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梅亭社区居民在健康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和健康行为的形成情况。方法 2011年12月对梅亭社区年满18周岁的居民采用机械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892名,并与往年基线调查(干预前)结果相比较。结果梅亭社区居民在干预后健康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2.0%,较干预前的65.4%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男性健康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2.7%,比女性81.4%略高;女性健康行为平均形成率为81.0%,比男性79.2%高;户籍人群健康知识平均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平均形成率均比非户籍人群高。结论实施健康干预是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福田区益田社区居民健康知识、行为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健康行为形成情况,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对3600名社区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9.4%,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9.9%。预防艾滋病、肥胖、病毒性肝炎知识知晓率顺次居前3位,分别为90.4%、86.3%和77.4%;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最低(47.2%)。不食变质食品、勤洗手、不酗酒的健康行为形成率顺次居前3位,分别为88.7%、87.6%和84.0%,坚持体育锻炼最低(29.2%)。文化程度的高低与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呈正相关;深圳户籍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比流动人口和暂住人群高(P〈0.01);不同年龄组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存在差异(P〈0.01),健康行为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要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重点宣传专题,反复实施健康促进干预。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民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 了解深圳市居民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健康行为形成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 ,抽取 63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随机抽取其中 1 5岁以上居民 648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 60 1 4% ;3 0~ 3 9岁健康知识知晓率最多为 61 73 % ;随着居民文化程度增高 ,健康知识知晓率相应增高。市民健康行为形成率达 75 1 7% ,女性健康行为形成率高于男性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具有深圳户籍人的健康行为形成率高于暂住人口。结论 深圳市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仍不高 ,需制定不同策略 ,完善居委会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相结合的健康教育网络 ,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分析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影响因素,为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和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我镇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16岁以上常住居民400人进行健康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2.42%,社区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2.89%,男性健康知识知晓率低于女性健康知识知晓率,大专本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高于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居民;Logistic多元回归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职业会影响居民健康知识与行为。结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与健康行为形成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开展多渠道、多方位的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关注男性以及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社区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合理科学的建议。方法 2012年7月采用随机抽样选取调查对象,在南山区南油社区中随机抽取约120户家庭,调查对象为在深圳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16周岁以上居民。调查采用深圳市统一编制问卷,内容包括健康素养的知识与理念、行为和技能3个部分,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489名居民,男性202人,女性287人;平均年龄为(36.01±11.98)岁;深圳户籍179人,非深圳户籍310人。南油社区居民平均健康知识与理念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健康技能掌握率分别为72.0%(352/489)、72.4%(354/489)和64.8%(317/489)。女性健康知识与理念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要高于男性(均P<0.01);深圳户籍居民健康知识与理念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高于非深圳户籍居民(均P<0.01);不同年龄组居民的健康知识与理念的知晓率、健康行为的形成率和健康技能掌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文化程度高的居民健康知识与理念、健康行为和健康技能水平高于文化程度低的居民(均P<0.01)。认知最差的为孕期保健及不良情绪的疏泄,知晓率分别为18.2%(89/489)和18.8%(92/489);主动获取健康信息、常喝牛奶及锻炼习惯的形成率较低,依次为24.5%(120/489)、25.6%(125/489)和28.6%(140/489);易爆标识、放射性标识及生物安全标识的掌握率不高,掌握率依次为30.9%(151/489)、31.7%(155/489)和33.9%(166/489)。结论深圳市南山区南油社区居民的知识理念、行为以及技能水平仍有待提高。在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时应该有针对性,对不同性别、年龄、户籍和学历的人群应制定适合的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罗湖区居民健康需求和健康素养现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对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和健康素养状况等现况调查,为制订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市统一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健康需求、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和健康技能的掌握程度,通过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居民健康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80.9%,健康基本行为的总体形成率为74.9%,基本健康技能的总掌握正确率为68.6%。文化程度高的人群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掌握程度较好;②女性对健康行为的掌握程度要好于男性:③深圳户籍人群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掌握要好于非深圳户籍的人群;④年轻人健康行为形成和健康技能的掌握程度情况低于大年龄组。营养知识、伤害处理、健康“四大基石”知晓率偏低。参加锻炼习惯、睡眠保障的形成率比较低。居民较关注有关慢性病防治、传染病防治以及伤害急救的健康知识需求。结论针对居民的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兴趣爱好和健康需求等开展能被居民接受和理解的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苏州某区社区居民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健康行为形成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苏州市某区社区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采用SAS6.12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频数分析对变量进行频数和百分比描述;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以调查人群的基本特征等为自变量,分别以人群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健康行为为应变量,分析人群健康知识知晓和健康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为77.5%和69.02%;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健康知识知晓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性别是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此外,慢性病患病、收入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该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总体较高,要通过电视、报刊等多种渠道,以男性、文化程度较低者、<60岁者和工人等人群为重点,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健康社区建设工作对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程度与促进居民健康行为形成水平的效果.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分别在2009年4月和2011年10月,对上海市某健康社区所辖11个镇/街道的768名居民进行干预前的基线调查和干预后的追踪调查.结果 干预后该健康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82.69%)高于干预前(70.63%),干预后的健康行为形成率(74.36%)高于干预前(63.06%),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差异和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形成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社区建设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居民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可以有效促进居民健康行为的形成水平,应持续大力推广健康社区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京市江宁区开展创建健康城市后,居民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与健康行为的形成率。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江宁区18个社区,年龄在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自填式问卷调查其健康基本知识、生活行为方式、健康城市常识情况。结果江宁区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2.5%,健康行为形成率为7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健康知识知晓率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健康城市知晓率与健康知识知晓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3和0.52。结论江宁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较好,对健康城市的相关知识了解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乡镇群众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健康知识问卷》、《健康行为调查》题库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取机关工作人员、社区居民、中小学生共74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机关公务员80.39%,社区居民56.94%,中学生68.38%,小学生76.45%。健康行为形成率机关公务员66.39%,社区居民63.46%,中学生76.45%,小学生95.15%。结论机关公务员健康知识知晓率比社区居民、中学生和小学生高,而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泰安市农村居民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石长胜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4):289-290,311
目的 评价对农村居民进行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根据社区诊断,选择17条健康知识和15项健康行为作为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的内容。随机抽取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的变化。结果 在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后,目标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平均由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前的44.24%升至82.56%;健康行为形成率平均由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前的68.49%提高到89.33%。结论 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是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知识水平、促进健康行为形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赵桂娟 《职业与健康》2014,(10):1403-1405
目的了解2010—2012年百色市居民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为制定下一步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百色市右江区5个社区的各80名居民进行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知识的宣传,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进行调查,以自填式问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0年居民对4个健康知识点知晓率较低,2011年所有健康知识点知晓率均明显提高,2012年则进一步提高(P〈0.05);总知晓率逐年提高(P〈0.05)。2010年4个健康行为形成率较低,2011年均明显提高,2012年则进一步提高(P〈0.05),总形成率逐年提高(P〈0.05)。结论百色市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逐渐提高,表明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及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顺义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素养的各种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在顺义农村地区抽取两个村,每村随机抽取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样本总量共670人。结果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三方面健康素养知晓率分别为74.68%、69.82%、63.97%,均呈现45岁以下年龄组高于45岁以上年龄组的特点。同时受教育程度越高,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越高。结论顺义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知晓水平总体不高,未达到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80%的指标,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特点,采用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策略和措施,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可行干预措施,帮助农民群众掌握基本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法:开展基线调查,了解农民基本健康知识和行为。结果:宁夏农民健康教育普及率、核心信息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不断提高,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疾病发病率逐年下降。结论:开展农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的社会工程,需要多部门合作,广大农民参与,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深圳市社区居民对乳腺癌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评价对社区居民进行乳腺癌健康教育的远期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对深圳市福田社区的18~70岁居民855人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进行2次问卷调查。结果:居民乳腺癌相关知识普遍来源于大众传媒,居民知晓率随着健康教育次数增多而提高,受教育程度越高,问卷回答正确率越高。采取健康教育干预后居民对乳腺癌一般知识、乳腺自我检查行为及对乳腺癌疾病态度比干预前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和改善(P<0.05)。结论:采取形式多样的乳腺癌健康教育有助于在社区居民中普及乳腺癌知识。应坚持不懈的深入基层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使健康教育工作得到更科学有效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卫生村创建前后农村居民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健康行为形成情况,为今后开展创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卫生村创建标准中的相关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人群一般情况、了解健康知识的途径、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情况等。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员于创建前后入户询问调查。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农村居民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健康知识的人数由创建前的24.22%上升至创建后的36.46%(P0.05),农村居民健康知识平均知晓率由创建前的73.59%上升至创建后的92.07%(P0.05),农村居民健康行为的总形成率由创建前的72.84%上升至创建后的85.65%(P0.05)。结论农村社区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创建卫生村对提高农村居民卫生健康意识、促进农村居民健康行为形成效果显著,是推动农村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及提高全民健康知识水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冷水滩区运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社区进行高血压健康管理和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肖家园社区居民中健康人群和高血压患者各200名,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对干预前后进行评价。结果经过3年的综合干预,健康人群和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分别为65.4%、51.3%;行为改变率为50.3%、40.8%,坚持规律服药率达33.5%,血压控制率25.5%。结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模式在社区高血压病管理与干预中,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知晓率、行为改变率和控制率,为控制和减少高血压并发症,提高患者人群的生活质量等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甘肃省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素养的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健康促进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5~69岁常住人口2946名,采用入户调查方式进行数据收集。结果甘肃省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1.99%;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的具备率分别为25.05%、16.13%和10.2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居民健康素养的独立影响因素。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具备率越高(OR=1.582);医务人员的健康素养具备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OR=3.598)。结论甘肃省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与2009年相比有一定的提高,3个方面素养的具备率符合"知信行"模式;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健康素养的独立影响因素。应根据行为干预理论和不同人群的特征,开展居民健康素养干预工作,以提高省内全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措施的效果。[方法]2006年.在泰安市泰山区抽取财源办事处七里铺社区.对全部18岁以上居民采用语言教育、文字教育、形象化教育和电化教育进行有关膳食结构与行为生活方式为内容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干预前与干预后人群有关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干预对象干预前后,对健康四大基石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44.25%、73.78%(P〈0.01),对13种一般健康知识与常见不良行为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28.45%、72.62%(P〈0.01),对10种常见病危害性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32.89%、70.60%(P〈0.01)。[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社区居民健康保健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