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吉林省2012-2016年5岁及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针对易感人群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16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吉林省5岁及以下儿童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吉林省2012-2016年5岁及以下儿童累计报告手足口病55 352例,年均发病率870.13/10万,每2年出现1次疫情高峰。发病季节高峰为6-8月,呈单峰分布。平均发病率居前三位的是延边州(1 867.88/10万)、通化市(1 342.02/10万)、吉林市(1 030.50/10万)。各年龄组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P<0.01),病例男女性别比1.45:1,以散居儿童为主(占69.15%),2岁组年均发病率最高。实验室检测肠道病毒阳性标本中,其他肠道病毒占39.56%,CoxA16占30.79%,EV71占29.66%;重症病例检测阳性标本中,EV71占79.02%。 结论 吉林省2012-2016年5岁及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具有明显季节性、地区性和易感人群特殊性。EV71、CoxA16、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交替主导流行,但近两年其他肠道病毒成为优势型;重症和死亡病例以感染EV71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5年至2017年南昌市手足口病原学构成,为手足口病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商品化试剂对肠道病毒的PE、EV71、CoxA16等基因片段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实验室确诊病例3年分别为52.2%、59.9%、55.7%;EV71、CoxA16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但PE阳性比重较大,3年分别达到45.9%、35.9%、58.5%;发病以3岁以下为主,发病年龄最小的10 d、最大40岁。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为主,EV71、CoxA16是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3.
戴莹  雷亚克  黄丹钦  胡兵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0):1242-1243
目的 了解湖北省手足口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下一步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6年湖北省手足口病的监测数据、实验室手足口监测数据、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对2016年湖北省手足口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析。 结果 2016年湖北省手足口发病高峰分布在5月、6月、10月。从病例数来看,男女性别比为1.46:1;以0~5岁构成比最高,占发病总人数的95.64%;主要发病人群是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2016年实验室共确诊了手足口阳性普通病例10 200例,重症病例137例。普通病例流行主要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重症以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 EV 71)为流行株。对2016年重症病例进行了病毒分离,分离到毒株36株,均为EV71型,对毒株进行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同源性比较及遗传进化分析,其VP1基因型测序结果与我国阜阳、江苏、深圳、北京等地的EV71毒株同源性较高,在96.8%~99.4%之间。 结论 2016年湖北省手足口病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人群性,引起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为其他型别肠道病毒,应特别重视对0~5岁年龄组人群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同时加强手足口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邢台市2012-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手足口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邢台市2012-2016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邢台市2012-2016年共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0 128例,年均发病率54.26/10万,病死患儿8例,重症患儿139例,病死率和重症率分别为0.40‰和6.91‰。不同年份的发病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4,P<0.001);手足口病有季节性升高趋势,发病高峰多集中在4-5月份或9-10月份;病例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92.91%,其中男女性别比为1.6:1.0;病原学检测以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 结论 邢台市手足口病发病高峰在4-5月份或9-10月份,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要的易感人群;主要的毒株是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1—2018年上海市金山区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分析柯萨奇病毒A6型(coxsackievirus A6, CoxA6)VP1基因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2011—2018年金山区手足口病监测病原学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CoxA6病毒分离株进行VP1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序,分析其同源性并构建系统进化树。 结果 2011—2018年金山区共采集手足口病例标本1 207例,病原学检测阳性703例,阳性率为58.24%(703/1 207);病原学构成为CoxA6 254例(36.13%)、CoxA16 217例(30.87%)、EV71 162例(23.04%)、CoxA10 18例(2.56%)和其他肠道病毒52例(7.40%)。2011—2013年,EV71、CoxA16、其他肠道病毒为优势病原;2014年起,CoxA6逐渐成为优势病原,2018年占病原学构成达85.43%。EV71发病呈单峰分布,高峰出现在5月;CoxA16呈双峰分布,主高峰出现在6月,次高峰出现在11月;CoxA6呈双峰分布,主高峰出现在11月,次高峰出现在7月。监测点监测2013年出现CoxA6型,疫情监测2014年出现CoxA6型。监测点监测,EV71,CoxA16和CoxA6病原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5岁,其中CoxA6还主要集中在7~12岁。疫情监测,EV71、CoxA16、CoxA6病原分布主要集中在小班和中班,其中CoxA6病原分布还集中在小学。基因分析表明,2017—2018年金山区流行的CoxA6型病原基因特征为E2亚型。 结论 2011—2018年金山区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已由EV71、CoxA16转变为CoxA6 E2亚型为主。应进一步加强病原监测,尤其加强对7~12岁组病原的监测,及时发现新病原,为落实综合性防控手足口病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2009-2015年万州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万州区2009-2015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1 304例,其中重症77例,死亡12例。发病年龄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数的93.57%,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分别占发病总数的63.35%和32.27%。于5-7月和10-12月出现两个发病高峰。430例实验室诊断病例中,肠道病毒EV71阳性196例(占45.58%),Cox A16阳性122例占(28.37%),其它肠道病毒阳性112例(占26.05%)。结论 2009-2015年万州区手足口病高发,病原体以EV71为主,需在5-7月和11-12月对重点地区和人群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以降低手足口病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厦门市手足口病病原特征。方法采用实时RT-PCR对手足口病标本进行总肠道病毒通用核酸及EV71、Cox A16特异性核酸检测。结果共报告手足口病12 010例,总阳性率为58.5%,其中EV71占38.1%,CoxA16占20.9%,EV71和CoxA16同时阳性0.1%,其他肠道病毒占41.0%,优势病原呈动态变化。2岁儿童阳性率最高(63.2%)。EV71重症病例发生率最高,死亡5例均为EV71阳性;重症病例92.0%为5岁以下儿童。发病高峰为5~6月。结论厦门市手足口病主要由EV71引起,其他肠道病毒的作用越来越重要,5岁以下儿童仍是重症病例的主要人群。建议继续加强手足口病病原监测,并对其他肠道病毒鉴定型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于都县手足口病(HFMD)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病原学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手足口病流行特点和病原学的变化。结果 2016—2020年于都县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 093例,未报告重症、死亡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39.85/10万,不同年份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1 036.04,P<0.001);发病时间呈双峰分布,分别在5—7月和9—11月形成两次发病高峰;男性发病高于女性(χ2=509.84,P<0.001);病例集中在4岁以下儿童,报告5 360例,占87.97%;以散居儿童为主,报告5 005例,占82.14%;病原学标本阳性率为69.75%,其中其他肠道病毒、EV71和CoxA16占比各为71.07%、8.26%和20.66%,2018年后未检出EV71。结论 2016—2020年于都县手足口病发病呈下降趋势,流行特征明显。针对高发季节、重点地区和4岁以下儿童,需加强干预和宣教工作,推广EV71疫苗接种,同时继续做好病原学...  相似文献   

9.
肖峰  刘天  欧阳升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10):1168-1171
目的 了解2017—2020年松滋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防控建议。 方法 收集2017—2020年松滋市手足口病病例信息、病原学监测资料以及聚集性疫情信息并分析。 结果 2017—2020年松滋市手足口病报告病例2 992例,5岁以下病例占病例总数92.75%;松滋市手足口病发病呈明显季节性,每年4—7月和11月至次年1月为两个发病高峰。报告聚集性疫情46起,均发生在幼托机构,以乡镇托幼机构为主。研究期间哨点医院累计采样检测246例,阳性率80.66%,病原学以其他肠道病毒185例(75.20%)、Cox A16型53例(21.54%)为主;2019—2020年横断面调查结果累计采样检测817例,阳性743例,阳性率90.94%,其中EV71型1例(0.12%),Cox A16型295例(36.11%)、Cox A6型259例(31.70%),Cox A10型33例(4.04%),其他肠道通用病毒型155例(18.97%)。 结论 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连续4年呈周期性波动,发病人群中以5岁以内的儿童为主。托幼机构应严格落实手足口病相关防控工作,加强幼托儿童手卫生健康宣教,有效控制疾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洛阳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16年洛阳市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6年洛阳市共确诊手足口病2 911例,发病呈现周期性和季节性;发病高峰集中在4~7月;病例以4岁以下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1.24%;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病例主要为散居儿童,占总病例的74.51%;引起手足口病流行的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1(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其中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结论洛阳市2013-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存在明显的季节、人群特征,尤其应该注意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例的增多现象,应继续加强监测、宣传教育以及重点人群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数据进行分析,采集部分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等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通州区2006-2010年报告手足口病9 08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9.67/10万,死亡3例。5-7月份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63.44%,5岁及以下儿童病例数占83.21%,散居儿童、幼托儿童病例数占94.24%。患儿中EV71病毒阳性率为25.4%,CoxA16为8.3%,其他肠道病毒为14.9%。48例重症患者中EV71病毒阳性率为18.8%,其他肠道病毒为12.5%,未检出CoxA16病毒。结论通州区以5岁及以下儿童发病为主,夏季为高发季节,普通患儿和重症患儿均以EV71病毒检出率最高,患儿应密切关注病情,以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掌握2009—2020年益阳市手足口病的主要流行特征、流行规律,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中获取2009—2020年益阳市手足口病发病数据,从益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取病原学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SPSS 20.0软件对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9—2020年,益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23 400例,死亡11例。2009年发病率最低(82.36/10万),2014年发病率(382.07/10万)最高。疾病的季节性呈双峰流行,主高峰为4—7月(占58.26%),次峰为10—11月;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8.200,P=0.077);≤5岁儿童组发病人数最多,占96.05%;职业分布上,散居儿童占87.30%,幼托儿童病例占9.84%。2010—2020年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4 578份,病原阳性率为63.54%,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阳性构成比分别为20.04%和24.75%。各年不同病毒分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63.550,P<0.001)。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乡镇幼托机构(21起)。 结论 益阳市手足口病自2014年以来呈下降趋势,重点防控人群是≤5岁儿童,重点防控场所为乡镇幼托机构;应关注优势病原体的变化,不同年份检出的优势肠道病毒,相应调整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10—2017年惠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布特征,为开展手足口病有针对性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定点收治医院收集2010—2017年惠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结果 2010—2017年全市定点收治医院共报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513例,重症发生率为0.27%;发病高峰为4—7月,共报告307例,占报告总数的59.84%;全市各县区均有重症病例报告,以惠城区报告最多,占总数的32.16%。513例重症病例中,男性324例,女性189例,男女性别比为1.71∶1;发病年龄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占总数的96.69%;病例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数的89.86%。检出肠道病毒通用引物阳性431例,阳性率为84.02%;其中EV 71核酸阳性323例,占74.94%;Cox A16核酸阳性13例,占3.02%;其他肠道病毒阳性95例,占22.04%。结论 2010—2017年惠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EV 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优势流行毒株。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分析2009-2013年句容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加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病例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句容市共报告手足口病发病病例4143例,年平均发病率133.89/10万;重症39例,无死亡病例。每年的11月是发病高峰季节,2010年以来有6月发病增多的倾向。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6岁儿童(93.99%),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分别占50.93%、45.33%。17起聚集性疫情均发生在幼托机构。实验室诊断246例,EV71、CoxA、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41.46%、32.11%、26.42%;监测399份疑似手足口病病例标本,阳性率54.64%;2009年、2012年以CoxA 组16型为主,2010年、2011年以EV71型为主,而2013年则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重症病例以EV71型为主。结论 2009-2013年句容市手足口病疫情持续流行,EV71、CoxA16、其他肠道病毒同时存在,且交替主导流行,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幼托机构是高发人群和高发场所,应加强宣教和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14—2017年扬州市肠道病毒的病原学特征。方法采集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咽拭子标本,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通用型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结果 2014—2017年共采集临床手足口标本1 775份,包括1 706份普通病例标本和69份重症病例标本,检出通用型肠道病毒阳性964份,检出率54.31%。病原检出阳性病例4—7月占全年阳性检出总数的42.95%;EV71、CoxA16及其他肠道病毒(EV)阳性分别占24.69%、32.26%和43.05%。2014年以EV71和CoxA16为共同优势株,2015—2017年以其他EV阳性为主,重症病例以EV71感染为主。不同县区肠道病毒阳性率及病原型别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2014—2017年扬州市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的时间、地区、人群差异,2015年后其他EV阳性比例大幅上升。应继续加强手足口病监测,尤应关注5岁以下儿童、4—7月发病高峰及其他EV的分型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赵玉锋  姜栋栋  井飞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0):1227-1230
目的 探讨2017—2021年亳州市手足口病例及病原学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7—2021年亳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强度、严重程度、季节性及病原学分布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1年亳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例32 711例,男性18 952例,女性13 759例;病例年龄1 d龄至37岁。重症病例数94例,占总病例数的0.29%,不同年份手足口病重症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呈逐年下降趋势。亳州市4个区(县)每年均有手足口病例。发病时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季节性,4—6月份为流行主高峰,报告病例14 454例,占总病例数的44.19%,10—12月为流行小高峰,报告病例9 994例,占总病例数的30.55% ,呈现拖尾现象。手足口病发病主要集中在0~4岁人群,其次为5~8岁人群,>10岁人群构成比最低(283例) 。2017—2021年Cox A16及其他肠道病毒检出率明显上升;EV 71总体检出率为27.56%,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结论 2017—2021年亳州市手足口病呈季节性,以0~4岁儿童病例所占比例较高。手足口病的流行模式、病原谱发生明显的改变,表现为EV 71流行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体特征。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对2011年采集的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标本,同时检测肠道病毒、CoxA 16和EV71。结果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1 837份,肠道病毒阳性1 172份,阳性率63.80%。其中,男性阳性率为66.70%(715/1 072),女性为58.74%(457/765);CoxA 16型阳性412份,占35.67%,EV71型357份,占30.46%,CoxA 16和EV71混合感染11份,占0.94%,其他未分型肠道病毒386份,占32.94%。全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分别为5—7月及9—11月。肠道病毒感染主要集中于0~5岁儿童,占阳性标本的96.84%(1 135/1 172)。结论 CoxA 16型和EV71型为2011年广州地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其他未分型肠道病毒感染亦常见,0~5岁儿童是感染的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18.
描述江苏省2009-2014年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的方法,对江苏省2009-2014年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对部分手足口病例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江苏省2009-2014年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平均发病率为2 503.77/10万,2012年和2014年呈现发病高峰,各年份的4-7月为发病的主高峰,11-12月为次高峰;发病率依次为苏南地区(2 711.9/10万~7 592.2/10万)高于苏中地区(1 995.0/10万~6 105.1/10万)高于苏北地区(788.2/10万~1 823.8/10万);各年龄组男童手足口病发病率均高于女童(P值均<0.01);2岁组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3岁组和1岁组,重症病例中男童多于女童,3岁及以下儿童占重症病例总数的比例为79.28% ~ 84.14%;散居儿童普通和重症发病率均高于幼托儿童.普通病例中,EV71感染阳性占37.77%,CoxA 16阳性占35.32%;而重症病例中EV71感染阳性占79.83%,CoxA 16阳性占6.52%.结论 江苏省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区性和易感人群分布特征,普通病例流行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和CoxA 16,且不同年份间流行优势株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17—2019年广东省江门市肠道病毒71型(EV 71)灭活疫苗接种水平及接种期间手足口病的流行情况。 方法 从“广东省疫苗接种月报表”收集江门市2017—2019年各预防接种单位每月上报的EV 71接种数据并汇总;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广东省急性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提取江门市2017—2019年手足口病疫情数据和哨点监测病原学监测结果,估算EV 71感染手足口病发病情况。 结果 2017—2019年,江门市共报告接种EV 71 456 686剂次,3年估算接种率分别为17.96%、29.33%和30.75%,估算接种率逐年上升(P<0.01)。3年EV 71感染手足口病估算发病率分别为21.21/10万、3.02/10万和0.00/10万,估算发病率逐年下降(P<0.05);3年手足口病年报告发病率呈季节性波动,每年5—7月为手足口发病高峰,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2018年比2017年下降42.17%,2019年比2018年上升54.45%,5岁以下儿童占总报告发病总数的87.24%。 结论 接种EV 71灭活疫苗能有效降低EV 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尤其是重症,对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的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吉林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特点,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方法 使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吉林省手足口病数据库,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8年吉林省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08—2018年吉林省年均报告手足口病14 672例,年均发病率为53.51/10万。5岁以下儿童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79.59%,散居儿童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58.00%,男女性别比为1.46∶1。呈现隔1年流行强度增强的特点。除2016年发病高峰出现在8月外,其他年度发病高峰均出现在7月。年平均发病率前三位的地区分别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通化市以及四平市。实验室诊断手足口病病例其他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阳性占37.20%。共报告重症1 197例,散居儿童占79.37%。共报告死亡病例35例,死亡年龄均为5岁以下。 结论 吉林省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为7—8月,高发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做好夏季5岁以下儿童防控是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