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的原发性损害和功能障碍诱发,常会引起痛觉过敏、异常疼痛、自发性疼痛和感觉异常,而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仍然难以确定。最新研究表明,外周有害刺激改变了RNA修饰、非编码RNA、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学修饰,这些变化可能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痛觉敏感有关。本文综述目前神经病理疼痛表观遗传学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疾病的诊疗提供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2.
吴烨  范小琴  聂国辉 《广东医学》2023,(9):1183-1188
鼻咽癌(NPC)是一种具有显著地域特性的恶性肿瘤,与EB病毒(EBV)感染、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但鼻咽癌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表观遗传学是遗传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现已证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抗癌基因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在肿瘤机制研究中意义重大。近年来,表观遗传学在鼻咽癌的早筛早诊、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等方面也提供了重要的见解。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几年表观遗传学包括DNA甲基化、非编码RNA、组蛋白修饰和染色体重塑等在鼻咽癌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前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表观遗传学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个分支,表观遗传修饰在缺血性卒中病理学进展中起着核心作用。表观遗传机制参与调节中风后基因表达、细胞损伤反应、运动功能和认知能力的复杂而动态的过程,是阐释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靶点及其作用机制的有效途径。目前,缺血性卒中的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治疗尚有不足,而中药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具有多层次、多靶点的整体调节作用。最新研究发现,中医药能参与调控异常表观遗传修饰治疗中风。本文主要围绕中风病中医理论基础,从DNA甲基化、非编码RNA及组蛋白修饰三个方面在中风治疗及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入手,阐释中医药治疗中风的表观遗传作用,以期为今后抗脑缺血中药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胃癌是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与发展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包括环境、饮食、遗传、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炎症浸润、癌前病变等。随着对胃癌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遗传学及表观遗传学改变,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的改变、基因突变、基因杂合丢失和微卫星不稳定等。本文就遗传学及表遗传学改变在胃癌的诊断、预后预测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子痫前期(PE)是一种多因素、多机制及多通路致病的疾病,严重影响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PE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不清.目前大量证据表明,表观遗传学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存在联系,包括非编码RNA、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基因组印迹等,这些修饰的改变和PE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PE的表观遗传学改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7.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前无糖尿病病史的妇女在妊娠期间出现葡萄糖糖耐量异常,是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之一.目前GDM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因素的改变在GDM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DNA甲基化异常、组蛋白修饰异常和非编码RNA表达谱的改变均被证实与GDM孕妇的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8.
蔡明阳  苏杭  张博  李盼盼  任献青 《中医学报》2021,36(7):1445-1451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这正是表观遗传调控的特点,受控于遗传因素的同时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表观遗传修饰通常为可逆性改变,这为中医药治疗HSP从干预异常表观遗传修饰以纠正病理状态,从而治疗疾病阐释其作用机理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且预后差,其发生是环境、饮食、幽门螺杆菌感染及遗传等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随着对胃癌研究的不断深入,表观遗传学改变在胃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表观遗传学主要研究在基因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及表达水平发生的改变,已知的方式主要有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的调控等。表观遗传变化在胃癌诊断和预后中的应用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结直肠癌的表型演变经历了腺瘤-腺癌两个阶段,其发生、发展是一系列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事件积累的过程。有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改变在结直肠癌的启动和进展过程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此外,由于表观遗传调控的异常改变通常发生于恶性肿瘤的早期阶段,因此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近年来,表观遗传治疗除了在初治以及难治复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结直肠癌等恶性实体肿瘤的临床研究也在广泛开展中。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各种因素引起的颌腭部组织发育不全或发育受阻而导致的出生缺陷,其主要影响因素有遗传和环境因素。目前,表观遗传学在很多领域有广泛深入的研究,但其在先天性唇腭裂中的研究报道较少。为了更好地研究先天性唇腭裂的发病情况,本文主要从DNA甲基化、非编码RNA、组蛋白修饰和X染色体失活等方面综述表观遗传学在先天性唇腭裂中的作用机制,为预防和治疗先天性唇腭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分别居第3和第2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涉及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化累积的复杂过程。表观遗传学改变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s(如microRNAs和lncRNAs)等,其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及化学药物治疗敏感性评估有重要意义,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心力衰竭(HF)是各类心血管病的终末阶段,患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目前已知的传统治疗方案不能满足临床对HF的治疗需求,因此探究HF新的致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策略和药物靶点具有重要意义。表观遗传学未涉及基因序列的改变,却可以在不同的个体中稳定遗传,它受到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改变。本文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总结和探讨了HF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疟原虫的生活史包括配子体、裂殖子、环状体等多个阶段,先后寄生在多种类型的宿主细胞才完成完整的生命周期。在这些生活史中的不同虫期,疟原虫表现出明显的表型差异;在应对生存环境的改变时,其基因表达能够很精确地做出应对。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无论是这些生命阶段的转换,还是对宿主的适应,疟原虫表观遗传学方面的调控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对疟原虫表观遗传学的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疟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对防治疟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非编码RNA编辑等方面介绍目前疟原虫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绝大多数为良性且具有内分泌症状,部分呈侵袭性生长,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分类系统对垂体腺瘤临床行为预测能力有限,肿瘤亚类有待发现。表观遗传学是对不改变DNA序列的基因表达改变的研究,为垂体腺瘤的分类问题提供了新的信息,并可能对预测和治疗产生影响。本文就垂体腺瘤在表观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  相似文献   

16.
黑色素瘤是由表皮黑素细胞转化而来,极易发生转移的恶性皮肤肿瘤,具有高度的致死性。黑素瘤表观遗传学研究是目前发展较为迅速的领域,近年来,围绕着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RNA对靶基因的抑制作用以及lncRNA对染色质结构调节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本文综合近年来在黑素瘤表观遗传学研究方面的进展,以细胞周期、细胞调亡、侵袭迁移、克隆形成、信号通路等细胞功能分析为重点,阐述黑素瘤表观遗传学改变对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转移的影响,表明表观遗传学方法为黑素瘤预防、诊断、治疗、进展以及预后监测提供新的途径。同时,由于表观遗传学改变先于临床诊断和可药物逆转的特性,为人类最终攻克黑素瘤提供强有力的武器。  相似文献   

17.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一种全球常见的慢性肝脏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多,但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表观遗传学作为近年较为热门的研究,与NAFLD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存在密切联系。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广泛调控脂肪细胞合成与分化、脂肪代谢与转运、胰岛素抵抗、炎性因子等多方面。该文主要从目前研究较为热门的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miRNAs调控三个方面与NAFLD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19.
胆管癌是起源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目前对胆管癌发生发展的具体分子机制并不是很清楚,既往研究较多关注胆管癌遗传学层面的基因突变,随着研究进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胆管癌发生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并不仅仅是由基因组DNA改变导致的。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非编码RNA的调控及基因印记等表观遗传学调控方式,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受到了较多关注。文章就目前胆管癌的表观遗传学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揭示表观遗传学调控在胆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表观遗传学主要关注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以及非编码RNA等超越DNA序列的基因调控机制。表观遗传机制参与了个体发育、细胞命运决定和肿瘤发生等众多生物学过程。其中表观遗传信息以各种染色质修饰和高级结构的形式存储于基因组中,它的建立和维持与细胞代谢紧密相关。肿瘤细胞中存在的代谢改变包括有氧糖酵解、葡萄糖摄取量增加、谷氨酰胺代谢异常活跃、利用非主要供能物质供能等,这些改变满足了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旺盛的能量和物质需求,帮助细胞适应缺氧的肿瘤微环境,进而为肿瘤增殖、侵袭、迁移等生物活动提供支持。肿瘤细胞的表观遗传修饰与代谢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一方面肿瘤细胞中的代谢产物作为表观修饰酶的辅因子、修饰供体或拮抗分子影响表观修饰景观;另一方面表观遗传修饰可以直接改变代谢酶和转运蛋白的表达或通过影响信号转导和转录因子的表达调控细胞代谢。本文综述了不同表观遗传学过程与肿瘤细胞代谢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展望两者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