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索增强CT在腹部肿瘤腹腔转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检出率。方法:在2016年1月~2019年1月选取119例疑似腹部肿瘤患者,均进行增强CT检查,随后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增强CT在判断疾病、判断腹腔转移中的正确率。结果:从疾病类型诊断正确率角度分析,增强CT对胰腺癌诊断正确率为94.12%,对胆囊癌诊断正确率为96.43%,对结肠癌诊断正确率为95.24%,对卵巢癌诊断正确率为95.65%,对胃癌诊断正确率为85.71%;从判断腹腔转移中正确率角度分析,增强CT对腹腔淋巴结转移诊断正确率为92.31%,对网膜种植转移诊断正确率为93.75%,对肝转移诊断正确率为90.91%,对腹壁转移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肾上腺转移诊断正确率为80.00%;同时增强CT在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中的敏感度为91.84%,特异度为94.28%,漏诊率为8.16%,误诊率为5.72%。结论:在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时,运用增强CT检查,可提高临床检出率,利于为治疗方案拟定提供科学、合理化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胃癌患者,使用64排螺旋CT进行三期增强扫描,然后将其TNM分期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T1~T4期的诊断准确度分别为67%,73%,77%和73%,κ=0.74,显示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T分期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同时,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M0和M1期的诊断准确度分别为100%和77%,κ=为0.89,显示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M分期结果与病理分析结果的一致性非常好。结论使用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患者进行术前临床分期,其TNM分期的结果与术后病理分析结果的一致性非常高,在胃癌术前分期中具有很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分析胃癌患者术前T分期中16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通过16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得到的影像结果及其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和分析胃癌患者术前T分期中16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结果:结合多排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技术,本次16排螺旋CT对72例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为97.22%(70/72),该方法对进展期的胃癌患者检测的准确率较高,检出率为100.00%,而对于早期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仅为85.37%。16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胃癌大体分型的准确率是90.00%(63/70),其中早期胃癌患者T分期诊断的准确率为41.67%,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T分期诊断的平均准确率为76.67%。结论:结果表明,对胃癌患者采用16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进行术前T分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且该方法属于无创检测,避免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同时操作较为方便,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MSCT)对胃癌进行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评价多层螺旋CT对中晚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阳山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的病历数据,患者术前均进行了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比分析MSCT对中晚期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136名胃癌患者中,中期患者84名,晚期患者52名;对于胃癌中、晚期,MSCT的总体判断准确率为83.82%(114/136);MSCT对胃癌中期(T2期以及T3期)的准确度为78.57%(66/84);MSCT对胃癌晚期(T4)的准确度为92.30%(48/52)。结论:MSCT可较准确地显示正常胃壁结构及胃癌侵犯胃壁的深度,对胃癌中晚期诊断准确度较高,对指导临床上制订合理的胃癌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对胸部病变累及喉返神经致单侧声带麻痹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9例以单侧声带麻痹为首发表现的胸部痛变的检查资料及诊断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致单侧声带麻痹的胸部病变中依次为肺癌19例(38.7%)、纵膈淋巴结转移癌11例(22.4%)、食管癌10例(20.4%)、纵膈淋巴瘤4例(8.1%)、纵膈淋巴结结核3例(6.1%)、胸主动脉瘤2例(4.1%),一部分病例尤其是位于主肺动脉窗上的病变在常规胸片上难以检出,CT增强扫描在所有病例中都有阳性发现。结论:临床以单侧声带麻痹为首发表现的胸部病变诊断中,胸片检查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检查阴性者完善胸部CT增强扫描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GC)伴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DECT)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GC患者,所有患者均行DECT影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ECT诊断淋巴结转移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比较转移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的一般参数与DECT定量参数,评估DECT在GC伴区域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以病理结果为标准,DECT对GC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7.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厚度、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λHU)、静脉期nIC及静脉期λHU均为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 <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病灶厚度、动脉期nIC、静脉期nIC、动脉期λHU及静脉期λHU对判断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8、0.731、0.810、0.737、0.730。结论:DECT中病灶厚度、动静脉期的nIC、λHU参数对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以提高对其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22例患者资料,均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2例微癌为单一小结节低密度,20例表现混杂密度灶;15例原发病灶及9例颈部转移淋巴结颗粒钙化,2例原发病灶囊壁钙化;22例原发实质病灶及10例颈部转移淋巴结双期增强扫描呈"强化一致性",16例原发实质病灶及4例颈部转移淋巴结有乳头结节状强化。结论原发实质病灶及转移淋巴结双期增强扫描"强化一致性"、原发病灶颗粒状钙化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重要征象,原发病灶及转移淋巴结乳头结节状强化、颈部转移淋巴结钙化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特征性表现。对肿瘤是否累及周围组织器官应慎重,以组织器官管腔僵硬及管腔内肿物突出为诊断肿瘤外侵金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多期扫描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行多层螺旋CT肝脏多期扫描的病人资料。结果:64层螺旋CT肝脏多期扫描,肝脏血管增强后与增强前的密度差在91.9H u以上,VR、MIP、MPR图像上100%显示肝动脉(150/150),门静脉显示为96.7%(145/150),肝静脉显示95.3%(143/150),5例门静脉显示不清的病例中,3例为肝癌合并肝门区淋巴结转移,1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形成,1例为严重肝硬化合并腹水、脾肿大;7例肝静脉显示不清中有5例与门静脉显示不清的5例为相同病例,其余2例为严重肝硬化合并腹水。结论:64层螺旋CT肝脏多期扫描对评估肝脏血管的正常、变异以及病变对血管的影响有很大帮助,但是对于严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门静脉狭窄、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显示门静脉和肝静脉欠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进展期胃癌CT影像学特征,提高CT对进展期胃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或胃镜活检证实为进展期胃癌患者为观察组,随机抽取早期胃癌及胃溃疡25例作为对照组,均行CT检查。观察肿瘤部位、病灶形态特点,是否存在淋巴结受累及远处转移等讨论其CT表现特征。结果:进展期胃癌CT影像学与早期胃癌及胃溃疡的相比较,其特点主要表现为胃壁增厚、受侵胃壁强化、软组织肿块、癌性溃疡、邻近组织及器官侵犯、腹腔内淋巴结转移及脏器转移等,其中蕈伞型癌4例(11%)、局限溃疡型癌7例(20%)、浸润溃疡型癌15例(33%)、浸润型癌10例(36%)。结论:进展期胃癌的CT表现具有其特点,分辨其影像学特点有助于对本病作出正确的诊断,能清晰显示胃癌向周围组织侵犯及腹腔内转移情况,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小肝癌在螺旋CT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的表现,提高小肝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小肝癌(SHCC)患者的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表现。结果:34例SHCC中,检出病灶38个,三期病灶检出率分别为92.1%(35/38),84.2%(32/38),73.7%(28/38)结论: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是SHCC可靠的检查方法,能显著提高SHCC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胃癌诊断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活检、手术病理确诊的28例胃癌病例的临床与CT资料,并根据螺旋CT表现对28例胃癌进行术前CT分期.[结果]胃癌的螺旋CT表现主要为胃壁增厚、胃壁多层结构破坏、胃腔内软组织肿块影,可伴溃疡、胃周浸润、淋巴结转移,增强后病变胃壁异常强化,术前C...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X线平片与CT扫描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各类型肺癌患者67例,回顾性分析其普通X线胸部正侧位片和CT胸部增强扫描资料。结果 X线片显示病灶边缘征象为分叶征47例,细短毛刺和伪足征33例;病灶内部征象为空泡征10例,空气支气管征9例。CT检查显示病灶边缘征象为分叶征56例,细短毛刺和伪足征53例;病灶内部征象为空泡征33例,空气支气管征39例。CT的诊断准确率为91%(63/67),X线的诊断准确率82%(55/67),2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X线平片与CT扫描是临床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两种重要手段,两者结合使用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癌患者术前TNM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胃癌患者82例,均在术前行MSCT影像学诊断,行平扫与动态三期扫描,行多平面容积重组处理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分析。结果82例患者行MSCT诊断,早期胃癌的诊断符合率为77%,进展期胃癌诊断符合率为96%。手术前胃癌TNM分期,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71%,80%。结论 MSCT增强动态三期扫描能够有效诊断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对术前TNM分期有较高的诊断作用,适合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和MRI在肝色素病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比较及影像学特点。方法:选择衡阳市中医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疑似为肝色素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常规行CT、MRI检查,并与临床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符合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肝色素病患者CT、MRI的诊断效能进行分析。结果:MRI检查最终确诊58例,诊断符合率为96.67 %(58/60);CT检查最终确诊51例,诊断符合率为85.00 %(51/60),MRI的诊断符合率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表明:肝色素病患者MRI联合CT诊断灵敏度高于单一MRI、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扫描动脉期可见病灶部位强化结节,边界清楚,延迟扫描期CT强化减退明显;MRI检查可见肝脏部位可见低信号影,周边呈低信号。结论:CT和MRI用于肝色素病患者中诊断符合率较高,且二者联合能提高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超、MR I、CT对乳腺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120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在术前1周内分别接受彩超、MR、ICT检查。结果螺旋CT对乳腺癌术前判断有无颈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0%(45/50)和89%(62/70);彩超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8%(44/50)和86%(60/70),MR I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2%(46/50)和91%(64/70)。三者之间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彩超、MR I、CT对乳腺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都比较高,对于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较为准确,但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临床使用中需针对患者情况选择使用或者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CT影像诊断在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5月到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CT影像资料和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并评价CT影像诊断在直肠癌分期中的价值。结果:本研究中的69例患者均经过CT诊断检出,CT诊断临床术前分期T1~T2期的诊断正确率为70%,T3期的诊断正确率为75%,T4期的诊断正确率为80%,整体准确率为77.5%。结论:CT影像诊断能够准确的检出直肠癌,对于临床术前分期的诊断和病理分期的结果相符合率比较高,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34例胃癌患者CT检查。结果:34例胃癌均有不同程度的胃壁增厚或隆起,胃底贲门部10例,胃窦部14例,胃小弯侧6例,胃大弯侧1例,弥漫浸润(皮革胃)3例。胃周围间隙侵犯7例,淋巴转移15例,远处脏器转移5例。本组病例中I期5例,II期11例,III期13例,IV期5例。本组胃癌CT分期正确31例,正确率91.17%。结论:多层CT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重要方法,并有助于临床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探讨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6例进展期胃癌的一般资料和CT检查方法。结果46例胃癌中发现周围浸润22例(48%),发现淋巴和/或远处转移36例(78%)。结论螺旋CT在胃癌定性诊断、大体分型及手术切除评估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明山 《内蒙古中医药》2011,31(24):101-102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甲状腺癌的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经病理证实的32例甲状腺癌CT增强扫描资料,进行重新阅片,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癌的影像学特征。结果:32例甲状腺癌患者平扫CT共显示病灶35个,为低密度或略低密度灶,7例可见肿瘤内钙化,增强CT扫描显示病灶呈现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可见瘤结节过度强化,甲状腺包膜破坏等征象,转移淋巴结略强化。结论:CT强化扫描能够为甲状腺癌提供特征性的影像学特点,为甲状腺癌的定性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女性卵巢占位的CT特征,以寻求和探讨鉴别诊断依据及CT诊断的价值。通过CT诊断,鉴别卵巢良、恶性病变,对临床治疗及手术提供准确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0年最终通过手术病理证实的100例卵巢肿瘤及增强扫描后资料。结果:通过CT检查对病变形态、肿块密度、大小及边界、增强后强化的方式、有无转移征象、腹腔有无肿大的淋巴结等的CT表现分析明确病变性质。结论:CT在卵巢肿瘤的诊断中已成为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对卵巢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