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海娟 《光明中医》2013,28(8):1636-1638
目的评价分期针刺对脑梗死偏瘫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分期针刺,B组采用常规针刺。常规针刺: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分期针刺:软瘫期在常规针刺取穴基础上加内关(双侧)、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痉挛期在常规针刺取穴基础上加天井、阳池、居髎、委中、丘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所有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前后NFI评分、ADL评分及总的临床疗效评定,评价各组疗效。结果总的临床疗效、NFI评分、ADL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期针刺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加灸治疗脑梗死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80例确诊为脑梗死后手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行常规西医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根据脑梗死后Brunnstrom分期给予不同的针刺加灸治疗。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Fug1-Meyer(FMA)运动功能评定法中手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情况。结果:Brunnstrom分期,与组内治疗前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BI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脑梗死后手功能障碍疗效均肯定,在改善手腕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分期针刺加灸的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的对照组,且患者易于接受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吞咽分期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分期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在基础治疗上分别施加吞咽分期针刺治疗、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进行功能评定和量表评估,并比较其疗效差异。结果经洼田饮水试验疗效比较,分期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3.3%,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53.3%,两组经秩和检验吞咽分期针刺法疗效较显著(P0.05),尤其在咽期吞咽分期针刺组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而在口腔期及食管期两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VFSS量表评分方面,分期针刺组在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方面优于常规针刺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吞咽分期针刺法在改善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临床疗效肯定,尤其在改善咽期患者吞咽功能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叶静  崔伟锋  范军铭  郭泉滢  谢翀 《中医杂志》2021,(16):1421-1426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探讨针刺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5家研究中心收治的脑梗死住院患者744例.根据患者是否接受针刺治疗,分为针刺组396...  相似文献   

5.
调和阴阳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调和阴阳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符合要求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调和阴阳针刺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3星期后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达到正常肌张力的比例更高,而高肌张力比例则明显更低,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针刺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研究初步显示,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可行的:调和阴阳针刺法能较好地调节患者的肌张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对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神经内科或康复科中风偏瘫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治疗组采取分期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后期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应用简化Fugl-Meyer(FMA)进行肢体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和8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FMA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积分均提高,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性显著(P〈0.01),治疗组运动功能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治疗中风偏瘫患者,分期针刺较传统针刺能更好促进脑神经细胞的修复,促进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期针刺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为针灸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将114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分期针刺组)和对照组(不分期针刺组)。治疗组根据该病不同病理变化分为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采用不同的刺激手法和刺激量;对照组不按该病的分期,一律常规针刺。治疗周期为4周,治疗后1、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指标主要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的局部评分Regional Score。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初步得出分期针刺治疗与不分期针刺治疗贝尔面瘫均有效;就目前的数据而言,分期针刺比不分期针刺有疗效更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分期针刺法治疗面神经麻痹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运用“分期针刺法”治疗面神经麻痹40例,并设对照组40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90%,对照组为7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梗死发生在不同部位可出现不同的症状 ,如肌肤不仁 ,肢体不遂 ,语言不利 ,甚至神志昏蒙。据不同时期出现临床表现进行辨证施治 ,可获得较好的疗效。笔者总结临床经验 ,兹介绍如下 :1 急性期 (发病 2周内 )临床以此期治疗尤为重要。中风病人急性期虽有本虚 ,然侧重标实 ,以瘀血痰火为主 ,具有以下指征。临床表现以便秘、舌苔黄腻、脉弦滑为其三大特征。特别是便秘 3~ 5天 ,甚至 10天不大便 ,舌苔初始见薄黄 ,后渐渐转为黄腻 ,脉弦滑者 ,是内有痰热。总之 ,急性期卒中病人据临床观察有半数以上为中焦痰热瘀血实邪…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905-1906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108例Bell's麻痹患者,发病均在7天之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4例,根据本病发展规律分为急性期、静止期和恢复期,治疗组针对各期特点施以不同针刺方法,对照组采用十五规划教材《针灸学》取穴。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70.4%,对照组为48.1%,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对照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1.
分期整体针灸法治疗脑梗死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分期整体针灸法与常规针灸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按整体针灸法分期取穴治疗,对照组按常规针灸法取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在降低中风病中医病类诊断计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分期整体针灸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2.
针刺颅骨缝加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急性脑梗死(CI)疗效的最佳方法.方法:60例早期CI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B组采用CI早期常规药物治法,A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颅针治疗.结果:A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较治疗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血小板膜糖蛋白(GMP-140)较B组下降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①颅针加药物改善临床神经功能,抑制血小板活化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②CI早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与血浆GMP-140水平呈中度正相关,表明血浆GMP-140水平可作为CI患者病情轻重和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00例脑梗死患者以病程分层随机,恢复期2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6例,对照组11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4星期。随访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可比性好,(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剌是安全的,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能够改善症状,减少致残,防止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廖钰  刘俊洪  张君幸 《中国针灸》2005,25(7):487-489
目的:寻找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观察组加用"闪动效应"针刺法.比较两组疗效、肌力恢复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情况.结果:两组疗法在上肢肌力恢复总有效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疗法在下肢肌力恢复总有效率方面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疗法在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闪动效应"针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针刺并高压氧改善脑梗死平衡功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高压氧的综合疗法对脑梗死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7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加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以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为标准观察治疗前后脑梗死患者平衡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平衡功能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更为显著(P<0·01),并且运动功能提高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高压氧的综合治疗方法可整体同步康复脑梗死患者感觉、运动功能,明显改善患者平衡障碍,尤其对伴有视、听等感觉障碍的脑梗死早期患者疗效独特。  相似文献   

16.
刘光亭 《中国针灸》2004,24(10):701-703
目的:观察巨针巨刺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图、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巨针巨刺组44例与毫针巨刺组34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均能改善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图、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多项指标参数,但巨针组优于毫针组(P<0.05).结论:两种刺法均有效,巨针法优于毫针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张力平衡针法对脑梗死患者(RCI)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RCI患者82例,采用张力平衡针法与传统针法进行对照,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IL-1和sICAM-1、sVCAM-1含量的变化。结果:RCI患者IL-1及sICAM-1、sVCAM-1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且sICAM-1、sVCAM-1均与IL-1呈正相关(r=0.743,P<0.001;r=0.862,P<0.001)。两组对3项指标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张力平衡针法组优于传统针刺组(P<0.01)。结论:张力平衡针法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可能与降低IL-1及sICAM-1、sVCAM-1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法"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可塑性影响的物质基础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将1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头穴透刺组(C组)及头穴丛刺组(D组).C组采用针刺"百会"透"曲鬓"穴;D组采用"头穴丛刺"("百会"及"百会"左右侧各旁开4 mm处).均快速捻转1 min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6 d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A组与B组不予治疗.采用Bederson评分评价神经功能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观察缺血半暗带微管相关蛋白2(MAP-2)阳性信号的表达.结果:7 d时,D组与B组比较,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14 d、28 d时,C组、D组分别与B组比较,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均P<0.05);28 d时D组与C组比较,D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7 d、14 d、28 d时,D组、C组与B组比较,缺血皮层MAP-2阳性信号的表达均上升(均P<0.05),14 d和28 d时D组与C组比较,皮层MAP-2阳性信号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头穴丛刺"能改善脑梗死大鼠的神经功能,增加缺血皮层MAP-2阳性信号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贺氏三通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PA和PAI-1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贺氏针法防治急性缺血性中风机理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 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贺氏针法组 (观察组)和局部取穴组(常规组 )各 2 5例 ,分别观察针刺 2天、7天和 2 1天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及快速抑制物 (PAI 1 )的活性 ,并与 2 0例脑梗死后遗症期住院患者(对照组 )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t PA活性降低又升高 (P <0 0 5)。观察组PAI 1活性升高又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常规组PAI 1活性降低又升高 ,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5 ,P <0 0 1 )。结论 :贺氏针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溶活性下降有一定的影响 ,可能对脑梗死的复发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针刺方案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的康复作用及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交替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40例.两组在采用相同的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良肢位摆放的同时均给予针刺治疗.交替针刺组采用巨刺与非巨刺交替运用的方法,即每日2次、健侧与患侧腧穴交替使用;常规针刺组每日1次、仅取患侧腧穴针刺.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SSS)评分,并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监测两组患者治疗第1天及治疗最后1天针刺前及针刺过程中病灶侧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交替针刺组的愈显率为65.0%,优于常规针刺组的37.5%(P(0.01);交替针刺组治疗后的改良SSS评分低于常规针刺组(P<0.01);交替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在治疗第1天及最后1天针刺过程中均可使病灶侧MCA平均血流速度下降(均P<0.05);治疗最后1天交替针刺组针刺前MCA平均血流速度与常规针刺组针刺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替针刺组在提高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常规针刺组,扩张脑血管、改善脑灌注是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