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外伤肌腱修复后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雪 《中原医刊》2006,33(10):92-93
目的探讨手外伤肌腱修复后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早期进行患指被动屈曲、主动伸直活动,中期指导病人行患指轻度主动活动,后期进行主动屈手指活动。结果31例中优良率达85%,有效率为93%。结论手外伤肌腱修复术后开展康复指导和心理护理能提高患指的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2.
手Ⅱ区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往往因制动或延迟活动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腱粘连,影响肌腱的正常滑动而导致手指功能恢复不佳。术后患指的早期活动可减轻屈肌腱粘连。因此,术后早期的康复治疗正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们所重视。1998年2月~2003年2月,我们收治了52例手Ⅱ区屈肌腱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手部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运动康复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行手部肌腱损伤修复术患者56例分两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康复组进行全面运动康复治疗与护理。就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手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手活动度康复优良率、术后肌腱再断、粘连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康复组手活动度康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术后肌腱再断、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手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康复组患者护理后手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手部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给予全面运动康复治疗与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手功能的康复,减少术后肌腱再断、粘连发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手部屈肌腱修复术后反向弹力固定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手部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使用反向弹力固定法治疗,进行早期控制性主被动功能锻炼。结果:根据TAM评判标准评定手功能的恢复,优112例(93.33%),良8例(6.67%),优良率100%,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手屈肌腱修复术后采用反向弹力固定,早期控制性主被动功能锻炼,能防止关节僵硬、肌腱粘连,促进肌腱愈合,该方法简单、实用、有效,值得基层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沈红维  应瑛  郭炜 《浙江医学》2018,(9):1009-1010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对手指屈肌腱粘连患者手指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手指屈肌腱损伤术后肌腱粘连患者120例,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患者(观察组)采取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计划完成率、患指主动活动范围(TAM)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计划完成率高于对照组(98.3%vs68.3%),TAM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对手指屈肌腱粘连患者患指功能恢复有效,可促进患指TAM,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屈指浅肌腱近位转移修复Ⅱ区屈肌腱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Ⅱ区屈肌腱缺损63例共72指,采用近位指屈浅肌腱转移修补肌腱缺损,重建手功能.术后早期保护性被动活动.结果:随访10月~23个月,采用国际手外科肌腱疗效评定法(TAM)评定:优36指,良27指,可7指,差2例,优良率87.5%.结论:对手指Ⅱ区屈肌腱损伤,采用近位屈指肌腱转移修补,并运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结合早期保护性被动活动,可早期恢复手指功能,有效地防止肌腱粘连,取得明显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持续被动运动仪对屈指肌腱损伤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使用持续被动运动仪(CPM)对手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康复组50例早期使用CPM与对照组50例未使用CPM手指功恢复结果的分析对比,总结CPM在手指屈肌腱修复术后的应用效果及评价。结果所有康复组病例未发生术后感染,肌腱粘连机率明显减少,手、指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早期使用CPM进行有计划的康复锻练,能有效防止或减少肌腱修复术后的粘连,提高手指的功能恢复程度。  相似文献   

8.
屈指肌腱修复术后的动力牵引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动力牵引治疗屈指肌腱修复术后患者25例(实验组)。实验组术后第1天开始在保护下主动伸指被动屈指活动。结果:实验组的手功能理想恢复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传统治疗组)的8%(P<0.01),粘连率为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5%(P<0.01)。结果提示:该方法简单易行,疗效显著,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减少手Ⅱ区屈肌腱断裂修复后粘连的方法。方法:早期手术将损伤肌腱膜包烧缝合,晚期自体肌腱周围膜异位移植包绕,2周后即开始可控制性训练。结果:经过6个月-15个月随访,15例患者功能恢复满意,3例患者尚可,2例患者再次手术。结论:此法治疗减少了肌腱粘连,更大程度恢复了手部功能,减少了病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使用被动运动仪(CPM)对手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康复组100例使用CPM与对照组100例使用CPM手指功能恢复结果的分析对比,总结CPM在手指屈肌腱修复术后的应用效果及评价。结果所有康复组病例未发生术后感染,肌腱粘连机率明显减少,手、指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早期使用CPM进行有计划的康复锻炼,能有效防止或减少肌腱修复术后的粘连,提高手指的功能恢复程度。  相似文献   

11.
傅青 《中国民康医学》2022,(7):100-102+106
目的:观察虚拟情景反馈训练联合常规康复护理在手指屈肌腱损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手指屈肌腱损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虚拟情景反馈训练,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手部肌力、手指关节活动范围、手部整体功能[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量表(UEFT)]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侧捏力、三点捏力、握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远端指间关节及手总主动活动度范围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UEF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情景反馈训练联合常规康复护理应用于手指屈肌腱损伤术后患者,可促进患者手部肌力恢复,增加术后手指关节活动范围,增强手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12.
郭世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4,(29):3999-3999
目的:探讨手创伤处理与康复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手创伤患者,首先给予彻底的清创术,骨折部采用内固定法,力争给予肌腱Ⅰ期修复,根据创面情况给予创面缝合修复,术后行手部早期功能康复。结果本组患者未发生术后严重功能障碍,仅1例患者关节活动受限,3例患者有轻度感染征象,给予对症治疗后全部好转;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切口不愈合情况。给予12个月随访,4例患者肌腱粘连后行Ⅱ期松解,余均康复,手指功能恢复情况良好。结论手部创伤在清创、防感染等处理上,要始终以不影响患者术后手部功能康复为目的,针对不同的创面情况,给予不同的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防止指屈肌腱粘连的有效方法。方法 90例144指屈肌腱损伤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在肌腱损伤修复后早期行主动活动;B组在肌腱修复后早期行被动活动,其他治疗两组相同,通过TAM法评价早期主动活动预防粘连的效果。结果 90例经平均随访6个月,A组优良率为89.5%,B组优良率为61.8%。两组比较有较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被动活动组粘连率较高,而早期主动活动组粘连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临床早期控制被动活动预防屈指肌腱粘连的疗效。方法 对102例196指屈指肌腱损伤行改良Kessler修复,术后行早期控制被动活动预防肌腱粘连,经6~28月随访,采用国际手外科联合会肌腱损伤委员会的评价方法进行疗效的评定。结果 肌腱顺利愈合,没有发现肌腱断裂现象,屈指肌腱功能恢复优级72.96%,良级16.84%。结论 早期控制被动活动可以预防屈指肌腱修复术后粘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早期控制被动活动预防屈指肌腱粘连的疗效。方法对 102例 196指屈指肌腱损伤行改良 Kessler修复,术后行早期控制被动活动预防肌腱粘连.经6~28月随访,采用国际手外科联合会肌腱损伤委员会的评价方法进行疗效的评定。结果肌腱顺利愈合,没有发现肌腱断裂现象,屈指肌腱功能恢复优级72.96%,良级16.84%。结论早期控制被动活动可以预防屈指肌腱修复术后粘连。  相似文献   

16.
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最常见的不良后果是肌腱粘连,影响手功能的恢复。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肌腱具有对肌腱及其周围组织损伤小,创面光滑,抗拉力强等优点。目前被认为是最佳的修复方法。但是,在临床观察中发现,仍有不少病例达不到满意效果,主要原因是缺乏系统的功能锻炼。2002年1月~2003年1月,我们对65例指屈肌腱损伤行显微修复的患者,术后早期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炼,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手外伤中指屈肌腱的损伤比较常见。对于肌腱Ⅱ区的指深、浅屈肌腱的损伤,常规修复后容易产生肌腱粘连,严重影响手功能。1999年1月-2000年12月,我们采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加周边连续褥式缝合一期修复Ⅱ区指屈肌腱,结合早期进行保护性主、被动活动的功能康复治疗,术后患指屈伸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达95.8%,有效地防止了肌腱粘连的发生,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药熏洗用于手屈指肌腱Ⅱ区修复后功能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熏洗方在手屈指肌腱Ⅱ区损伤修复后肌腱粘连功能恢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手屈指肌腱Ⅱ区损伤修复后的118例随机分中药熏洗组76例和无熏洗(对照组)42例,均于肌腱修复术后3周得到手指功能恢复,两组其他治疗方法均相同。测量手指活动改善情况以评定疗效。结果:118例均得到临床随访,随访时间2~4个月,平均3.1个月。中药熏洗组术后手指功能恢复较好,肌腱粘连12例,粘连率15%;对照组肌腱粘连15例,粘连率35%。两组比较,P<0.01。结论:中药熏洗可迅速消除手指肿胀,缓解手指疼痛,改善手指功能,降低肌腱粘连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生物蛋白胶预防屈肌腱粘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生物蛋白胶对屈肌腱吻合术后防止粘连及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84例屈肌腱吻合术后涂以生物蛋白胶(生物蛋白胶组),80倒不辅予任何处理(对照组)。术后随访2~14个月,观察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生物蛋白胶组和对照组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是80.9%,62.5%。结论生物蛋白胶对防止屈肌腱粘连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布比卡因配伍罂粟碱作运动与感觉分离臂丛麻醉药物,观察对肌腱修复手术设计和张力调整效果的影响。方法53例手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n=24)和B组(观察组,n=29),臂丛阻滞两组均用0.25%的布比卡因(1.5mg/kg),B组伍用0.0625mg/mL的罂粟碱(0.04mg/kg);比较两组药物对运动感觉阻滞分离程度。根据伤手的主动活动程度,来调整肌腱的张力和长度,彻底松解肌腱粘连。结果两组臂丛感觉神经阻滞无明显差异,运动神经阻滞B组显著轻于A组(P<0.01)。术中彻底松解粘连、肌腱长度调整到生理张力,术后伤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臂丛阻滞中用运动与感觉分离技术,可使肌腱修复手术中设计的张力和长度更适于术后早期功能训练和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