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双重造影在不同部位胃癌术前T分期及Borrmann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91例胃癌患者的术前超声双重造影检查资料,根据胃癌发生部位分为胃上、中、下部癌,应用超声双重造影对不同部位胃癌进行术前定位、T分期,对进展期胃癌进行Borrmann分型,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超声双重造影术前定位胃癌的符合率为94.51%(86/91),术前诊断胃癌T分期的总体符合率为69.23%(63/91),术前诊断进展期胃癌Borrmann分型的总体符合率为85.92%(61/71)。超声双重造影术前诊断胃下部癌T分期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5),诊断胃上部和胃中部癌T分期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均中等(Kappa=0.49、0.67);术前诊断胃上部和胃下部进展期胃癌Borrmann分型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0.92、0.78),诊断胃中部进展期胃癌Borrmann分型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中等(Kappa=0.68)。结论 超声双重造影对胃癌术前定位、诊断总体T分期和Borrmann分型的准确率均较高,在不同部位胃癌术前T分期和Borrmann分型诊...  相似文献   

2.
超声双重造影对进展期胃癌Borrmann分型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双重造影对进展期胃癌术前Borrmann分型的价值.方法 对6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行口服胃窗造影剂及静脉注射造影剂双重造影检查,将其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对胃癌术前Borrmann分型的准确率为78.3%,超声双重造影对胃癌Borrmann分型准确率达91.3%,两者Borrmann分型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87,P<0.05).此外,两者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73、0.90.结论 超声双重造影对进展期胃癌术前Borrmann分型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双重超声造影在胃癌术前分期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166例胃癌患者为纳入研究,术前对其行双重超声造影检查,分别用胃窗超声造影与双重超声造影结果进行术前分期,精确分期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准。结果双重超声造影T分期诊断符合率(82.2%)高于胃窗超声造影术前T分期(6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99,P0.05)。双重超声造影T1、T2、T3、T4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9%,82.8%,86.0%,88.7%,其中T2、T3和T4分期双重造影诊断符合率优于胃窗超声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0、4.150、11.257,P=0.011、0.042、0.001)。结论超声双重造影对胃癌术前分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超声双重造影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评价口服胃窗超声造影联合静脉超声造影(超声双重造影)在胃癌术前T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97例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术前行超声双重造影检查和T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为78.4%,其中T1、T2、T3、T4准确率分别为50.0%、75.9%、82.7%、75.0%;双重超声造影T分期准确率达89.7%,其中T1、T2、T3、T4准确率分别为75.0%、86.2%、94.2%、83.3%;两者T分期准确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46,P<0.05).结论 超声双重造影对胃癌术前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重超声造影(DCEUS)联合超声内镜(EUS)在胃癌患者术前TNM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术前DCEUS联合EUS及增强CT检查的影像表现,并行TNM分期,比较DCEUS联合EUS检查TNM分期与增强CT分期的一致性。结果 DCEUS联合EUS检查、增强CT检查对胃癌患者术前T分期、N分期的总体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T1分期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诊断M+分期的Kappa值为0.700,一致性程度较好。结论 DCEUS联合EUS检查在胃癌患者术前TNM分期上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胃癌的术前分期诊断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两种检查方法在胃癌术前T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对136例胃癌患者,术前行超声双重造影及超声内镜检查,两种检查方法的术前分期均与术后病理分期进行对比.结果 超声双重造影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为80.1%,其中T1、T2、T3、T4准确率分别为65.5%、79.5%、86.5%、87.5%;超声内镜T分期准确率达81.6%,其中T1、T2、T3、T4准确率分别为82.8%、76.9%、82.7%、87.5%;除T1期外,其余各期及T分期总的准确率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内镜和超声双重造影对胃癌术前T分期总的准确率相当,但在T1期中超声内镜明显优于超声双重造影.两种检查在胃癌术前T分期中各有优缺点,联合两种检查可相互弥补,增加胃癌术前T分期的正确率,对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胃充盈超声检查(GFUS)、增强CT(ECT)与术后病理对胃癌患者T分期的结果,探讨如何更准确地对胃癌患者进行术前T分期的评估。方法对17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卡方检验和Kappa一致性检验对比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的准确性以及一致性,进而寻找术前分期准确率更高的方法。结果 GFUS和ECT的术前T分期的总体准确率分别为84.21%(144/171)和78.36%(134/171),两种方法胃癌术前T分期方式的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Kappa一致性检验,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结果为中等一致性(95%CI)。在GFUS与ECT分期结果一致的亚组中,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为95.04%(115/121),其与术后病理T分期结果几乎完全一致(95%CI)。结论当GFUS、ECT术前T分期结果一致时,其结果高度可信,通过此方法综合评估GFUS与ECT对术前T分期的结果可提高胃癌患者术前T分期准确率。GFUS与ECT均可应用于胃癌的术前T分期,并可相互作为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在胃癌术前区域淋巴转移(N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经胃镜证实为胃癌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5例。所有患者于术前5 d内均行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检查。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判断胃癌术前区域淋巴转移(N分期)的敏感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采用χ2检验比较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判断胃癌术前区域淋巴转移(N分期)总的符合率差异。结果病理证实25例患者为N(-)期,40例患者为N(+)期。25例N(-)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判断正确18例,超声内镜判断正确20例;40例N(+)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判断正确32例,超声内镜判断正确31例。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判断胃癌术前区域淋巴转移(N分期)的敏感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分别为80.0%、72.0%、0.52,77.5%、80.0%、0.58;总的符合率分别为76.9%(50/65)、78.5%(51/6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4,P=0.833)。结论超声内镜和超声双重造影判断胃癌术前N分期总的准确率相当,两种检查方法在胃癌术前N分期中各有优缺点,联合两种检查方法可相互弥补不足,增加胃癌术前N分期判断准确率,对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肠超声造影对胃癌患者术前分期及病灶转移情况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某院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已接受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手术后将病理产物送至病理科进行病理学检查,比较胃肠超声造影与病理T分期、癌及癌周围组织造影指标、病灶转移情况。结果以病理T分期为金标准,胃肠超声造影对T1期的诊断符合率为100%,对T2期的诊断符合率为92.31%,对T3期的诊断符合率为93.33%,对T4期的诊断符合率为80.00%,总体诊断符合率为90.00%;经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发现,癌内组织显影时间(A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均低于癌周围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病理学检查发现,病灶转移7例,其中2例腹膜转移,3例肝脏转移,2例腹腔远隔脏器转移,而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漏诊1例腹腔远隔脏器转移,诊断符合率达85.71%。结论胃肠超声造影对患者术前分期诊断符合率高,可评估癌内造影指标,有效检出病灶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双重造影和超声内镜在进展期胃癌(AGC)新辅助治疗后再分期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治疗的63例AGC患者病历资料,在进行新辅助治疗后,均接受超声双重踪影和超声内镜检查,分析这两种检查方式对新辅助治疗后患者T分期、病灶大小及周围组织侵犯情况。结果:63例AGC患者中,超声双重造影诊断显示,T2期12例,T3期34例,T4期17例;超声内镜诊断显示,T2期11例,T3期32例,T4期20例。超声双重造影与超声内镜对新辅助治疗后T分期诊断的一致率为84.13%,且一致性较强(Kappa=0.738)。超声双重造影与超声内镜对新辅助治疗后病灶左右径、纵轴径、前后径的评估价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双重造影与超声内镜对新辅助治疗后是否侵犯横结肠及其系膜的诊断一致率为79.37%,且一致性中等(Kappa=0.471)。超声双重造影与超声内镜对新辅助治疗后肝、脾侵犯诊断的一致率为71.43%,且一致性中等(Kappa=0.581)。超声双重造影与超声内镜对新辅助治疗后十二指肠、胰腺侵犯诊断的一致率为73.02%,且一致性中等(Kappa=0.613)。结论:超声双重造影和超声内镜在AGC新辅助治疗后T分期、病灶大小一致性较高,但对组织侵犯情况评估的一致性中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老年胃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110例,在我院行螺旋CT、胃镜检查,分析螺旋CT、胃镜胃癌检出率差异,并检验螺旋CT术前T、N分期与病理结果一致性。结果螺旋CT和胃镜胃癌检出率分别为92.73%和9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性Kappa值为0.893(P < 0.05),准确率92.73%;螺旋CT术前N分期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性Kappa值为0.927(P < 0.05),准确率95.45%。结论螺旋CT与胃镜诊断老年胃癌均有较好的效果,其中螺旋CT术前T、N分期判断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I动态增强扫描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及手术方式选取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肠镜病理确诊的154例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接受高分辨率MRI动态增强扫描并进行肿瘤TN分期,根据术前分期结果拟定手术方式,比较术前拟定手术方式与最终手术方式的差异。结果154例直肠癌患者中,高分辨率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于直肠癌MRI表现T分期准确性为87.7%,N分期准确性为38.9%。拟定术式与实际术式符合率为9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0),拟定术式与实际术式一致性很强(Kappa值=0.873)。117例中高位直肠癌拟定手术方式与实际手术方式的符合率为98.2%,拟定术式与实际术式一致性很强(Kappa值=0.915)。37例低位直肠癌拟定手术方式与实际手术方式符合率为86.5%,拟定术式与实际术式一致性较强(Kappa值=0.643)。结论高分辨率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于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与病理诊断相接近,拟定手术方式与实际手术方式一致性高,高分辨率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于直肠癌术前T分期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充盈超声检查对胃癌术前TMN分期的意义。方法对43例胃癌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及其TNM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胃充盈超声对胃癌浸润深度T1、T2、T3和T4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0.0%、60.0%、95.7%和80.0%,总符合率76.8%;对淋巴结转移N0、N1、N2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5%、52.6%和25.0%,总符合率60.5%;对肝脏、腹膜转移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胃充盈超声检查对胃癌及其术前TNM分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经腹超声对进展期胃癌的术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腹超声在进展期胃癌术前诊断和分型中的作用.方法对5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了纤维胃镜和经腹超声检查,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并将上述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经腹超声判断进展期胃癌的分型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 0.74,经腹超声分型准确率为 79.63%.经腹超声对胃周围肿大淋巴结总显示率为 64.1%,转移淋巴结显示率为 79.2%.结论经腹超声对进展期胃癌术前的诊断和分型有较高的准确性,在临床上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CT食管癌改良T分期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目的 重新评价传统食管癌CT分期 ,进一步制定合理的T分期。方法  10 2例食管癌患者行术前胸部CT常规扫描 ,其中 45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CT扫描资料按照Moss分期标准分期 ,与临床分期对照 ,二者一致性较差 (Kappa =0 .2 7) ;按Tio分期标准对局部病变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级对照一致性较好 (Kappa =0 .46)。我们推荐改良T分期标准 ,经统计检验与术后病理T分级有较好一致性 (Kappa =0 .45 )。 结论 改良T分期标准与PTNM分期标准一致性好 ;且判断主动脉受侵标准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3.0T MRI对进展期胃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方法 对经胃镜病理证实的35例胃癌患者术前行3.0T MR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并将MR T分期结果与病理T分期结果对照,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3.0T MRI评估进展期胃癌T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T2期91.43%(32/35)、T3期85.71%(30/35)、T4期94.28%(33/35),T分期总的准确率为85.71%(30/35).结论 3.0T MRI对进展期胃癌的分期及术前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术中超声、术中超声造影与MRI对诊断不同级别胶质瘤的一致性进行分析。方法对术前经MRI、术中超声及术中超声造影诊断并被病理证实为胶质瘤的42例患者进行分析,探讨三种检查方法与病理结果在诊断不同级别胶质瘤的一致性,以及三种检查方法之间在诊断不同级别胶质瘤的一致性。结果二维超声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差(Kappa=0.381,P=0.013),超声造影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好(Kappa=0.667,P=0.000),MRI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中等(Kappa=0.583,P=0.000),二维超声与超声造影的一致性中等(Kappa=0.476,P=0.001)。MRI与超声造影的一致性中等(Kappa=0.521,P=0.000)。结论超声造影与二维超声、MRI相比在诊断不同级别胶质瘤中有优势,能为胶质瘤的诊断及初步分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日本窄带成像技术专家小组(JNET)分型联合超声内镜(EUS)在结直肠肿瘤性病变浸润深度判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衡水市人民医院内镜诊疗中心发现的86例结直肠息肉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按JNET分型对病变微血管分型,并用EUS评估其浸润深度;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黏膜下剥离术、外科手术所获组织病理结果加以对比;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EUS联合JNET分型判定结肠肿瘤性病变浸润深度的可靠性,并与单用JNET分型评估进行对比,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结果86例患者94个病灶,JNET分型1型与病理诊断增生性息肉/无蒂锯齿状息肉(SSP)的符合率为82.1%(23/28),2A型与病理诊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的符合率84.1%(32/38),2B型与病理诊断高级别上皮肉瘤变(HGIN)/黏膜内癌(M)/黏膜下浅层浸润癌(SM-s)的符合率为65.2%(15/23),3型与病理诊断黏膜下深层浸润癌(SM-d)的符合率为61.1%(11/18)。以病理结果为准,EUS联合JNET分型判断病变浸润深度的准确度为97.06%(33/34);一致性检验结果提示,单独JNET分型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中等(Kappa值0.580,P<0.01),而EUS联合JNET分型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0.940,P<0.01)。结论JNET分型与病理诊断具有一定符合率,但部分亚型符合率仍较低,JNET分型与EUS联合在结直肠肿瘤性病变浸润深度判断中的准确度高于单用JNET分型。  相似文献   

19.
贲门癌MDCTT分期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MDCT对贲门癌T分期的意义。方法参照AJCC 2010胃癌分期标准,对65例贲门癌患者通过术前MDCT影像行T分期,对CT显示不同层状结构病例,分别分析CT T分期与病理T分期的差异、病变胃壁厚度与T分期的相关性;以手术病理分期为金标准,计算MDCT对贲门癌T分期诊断的敏感度与准确率。结果 CT显示胃壁三层结构32例(32/65,49.23%),二层结构19例(19/65,29.23%),未显示分层14例(14/65,21.54%)。CT显示三层结构、二层结构及未显示分层者的T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7.50%(28/32),73.68%(14/19),78.57%(11/14)。贲门癌病变胃壁厚8~41mm,平均23.4mm,以20mm为阈值,厚度≥20mm的病变86.67%(39/45)侵犯浆膜。结论 CT显示胃壁层次不同可用于贲门癌的分期诊断;MDCT对贲门癌的术前T分期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