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目的分析慢性病儿童的心理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6月于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10例慢性病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儿童艾森克个性问卷(EPQ)、Achenbach儿童行为筛查量表(CBCL)对患儿的心理及行为特点进行评估,并以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0例作为对照,分析对慢性病儿童心理行为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结果慢性病儿童EPQ量表中内外向及掩饰性评分与健康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病儿童的CBCL总分明显高于健康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儿的心理行为明显受到性别、家庭情况、疾病稳定情况的影响(P<0.05或P<0.01)。结论慢性病儿童存在一定的心理行为问题,在积极治疗疾病的同时应该加强对患儿的心理护理,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河南省郑州市中小学生慢性病相关行为形成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3 331名中小学生进行慢性病相关健康行为调查,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郑州市中小学生慢性病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7.52%;形成率较高的是经常吃蔬菜水果(86.01%)、不吸烟或有意识避开二手烟(81.84%)、不饮酒(80.94%),形成率较低的是心理压力大或不开心时及时与他人沟通(50.20%),坚持规律的身体活动、生活有规律、不熬夜、不暴饮暴食(59.11%);地区、性别差异对健康行为无影响(均P> 0.05),年级、家庭有无卫生工作者对学生慢性病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有影响(均P< 0.05).结论 郑州市中小学生慢性病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3~7岁儿童气质量表(Chinese Preschool Children Temperament Scale,CPTS)、中国8~12岁儿童气质量表(Chinese School Children Temperament Scale,CSTS)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以及自制的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对206例HBsAg阳性儿童和216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测试和比较,并收集患儿个人及父母的健康状况等信息,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①HBsAg阳性儿童与正常儿童在低年龄组各气质维度上差异无显著性(P>O.05);在高年龄组两组儿童在节律性、趋避性和心境三个气质维度上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②HBsAg阳性儿童在退缩、躯体主诉、焦虑/抑郁、社交问题、攻击性行为、内向问题以及行为问题总分等因子得分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O.01);③HBsAg阳性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户籍类型、家庭类型、家庭经济收入、父亲职业稳定状况、父母婚姻关系、父母的管教方法、父母对患儿的态度以及父母亲是否为HBsAg携带者.[结论]HBsAg阳性儿童有更多的心理行为问题,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对HBsAg阳性儿童及家庭进行社会心理干预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了解家长抚养方式、家庭环境等对头胎儿童与独生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明确头胎儿童与独生儿童行为及影响行为因素的差异.方法 对哈尔滨市幼儿园头胎儿童(二胎已生育家庭)与独生儿童(同性别、同班级、出生日期相差不超过3个月的独生儿童1∶1配对)共156对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父母抚养行为问卷(CRPR)及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结果 头胎儿童与独生儿童心理行为总分分别为(17.88±5.93)(19.13±6.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P>0.05),两组家长焦虑、抑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51,0.40,P值均>0.05).在抚养方式上,头胎儿童父母的接纳和鼓励成就得分高于独生儿童父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0,2.12,P值均<0.05);在家庭功能方面,两组家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P>0.05).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得分与家长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家长抚养方式及家庭功能有关.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头胎儿童行为问题主要受同胞关系影响(B=8.74),独生儿童行为问题主要受家庭角色功能影响(B=1.27).结论 头胎儿童与独生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没有差别,但和谐的同胞关系、家长良好的情绪、适宜的抚养方式和健全的家庭功能可以减少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农村慢性病患者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农村慢性病患者的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常州、南通和淮安三地的农村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展开实地调研。结果大部分慢性病患者平时不太注重医疗保健,只有在感到身体明显不适时才前往就医;大部分患者自行到药店购药,而不是到医疗机构就医;慢性病患者非常重视医生的技术水平,对药品的选择有一定的盲目性。结论慢性病患者的就医预期是控制病情,而不是彻底治愈疾病。患者的自感健康状况、居住地与就医机构的距离、是否报销及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影响着农村慢性病患者的就医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黑水县居民行为因素与慢性病的关系;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访谈调查了黑水县15岁及以上的居民1483人;结果:通过IL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黑水县居民患慢性病的因素有八类因素,五类为行为因素,其中尤以职业、饮酒和不良饮食习惯因子1的作用明显,其患慢性病的概率和不患慢性病的概率之比分别为1.6627、1.4063和1.3986;与慢性病有关的饮酒因素中有饮酒种类、饮酒年限、共用吸管饮咂酒和3日饮酒量,其中喝咂酒共用吸管的相对危险度1.3900为最;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消化系统疾病的因素有五类,其中三类为行为因素,不良饮食卫生习惯因子1、饮酒和个人卫生因子2为最重要的三个因素。结论:影响黑水县居民患慢性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自创性的行为因素占有重要的位置,尤其是饮酒、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的作用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慢性病患者就医行为及影响社区卫生机构利用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镇江市慢性病患者的就医行为现状,分析患者是否选择社区卫生机构就诊的因素,为加强慢性病管理和促进患者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镇江市242名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未对慢性病进行治疗者达19.8%;42.1%的患者选择社区卫生机构进行慢性病治疗,选择社区的原因主要是离家近及慢性病诊断用药较简单,影响社区利用的因素主要是性别、职业、月收入、政策知情度及社区机构满意度。结论应加强慢性病防治中的社区干预,提高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可及满意度,加大医保政策宣传,引导患者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开展慢性病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社会因素对北京市小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采取两阶段(区和学校)、分层(学校类型)、整群(班级)抽样的方法。首先抽取北京市海淀区和丰台区,接着在每个区内随机抽取1所私立、1所公立流动儿童为主的小学,并配以2所户籍儿童为主的小学。在每所小学里4、5、6年级各随机抽取2个班,该班的所有学生和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学生和家长的基本信息及与慢性病相关的健康行为、相关知识。最终获得8所小学的学生和家长配对有效问卷1604份。测量的行为有3类11种,包括:尝试吸烟、营养和饮食行为(蔬菜、水果、奶类、早餐摄入频次;口味偏咸、偏油)、静坐生活方式(连续看书、看电视、玩电脑超1小时,在学校及在家是否都锻炼身体)。将每个学生具有危害健康行为的数量分为低、中、高三个水平(0~1种、2~3种、≥4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及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人口学特征、学校类型、家庭社会经济状况(SES)、学生健康相关知识、家长健康相关知识和行为对学生危害健康行为数量的影响。结果多分类有序logistic分析表明,男性、年龄大的学生危害健康行为数量更多,OR值分别为1.26(95%CI 1.03~1.53)和1.25(95%CI 1.14~1.37);而家庭SES得分高(OR=0.84,95%CI 0.73~0.95)、学生健康知识得分高(OR=0.87,95%CI 0.83~0.91)、家长健康行为得分高(OR=0.87,95%CI 0.83~0.91)的学生危害健康行为数量较少;户籍状态和学校类型未见显著影响。与户籍儿童相比,流动儿童中男性(OR=1.39,95%CI 1.08~1.79)、家庭社会经济状况(OR=0.85,95%CI 0.73~1.00)具有显著影响,两者其余影响因素类似。结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健康知识和家长的健康行为均对小学生慢性病健康相关行为的养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随州市部分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相关危险因素及基本健康知识进行调查,找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主要病种及工作的切入点。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淅河镇3个村(居委会)和3个镇办企业35岁及以上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由专业人员进行问卷及现场体检。结果随州居民主要慢性病为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肿瘤等。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肿瘤患病率分别为32.44%,3.61%,3.94%,2.17%。主要不良生活习惯为缺少锻炼、饮酒、吸烟、嗜腌熏食品等,分别占调查人数的88.77%,32.83%,22.92%,22.19%。结论居民对高血压及糖尿病防治知识缺乏。对居民进行慢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并作好健康促进工作应作为慢性病防治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0.
蓟县农村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守军  赵军  吴佐军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1859-1860
目的:探讨影响蓟县居民主要慢性病的行为危险因素,为制定蓟县慢性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统一调查表,深入居民家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每日人均食盐摄人量14.7g;每日人均油脂摄入量29g;居民饮酒率为13.8%,饮酒人群中有39.5%的饮酒者为酗酒;居民吸烟率为22.4%,吸烟人群中有50%的吸烟者为重度吸烟;心脑血管病健康知识调查显示:回答正确率较高的有:过量饮酒和体育活动等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回答正确率较低的有:正常血压标准、自己的血压水平、测量血压的频率、咸食、吸烟、肥胖等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其中前两个问题回答的正确率最低。结论:吸烟、饮酒、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卫生知识贫乏是蓟县居民主要慢性病的行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Children with chronic illness are known to have an increased risk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problems. In the present population-based study children with asthma,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other chronic illnesses were compared with children without chronic illnesses to assess differences in psychological presentation across illness groups.
Methods   A total of 537 children with parent-reported chronic illness in the Bergen Child Study wer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groups: asthma,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other chronic illnesses.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problems were assessed by the 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
Results   All three illness groups had an increased rate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problems, as well as increased probability of a psychiatric disorder compared with children without a chronic illness. Most children with asthma and other chronic illnesses did not have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problems, and effect sizes were small in both groups. In children with neurological disorders the effect sizes ranged from moderate to large, with emotional problems, inattention hyperactivity and peer problems being the most frequent problems.
Conclusions   The increased rate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problems in children with chronic illness, especially neurological disorders,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detection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these children.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芜湖市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随机抽取芜湖市7所幼儿园,采用基本信息问卷、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家长版进行调查,并对影响儿童情绪和行为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芜湖市学龄前儿童困难总分异常发生率为8.72%,其中多动(17.04%)、同伴交往问题(20.81%)较为突出,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睡眠质量及夜间睡眠时间与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关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资料源自2015年3-6月中国长江中下游4个城市部分3~6岁学龄前儿童问卷调查。采用自编的"学龄前儿童发育问卷"调查学龄前儿童夜间睡眠时间和质量,通过长处与困难量表(SDQ)了解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发生情况,有效问卷共8 900份。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夜间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与情绪和行为问题之间的关联。结果 学龄前儿童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SDQ困难总分、亲社会行为异常率分别为9.0%、13.9%、18.9%、25.5%、13.6%和16.2%,除情绪症状异常率女童高于男童,其余各项异常率男童全部高于女童。睡眠质量好、较好和较差/很差分别为3.9%、52.9%和4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控制性别、年龄、分娩方式、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和父母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后,与夜间睡眠较短的儿童相比,夜间睡眠较长的儿童发生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SDQ困难总分、亲社会行为异常的风险较低,OR值(95%CI)分别为0.86(0.77~0.95)、0.85(0.78~0.93)、0.85(0.79~0.92)、0.87(0.81~0.93)、0.83(0.76~0.91)和0.82(0.76~0.89);与睡眠质量好的儿童相比,睡眠质量较差/很差的儿童发生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SDQ困难总分、亲社会行为异常的风险升高,OR值(95%CI)分别为3.26(2.40~4.42)、2.86(2.16~3.78)、2.60(2.00~3.38)、1.96(1.52~2.54)、4.02(3.06~5.27)和2.56(1.96~3.35)。结论 夜间睡眠时间短和睡眠质量差对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病对患儿家长心理和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72例慢病组和59例正常对照组儿童的父亲和/或母亲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进行调查和比较,并收集患儿及父母基本信息,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慢病组父母在焦虑(A分值)、抑郁(D分值)得分和总分(T分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病组儿童父亲和母亲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其3个分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父母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得分相关联的变量为:患病年限(OR=1.339)、疾病状况(OR=1.494)和亲友帮助(OR=7.269).结论 慢性病儿童父母有更多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在治疗患儿躯体疾病的同时,对慢性病患儿及家庭进行针对性的、有效的社会心理干预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学龄期哮喘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探讨个性特征及自我意识与学龄期哮喘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iers-Harris 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PHCSS)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对213名学龄期哮喘患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学龄期哮喘患儿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4.4%,主要表现为抑郁、分裂样、攻击及交往不良等;2)有行为问题的哮喘患儿在自我意识量表总分(51.28±15.88vs 57.14±13.41,P0.05)及智力与学校情况(9.50±4.42vs 10.93±3.61,P0.05)、躯体外貌属性(6.47±3.62vs 8.14±3.16,P0.01)、合群(7.88±2.64vs 8.78±2.03,P0.05)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无行为问题哮喘儿童。3)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自我意识中的合群维度能够显著预测行为问题的发生(B=-0.998,SE=0.435,P=0.022)。结论学龄期哮喘儿童的行为问题发生率相对较高,自我意识是影响患儿行为问题的重要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Objective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Impact on Sibling scale, a six-item measure of parents' perception of the effects of a child's illness on healthy siblings.
Methods   Participants were 122 parents of a child with chronic illness,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or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nd a well sibling aged 4–13 years. Parents completed the Impact on Sibling scale and the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about the sibling, and completed the revised Impact on Family scale and the Brief Symptom Inventory about themselves.
Results   The Impact on Sibling score was correlated with measures of sibling, parent and family functioning.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of the Impact on Sibling scale was higher for families with children with chronic illnes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diagnostic groups.
Conclusion   The Impact on Sibling scale is a brief set of items that can help identify siblings who are negatively affected by a brother/sister's illness. Findings support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n Sibling scale, particularly with families of children with chronic illness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河南省儿童青少年遗尿症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从2019年10月—2020年3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南某县5所中小学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长处和困难问卷及儿童睡眠调查表进行调查,对影响遗尿患儿情绪和行为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 结果 实际发放问卷4 500份,回收4 120份,有效问卷3 912份,有效回收率为94.95%。调查结果显示有7.82%儿童患有遗尿症。遗尿组的情绪症状、多动和困难总分得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两组品行问题、同伴交往和社会行为得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遗尿儿童和青少年的困难总分与打鼾、夜间呼吸问题、嗜睡、注意力缺陷、睡眠总分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睡眠呼吸紊乱、照顾者文化程度低、便秘、学习成绩较差是遗尿患儿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结论 遗尿患儿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检出率高,影响因素是睡眠呼吸紊乱、照顾者文化程度低、孩子学习成绩差、便秘,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一种常见的慢性非感染性疾病。由于疾病影响和长期治疗,哮喘儿童较健康的同龄儿童易产生更多的心理行为问题,同时这些心理行为因素又可诱发并加重哮喘的发作,影响哮喘患儿的治疗与康复,现就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发生机制予以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