶与子宫前后径的比值对预测EC深肌层浸润(浸润深度≥1/2)均有较好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UC)均≥0.945,常规超声或超声造影显示病灶外缘与浆膜层的最小距离评估法诊断效能较差,AUC仅为0.414、0.462。常规超声或超声造影显示病灶下缘与宫颈外口距离评估法对预测EC有无宫颈侵犯的诊断效能一般,AUC为0.521、0.559。 结论IETA经阴道常规超声声像特征与超声造影对EC的诊断及预测病理分期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对超声术语进行规范化描述,临床上值得推荐使用。超声造影较经阴道常规超声的诊断效能有一定程度提高,能更好地显示病变对周围肌层及宫颈的浸润深度、侵犯范围;超声造影联合经阴道常规超声,可能达到EC早期发现、准确分期、早期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头软骨下骨血流灌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3月至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共48例(80髋),经MRI检查确诊,根据国际骨微循环研究协会制定的分期标准,股骨头坏死侧共65髋,其中Ⅱ期共31髋(Ⅱ期组),Ⅲ期共34髋(Ⅲ期组);对侧无坏死的正常侧共1...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在评估裸鼠胰腺肿瘤内血流灌注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建立人胰腺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裸鼠胰腺癌模型分成两组:对照组(n = 20)和实验组(n = 20),实验组动物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对照组动物接受安慰剂治疗。所有实验动物在处死之前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测定各组裸鼠胰腺癌组织的峰值强度(PI)和曲线下面积(AUC);利用免疫组化测定VEGF和CD34在体内胰腺肿瘤组织中的含量;采用明胶-氧化铅血管造影法检测体内胰腺肿瘤单位体积血管密度。结果:实验组胰腺癌组织的PI和AU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胰腺癌组织(P < 0.05);实验组胰腺癌组织的血管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胰腺癌组织(P < 0.05);VEGF和CD34在实验组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胰腺癌组织(P < 0.05);胰腺癌组织的PI和AUC均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r = 0.857, P < 0.05; r = 0.762, P < 0.05);裸鼠胰腺肿瘤的PI和AUC与单位体积血管密度均呈正相关(r = 0.896, P <0.05; r = 0. 675, P <0.05)。结论:超声造影血流参数PI和AUC可准确评估胰腺癌的血流灌注量,PI和AUC与胰腺癌血管密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超声诊断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诊断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32例45岁以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病灶后记录其大小和形态,并与正常肌层回声对照,判定有无肌层浸润;将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表现:32例均见内膜增厚和(或)回声不均,19例伴宫腔不均质回声区,11例病灶凸向宫腔致宫腔线消失,8例可见肌层内不规则低回声紊乱区,5例伴官腔积液,3例见盆腔包块。CDFI:19例可见混杂的斑点状或棒状血流信号,8例可见紊乱的血流信号;频谱特点为高速低阻型,26例血流阻力指数〈0.5。5例子宫内膜癌分别被误诊为子宫内膜息肉1例、子宫内膜增生2例及子宫肌瘤伴内膜增生2例。结论超声检查对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RI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收集本院1994—1998年13例女性病例和正常女性盆腔,MRI栓查作对照分析。MRI检查采集矢状面FSE T2WI像,横断面SE T1WI像和FSE T2WI像,并行Cd—DTPA增强T1WI。结果 MRI横断面及矢状面FSE T2WI清晰显示子宫位置、结构和大小,而SE T1WI区分子宫及宫颈诸层结构差。9例临床及MRI疑诊子宫内膜癌者,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MRIT2WI均表现为宫腔内膜层不规则高信号影,分别向连结层肌层和浆膜层侵犯;另1例病理证实为子宫平滑肌肉瘤,T2WI图像上与内膜癌表现相像,高信号影侵犯肌层,部分浆膜层受侵。结论 MRI横断面及矢状面FSE T2WI像能清晰显示子宫各层正常结构,对子宫内膜癌的定性和分期具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估裸鼠胰腺肿瘤内血流灌注状态的价值。方法建立人胰腺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40只,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只,实验组动物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对照组动物接受安慰剂治疗。所有实验动物在处死前均行超声造影检查,测定两组裸鼠胰腺肿瘤组织时间-强度曲线的峰值强度(PI)和曲线下面积(AUC)。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在胰腺肿瘤组织中的相对含量;明胶-氧化铅血管造影法检测胰腺肿瘤单位体积血管密度,分析PI和AUC与血管密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裸鼠胰腺肿瘤组织的PI和AUC分别为(68.83±7.27)dB、859.93±114.27,均高于实验组(32.64±5.15)dB、523.68±57.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对照组和实验组肿瘤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值分别为32.10±6.43和11.70±3.49,提示实验组中CD34阳性表达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4,P<0.001);VEGF在对照组和实验组肿瘤组织中的积分光密度值分别为284.91±53.86和104.64±24.32,提示实验组中VEGF阳性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3,P<0.001)。对照组和实验组胰腺肿瘤单位体积血管密度分别为6.257±1.084和1.686±0.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4,P<0.001)。胰腺癌组织的PI与微血管密度、单位体积血管密度均呈正相关(r=0.857、0.896,均P<0.05);AUC与微血管密度、单位体积血管密度均呈正相关(r=0.762、0.675,均P<0.05)。结论超声造影血流参数PI和AUC可准确评估裸鼠胰腺癌组织的血流灌注量,PI和AUC与胰腺癌血管密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6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体检健康者18例为对照组,经阴道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其子宫内膜,并与病理诊断对照。结果子宫内膜病变经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9.2%(K=0.785),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为92.2%(K=0.906)。超声造影与病理诊断具有较高一致性。结论超声造影对子宫内膜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