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38例患者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的资料,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结果本组中高尿酸血症占56.30%,高尿酸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尿酸组(χ2=16.212,P=0.000),且高尿酸组冠状动脉双支、多支病变发生率均高于非高尿酸组(χ2=6.981,P=0.008,χ2=8.764,P=0.003)。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肌钙蛋白I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血清肌钙蛋白Ⅰ(TnⅠ)与冠脉病变稳定性,程度及范围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临床表现,将256例患者分别进行分组,并比较他们的血清TnI水平。结果:(1)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TnI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1):(2)冠状动脉梗阻组患者血清TnI较冠状动脉狭窄患者高(P<0.01);(3)支病变组患者的血清TnI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患者(P<0.01)。结论 血清TnI水平与冠状病变稳定性,程度及范围相关,对冠心病的预后判断可能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的639例住院患者中,对常规心电图(ECG)检查进行CHD诊断价值的分析比较.并使用Spss 11.0统计软件分析包对数据进行R×C表χ2检验.结果 ECG检查的敏感性为77.2%,特异性为50.0%,假阳性率为50.0%,假阴性率为22.8%,阳性预测值为62.7%,阴性预测值为66.8%.心电图检查的阳性检出率随痛变支数的增多而增高,冠状动脉狭窄单支病变为64.6%.双支病变为87.9%.三支病变为89.3%.结论 ECG可作为CHD筛选检查的首选方法,具有实用价值,用于发现院外及日常生活中的心肌缺血.是其他检查方法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4.
背景: 以往的研究显示随着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增加, 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也增加。与白种人比较, 中国脑卒中的患者以颅内的小动脉病变居多而颅外颈动脉病变相对少见。目的: 观察存在冠状动脉 3 支病变患者的颈动脉和颅内动脉受累情况。设计: 观察性实验。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对象: 选择 2003- 08/2004- 08 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和住院的疑诊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 对其中发现 3 支病变的 126 例患者同时进行颈动脉造影检查。其中男 56 例, 女 70 例; 年龄 47~76 岁。纳入对象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方法: 126 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行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常规应用 Seldinger 技术穿刺股动脉插管, 多角度投照, 同时观察双侧颈动脉, 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面积狭窄百分比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图像后处理站直接计算获取。根据颈动脉造影结果为判定标准将患者分为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和颈动脉闭塞。主要观察指标: 患者颈动脉的狭窄程度。结果: 纳入的 126 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颈动脉轻度、中度、重度和闭塞的患者比例相当, 分别为 13 (10.32%), 18(14.29%), 12 (9.50%), 和 10 (7.90%)。冠状动脉 3 支病变合并颈动脉异常的比例为 42.06%。结论: 中国人群中冠状动脉 3 支病变同时合并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与西方人同样很高。冠状动脉 3 支病变的人群中, 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高于颅内动脉。冠状动脉 3 支病变的人应该接受颈动脉的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5.
吸烟与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吸烟是心血管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发心血管疾病的确切机机制及吸烟量和心血管危险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有待研究。目的:分析吸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设计:回顾性调查及对比实验。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象:选择2004—04/2005—04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500例疑似及确诊冠心病的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既往有胸痛病史或/及有心电图缺血性改变者。②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或疑似冠心病。排除标准:①变异性心绞痛。②手术前2周内有感染、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后Killp分级Ⅱ级以上)。③肝功能异常、血管疾病(需强的松治疗的大动脉炎)。④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肾上腺功能失常。纳入患者中,男370例,年龄42~76岁,平均(61&;#177;11)岁;女130例,年龄45~75岁,平均(61&;#177;12)岁。本实验经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每位患者签署同意书。方法:①对纳入500例疑似及确诊冠心病患者进行吸烟习惯调查,依据吸烟与否将患者分为吸烟组(n=254)和不吸烟两组(n=246)。②对所有患者进行人体测量(体质量指数与收缩压、舒张压的测量),检测患者的外周血中自细胞计数(包括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和嗜碱性粒细胞计数)。③应用国际上通行的Gensini’s评分系统(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冠心病严重程度是狭窄血管功能改变及其累及灌注心肌范围共同作用的结果,冠脉管腔直径明显减小比远端损伤得分更高)对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进行评价。④对吸烟组患者吸烟量和Gensini’s评分、人体测量、白细胞计数的Spearman相关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计数、Gensini’s评分结果。②吸烟组患者吸烟量和Gensini’s评分、人体测量、白细胞计数的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结果:①吸烟组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水平与Gensini’s评分明显高于非吸烟组患者(P〈0.05-0.01)。②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组患者的吸烟总数、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水平与Gensini’s评分显著相关(r=0.109,0.100,0.135,0.139,P〈0.05~0.01)。结论:吸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显著相关,并且炎症反应可能是这种相关关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索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7年4月拟诊为冠心病(CHD)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住院患者105例,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冠脉造影正常组,造影时抽血进行血清脂联素水平测定,根据造影结果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定冠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探讨冠脉血管狭窄程度与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关系。结果1)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冠脉造影正常者,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娃低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2)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在单支病变、双支病变、Gensini积分〈40分者相差艰著(P〈0.05),但在三支病变组、Gensini积分〉40者,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存在密切联系,血清脂联素水平可能成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999年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564例住院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调查。结果:冠状动脉病变2,3支组与0支组,1支组比较,吸烟量、高血压病程、低密度脂蛋白、年龄及糖尿病病程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 ̄0.02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吸烟、糖尿病、男性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R=1.966 ̄  相似文献   

8.
背景:吸烟是心血管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发心血管疾病的确切机机制及吸烟量和心血管危险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有待研究。目的:分析吸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设计:回顾性调查及对比实验。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象:选择2004-04/2005-04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500例疑似及确诊冠心病的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既往有胸痛病史或/及有心电图缺血性改变者。②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或疑似冠心病。排除标准:①变异性心绞痛。②手术前2周内有感染、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后Killp分级II级以上)。③肝功能异常、血管疾病(需强的松治疗的大动脉炎)。④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肾上腺功能失常。纳入患者中,男370例,年龄42~76岁,平均(61±11)岁;女130例,年龄45~75岁,平均(61±12)岁。本实验经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每位患者签署同意书。方法:①对纳入500例疑似及确诊冠心病患者进行吸烟习惯调查,依据吸烟与否将患者分为吸烟组(n=254)和不吸烟两组(n=246)。②对所有患者进行人体测量(体质量指数与收缩压、舒张压的测量),检测患者的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包括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和嗜碱性粒细胞计数)。③应用国际上通行的Gensini’s评分系统(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冠心病严重程度是狭窄血管功能改变及其累及灌注心肌范围共同作用的结果,冠脉管腔直径明显减小比远端损伤得分更高)对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进行评价。④对吸烟组患者吸烟量和Gensini’s评分、人体测量、白细胞计数的Spearman相关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计数、Gensini’s评分结果。②吸烟组患者吸烟量和Gensini’s评分、人体测量、白细胞计数的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结果:①吸烟组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水平与Gensini’s评分明显高于非吸烟组患者(P<0.05~0.01)。②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组患者的吸烟总数、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水平与Gensini’s评分显著相关(r=0.109,0.100,0.135,0.139,P<0.05~0.01)。结论:吸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显著相关,并且炎症反应可能是这种相关关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尿酸(uricacid,UA)和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oronary atherosclerosis,C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98例CA患者为病例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同期选择64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受试者UA、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和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A患者组的U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患者组的TBIL、DBIL和IBIL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O.05);多支病变组患者的UA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组患者的TBIL、IBIL水平均低于单支病变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支病变组患者的DBIL水平虽低于单支病变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TBIL、DBIL和IBIL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07、-0.884、-0.867和-0.859(P均〈0.05)。结论高UA和低血胆红素水平是CA的危险因素,可作为CA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与冠脉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9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后于后期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记录各例临床资料和造影结果。结果经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分组后各组间冠脉狭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密切关系,二者是明显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 ,以及年龄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10 6例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按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冠状动脉正常年龄 <5 0岁组、冠状动脉正常年龄≥ 5 0岁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 5组 ,测定和比较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峰值、A峰值、E/A比值。结果 单支病变、双支病变组E峰、E/A比值下降 ,三支病变组E峰、E/A值无改变 ,冠状动脉正常年龄≥ 5 0岁组E峰、E/A值较 <5 0岁组明显减低、A峰值明显升高。结论 冠心病早期左室舒张功能下降 ,随病变程度加重 ,左室舒张功能呈“伪正常”化 ;年龄对舒张功能呈增龄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海棠  宋建平 《临床医学》2008,28(12):11-1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在本院行冠脉造影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年龄、性别、吸烟、血压、血脂、血糖及危险因素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对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进行定量Gensini评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示:在冠脉积分逐渐增高的四组中,单个危险因素和危险因素数目的百分率也都逐渐增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脂血症为冠脉狭窄的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糖尿病、男性、高血压、老龄。结论高脂血症是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20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血生化、心脏彩超、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采用Gemini评分将入选患者按积分由低到高分成4组.结果 总胆红素(TBIL)、左房内径(LAD)、左室内径(LVD)、左室射血分数(LVEF)在不同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Gensini积分与各变量间Spearman相关性比较:LAD(r=0.280,P=0.000)、LVD(r=0.176,P=0.011)与积分呈显著正相关,TBIL(r=-0.541,P=0.000)、LVEF(r=-0.222,P=0.001)与积分呈显著负相关.Gensini积分与各参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TBIL(P=0.000)、LVD(P=0.002)与积分呈独立相关.结论 TBIL、LVD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积分呈独立相关,是Gemini积分的独立影响因子.LVEF与冠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对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OPG (osteoprotegerin) is an inhibitor of osteoclastogenesis and recent work suggests it has a role in atherosclerosis. Therefore we measured serum OPG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ompared the serum OPG levels among the different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stenotic vessels and determined whether there was any correlation with aortic calcification, LV (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 and serum CRP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Subjects (n=100; mean age, 57 years) who underwent coronary angiograms were enrolled. Blood pressure, body mass index, fasting blood glucose, lipid profiles and CRP levels were measured and the LV mass indices were calculated using ECGs. Serum OPG levels were measured by ELISA. The presence of calcification in the aortic notch was checked by a chest X-ray. The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stenotic vessels. The mean serum OPG level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s the number of stenotic vessels increased, and the mean serum OPG levels were higher in the group with three-vessel disease compared with the groups with no- or one-vessel disease. The mean serum CRP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group with three-vessel disease compared with the groups with no-, one- and two-vessel disease. Age and LV mass index showe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serum OPG levels, although significance was lost after an adjustment for age. Serum CRP level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rum OPG levels even after an adjustment for age.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serum OPG levels according to the presence of fasting hyperglycaemia or aortic calcification. In conclusion, serum OPG level was related to the severity of stenotic coronary arteries and serum CRP levels. LV mass indices showe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OPG levels. The precise mechanism for the role of OPG in atherosclerosis needs to be investigated further.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动态血压参数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可疑冠心病患者21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非冠状动脉病变组(43例)和冠状动脉病变组(169例),冠状动脉病变组患者根据病变范围再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56例)、双支血管病变组(38例)与3支血管病变组(75例),分析比较各组动态血压参数。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脉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脉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脉压、最高收缩压、最低收缩压均明显高于非冠状动脉病变组(P〈0.05),且随着狭窄支数增加而逐渐增高,以3支血管病变组明显(P〈0.05);冠状动脉病变组白天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舒张压、最高舒张压均明显低于非冠状动脉病变组(P〈0.05),且随狭窄支数增加有逐渐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杓型血压模式比较,非杓型、反杓型、超杓型血压模式患者双支和3支血管病变发生率率明显增高(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夜间平均收缩压对冠心病有独立的预测价值(P〈0.05)。结论夜间平均脉压、最高收缩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夜间平均收缩压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最佳参数;血压模式的改变是造成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轻度肾功能不全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 6 4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行冠脉造影 ,按入院时血清肌酐是否 >10 6 .0 8μmol/L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及肾功能不全组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用造影图像处理系统测量 ,并以病变损害的程度评分。分析轻度肾功能不全和冠脉狭窄程度的定性及定量关系。结果 轻度肾功能不全独立于其他冠心病易患因素 ,与冠脉狭窄程度相关。结论 轻度肾功能不全可以作为评估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时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血脂的变化及意义,探讨进行干预的可能性。方法:29例冠心病同时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按冠状动脉主要分支最大狭窄程度和斑块病变类型不同分为明显病变组和轻度病变组,另取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非冠心病者16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空腹血糖、胰岛素和餐后2h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血脂的变化。结果:空腹血糖、胰岛素和餐后2h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血脂水平,冠心病同时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t=2.05~6.11,P<0.05~0.01),且冠状动脉明显病变组显著高于冠状动脉轻度病变组(t=2.91~6.11,P均<0.05)。结论:空腹血糖、胰岛素和餐后2h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和血脂的变化可能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一定关系,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可严重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分析,探讨血清脂蛋白(a)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384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正常对照组、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正常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分析各组血清脂蛋白(a)水平,并对血清脂蛋白(a)浓度及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行相关分析.结果: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的血清脂蛋白(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378,P<0.01);心肌梗死组血清脂蛋白(a)水平明显高于心绞痛组(P<0.01).结论: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血清脂蛋白(a)水平升高与心肌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MSCT评价冠状动脉软斑块狭窄程度与左心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SCT在评价冠状动脉软斑块狭窄的同时测定左心室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2例接受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包括46例单纯软斑块致冠状动脉狭窄(软斑块组,又分为轻、中、重度狭窄组)和186例冠状动脉正常者(正常组)。以测量血管直径法,按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I~Ⅳ组,并计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EF)。结果 轻度、中度狭窄组与正常组间E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与正常组间ESV值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其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DV、SV、心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CTA可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当冠状动脉管径狭窄>50%时,左心室收缩功能有不同程度下降;当冠状动脉管径狭窄>75%时,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明显。MSCT可准确、可靠地定量评价冠状动脉硬化狭窄及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