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霞  阳长明  陈浩  孙立霞  刘乐环  吴晨悦  王玲玲 《中草药》2021,52(19):5807-5813
中药复方制剂的生产工艺决定着中药复方制剂安全、有效的物质基础,是影响中药复方制剂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的特点,探讨符合中药复方制剂特点的工艺研究模式,对科学合理设计中药复方制剂的工艺路线和优化工艺条件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结合《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中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提出基于中药复方制剂特点开展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的思路,以期为中药复方制剂的工艺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在保障中药复方制剂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基础上,合理设计中药复方制剂的工艺路线、生产装备和质量控制方法,建立一套符合中药复方制剂特点的工艺研究模式尤为重要。基于中药复方制剂的政策、工艺、装备现状,运用整体观、动态观和辨证观分析中药复方制剂的工艺模式,突破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难点,提出中药复方制剂工艺开发的研究策略,以期为中药复方制剂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学研究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6  
杜冠华 《中成药》2002,24(11):878-880
本文根据中药复方研究的现状和应用高通量药物筛选方法研究中药复方的体会,论述了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学概念,研究内容及意义,简要介绍了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学研究的方法;笔者认为,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是中药复方发挥临床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是保证中药复方制剂临床疗效的基本条件,也是中药复方制剂(中成药)质量控制的基本对象,有效成分组不同于有效部位,有效组分或有效成分。也不同于中药复方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而是指中药复方中发挥治疗作用的全部有效物质。研究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学有利于中药理论的研究和中药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许士凯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3):1669-1671,1693
在祖国历代医药文献中,记载着为数众多的摄生保健中药和延年益寿古方,这些补益方药基本上属于扶正固本类药物,具有调整阴阳、补养气血、健脾益胃、滋肾填精等功效。随着对抗衰老药物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开展,其品种日渐增多,而抗衰老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的开发也日益受到重视,由于中药复方的抗衰老作用明显优于单味用药,故复方制剂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抗衰老中药复方制剂包括:古代抗老方剂(如龟龄集);  相似文献   

5.
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控制的核心在于量质传递,即指在中药制剂的生产过程中,可量化或质量可控的药用植物从饮片或提取物、中间体到制剂的传递过程,以全链条质量控制为目的确保中药安全与疗效。本文基于中药质量控制、评价研究现状及监管挑战,探讨符合中药特点的质量控制与评价的监管新方法,并以古代经典名方新药转化实践案例,提出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复方制剂质量评价新工具、新标准、新方法在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控制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推进中药监管科学在中药质量可控性和安全监管,解决中药质量监管中的基础性和关键性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临床价值和传承创新的中药复方制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长明 《中草药》2019,50(17):3997-4002
中药复方是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是中药新药研究和申报的主要类别和方向,中药复方制剂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但由于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成分复杂、基础研究薄弱、有效成分不明确、多靶点作用等特点,再加上对中药复方制剂研究方法、评价的局限,如何科学开展中药复方制剂设计工作成了一个难以确切回答的问题。从药品基本属性和要求,结合中药复方新药研发路径、研发规律、研发策略的讨论,提出中药复方制剂设计应该基于临床价值和传承创新,以制剂安全有效为基础、尊重传统用药经验、质量源于设计、整体质量评价、质量均一稳定等作为中药复方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对中药复方制剂设计中有关前处理、剂量、工艺、剂型、制剂处方设计以及设备选择与工业化生产等工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黄连在复方中药制剂提取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延讯  郭春景 《光明中医》2008,23(5):595-596
目的:减少黄连在复方中药制剂水提取损失率。方法:由于黄连的有效成分及其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易与中药的其他特殊成分,生成沉淀物,对黄连在水提取中,易产生沉淀的制剂工艺中的关键条件的进行初步实验,分析。结论:黄连在复方中药制剂提取,通过控制制剂工艺中的关键条件,可以减少或避免黄连在复方中药制剂水提取中与其他中药成分产生沉淀。  相似文献   

8.
山东中医药大学袁久荣教授撰著的《中药鉴别紫外谱线组法及应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于1999年12月正式出版。这是中药分析鉴定和质量控制领域具创新性的学术研究专著,是当前有效控制中药质量,评价中药及其制剂真伪优劣的一部极有参考价值的力作。科学性:作者根据中药及其复方制剂防治疾病的功效,视其多种化学成分总体效应的结果和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及各种化学成分的极性大小不同,从中医用药作用的整体观出发,着眼于中药及其复方制  相似文献   

9.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是复方配伍所产生的化学成分,广义为复方中所有化学成分,狭义为复方配伍所产生新的化成分。对中药复方研究多集中在药理、药效方面,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还较少,而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能够更本质地阐明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发掘中医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探索复方制剂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从而优化处方,制定科学的制剂工艺。提高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传统分析方法不具备的快速、无损、可在线分析等特点与优势。文章在阐述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控制中的独特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分析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全面控制中药制剂质量中的应用,以期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及其复方制剂分析方面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药制剂品种的不断开发及临床应用逐渐增加,中药复方注射液的不良反应(ADR)也相应增多。有报道,中药制剂引起的ADR所占比例仅次于抗菌药物。为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探讨中药复方注射液引起ADR的原因及其规律,本文对本院临床常用5种中药复方注射剂的ADR报告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中药复方注射液质量再评价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综述了近几年抗流感病毒中药复方及其有效部位的实验研究进展,包括经典复方及其加减方和复方制剂的研究情况。同时指出:中药具有耐药性低、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其在防治流感病毒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3种中药复方制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鉴别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魏刚 《中国中药杂志》2001,26(6):399-401
目的 :探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GC/MS)在中药复方制剂鉴别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GC/MS对醒神滴鼻液、脑醒滴鼻液、脑醒注射液等复方制剂进行鉴别研究。结果 :单味药材中的挥发性特征成分或主要成分在全方总离子流图中均可检出 ,以其出峰先后及相对含量为特征 ,构成了复方制剂的GC/MS指纹图谱。结论 :GC/MS可应用于中药复方制剂的鉴别研究 ,指纹图谱中特征成分的相对含量保持稳定更能有效控制制剂产品质量 ,复方制剂GC/MS指纹特征图谱的建立是提高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标准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药固体制剂及其溶出度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中药固体制剂及其质量控制指标之一的溶出度的研究现状,阐明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测定的意义,通过影响固体制剂溶出度的主要因素,概括了改善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的常用方法及其测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中药复方新药研发中的制剂工艺研究思路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剂工艺是中药复方新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中药复方的特殊性,中药复方的制剂工艺研究显得尤为困难,其因甚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中药复方新药的研发和临床用药安全.以"肤敏膏"研发中相关制剂研究为启示,探析中药复方新药研发中的制剂工艺研究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近些年来常用中药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提取方法,以及单味和复方制剂中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高效液相和薄层扫描等测定的研究进展,为五味子及其复方制剂的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着重谈了中药新复方制剂审评的基本要求,并就中药新复方制剂研制过程中尚须研究解决的问题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中药复方制剂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制剂工艺研究的基础,其研究思路与方法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中药制剂工艺的合理性与临床疗效。本文综合分析了当前中药制剂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的特点,探索性的提出中药复方制剂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药复方是通过大量临床实践产生的具有显著疗效的治疗方法,它强调整体观及辨证论治。将系统生物学宏微并举的成果渗透到中药复方的研究中,形成中药复方研究的系统生物学思路,从药材和制剂的获得、药理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到中药复方二次开发研究,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揭示中药复方治疗疾病的实质,并进行新药创制,对中医药传承、发扬和光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医有整体观念和辩证论证治两大特点 ,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 ,必须进行辨证论治 ,使用复方制剂。复方中药的有效成分是复方中药的药理作用、临床疗效之基础 ,研究复方中药的有效成分对中药复方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中药复方制剂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1 确保复方中药的有效成分中药材质量的规范化 ,是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的前提 ,是确保复方中药有效成分的关键。中药饮片是中药复方制剂的原料 ,其质量的差异直接影响其有效成分。2 复方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思路2 1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单味中药有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