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原发性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与不伴脑梗死血浆同型半胱酸水平的变化,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方法:选择无脑梗死高血压患者36例;伴脑梗死高血压患者36例,均经头颅CT证实,其中9例为脑梗死再发;正常对照28例,无心血管病肝肾功能正常。所有研究对象均空腹取血,测定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量身高、体质量和血压。叶酸和维生素B12测定用放射免疫法;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用惠普HP1100型HPLC,HP1045型荧光探测器。结果:①3组在平均年龄、性别比、体质量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P&;gt;0.05)。②3组间空腹血糖和血脂差异无显著性(P&;gt;0.05)。③高血压伴与不伴脑梗死组血压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lt;0.05)。④高血压伴与不伴脑梗死组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lt;0.05),且高血压伴脑梗死组维生素B12更低(P&;lt;0.01)。⑤高血压伴与不伴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lt;0.01),且高血压伴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更高(P&;lt;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增加,但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加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维生素B12与脑梗死的关系以及应用叶酸、维生素B12干预治疗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体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35例作为病例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病例组及对照组分别空腹抽血测定血浆叶酸、维生素B12及同型半胱氨酸,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脑梗死患者进行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1个月后复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在病例组中,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占63%,明显高于对照组14%(P<0.01);病例组患者中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20.42±6.39)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同型半胱氨酸[(8.78±3.88)μmol/L]平均水平,血浆叶酸水平为(7.42±4.36)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3.45±3.25)ng/mL,P<0.01],维生素B12水平为(324.56±167.85)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488.44±255.75)pg/mL,P<0.0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r=-0.345、r=-0.587);对病例组中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患者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12治疗1个月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之前有显著降低.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低于对照组,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可有效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脑梗死患者体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预防和治疗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护理方法.方法:测定266例子痫前期患者(A组)和266例正常妊娠孕妇(B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Hey)水平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并对子痫前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应用叶酸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浆tHey水平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结果:血浆tHey水平A组高于B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A组低于B组,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组中70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经叶酸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4周后,血浆tHey水平下降(P<0.01),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上升(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浆tHey水平上升,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下降,叶酸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能使子痫前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浆tHey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血症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109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测定血脂、血糖、肾功能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部分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头颅MR I或CT、分为4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Ⅰ组,n=26)、原发性高血压伴冠心病组(Ⅱ组,n=29)、原发性高血压伴脑梗塞组(Ⅲ组,n=22)、原发性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同时合并冠心病或/和脑梗塞)组(Ⅳ组,n=32),进行各项参数对比分析。结果收缩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肌酐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叶酸水平Ⅲ组<Ⅳ组<Ⅱ组<Ⅰ组,Ⅲ组与Ⅰ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维生素B12水平Ⅳ组<Ⅱ组<Ⅲ组<Ⅰ组,Ⅳ组和Ⅱ组较Ⅰ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Hcy水平Ⅲ组>Ⅱ组>Ⅳ组>Ⅰ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cy影响因素(β=0.202,P<0.05),hHcy与收缩压和舒张压无关(SBP:r=0.035,P=0.734;DBP,r=0.076,P=0.457)。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原发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单纯原发性高血压叶酸、维生素B12相对较高,原发性高血压并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时,叶酸、维生素B12下降程度不一样。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急性脑血管病及颈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分析法测定68例急性脑梗死(ACI组)、52例急性脑出血(AICH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放免方法测定各组的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对脑梗死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动脉检测。结果ACI组、AICH组的血浆Hcy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而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ACI组、AICH组血浆Hcy水平与叶酸水平均呈负相关(r=-0.37、-0.34,P<0.01),与维生素B12水平也均呈负相关(r=-0.33、-0.29,P<0.01)。ACI组中,颈动脉重度狭窄者血浆Hcy浓度显著高于中度狭窄者及无狭窄或轻度狭窄者(均P<0.01),中度狭窄者血浆Hcy浓度显著高于无狭窄或轻度狭窄者(P<0.01)。结论HHcy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新的重要危险因素。Hcy水平受叶酸、维生素B12的影响,Hcy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刘爱菊 《临床医学》2012,32(6):59-6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关系。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12例为急性脑梗死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监测两组血浆Hcy、叶酸和维生素B12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急性脑梗死组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有脑梗死高危因素的人群进行血浆Hcy、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检测,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背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冠心病的一个新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尚有争议,空腹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难以完全揭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脑梗死的影响.目的探索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叶酸、维生素B12等营养因素和中青年脑梗死的关系,以及蛋氨酸负荷试验对于发现隐匿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作用.设计病例-对照实验.Spearman相关分析.对象选择2000/2003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发病2 d内收住入院的脑梗死患者85例.男63例,女22例;年龄29~55岁,平均(48.74±5.05)岁.腔隙性脑梗死48例,动脉血栓性脑梗死37例.同期选择本科医务工作者及本院体检健康志愿者44名作为正常对照组,男30名,女14名,年龄29~55岁,平均(47.75±6.71)岁.方法住院第1天空腹抽取静脉血6 mL,取2 mL测定空腹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空腹采血后即刻口服蛋氨酸0.1 g/kg,4 h后再次取血检测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取其余4 mL空腹抽取的静脉血检测血清叶酸、维生素B12采用化学发光法.主要观察指标①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空腹及负荷后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②脑梗死组与对照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以高于正常对照组空腹或/和负荷后4 h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95%参考范围的上限作为诊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标准,即空腹,男性>17.26 μmol/L,女性>14.17 μmol/L;负荷后,男性>44.57 μmol/L,女性>40.02 μmol/L].③脑梗死组与对照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④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85例脑梗死患者,44例正常对照组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空腹及负荷后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脑梗死组空腹及负荷后显著高于对照组[(22.49±9.80),(13.08±2.33)μmol/L;(48.07±11.20),(37.23±3.48)μmol/L,(t=8.409,8.187,P<0.01)].②脑梗死组与对照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脑梗死组显著高于对照组[68%(58/85),(9%,4/44),X2=40.628,P<0.01],其中空腹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正常35例(41%,35/85),负荷后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正常23例(27%,23/85).③脑梗死组与对照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脑梗死组显著低于对照组[(5.73±2.52),(7.14±2.20)μg/L;(473.47±190.19),(576.70±212.05)ng/L,(t=3.151,2.809,P<0.01)].④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空腹及负荷后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性别、叶酸及维生素B12均具有显著性相关(r=-0.306~0.488,P<0.01),而与其他危险因素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相关性(r=0.021~0.173,P>0.05),仅空腹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186,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中青年脑梗死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而蛋氨酸负荷试验是发现隐匿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必要手段,叶酸与维生素B12缺乏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间接导致脑梗死的重要营养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护理方法。方法:测定266例子痫前期患者(A组)和266例正常妊娠孕妇(B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Hey)水平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并对子痫前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应用叶酸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浆tHey水平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结果:血浆tHey水平A组高于B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A组低于B组,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组中70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经叶酸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4周后,血浆tHey水平下降(P〈0.01),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上升(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浆tHey水平上升,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下降,叶酸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能使子痫前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浆tHey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9.
背景很多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导致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和脑出血发生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可能影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因素.设计病例-对照实验.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3-01/11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住院患者57例,其中脑卒中57例(脑出血组21例,脑梗死组36例),并以同期到本院作体检的健康人28例作为对照组.方法所有被试者均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2 mL,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叶酸、肌酐等含量,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脑出血组患者根据CT摄片计算出每例患者的血肿体积.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被试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②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肿体积的相关性.结果57例脑卒中患者和28例健康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梗死组、脑出血组男性和女性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均高于同性别对照组[(25.2±21.4),(18.3±10.9),(11.5±2.9)μ mol/L;(22.8±18.9),(14.7±7.4),(10.8±2.6)μ mol/L,P<0.05-0.01].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基本接近(P>0.05).②脑梗死组、脑出血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水平呈极显著负相关(r=-0.442,-0.531,P<0.05),与维生素B12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0.086,-0.111,P>0.05).脑梗死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显著相关性(r=-0.139,P>0.05),脑出血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肿体积无显著相关性(r=0.225,0.425,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危险因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水平呈负相关,与维生素B12、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肿体积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7种肿瘤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同型半胱氨酸(H cy)作为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一些研究报道,同型半胱氨酸在几种肿瘤中表达水平升高。该文旨在研究同型半胱氨酸在更多种类肿瘤中的表达水平。方法收集7种肿瘤(结直肠癌、原发性肝细胞癌、乳腺癌、膀胱癌、肾癌、胃癌和食管癌患)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浆,共402份,测定其中总同型半胱氨酸及叶酸、维生素B12的浓度,然后,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7种肿瘤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及叶酸、维生素B12的测定结果与健康人有无差异。结果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结直肠癌、原发性肝细胞癌、乳腺癌、膀胱癌、肾癌、胃癌和食管癌7组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水平升高(P<0.05),而叶酸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水平降低(P<0.05),维生素B1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上显著差异(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在肿瘤中的升高可能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