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和主要死因,中医认为心衰的基本病机是气虚血瘀,益气活血是治疗心衰的基本大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了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抑制炎性细胞因子活性,改善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抑制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抗心衰西药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黄芪、党参、丹参、川芎等),疗程为4周.对比心衰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NT-proBNP浓度以及超声心动图左室舒末内径(LVEDD)、左室收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76.31%,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NT-proBNP浓度、LVEDD、LVESD、LVEF%治疗后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P<0.01).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可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益气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的疗效。方法将97例冠心病慢性心衰且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在常规西药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益气活血汤治疗;对照组46例仅采用常规抗心衰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3%,对照组为76.1%;且治疗组在体表心电图疗效、心脏指数、每搏指数、射血分数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郑辉  徐重白 《吉林中医药》2013,33(3):235-236
中医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是本虚标实,心阳亏虚为本,瘀血水停为标,气虚血瘀为始发病机,主要表现为气阳亏虚,瘀血阻滞,水饮停蓄,故益气活血仍为治疗心衰的根本大法.现代实验室研究及大量的临床实验证明,益气活血中药能改善心衰大鼠的心室重构,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并积极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5.
辨证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5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继华 《陕西中医》1994,15(3):99-99
采用益气活血、温阳利水分型治疗心衰58例,总有效率84.5%,显效率及部分症状、体征改善高于对照组,并分析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等,提出了高粘血症是气虚与血瘀之间的一个重要病理改变,也是益气活血治疗心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对气虚血瘀、阳虚水泛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将入选的CHF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3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方药,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以及学者TNF-α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临床心功能级别、症状、体征、六分钟步行距离、中医证候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TNF-α值均有显著改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温阳利水剂可有效改善气虚血瘀、阳虚水泛型CHF患者的心力衰竭程度,可有效改善气虚血瘀、阳虚水泛型CHF患者的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7.
王科  张弘  李曦 《陕西中医》2018,(1):32-34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汤对气虚血瘀型心衰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气虚血瘀证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汤,疗程为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比治疗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药治疗与常规西药加用益气活血汤治疗CHF都具有良好效果,但联合治疗对CHF患者临床疗效及对其中医证候与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袁天慧  李晓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1747-174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方对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痰滞证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和左室舒张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3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痰滞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32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疗程为30d。观察两组心功能分级和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检查中左室舒张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和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检查中的二尖瓣E峰值和A峰值、E/A比值和射血分数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方在改善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痰滞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及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  相似文献   

9.
何霞  王卫星  侯君 《四川中医》2012,(4):118-120
心力衰竭虽有多种病机,但以气虚血瘀为主。益气活血法是目前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最常用的方法,参芪四物汤以益气活血为主,佐以行气补血,可加减用以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各种证型。本文从心衰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及中医辨证施治探讨参芪四物汤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机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在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医益气活血汤,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月来本院接受诊治的84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病人作为研究的案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探究组和比较组,每组42例,比较组病人给予常规西药诊治,探究组病人在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采用中医益气活血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探究组有效率高达92.86%;比较组有效率达到76.19%,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医益气活血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病人心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理气化痰祛瘀法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气虚血瘀证患者心衰程度、心室重构和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将134例符合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口服螺内酯片,20 mg/次,1次/d;贝那普利片,20 mg/次,1次/d;比索洛尔片,10 mg/次,1次/d,口服;并根据情况加服地高辛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丹参饮合血府逐瘀汤加减,1剂/d。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3个月。进行治疗前后Lee氏心衰评分,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试验(6 MWT),气虚血瘀证评分和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评价;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检测治疗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半乳糖凝集素3及和肽素水平。结果:经Ridit分析,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轻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LVEDd,LVEDs和LVMI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IVSd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Lee氏心衰评分,气虚血瘀证评分和MLHF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多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血清MMP-9,TGF-β1,NT-proBNP,半乳糖凝集素3及和肽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IMP-1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丹参饮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CHF患者,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耐量,减轻了心衰症状和心衰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抑制心室重构,促进了心脏康复,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对慢性心衰气虚血瘀水停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慢性心衰属气虚血瘀水停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基础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基础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中药颗粒剂,疗程1个月,随访9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心衰疗效(Lee氏)记分、心功能分级(NYHA)、中医症状疗效积分、6 min步行试验、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氢氯噻嗪片停减率、再住院率等指标。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功能(AST、ALT)、肾功(CR、BUN)等指标。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心衰疗效积分,均较前改善(P<0.05);中医症状疗效积分、6 min步行试验、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氢氯噻嗪片停减率、再住院率较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可明显改善CHF患者心功能分级,提高心衰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增加患者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氢氯噻嗪使用量,降低其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泻肺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探讨益气活血、泻肺利水法改善心功能的机制。方法将106例气虚血瘀、水饮阻肺证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益气活血、泻肺利水法中药,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Lee氏评分、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调查表(Li HFe)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射血分数(LVEF)、心脏左室舒张期内径(LVEDD)和脑利钠肽(BNP)、MMP-2、MMP-9等指标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泻肺利水法可能通过抑制心室重构的作用来改善CHF患者心功能,提高CHF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证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2例及治疗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观察两组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心衰积分及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均下降、LVEF及6min步行实验较治疗前均增加,BNP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在LVEF、BNP、6min步行距离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益气活血方配合西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左心衰28例陈远平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30023南宁市园湖路2号关键词左心衰;气虚血瘀型;中西医结合疗法我们对1993年3月~1996年3月在急诊科抢救治疗的28例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急性左心衰(早期或间质性肺水肿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临床心力衰竭(阶段C)患者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用药特点。方法:运用信息采集表收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151例冠心病临床心力衰竭患者病历资料,回顾分析临床心力衰竭患者(阶段C)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益气活血中成药、西药应用情况。结果:冠心病临床心力衰竭(阶段C)患者中医证型均以气虚血瘀证为主,其进展与中、西药物的联合应用具有一定相关性(P=0.012)。结论:气虚血瘀是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临床心衰(阶段C)发展的基本病理环节,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益气活血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临床心力衰竭病程的进展,提示益气活血法对冠心病CHF临床前心力衰竭(阶段B)患者早期应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军  刘金玲 《西部中医药》2011,24(12):62-6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心力衰竭且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7例在常规西药抗心衰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中药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抗心衰西药治疗.于用药12周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2%,对照组为68.6%(P...  相似文献   

18.
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气虚血瘀证是冠心病临床常见证型,治疗多以益气活血化瘀为基本法则,补阳还五汤、八珍汤、芪参益气滴丸等益气活血方是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常用方,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益气活血方对冠心病的治疗具有多层面、多靶点、多环节的优势,且临床组方用药灵活,副作用小。目前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治疗的相关文献研究已较多,但主要聚焦在治疗方法、疗效观察及方药总结几个方面,缺少对方药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及归纳总结。为了明确益气活血方作用的靶向性,本文对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得出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改善心功能、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保护血管内皮、减轻炎证反应、调脂稳定斑块、减轻氧化应激、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等。明确中药的作用靶标,不仅有益于指导临床用药,也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本文对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从中医病证结合与方证对应的特点出发,借助现代药理研究,来阐明益气活血方的作用机制,这将为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治疗及益气活血方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加强中药方剂作用机制的研究,可能是未来研究益气活血药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拟定益气活血膏方治疗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纳入60名气虚血瘀证患者作为治疗组,予以益气活血膏方治疗,疗程28 d;同时纳入60名同年龄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组应用益气活血膏方治疗前后的气虚血瘀证症状及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综合评定疗效。结果:治疗28 d后,治疗组气虚血瘀症状明显改善,证候积分下降(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接近健康对照组。结论:课题组拟定益气活血膏方治疗气虚血瘀证疗效显著,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对气虚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国际通用RCT临床研究方法,选择气虚血瘀水停型慢性心衰患者280例进行分层区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1∶1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中药,疗程12周。于治疗前、治疗后应用6min步行试验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分析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结果:两组治疗方案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P0.05);两组6min步行距离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分析表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不仅能够改善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患者的运动耐量,并且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