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我院骨科于1990年6月至1995年6月,用抓髌器固定法治疗髌骨骨折26例,骨折均获愈合,功能恢复与骨折愈合同时完成,临床效果颇令人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新鲜骨折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者23岁;横断骨折16例,粉碎骨折10例,粉碎骨折中碎块在中央者6例,两极粉碎但为大骨块者4例。损伤形式:直接撞伤16例,间接暴力损伤10例。  相似文献   

2.
近一年来,我们应用骨园针闭式撬拨治疗波及距骨下关节跟骨骨折38例40个跟骨,32例获得随访。解剖愈合26例,因此我们认为骨园针闭式撬拨是治疗波及距骨下关节跟骨骨折的优良方法之一。 临床资料 本组38例40个跟骨皆属波及距骨下关节的新鲜闭合性骨折,男33例,女5例,其中有2例为同时双侧跟骨骨折。年龄16—54岁,平均35岁。骨折类型:垂直挤压型25例;单纯剪式暴力型5例;挤压剪式暴力型8例;粉碎性2例。  相似文献   

3.
四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原因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临床上较常见。我们自1983年以来共收治此类病人8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80例,男57例,女23例。年龄4~68岁,平均29岁。骨折不愈合时间6~31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原因:摔伤22例,砸伤16例,汽车撞轧挤压伤27例,机器绞轧伤15例。开放性骨折47例,闭合性骨折33例。骨折部位:股骨24例,胫骨20例,肱骨11例,尺骨13例,桡骨5例,尺桡双骨7例。骨  相似文献   

4.
肱骨干骨折不愈合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干骨折经正规治疗后 ,大多可正常愈合 ,但由于多种原因仍存在一定比例的不愈合。本文收集了 1 983至 1 998年我院及外院转入的 2 1例不愈合病例 ,从各方面分析了造成肱骨干骨不愈合的原因 ,以期引起临床工作者对此病的重视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1 5例 ,女 6例。年龄 1 8~ 67岁 ,平均 37.8岁 ,以 30~ 50岁居多 ,约占85%。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撞伤 1 0例 ,摔倒 5例 ,暴力打击伤 4例 ,挤压伤 2例。骨折位置 :上 1 /3骨折2例 ,中段及中下 1 /3骨折 1 6例 ,下 1 /3骨折 3例。骨折类型 :横断骨折 6例 ,斜形、…  相似文献   

5.
桡、尺骨双骨折是骨伤科最常见的疾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壮年,由直接或间接暴力所造成。二骨完全骨折后,骨折端可发生重叠、成角、旋转、侧方移位等畸形。近年来,我院骨伤科收治前臂双骨折病人52例,在治疗时将二骨远端正确复位固定,配合精心护理,骨折全部愈合,前臂功能恢复良好。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52例中,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最大45岁,最小8岁,平均年龄27岁;根据天津医学院编写的临床骨科学的愈合标准,本组病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四肢长管状骨钢板内固定术后发生钢板边缘再骨折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边缘发生再骨折的时间、暴力、部位,术中发现、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7例均为轻度暴力导致再骨折.再骨折发生时间在内固定后平均16.6个月(8~47个月),原骨折均已临床愈合.再骨折均发生在靠近骨干的末位螺丝钉处,该螺钉均穿透2层骨皮质.术中发现钢板下骨质均有萎缩,骨量下降.经再次手术内固定(5例髓内钉,2例钢板螺钉),并随访1~2年,骨折均重新愈合.结论:钢板边缘末位螺丝钉孔处再骨折的发生,主要与钢板两端应力集中有关.采用长钢板及末位螺钉仅穿透一侧皮质的技术,可有效缓解该处的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7.
头下型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型),复位固定困难,大部分血运丧失,极易发生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1986~1994年,我们总结了55岁以下的头下型股骨颈骨折采用加压螺钉治疗且资料完整者76例,发现不愈合率及头坏死率均较高,故1994~1998年改用带旋髂深动静脉髂骨瓣移位植骨术治疗此型骨折52例,不愈合率及头坏死率明显降低。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加压螺纹单钉切开内固定76例,年龄24~50岁,男性47人,女性29人,男女比例为162:1。治疗组:带旋髂深动静脉的髂骨瓣移位植骨术治疗头下型股骨颈骨折52例,年龄26~55岁,男31人,女21人…  相似文献   

8.
长骨骨折支架骨外固定与第三种骨折愈合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如诚  张碧煌 《中国骨伤》2000,13(5):282-282
1989年徐莘香[1]报道应用梯形钢板治疗长骨骨折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中发现并提出第三种骨折愈合方式的新概念,认为这是一种优化的骨愈合方式,按此方式骨折修复最为理想。我们自1993年10月~1996年10月应用于仲嘉式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长骨骨折62例,从X线片及临床均发现这一现象,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2例,男47例,女15例。年龄14岁~49岁,平均357岁。骨折部位:股骨20例,胫腓骨32例,肱骨7例,尺桡骨3例,其中陈旧性骨折15例。骨折类型:横断20例,粉碎25例,斜形及螺旋形13例,多段4例,其中邻近关节部位骨折25例,开放性骨折22例…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2004~2006年,我科应用外固定架治疗四肢多发骨折共97例,按骨折部位分:胫腓骨骨折59例,上臂骨折28例,前臂骨折10例.年龄最大者73岁,最小者6岁,平均年龄33.5岁.结果愈合93例,骨不连2例,钉道感染2例.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90~1996年间共收治四肢长管骨骨折不愈合125例。本文着重探讨骨不愈合的治疗。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25例中男84例,女41例;年龄8~59岁;不愈合时间6~56个月。摔伤62例,轧压伤51例,砸击伤7例,绞卷伤5例。其中车祸伤39例,高空坠落伤31例,其它原因55例。直接暴力57例,间接暴力68例。单纯骨折86例,复合伤39例。闭合骨折89例,开放性骨折36例。骨折部位:防骨30例,尺挠骨及双骨折31例,股骨35例,股骨29例。类型:粉碎性骨折55例,横型骨折37例,斜形及螺旋型骨折33例。2.治疗经过:本组125例中小夹板外固定11例,切…  相似文献   

11.
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30 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5年1月,在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中,术后出现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30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20~50岁,平均37.3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3例,坠落伤5例,重物压伤2例。闭合伤12例,开放伤18例。骨折类型:严重粉碎骨折19例,多  相似文献   

12.
四肢长管骨钢板内固定后再骨折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四肢长管状骨钢板内固定术后发生钢板边缘再骨折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边缘发生再骨折的时间、暴力、部位,术中发现、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7例均为轻度暴力导致再骨折。再骨折发生时间在内固定后平均16.6个月(8~47个月),原骨折均已临床愈合。再骨折均发生在靠近骨干的末位螺丝钉处,该螺钉均穿透2层骨皮质。术中发现钢板下骨质均有萎缩,骨量下降,经再次手术内固定(5例髓内钉,2例钢板螺钉),并随访1~2年,骨折均重新愈合。结论:钢板边缘末位螺丝钉孔处再骨折的发生,主要与钢板两端应力集中有关。采用长钢板及末位螺钉仅穿透一侧皮质的技术,可有效缓解该处的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13.
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不连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带锁髓内钉术后胫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带锁髓内钉术后胫骨骨不连患者47例,男40例,女7例;年龄22~61岁,平均37.5岁;带锁髓内钉固定时间11~26个月;胫骨中上段骨折11例,中下段36例。先按原切口取出带锁髓内钉,选择合适的切口修整骨折端硬化骨,行腓骨斜行截骨植骨,全部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并髂骨植骨治疗。结果:47例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44例骨折愈合;2例再次出现骨不连,经单纯植骨加压外固定治疗愈合;1例感染并骨不连,控制感染后采用管形石膏加植骨治疗后愈合。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3例,踝关节僵直11例,患肢不等长6例。结论: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不连,方法简单,固定可靠,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4.
尺桡骨干骨折在四肢创伤中较为常见。由于前臂特殊解剖特点,常给骨损伤后的治疗带来较大困难。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较高。我院自1992年3月以来,共收治尺桡骨干骨折各种内固定物失效患者18例,再次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21~48岁,平均32岁;左侧11例,右侧7例。原始致伤原因,直接暴力10例,间接暴力6例,其他2例。损伤部位,中上段4例,中段6例,中下段8例,骨折类型,横形2例,短斜形6例,粉碎性10例。闭合性骨折13例,开放性骨折5例。一次手术1…  相似文献   

15.
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多为严重暴力所致,临床上并不多见。我们采用切开复位钢丝内固定治疗,骨块愈合良好,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25~43岁,平均316岁。均为交通事故所致...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89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28例四肢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患者,经再次手术内固定加植骨术,均获得骨性愈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8例患者,男14例,女14例,年龄17~61岁,平均38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2例,机器轧伤8例,跌伤5例,爆炸伤2例,压伤1例。闭合性骨折23例,开放性骨折5例,其中2例转变为骨髓炎。骨折类型:粉碎性25例,横形3例。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现骨不愈合来院求诊最短3个月,最长30个月,平均11月,初次手术外院17例,本院11例。骨折不愈合部位:股骨中下段7例,肱骨中下段6例,胫骨中上段3例,孟氏骨折4…  相似文献   

17.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的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是创伤骨科的常见并发症,其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均不确切,我院自1994年10月~1998年2月,应用自体骨髓移植方法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患者21例,经随访观察均达到骨性愈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6~62岁,平均26岁,骨折部位:肱骨骨折2例,尺、桡骨双骨折4例,股骨骨折7例,胫腓骨骨折6例,内踝骨折2例,原始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14例,闭合骨折7例。原始治疗方法:钢板内固定7例,骨外固定架固定4例,髓内针内固定6例,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4例。受伤至骨髓移植时间:4~10个月,平均5.5个月。2 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空心加压螺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距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2010年8月,应用空心加压螺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24例闭合距骨颈骨折患者,男15例,女9例;年龄19~52岁,平均35.3岁。所有患者均采取双入路。观察术后骨折复位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功能情况。结果:24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年,平均2.7年。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3例患者距骨骨折获得愈合,1例患者出现骨折不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皮肤坏死、以及骨折不愈合等术后并发症。发生创伤性踝关节炎2例,距骨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3例,按Hawkins疗效评价标准:优11例,良8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79.2%。结论:空心加压螺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可使骨折固定更加坚固,骨折可获得解剖复位,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是治疗距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锁骨骨折手术治疗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锁骨骨折系一常见骨折 ,治疗方法很多。整理我院自 1 997年~ 1 999年手术治疗锁骨骨折 62例进行分析。62例患者均采用克氏针或 /及钢丝治疗。大部分效果满意 ,但有 8例患者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畸形 ,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62例 ,男性 51例 ,女性 1 1例 ,年龄 1 7岁~ 58岁 ,平均年龄 43岁 ;左侧 30例 ,右侧 32例 ;骨折类型 :单纯骨折 2 0例 ,粉碎性骨折42例 ;致伤原因 :直接暴力 1 8例 ,摔伤 38例 ,其他 6例 ;骨折部位 ,近 1 /3处 2例 ,中段 40例 ,远 1 /3处2 0例 ;伤后距手术时间最短 1天 ,最长 9天 ,以上均为闭合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讨静力型带锁髓内钉适时动力化的临床应用。方法作者总结了2000年6月至2005年6月期间采用静力型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干骨折的患者184例,其中随访资料较全者135例,改动力化固定47例,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5~24个月)。结果135例患者中,88例均于16周内出现通过骨折线的环形骨痂早期愈合,47例患者于12~20周出现早期骨折延迟愈合征象时予以静力型带锁髓内钉动力化(去除一侧锁钉),全部患者均在动力化固定后8~16周骨折愈合。结论作者认为带锁髓内钉是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其中部分静力型带锁髓内钉的固定在一定阶段的动力化,对于减少骨折不愈合具有尤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