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制备不同浓度冬虫夏草多糖凝胶剂并考察其对深Ⅱ°烫伤的治愈效果.方法:将脱毛后的家兔以红外灯照射方法制成深Ⅱ°烫伤动物模型,以自提的冬虫夏草多糖制备的凝胶剂为实验组,以湿润烫伤膏(美宝)为阳性对照组处理烫伤动物模型,在不同时间点观察烫伤创面收缩情况,计算创面直径平均值.结果:家兔皮肤烫伤模型涂抹湿润烫伤膏(美宝)与1%,5%冬虫夏草多糖凝胶剂,烫伤创面无感染,愈合面光滑平整;但创面收缩直径比较结果为5%冬虫夏草多糖凝胶剂实验组较湿润烫伤膏(美宝)及不含药的甘油明胶基质空白对照组显著减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1%,5%冬虫夏草多糖凝胶剂与湿润烫伤膏(美宝)组对家兔皮肤烫伤模型均有明显修复作用,但5%冬虫夏草多糖凝胶剂对家兔皮肤烫伤模型的修复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冰黄凝胶烫伤膏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实验组创面外用冰黄凝胶烫伤膏,通过伤后不同时间点创面取材,检测创面组织新生毛细血管数目,创面组织含水量,创面愈合率及组织病理学变化,以湿润烫伤膏做阳性对照,基质乳膏做阴性对照。结果:烫伤创面外用冰黄凝胶烫伤膏后创面新生毛细血管数目和创面愈合率均高于烫伤对照组,而创面组织含水量低于烫伤对照组。结论:冰黄凝胶烫伤膏可减轻烫伤创面早期水肿,促进烫伤创面愈合。并且对于创面修复过程肉芽组织中新生毛细血管数量与形态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广地龙凝胶剂治疗小鼠皮肤深Ⅱ度烫伤的效果。方法以卡泊姆.940为基质制备广地龙凝胶荆,采用小鼠深Ⅱ度烫伤模型。以创面愈合率、含水量、羟脯氨酸含量作为指标,评价广地龙无糖凝胶、广地龙含糖凝胶的疗效。结果广地龙含糖凝胶能够促进烫伤小鼠皮肤愈合。减轻小鼠烫伤组织水肿程度。结论广地龙凝胶剂具有促进小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芩柏复方烫伤膏对大鼠实验性烫伤模型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芩柏复方烫伤膏对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烫伤创面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100只,建立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芩柏复方烫伤膏组(0.4,0.2,0.1 g浸膏/g生药),湿润烧伤膏组(0.32 g浸膏/g生药),创面外用药物,每天一次,连续21 d。在伤后不同时间点取材,测定药物对烫伤创面的结痂面积和脱痂愈合时间、病理组织学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测定药物对烫伤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芩柏复方烫伤膏(0.4,0.2,0.1 g浸膏/g生药)在不同时相点可不同程度地减少大鼠烫伤创面结痂面积,明显缩短脱痂愈合时间;改善烫伤创面病理组织学变化;升高烫伤创面MVD含量;降低烫伤大鼠血清升高的MDA含量,升高SOD水平。结论:芩柏复方烫伤膏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能明显促进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改善创面病理组织学的变化,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创面微血管生成,降低烫伤大鼠血清MDA含量,提高SOD活力,抗脂质过氧化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张士洋  张士勇  程军 《医药导报》2012,31(5):596-598
目的探讨复方虎黄搽剂促烫伤愈合作用。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各6只,将大鼠背、侧腹浸入100 ℃水中12 s制备Ⅲ度烫伤模型。复方虎黄搽剂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烫伤处分别涂抹18.7%,37.4%和56.1%复方虎黄搽剂溶液,每只0.5 mL;阳性对照组涂美宝湿润烧伤膏0.5 g;空白对照组给予未加药溶剂0.5 mL。均每天3次,连续20 d。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烫伤后即时及治疗后第11,21天烫伤创面面积,测定创面羟脯氨酸含量。结果复方虎黄搽剂高、中剂量组大鼠Ⅲ度烫伤创面面积较空白对照组显著缩小,创面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复方虎黄搽剂可以促进烫伤模型大鼠创面愈合,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增加创面组织中羟脯氨酸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刘氏烫伤膏对深Ⅱ度烫伤新西兰兔创面治疗作用。方法将新西兰兔麻醉后,采用恒温水浴法复制深Ⅱ度烫伤模型;每只动物采用自身对照法,各有5 个烫伤部位,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 磺胺嘧啶锌软膏、刘氏烫伤膏低、中、高剂量;采用透明硫酸纸法比较各组动物烫伤创面愈合率;比较5 个部位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取创缘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按照组织学标准定量评价,比较各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在给药后第4,7,10,14,21 和28 天,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刘氏烫伤膏各剂量组创面愈合率明显提高(P 〈0. 01);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缩短(P 〈 0. 05);第7 和21 天各组病理组织切片评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别(P 〉0.05),但第14 天各组组织病理切片表皮结构、胶原束和皮肤结构、表皮再生、粒细胞浸润评分有显著性差别(P 〈0. 05),阴性对照组评分低于阳性对照组、刘氏烫伤膏各剂量组。结论刘氏烫伤膏可明显提高深Ⅱ度烫伤新西兰兔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复方氨基酸脂质凝胶对实验动物皮肤创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复制大鼠烫伤模型、豚鼠皮肤切割伤模型及家兔皮肤切割伤伴感染模型,测定皮肤愈合率。结果 复方氨基酸脂质凝胶对大鼠皮肤烫伤有促进恢复作用,对豚鼠皮肤切割伤有促愈合作用,在家兔皮肤切割伤伴感染模型显示脂质凝胶对家兔切割伤后不滴加细菌与滴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绿脓杆菌的皮肤愈合均有促进作用,其创面愈合百分率显著高于基质组。结论 复方氨基酸脂质凝胶能促进实验性创伤动物的创面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复方氨基酸脂质凝胶对实验动物皮肤创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复制大鼠烫伤模型、豚鼠皮肤切割伤模型及家兔皮肤切割伤伴感染模型,测定皮肤愈合率。结果 复方氨基酸脂质凝胶对大鼠皮肤烫伤有促进恢复作用,对豚鼠皮肤切割伤有促愈合作用,在家兔皮肤切割伤伴感染模型显示脂质凝胶对家兔切割伤后不滴加细菌与滴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绿脓杆菌的皮肤愈合均有促进作用,其创面愈合百分率显著高于基质组。结论 复方氨基酸脂质疑胶能促进实验性创伤动物的创面修复。  相似文献   

9.
林岱  吕俊华  熊爱华 《中国药师》2012,(11):1650-1651
目的:建立大鼠烫伤模型,比较紫草膜剂与紫草膏对该模型大鼠烫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空白膜剂组、紫草膏组、紫草膜剂组等3组,并以3%戊巴比妥钠(30 mg·kg-1)腹腔注射麻醉,然后以沸水(100℃)中的一元钢币进行背部左右两侧皮肤烫伤。第2天分别在烫伤部按大鼠皮肤表面溃疡面积给予相应药物处理,每天1次,共处理7 d。并测定创面愈合率和愈合时间。结果:处理后第5天,紫草膜剂显示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作用,优于空白膜剂和紫草膏组(P<0.01);在第10天和15天时,紫草膜剂和紫草膏促进创面愈合作用相同,且对创面愈合后的脱痂无明显影响。结论:紫草膜剂与紫草膏均对大鼠烫伤后的创面有促进愈合作用,紫草膜剂作用优于紫草膏。  相似文献   

10.
张莉民  王芃  徐淑兰  牟艳玲 《齐鲁药事》2005,24(11):695-696
目的观察愈伤膏对烫伤小鼠的药效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试验性Ⅱ°烫伤模型观察愈伤膏对烫伤的治疗作用。结果愈伤膏对小鼠试验性Ⅱ°烫伤的愈合有促进作用,烫伤早期用药可避免水泡形成和感染,可减轻烫伤组织的进行性损伤。结论愈伤膏作为一种外用药对烫伤治疗可有效预防创面感染、减少炎性渗出、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人工养殖大鲵不同部位制备物治疗小鼠实验性烫伤与冻伤作用。方法将人工养殖大鲵皮肤分泌物、脂肪及皮肤加适当基质制成鲵酥膏、鲵油膏及鲵皮膏,采用小鼠实验性Ⅱ度烫伤和冻伤模型,评价上述药物对烫伤和冻伤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结果鲵酥膏、鲵油膏、鲵皮膏、美宝湿润烧伤膏、空白基质组小鼠实验性烫伤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5.60±2.91),(17.70±2.00),(18.30±1.64),(17.60±2.06),(20.20±3.05) d,实验性冻伤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1.10±1.20),(11.90±1.20),(11.80±2.62),(11.60±1.78),(13.80±1.69) d。鲵酥膏、鲵油膏能明显缩短小鼠烫伤和冻伤后创面愈合时间,鲵皮膏有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作用,但与基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养殖大鲵不同部位制备物具有促进烫伤和冻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对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微循环形成的作用.方法 42只雄性SD清洁级大鼠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稳定2个月,随机分为实验组36只和对照组6只,实验组大鼠背部造成4个直径3 cm深Ⅱ度烫伤创面,分别给予rhGM-CSF凝胶、SD-Ag冷霜、空白凝胶、生理盐水(对照用药),每日换药1次,实验组大鼠根据伤后1、3、7、10、14、21 d随机分成6组,每组6只,对照组为非烫伤糖尿病大鼠.测量和计算各时相点创面愈合率.采用ELISA法检测创面组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Ⅷ因子,评价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rhGM-CSF凝胶组(A组)与SD-Ag冷霜组、空白凝胶组和生理盐水组(B组)相比,烫伤后第10、14、21 d,创面愈合率显著提高(P<0.05);烫伤后第3、7、10、14、21 d,创面组织FGF-2含量显著增加(P<0.05);烫伤后第10、14、21 d,创面微血管密度显著增大(P<0.05).SD-Ag冷霜组、空白凝胶组和生理盐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hGM-CSF凝胶能通过增加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组织FGF-2含量,增加创面微血管形成,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外敷对深Ⅱ度烫伤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76例深Ⅱ度烫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rhEGF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和单纯rhEGF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创面感染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瘢痕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小。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和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应用治疗深Ⅱ度烫伤,可有效预防感染并且能促进创面愈合,瘢痕发生率较低,价格相对低廉,使用方法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莫匹罗星喷雾剂联合烫伤消疤膏治疗儿童Ⅱ度烫伤的疗效。方法:将90例Ⅱ度烫伤儿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莫匹罗星喷雾剂联合烫伤消疤膏和单纯烫伤消疤膏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浅Ⅱ度和深Ⅱ度烫伤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浅Ⅱ度和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在瘢痕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比较小。结论:莫匹罗星喷雾剂联合烫伤消疤膏治疗儿童烫伤,不但可有效预防创面感染,而且能促进创面愈合,瘢痕发生率较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复方氨基酸脂质凝胶对创面修复与细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氨基酸脂质凝胶对实验性创伤动物创面修复与细菌感染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烫伤模型,小鼠与豚鼠皮肤切割伤模型及家兔皮肤切割伤伴感染模型,测定皮肤愈合面积和菌量,评价药物作用。结果:复方氨基酸脂质凝胶对大鼠皮肤疮疡有促恢复作用,对豚鼠和小鼠皮肤切割伤有促愈合作用,对家兔切割伤后不滴加细菌与滴加金葡球菌或绿脓杆菌的皮肤愈合均有促进作用,其创面愈合百分率显著高于基质组。复方氨基酸脂质凝胶与对照组比较,各组之间在不同时间的菌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复方氨基酸脂质凝胶能促进实验性创伤动物创面修复,对细菌感染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不同剂型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烧伤创面促愈合作用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凝胶剂和水溶液剂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烧伤浅Ⅱ°、深Ⅱ°和新鲜供皮区创面为受试对象,将创面分成A、B两区,采用随机自身对照试验.试验组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对照组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水溶液治疗,每日换药一次,观察不同时间内创面动态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结果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的烧伤浅Ⅱ°、深Ⅱ°和新鲜供皮区创面其愈合时间较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水溶液组有明显缩短(P<0.01);动态愈合率也明显加快,组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剂用于烧烫伤、新鲜供皮区创面的冶疗均有较好的促进修复作用,临床效果优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水溶液剂组,提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剂型是影响临床效果的重要因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药理作用因剂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环丙沙星烧伤凝胶对动物实验性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创面羟脯氨酸的测定及分别对家兔、豚鼠Ⅱ°Ⅲ°烫伤模型的愈合时间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复方环丙沙星烧伤凝胶外涂对家兔、小鼠、豚鼠烧伤创面的愈合有显著促进作用.结论:复方环丙沙星烧伤凝胶能显著缩短家兔、豚鼠烫伤创面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过氧化物酶6(peroxiredoxin 6,Prdx6)对小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修复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90只,雌雄各半,实验前24 h进行硫化钠脱毛处理,取放置于沸水中15 min边长为3 cm的正方体铁块,紧贴小鼠背部10 s,建立小鼠深Ⅱ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PBS),实验组(Prdx6),阳性对照组(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 FGF),每组30只,qid,连续给药21 d。观察记录小鼠皮肤创面愈合时间,计算创面愈合率。于烫伤后5,10,14 d,HE染色观察创面病理学改变,对创面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进行测定,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烫伤皮肤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rdx6组小鼠愈合时间短,结痂面积小,创面愈合率较高,皮肤水肿程度较轻。Prdx6可降低MDA含量,升高SOD含量,降低不同时间点的TNF-α与IL-1βmRNA表达量。结论:Prdx6对小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具有很好的修复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皮肤损伤过程中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SOD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TNF-α与IL-1β表达,减轻氧化应激及局部炎症反应对皮肤的损伤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双黄烧伤膏对大鼠实验性烫伤、烧伤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双黄烧伤膏组)、阳性对照组(京万红软膏组)、空白对照组。建立大鼠Ⅱ度烫伤模型、Ⅲ度烧伤感染模型,分别涂布给药,单笼饲养,观察并记录创面变化。结果在大鼠烫伤实验中,给药15 d后,各组创面结痂面积明显变小,实验组结痂愈合时间短,与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0 d创面面积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大鼠烧伤感染试验中,给药9 d后,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黄烧伤膏对大鼠实验性烫伤、烧伤感染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六味芦荟膏对感染性烧、烫伤创面的促愈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菲  朱毅 《中国药房》2006,17(10):733-736
目的:研究六味芦荟膏对感染性烧、烫伤创面的促愈合作用。方法:将Ⅲ度烧伤创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模型大鼠与浅Ⅱ度烫伤创面感染绿脓杆菌模型小鼠分别随机分为赋形剂组、京万红阳性对照组与六味芦荟膏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记录创面面积、愈合时间,计算创面愈合率,以组织病理学评分考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不同剂量的六味芦荟膏均能显著促进创面愈合(P<0.05)。结论:六味芦荟膏对感染性创面有促进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