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期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疗程为8周。对两组患者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有效率为61.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8.17,P〈0.01),HAMD、HAMA量表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后的2、4、6、8周末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8周末时NOSIE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精神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对预防抑郁症复发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康复的影响。方法对6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接受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治疗组同时接受心理干预。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治疗前相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于第4、8周较各自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于治疗后第8周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抑郁症施以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功能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心理干预对住院抑郁症50例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住院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抑郁药物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结果: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分结果显示,从第2周末起,干预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总消极因素及其相关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住院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有利于疾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苏璐  庄倩倩 《中外医疗》2022,(33):163-166+175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对抑郁症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干预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HAMD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6、8周后,干预组的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HAM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6、8周后,干预组的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卫生、抑郁NOSIE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卫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的社会功能、社会兴趣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相似文献   

5.
<正>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公众健康、引起严重的功能损害及巨大的社会负担的疾病。抑郁症目前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2位重要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痛苦、对社会造成的损害是其他疾病所无法比拟的。药物治疗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取得了越来越明显的疗效,但其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及昂贵的费用大大的减低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美国费城一位心理学家这样说:"精神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干扰素所致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抑郁症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使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肝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量表,比较两组患者评分差异来评价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同时采用中文版普适性健康调查量表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测定,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HAMD、HAMA评分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2个月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比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下降更明显。实验组中文版普适性健康调查量表生活质量8项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变化。结论心理干预对干扰素所致慢性丙肝患者抑郁症有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促进疾病的康复,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诊断为老年抑郁症的患者6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系统性心理护理,对照组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治疗8周后采用HAMD量表测定抑郁症的疗效,结果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睡眠障碍及绝望感有显著性差别。结论: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樊晓桃 《吉林医学》2010,31(22):3770-3771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的68例首次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结果:心理干预4周后,两组的HAMD、NAF、ADL评分较之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的HAMD、NAF、ADL评分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治愈或减轻梗死后抑郁症的发生,提高患者临床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应该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障碍及心理干预方式。方法:采用焦虑、抑郁量表对10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102例病人中有焦虑症者63例,占61.4%,平均焦虑分值为48.65,与正常人均数4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P〈0.01);有抑郁症者65例,占63.7%,平均抑郁分为49.81,与正常人平均分4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P〈0.01)。结论:冠心病人半数以上有焦虑和抑郁,应加强冠心病人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周爱花 《广西医学》2007,29(10):1533-1534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症病人心身康复效果评价.方法 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80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传统护理(对照组)和单独心理干预(观察组),每组40例,进行为期8周的疗效观察;于干预前及干预后8周,评定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采用护士观察量表(NOSIE)中的社会功能、个人清洁、总积极分值、激惹、迟缓、抑郁、精神症状、总消极分值,评定疗程结束时的社会功能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31例(81.36%),无效9例(26.13%),对照组分别为21例(56.12%)和19例(51.1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 心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对促进心理康复及生活质量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金香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3):3045-3047
目的:探讨行为矫治和心理干预对强迫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对60例强迫症患者进行行为矫治,以纠正病态行为,调动主观能动性;实施心理干预,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Yale—Brown强迫量表评定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和进行疗效评估;观察8周。结果:干预前后患者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显著优于于预前(均P〈0.05)。结论:行为矫治和心理干预可改善的强迫症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心理障碍,促进精神康复和社会功能恢复,对预防强迫症复发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抑郁改善的效果。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15例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抑郁障碍调查评分。将115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手术前后对干预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术前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发生率、SDS评分无显著差异。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抑郁障碍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SDS评分分别为(36.54±4.25)和(46.17±6.42)(P〈0.01),对照组手术前后抑郁发生率无明显变化。结论:对照组冠脉介入术后抑郁障碍发生率为35.8%,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抑郁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家庭干预对青少年心理障碍患者的康复作用。 方法 :将 112例青少年心理障碍患者及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 (62例 )和对照组 (5 0例 ) ,由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对干预组进行为期一年、定期综合的心理治疗及心理教育式家庭干预 ,对照组仅为门诊 (或电话 )随访。于入组前及 1年末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症状及教养方式进行SCL -90和EMBU的评估和比较。 结果 :入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SCL -90各因子分无明显差异 ,EMBU各因子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干预后SCL -90各因子分均明显下降 ,均低于或等于国内常模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EMBU各因子分也有明显的变化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家庭干预能有效提高青少年心理障碍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提高康复率 ,降低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发病率 ,减少药物的使用 ,减少病人的痛苦 ,减轻病人及家属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杜春霞 《中外医疗》2008,27(26):11-12
探讨多发性骨折所致反应性精神障碍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多发性骨折所致反应性精神障碍患者26例,在积极治疗外伤的同时,主要从精神、环境等方面进行心理干预,药物及物理疗法作为辅助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心理干预前后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结果心理干预前,患者总症状指数的分数在1.5以上25倒(99.6%),明显高于干预后的5例(15.8%),P<0.01.患者在各方面症状的痛苦情况也得到了明量改善.结论对多发性骨折所致反应性心理障碍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治疗,预后良好.且无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现象学特征。方法按照CCMD-3心境障碍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收集了61例抑郁患者的病历资料,并根据年龄分成老年组和对照组,采用回顾性查阅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组发病前有精神因素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比较,老年组焦虑、疑病、躯体化症状多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有其自身特点,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现象学特征。方法按照CCMD-3心境障碍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收集了61例抑郁患者的病历资料,并根据年龄分成老年组和对照组,采用回顾性查阅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组发病前有精神因素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比较,老年组焦虑、疑病、躯体化症状多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有其自身特点,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
报告1例乙肝病毒携带及情境性心理失调护生的干预措施,主要内容包括诱导宣泄,指导护生提高认识,正确对待疾病,争取家庭、社会支持。并就干预措施做出反恩:及时实施心理护理,开展乙肝健康教育要注意的问题,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与平衡,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在老年脑外伤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老年脑外伤吞咽障碍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吞咽测试评分和饮水试验吞咽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藤岛吞咽测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 d和治疗后60 d,试验组藤岛吞咽测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 d和治疗后60 d,试验组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外伤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进一步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对该病的康复有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家庭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将107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干预组患者由护士负责病人的健康教育,进行饮食、服药、康复活动、心理调整等方面的具体指导。对照组除在住院期间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外,不再进行家庭干预。对所有患者随访一年,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QL)得分情况及再住院次数。结果干预组再住院10人次,对照组再住院16人次(P<0.01),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QL)问卷积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实施家庭干预措施能降低再住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