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颅内多发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与多发海绵状血管瘤术前鉴别诊断。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例误诊为海绵状血管瘤的多发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结果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与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术前难以鉴别,伴有急性较大量出血的病变,高度怀疑为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  相似文献   

2.
李荣香 《医疗装备》2006,19(4):13-13
资料:肝海绵状血管瘤28例。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龄37岁。肝囊肿36例,男16例,女20例,平均年龄32岁。MR表现:(1)海绵状血管瘤呈圆形、卵圆形18例,分叶状10例。一般边界光滑、锐利。T1w信号中有更低信号,或稍低信号或近似等信号。T2w为高信号,有人称灯泡征,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因纤  相似文献   

3.
对12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铜针留置术治疗并取得成功,护理是铜针留置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组资料结合手术方法对术前及术后的护理经验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报告了20例海绵状血管瘤患儿使用铜针留置术,其中9例为面颈部海绵状血管瘤,11例为四肢海绵状血管瘤,经术后6个月~2年的随访。获得较好的疗效。对铜针留置术治疗原理、手术操作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了讨论。本手术对一些难治性海绵状血管瘤提供一种简便、安全及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小儿海绵状血管瘤内注射平阳霉素或确炎舒松-A 120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瘤是小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和 /或先天性畸形 ,发病率高达 3%~ 8% [1 ] 。尽管多数血管瘤可自行消退 ,但海绵状血管瘤不会自行退化 ,持续发展并引起破坏面容、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作者用平阳霉素或确炎舒松 A瘤内注射治疗小儿海绵状血管瘤共 12 0例 ,现将两组疗效汇报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1998~ 2 0 0 0年 12 0例确诊为海绵状血管瘤的患儿中 ,男 4 8例 ,女 72例 ,男女比为 2∶3。年龄 3个月~12岁 ,小于 2岁有 95例。瘤体最小为 0 8cm× 0 5cm×0 5cm ,最大为 6 8cm× 5 5cm× 2 2cm。 12 0例患儿胸透、血常规和肝…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与MRI对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宜春市中医院接诊的76例疑似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后接受CT与MRI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MRI单独及联合诊断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经手术病理检查,76例患者中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55例,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12例,脑膜瘤5例,动静脉畸形4例;MRI诊断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灵敏度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MRI诊断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两者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联合MRI诊断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较高,可为临床拟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颅内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磁共振表现,加深对典型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至2009年44位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病人,5例是多发。对5例进行MR的DWI、T2FLAIR、T2WI、T1WI、MRA扫描和T1WI增强扫描。研究这5例典型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结果 颅内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DWI、T2FLAIR、T2WI的显示率为100%,T1WI,增强T1WI的显示率为94.3%,MRA的显示率为0%。结论 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主要依靠DWI、T2FLAIR、T2WI,而MRA对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8.
90锶-90钇敷贴治疗小儿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90锶-90钇敷贴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67例位于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血管瘤患者进行照射治疗,治疗时间不超过3个疗程。结果267例血管瘤患儿痊愈率为71.2%;以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疗效最佳,痊愈率为94.5%;其次为鲜红斑痣55.3%;混合血管瘤26.1%;海绵状11.7%。血管瘤突出皮肤表面厚度影响疗效,厚度≤5 mm痊愈率高于突出皮肤>5 mm。年龄与疗效密切相关,年龄越小,疗效越好。结论90锶-90钇敷贴治疗先天性皮肤血管瘤安全、简便,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术治疗48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病人资料,对手术指征、手术方式选择及治疗效果、并发症进行讨论。结果48例病人中,32例采用肝叶(段)切除,12例采用血管瘤摘除术,瘤体缝扎术、肝动脉结扎或/和栓塞术等方法4例。17例出现手术并发症,以胸腔积液及膈下积液多见。结论直径大于5cm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应考虑手术治疗并根据病变大小、部位、全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以肝叶(段)切除、血管瘤摘除术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0.
海绵状血管瘤可发生于人体各个组织、器官,临床上以肌肉发病率较高。收集我院1985~1988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4例肌肉海绵状血管瘤(以下简称血管瘤),分析其临床X线表现,着重对其瘤体造影方法及其诊断价值作一讨论。一般资料一、性别与年龄:男30例,女14例,发病年龄6个月至63岁,平均24岁,其中17至26岁最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及低场MRI两种检查方法在检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方面的优劣及其联合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3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病例资料,其中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20例,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3例。23例患者均进行CT及MRI检查,并分析比较海绵状血管瘤病灶的CT和MRI表现及其诊断结果,采用CT、MRI、CT+MRI方法,对照单独进行CT、MRI及联合CT+MRI应用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检出率。结果:单独采用CT和低场MRI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54.0%和75.6%,特异度分别为63.5%和79.0%,准确率分别为47.8%和74.0%,检出率分别为43%和84%;联合CT+低场MRI两种检查方法,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灵敏度提高到87.2%,检出率为98%,特异度和准确率均提高到82.4%和85.3%。其准确率及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6,x2=16.73;P<0.01)。结论:在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方面,MRI较CT具有优势;结合CT+MRI两种检查方法,更有助于病变的检测,其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12例鞍旁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的MRI-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呈显著强化.结果 9例肿瘤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术后颅内高压症状均得到缓解;6例有视力、视野障碍者,改善5例,无变化1例;5例术前眼球活动障碍者,改善3例,无变化2例;4例术前有垂体内分泌功能障碍者,改善2例,无变化2例;术后早期并发尿崩症和电解质代谢紊乱3例,同侧动眼神经功能障碍2例.术后随访(30.51±2.57)个月,3例尿崩症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均痊愈,动眼神经功能障碍恢复l例.12例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或增大.结论 MRI检查有助于术前对鞍旁海绵状血管瘤做出正确的诊断;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9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31例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均行手术治疗,病理确诊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前头颅CT和MRI扫描提示肿瘤呈均一性显著强化,边缘清晰。手术无1例死亡,疗效满意。结论海绵状血管瘤术前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诊断;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能否全面切除与病变位置有关。未全部切除的病灶须行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4.
41例肝海绵状血管瘤分析郑州153医院普外科方国恩,王福春,王旺河,夏炎,李永研自1979年以来,我科共收治肝脏海绵状血管瘤41例,现将我们的诊治经验结合文献分析总结。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41例中女性28例,男性13例。年龄在19~58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9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31例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均行手术治疗,病理确诊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前头颅CT和MRI扫描提示肿瘤呈均一性显著强化,边缘清晰。手术无1例死亡,疗效满意。结论海绵状血管瘤术前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诊断;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能否全面切除与病变位置有关。未全部切除的病灶须行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6.
我院采用铜蒸汽激光治疗57例口腔粘膜血管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59岁;男23例,女34例。肿瘤直径1.2cm~3.6cm;病理分类均为海绵状血管瘤。病损部位:唇粘膜18例,颊部粘膜39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手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指征、入路及术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脑于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结果 26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8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2例昏迷,自主呼吸未恢复,自动出院.术后随访8~42个月,7例肿瘤次全切除患者未恢复至术前状态,17例肿瘤全切除患者生存状态良好,定期复查头颅MRI,未见肿瘤确切复发.结论 对具备手术适应证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应采取外科手术切除,病灶争取全切除,复发率低,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唐一帆 《浙江预防医学》2004,16(4):72-72,76
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发生率占脑内脑血管畸形的7%,分为脑内型与脑外型.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较少见,常见于中颅窝底、鞍旁等部位,由于与硬膜关系密切,又称为"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1,2].笔者总结5例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CT和DSA的影像学表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核素β射线近距离治疗(包括核素敷贴治疗和放射性胶体内照射治疗)皮肤血管瘤的效果.方法 选取698例皮肤血管瘤患者,对于草莓状血管瘤及鲜红斑痣者行90Sr敷贴治疗;对于海绵状血管瘤均行32 P-D胶体注射治疗;对于混合型血管瘤行90Sr敷贴+32P-D胶体注射治疗病变部位,敷贴器为中国原子能科学院提供,大小为3 cm ×4 cm.照射剂量大致根据患者年龄确定,并根据患者体质、病变部位及病程长短等适当增减,1次/d,3d为一个疗程,3个月后根据病情进行下一个疗程治疗.根据血管瘤大小和患者年龄决定配置32 P-D的体积和32P-胶体放射性活度以及地塞米松的浓度,根据年龄大小和病变所在部位适当增减32p-胶体浓度及地塞米松用量.病损部位常规消毒,沿基底部进针,由近及远弥漫性注射,对于巨大血管瘤应多部位、多方向、由近及远弥漫性均匀注射.3个月后随访疗效,如未愈可行第二疗程治疗,一般不超过5个疗程.结果 90Sr敷贴治疗草莓状血管瘤痊愈率100%;90Sr敷贴治疗鲜红斑痣治愈率为59.2%;32P-D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治愈率为92.4%;90Sr敷贴+32p-D治疗混合型血管瘤治愈率为94.5%,且不易复发,不痛苦,不良反应少.结论 核素近距离治疗皮肤血管瘤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应用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对49例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病灶采用瘤体直接注射平阳霉素,7~10天注射1次,7次为一疗程。结果 治愈和基本治愈率为75.5%,好转10.2%。结论 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采用瘤体直接注射平阳霉素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