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探讨IL-5表达、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程度在鼻息肉病、鼻息肉中的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验鼻息肉病16例、鼻息肉22例和正常下鼻甲黏膜10例中IL-5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HE染色计数所有病例EOS的浸润情况;血液自动分析仪计数外周血EOS。结果:(1)鼻息肉病、鼻息肉、正常下鼻甲黏膜3组HE染色切片Eo计数统计学上不全相同,F=20.7,P<0.05。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3组IL-5免疫组化染色切片中,IL-5阳性细胞数、IL-5阳性EOS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阳性Eos数=17.94,P<0.01;F阳性细胞数=27.61,P<0.01,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血Eos数在3组之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F=0.19,P>0.01。结论(:1)IL-5的半定量和鼻息肉组织中EOS计数可以作为区分鼻息肉病或鼻息肉的参考指标。(2)血液EOS数在鼻息肉病、鼻息肉和正常人间无差别。(3)EOS和IL-5在鼻息肉、鼻息肉病的发病、发展和复发上有重要意义。鼻息肉病的高复发可能和EOS的高浸润程度、IL-5的高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白介素-17在变应性鼻炎及鼻息肉患者血液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白介素-17(IL-17)在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血液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变应性鼻炎、鼻息肉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以及对照组共41例患者的血液以及鼻甲黏膜或息肉组织,采用ELISA法、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血液中、组织内IL-17表达情况,HE染色法观察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鼻息肉患者血清中IL-17的含量及局部组织内IL-17阳性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其局部组织内IL-17表达情况与局部浸润的嗜酸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r=0.736, P=0.006);变应性鼻炎患者仅局部组织内IL-17阳性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01),血清中IL-17的含量低于鼻息肉患者(P<0.001),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541).变应性鼻炎患者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鼻息肉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3),但两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1).结论 IL-17对鼻息肉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变应性鼻炎,IL-17可能是其发病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鼻息肉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嗜酸粒细胞(EOS)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鼻息肉组织中和10例下鼻甲组织中VEGF的蛋白表达情况,并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其平均灰度值,对其与EOS浸润数和MVD的关系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鼻息肉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较下鼻甲组织中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息肉组织中VEGF平均灰度较下鼻甲组织中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息肉组织中EOS浸润数和MVD较下鼻甲组织中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息肉组织中VEGF平均灰度与EOS浸润数呈负相关(r=-0.653,P<0.05);VEGF平均灰度与MVD呈负相关(r=-0.664,P<0.05);EOS浸润数与MVD呈正相关 (r=0.641,P<0.05).结论 鼻息肉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EOS浸润数、MVD明显增加,VEGF及EOS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基质蛋白酶9(MMP-9)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探讨其在鼻息肉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组为65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息肉患者的鼻息肉组织;对照组为2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下鼻甲黏膜。分别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结合半定量分析方法 (RT-PCR)、HE染色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标本中MMP-9和IL-8的表达情况,以及两者与嗜酸粒细胞浸润数的关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EOS计数、IL8和MMP9阳性染色细胞数均有明显的高表达;MMP-9和IL-8的阳性表达和EOS的侵润呈正相关,并且两种因子之间也呈正相关。结论 MMP-9和IL-8在鼻息肉组织中的高表达和EOS浸润呈正相关,两者可能在鼻息肉形成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白介素5和趋化因子eotaxin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强  康健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6):649-651,658,F0003
目的:研究白介素5和趋化因子eotaxin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与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状态的相关性。方法: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结合半定量分析方法检测20例鼻息肉和8例下鼻甲黏膜组织(对照组)中白介素5和eotaxin的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运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中EOS的分布及白介素5和eotaxin的蛋白表达情况,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每组中EOS浸润数目与白介素5和eotaxi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20例鼻息肉组织中以EOS浸润阳性(+)以上者有75%(15例),明显高于8例对照组的12.5%(1例)。且鼻息肉组织中的浸润EOS率21.64±4.33明显高于对照组1.15±0.68(P<0.01);2鼻息肉组织中白介素5和eotaxin的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白介素5和eotaxin的mRNA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4白介素5和eotaxin的表达与EOS浸润相关(P<0.01),且两种因子之间也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从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均表明在鼻息肉组织中白介素5和eotaxin含量明显升高,而且与组织中EOS浸润呈明显相关性,提示白介素5和eotaxin是鼻息肉病变中重要的EOS趋化因子,并增强该细胞的局部作用,参与了鼻息肉的发病机制,且二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临床特征及IL-17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EOS浸润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未发生EOS浸润)和观察组(45例,发生EOS浸润)。患者均行鼻内镜检查,并留取鼻息肉组织待用。检测患者鼻息肉组织及外周静脉血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对患者行鼻内镜及CT检查,采用Lund-Kennedey及Lund-Mackey评分对患者病变程度及病变范围进行评估;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其差异,并对可能影响患者发生EOS浸润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究EOS浸润与病灶组织及IL-17表达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病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及患者病灶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鼻内镜检查息肉、水肿及鼻漏方面Lund-Kennedey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CT检查结合Lund-Mackey评分在后组筛窦、鼻道窦口复合体、蝶窦及蝶筛隐窝部位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上颌窦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前组筛窦及额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鼻息肉组织及血清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血清IL-17水平、鼻息肉组织IL-17水平、蝶筛隐窝、蝶窦病变、鼻道窦口复合体、后组筛窦与EOS浸润均呈正相关(r =0.859、0.904、0.955、0.680、0.281和0.421,均P =0.000);上颌窦病变与EOS浸润呈负相关(r =-0.700,P =0.000);鼻漏评分与EOS浸润无相关性(r =0.147,P =0.073)。结论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发生EOS浸润时,其病灶组织及血清IL-17水平异常改变,且血清IL-17水平、鼻息肉组织IL-17水平、鼻窦病变情况与EOS浸润相关,该研究有助于揭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发病机制,并为治疗提供新思路,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4,(4):319-321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IL)-17、干扰素(IFN)-γ及IL-4在人鼻息肉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h17,Th1及Th2细胞在鼻息肉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30例鼻息肉组鼻息肉组织和20例正常对照组下鼻甲黏膜组织中IL-17,IFN-γ及IL-4表达情况.[结果]30例鼻息肉中IL-17,IFN-γ及IL-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68%±10.63%,29.54%±9.09%,50.16%±16.37%,与正常对照组5.66%±3.52%,15.51%±6.01%,5.85%±3.10%相比较,IL-17及IL-4在鼻息肉中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鼻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FN-γ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鼻息肉中EOS缺乏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息肉中IL-17,IL-4表达均增强,而IFN-γ呈低表达,提示鼻息肉中Th17/Th2细胞占优势,Th17,Th1及Th2细胞在鼻息肉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赵冉  许建华 《安徽医学》2022,43(12):1453-1457
目的 探讨并分析鼻息肉组织白介素-5(IL-5)、芳香烃受体(AhR)、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表达水平与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3~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渝北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37例行鼻窦手术切除鼻息肉患者作为息肉组,依据Eos浸润程度不同将其分为I度浸润组(n=11)、Ⅱ度浸润组(n=17)和Ⅲ度浸润组(n=9);另选20例同期行单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中鼻甲黏膜组织患者作为正常组。留取息肉组患者鼻息肉组织和正常组患者的鼻黏膜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组织标本中IL-5和AhR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ORγt表达,苏木素-伊红染色法对组织进行染色并计算Eos计数和Eos密度,分析鼻息肉组织中IL-5、AhR和RORγt表达水平与Eos浸润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息肉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T评分和内镜评分均高于正常组(P<0.05),鼻息肉组织中IL-5、AhR和RORγt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Eos计数和Eos密度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9.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为常见慢性鼻-鼻窦炎,是引起患者嗅觉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1].研究发现,CRSwNP患者病变组织常伴有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EOS)浸润,且EOS浸润在鼻息肉的形成及进展中有重要作用[2].然而目前CRSwNP患者发生EOS浸润的原因尚未明确.Ba等[3]研究发现,虽然人外周血中EOS占白细胞比例不及10%,但其对变应原、致炎因子引起的炎性反应有重要的介导作用.EOS为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的关键效应细胞,IL-5在EOS浸润过程中有促使其趋化、活化和抑制凋亡作用[4].也有研究发现,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是引起细胞活化、EOS浸润的主要原因,而细胞因子IL-5在IgE生成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5-6].目前对于CRSwNP患者鼻黏膜EOS趋化因子(Eotaxin 2)在息肉形成过程中的机制及其与IL-5的关系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8例CRSwNP患者展开分析,以探讨CRSwNP患者鼻息肉黏膜Eotaxin-2及IL-5表达及其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鼻息肉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2(Eotaxin-2)的表达水平,探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为鼻息肉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鼻息肉患者术后鼻息肉组织标本、10例正常下鼻甲组织中IL-17及Eotaxin-2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①IL-17、Eotaxin-2在人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9.17%、83.33%,在正常下鼻甲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均为1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IL-17与Eotaxin-2在人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①IL-17和Eotaxin-2是在鼻息肉组织中表达增高,对鼻息肉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②鼻息肉组织中IL-17的表达与Eotaxin-2表达正相关,IL-17与鼻息肉形成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 granulocyte,EOS)增多有关,具有趋化EOS的作用,IL-17高表达是造成Eotaxin-2表达增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IL-23在鼻息肉(NP)组织中的表达及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鼻息肉患者手术切除标本30例(观察组)、同期行单纯鼻中隔手术的下鼻甲黏膜1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L-23的表达情况,HE染色检测嗜酸性粒细胞数.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指标与鼻息肉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IL-23阳性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IL-23的表达与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一致.结论 IL-23在鼻息肉组织中的离表达及与嗜酸性粒细胞的关系与鼻息肉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浸润对鼻息肉术后鼻腔黏膜转归及疗效影响的因素。方法:对于50例鼻息肉患者术中及部分术后复发的鼻息肉组织和上颌窦口周边水肿组织采用Chromo-trope 2R特染,检测以上标本中嗜酸性粒细胞在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术后术腔黏膜恢复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鼻息肉组织中EOS水平明显高于中鼻甲黏膜组织,且随时间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P<0.01);EOS浸润程度越深,鼻腔黏膜恢复越慢,鼻息肉复发越快。结论:EOS浸润在鼻息肉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提示其可能参与延迟鼻窦、鼻腔黏膜上皮化的进程,可作为疗效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息肉组织中IL-25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型鼻息肉患者(ECRSwNP组,13例)、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型鼻息肉患者(NECRSwNP组,12例)及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正常组,8例)局部组织中IL-25的表达水平;采用HE染色法观察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各组染色强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14.547,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ECRSwNP组染色强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NECRSwNP组染色强度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 ECRSwNP组免疫反应评分的中位水平为70.575,NECRSwNP组为20.725,正常组为3.375,各组免疫反应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ECRSwNP组免疫反应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NECRSwNP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息肉组织中IL-25及嗜酸性粒细胞表达明显增多,且两者呈正相关,并在鼻息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7C(IL-17C)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6年6月间行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s)患者的鼻息肉标本50例(鼻息肉组),同时收集同期住院行鼻中隔成形术的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中鼻甲黏膜标本10例(对照组).根据HE染色结果再将鼻息肉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型和非嗜酸性粒细胞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IL-17C在鼻息肉组及对照组标本中的表达水平.[结果]鼻息肉组50例中嗜酸性粒细胞型24例(48.0%),非嗜酸性粒细胞型26例(52.0%);IL-17C主要在鼻息肉组织的上皮细胞中表达.鼻息肉组IL-17C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嗜酸性粒细胞型鼻息肉组中的IL-17C阳性表达率为87.5%,非嗜酸性粒细胞型鼻息肉组为73.1%,对照组为20.0%,嗜酸性粒细胞型鼻息肉组及非嗜酸性粒细胞型鼻息肉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7C在嗜酸性粒细胞型鼻息肉的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强度评分明显高于非嗜酸性粒细胞型(P<0.05).[结论] IL-17C是参与CRSwNPs发病的重要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型鼻息肉的一般情况特点、临床表现及IL-6的免疫组化表达,为进一步认识鼻息肉的分类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根据细胞浸润程度的不同,筛选出中性粒细胞型鼻息肉38例,嗜酸性粒细胞型鼻息肉46例,作为实验组[7];单纯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患者的钩突黏膜2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读取实验组鼻息肉患者的血常规,得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统计男女性别比例,用鼻息肉患者健康状况评估测试-20(SNOT-20)(最重要的5项)方法对84例鼻息肉患者的主观症状进行评分,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出鼻息肉和钩突粘膜组织中IL-6表达的阳性率。用统计软件(SPSS21.0)处理以上数据,统计学方法用计量资料两组间进行正态性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1)中性粒细胞型鼻息肉(NEUNP)患者的年龄、性别、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与嗜酸性粒细胞型鼻息肉(EOSNP)患者的无显著差异。(2)NEUNP患者咳嗽症状比EOSNP患者重,P0.05,有统计学意义;NEUNP患者患流脓鼻涕症状比EOSNP患者重,P0.05,有统计学意义。(3)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NEUNP阳性率明显高于EOSNP阳性率,P0.05,有统计学意义;NEUNP阳性率、EOSNP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性粒细胞型鼻息肉患者有更重的咳嗽、流脓涕症状,IL-6阳性表达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谢荣章  叶伙梅  袁炜华 《重庆医学》2013,(21):2536-2538
目的检测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甲状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水平,探讨IL-17在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入院确诊的HT患者20例(HT组),另选择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甲状腺组织中IL-17mRNA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RT-PCR检测发现HT组IL-17mRNA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分析中HT组IL-17蛋白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7mRNA在HT患者甲状腺组织内的高表达,提示IL-17有可能参与了HT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可能与HT患者甲状腺组织内淋巴细胞的大量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鼻息肉中白细胞介素-8(IL-8)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在鼻息肉中的分布和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ABC法)检测32例鼻息肉和12例正常对照组下鼻甲前端粘膜组织内IL-8免疫阳性物颗粒的分布和表达。结果 鼻息肉中IL-8免疫阳性物质存在且主要分布在鼻息肉上皮层和嗜酸性粒细胞的细胞浆内;对照组中,上皮层细胞浆有少量的IL-8免疫阳性颗粒着色。结论 IL-8与鼻息肉的形成有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和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质(ECP)的影响.[方法]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实验组)与未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对照组)鼻息肉组织中EOS计数和ECP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组织中EOS浸润数及ECP阳性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通过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的募集和活化,减轻鼻息肉组织中的炎症反应程度,抑制鼻息肉组织中ECP的表达,达到治疗鼻息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鼻息肉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30例鼻息肉标本和20例正常下鼻甲黏膜标本中HGF与VEGF的表达.结果:鼻息肉组织中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鼻息肉组织中HGF和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和76.7%,均高于正常对照组(30.0%和10.0%,P<0.05),且在鼻息肉血管内皮细胞及间质浸润的炎症细胞中2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630,P<0.05;r=0.514,P<0.05).结论:鼻息肉组织中HGF和VEGF的表达增强,提示2者可能协同参与鼻息肉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IL-15mRNA在鼻息肉与下鼻甲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与Bcl-2、Bcl-XL表达的关系,明确鼻息肉中IL-15的来源,探讨其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测定24例鼻息肉与8例下鼻甲的IL-15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组织中Bcl-2及Bcl-XL的表达情况。结果鼻息肉组中IL-15mRNA在黏膜下固有层浸润的以EOS为主的炎症细胞有很强的表达,与下鼻甲组IL-15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L-15mRNA在多数鼻息肉中的黏膜下腺体上皮细胞有表达,且强于在下鼻甲组的表达。黏膜下固有层炎症细胞IL-15mRNA的表达与Bcl-XL的表达有相关性( r=0.592)。结论 IL-15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的方式作用于位于黏膜下固有层中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并通过Bcl-XL途径诱导的凋亡抑制在鼻息肉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IL-15在鼻息肉中黏膜下腺体的表达强于在下鼻甲中的表达,可能参与了鼻息肉形成过程中黏膜下腺体分泌功能紊乱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