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瑕 《医学临床研究》2012,(10):1959-1960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脂联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对在本院行PCI手术的9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20mg/d),低瑞舒伐他汀组(10mg/d),高瑞舒伐他汀组(20mg/d),各30例,在常规治疗时,于术前一周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于术前、术后一周及术后一个月对三组患者血清中的脂联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结果】术前三组患者血清中的脂联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及一个月,高瑞舒伐他汀组患者血清中的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瑞舒伐他汀组患者血清中的脂联素水平高于阿托伐他汀组,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低于阿托伐他汀组患者,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CI患者术后应用高剂量的瑞舒伐他汀能够明显升高脂联素水平,同时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94例经PCI治疗的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2组患者心肌损伤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前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氧化亚氮(N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时,观察组上述5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变(P〉0.05);对照组CK-MB、cTnI、h-FABP及hs-cRP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术后NO显著低于术前(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对UAP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具有有效的保护作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8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mg组(A组,n=40)和20mg组(B组,n=42),阿托伐他汀睡前服用,1次/d.治疗12周。另选取3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纽(C组)。检测治疗前后三组研究对象血压、血脂、一氧化氮(NO)、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A、B组的血压、血脂和CRP明显高于C组,一氧化氮明显低于C组(P〈0.05);A、B组治疗后血压、血脂和CRP显著下降(P〈0.05);血NO显著上升。B组的作用较A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并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陈福生  曾维理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2229-2232
【目的】4g讨阿托伐他汀对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单核细胞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型受体γ(PPARγ)的影响。【方法】接受PCI的9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40mg(49例)和10mg(49例)每晚口服。于术前及术后24h,10d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单核细胞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型受体γ(PPARγ)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SA)检测:hs-CRP与PPARγ。【结果】①两组hs-CRP水平术后24h升高(均P〈0.01),术后10d低于术后24h(均P〈0.01),治疗组下降更显著,恢复到术前水平。②两组PPARγ水平术后24h升高(均P〈0.01),术后10d进一步升高(均P〈0.01),治疗组明高于对照组(P〈0.01)。③两组hs-CRP/PPAR7比值术后24h升高(均P〈0.01),术后10d下降(均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ACS患者PCI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促进hsCRP、hs—CRP/PPARγ下降和PPARγ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5.
张旦  王磊  关玉庆  胡鸿雁  薛江华  苏国海 《新医学》2010,41(8):498-500,505
目的:探讨急诊PCI术前单次口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外周静脉血、病变相关冠状动脉血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6例和STEMI患者69例,并将后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术前口服阿托伐他汀80mg,n=36)和STEMI对照组(n=33)。分别于PCI术中抽取3组患者的病变相关冠状动脉血,术后立即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各组MCP—1和MIF水平;并统计术后3个月内各组心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率。结果:STEMI组外周和病变相关冠状动脉血MCP-1、MIF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阿托伐他汀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低于STEMI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组和STEMI对照组患者病变相关冠状动脉血MCP-1水平明显高于静脉血(P〈0.05),而MIF水平无明显区别;阿托伐他汀组术后3个月心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STEMI对照组。结论:STEMI患者术前单次大剂量应用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外周血和病变相关冠状动脉血MCP-1和MIF水平及3个月内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对30例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并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前和3个月后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服用阿托伐他汀3个月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h1细胞因子水平降低(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各组患者外周血Th2细胞因子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能降低Th1细胞反应,改善Th1/Th2细胞功能的失衡。  相似文献   

7.
龚浩  胡威  李洁芳  李利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8):1267-1269
【目的】观察不同强化时间不同剂量阿托他伐汀早期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8例ACS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6例,除均给予相同的常规基础治疗外,A组:每晚睡前予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B组:每晚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C组:在第一周每晚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第2周起改为20mg。检测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6周后的C反应蛋白(CRP)、血脂水平,记录6周内发生的心血管事件。【结果】治疗1周后,三组血脂水平的变化较治疗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敏CRP(hs-CRP)三组均有下降,A组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和C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6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的TC、TG、LDL-C、hs-CRP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各指标组间比较,B组和C组分别与A组比较,TC、TG、hs—CRP下降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6周内主要心血管事件,B组和C组与A组比较,心血管事件比例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与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先大剂量后低剂量治疗ACS的疗效.与大剂量持续治疗相当,优于低剂量持续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冠心病患者高敏血清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组)53例:PCI术前起始负荷量阿托伐他汀80 mg,后每日20 mg;B组40例,PCI术前术后每日阿托伐他汀20 mg。于PCI术前服药前及术后24 h,7 d分别测定hs-CRP水平。结果:术前两组患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后24 h A组hs-CRP水平明显低于B组,7 d后A组hs-CRP水平仍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负荷剂量组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hs-CRP水平,可能会降低PCI术后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及再狭窄发生。  相似文献   

9.
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中对阿托伐他汀降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在冠心痛中对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降低血脂幅度方面的影响。方法:126位冠心痛患者,入院后随机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d和20mg/d,其中入院后行PCI治疗者同时服用氯吡格雷,稳定型心绞痛未行PCI治疗者不服用氯吡格雷,按服用阿托伐他汀剂量和氯吡格雷分为四组,A组为阿托伐他汀10mg/d+氯吡格雷,共43例,B组为阿托伐他汀20mg/d+氯吡格雷,共29例,C组为单用阿托伐他汀10mg/d,共37例,D组为单用阿托伐他汀20mg/d,共17例,分别在入院24h内和服用氯吡格雷后1个月测定患者血脂,比较A组和C组,B组和D组患者血脂变化幅度。结果:治疗1个月后A组和C组、B组和D组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脂,LDL-C,HDL-C,ApoA。ApoB,Lpa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1个月后氯吡格雷对阿托伐他汀在降脂方面的作用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单次、负荷量氟伐他汀钠缓释片有无预防围手术期心肌损伤(perioperative myocardial injury,PMI)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择期PCI前将患者分为3组。①术前无应用他汀药物病史,术前不给予氟伐他汀钠缓释片(对照组)27例;②术前有应用他汀药物病史,术前1天晚上给予氟伐他汀钠缓释片80mg(他汀1组)39例;③术前无应用他汀药物病史,术前1天晚上给予氟伐他汀钠缓释片80mg(他汀2组)30例。测定术前及术后16~24小时静脉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作为评估围手术期心肌损伤指标,并观察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基线资料基本均衡。对照组、他汀1组、他汀2组3组患者PCI术后cTnI升高1倍发生率分别为22.2%(6/27)、18.0%(7/39)、33.3%(10/30)(P〉0.05);3组患者PCI术后cTnI升高3倍以上发生率分别为18.5%(5/27)、12.8%(5/39)、13.3%(4/30)(P〉0.05);cTnI升高5倍以上发生率分别为14.8%(4/27)、7.7%(3/39)、6.7%(2/30)(P〉0.05)。3组患者PCI术后CK—MB升高发生率分别为11.1%(3/27)、20.5%(8/39)、20.0%(6/30)(P〉0.05);CK—MB升高3倍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1.0%(1/96),发生在他汀2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相关分析显示,应用尼可地尔对PMI有保护作用,支架长度为发生PMI的独立危险因素。3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无MACE(心绞痛复发,心肌梗死,紧急血运重建,心源性死亡等)发生。结论无论有无他汀类药物应用史,择期PCI术前给予单次、80mg负荷量氟伐他汀钠缓释片不足以降低PM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辅酶Q10(CoQ10)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对冠心病伴血脂增高患者肝脏酶活性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150例冠心病伴血脂水平增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试验组(n=25)。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睡前服用。试验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CoQ10 30mg/d,分3次服用。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内CoQ10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前后体内CoQ10含量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O.05);ALT、AST未见显著性增高(P〉0.05);TC、TG、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1),HDL-C水平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体内CoQ10含量显著性降低(P〈0.01),ALT、AST水平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脂水平除LDL-C明显降低(P〈0.05)外,其余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CoQ10及血清转氨酶、血脂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外源性补充CoQ10可避免阿托伐他汀引起的转氨酶增高,并能增强他汀的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的降压疗效、危险因素控制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的82例中危或高危老年IS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阿托伐他汀联合坎地沙坦和氢氯噻嗪)和对照组(坎地沙坦联合氢氯噻嗪),观察8周,用药前后测量24h动态血压,计算血压平滑指数(SI),生化及超声检查,观察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SI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老年ISH患者具有降压作用,其作用与阿托伐他汀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进程,控制血管内皮炎性反应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户学敏 《临床医学》2012,32(8):32-34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高危病变无复流发生率及近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164例高危ACS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试验组(n:84)和常规治疗组(n=80),均于入选后3—5d后行PCI治疗。比较两组间基础临床资料、PCI前后病变血管血流TIMl分级、术后12h血清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出血事件和血小板减少及30d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间基础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后PCI术前病变血管前向血流达到TIMI3级的比率高于常规治疗组(85.7%V865.0%,P〈0.05),术后TIMI3级血流获得率试验组较常规治疗组高(84.5%VS6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试验组cTNT和CK-MB升高超过正常上限2倍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2.4%VS11.3%,P〈0.05);PCI术后30dMACE发生率试验组明显降低(3.6%VS1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肝、肾功能变化和横纹肌溶解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择期介入治疗术前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提高PCI术前冠状动脉前向血流,术后无复流现象发生,并减少PCI术后的心肌损伤,改善近期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4.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艳蓉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8):1288-128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CRP)的影响。【方法】ACS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治疗组34例,另一组为阿托伐汀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36例,治疗时间8周,每组治疗前后查血脂及h-CRP。【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h-CRP水平也显著降低(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及h—CRP水平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CS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降低血脂及CRP水平,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从而减少AC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PCI)术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其比值的影响,以期为他汀类药物抗炎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为PCI术后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药物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接受支架植入的冠心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两组分别于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和瑞舒伐他汀20mg口服,持续服药2周以上,于术前、术后24h和术后2周分别采集患者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MCP-1和IL-10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PCI术后24h患者MCP-1和IL-10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2周给予两种药物的患者静脉血中IL-10和MCP-1水平与术后24h比较均降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服用瑞舒伐他汀的患者MCP-1水平降低值和MCP-1/IL-10比值下降值均较服用阿托伐他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药物对IL-10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I术可显著增加术后患者血中IL-10和MCP-1水平,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能显著降低术后血中MCP-1水平,且瑞舒伐他汀的降MCP-1效果比阿托伐他汀更优,对IL-10水平的影响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选取AMI患者108例,分为:A组(60例):每晚睡前服10mg阿托伐他汀;B组(48例):每晚睡前服20rag阿托伐他汀。测定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血脂、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1(ET-1)、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服药4周后测定的TC、LDL-C、CRP、ET-1、CK—MB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B组较A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脂、减轻炎症、稳定粥样斑块、改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53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单独治疗组(n=27,阿托伐他汀20mg/d)和联合治疗组(n=26,普罗布考0.5g/d,阿托伐他汀20mg/d)。疗程均为4周。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服药前和服药1个月后的外周血血脂和hs-CRP等指标变化。【结果】①血脂变化:经治疗4周后,两组总胆固醇(TC)水平均显著下降,其中联合治疗组TC水平下降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在治疗4周后均显著下降,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联合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下降(P〈0.01);而单独治疗组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②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但联合治疗组降低的幅度较单独治疗组大(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与单用阿托伐他汀均可明显降低AMI患者近期TC、TG及LDL-C水平.联合治疗组同时降低HDL-C水平;联合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清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80mg阿托伐他汀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LI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将发病12h内拟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3组:A组(术前阿托伐他汀80mg+术后每天40mg阿托伐他汀);B组(术后每天40mg阿托伐他汀);C组(术后每天20mg阿托伐他汀)。3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24h、术后7d测定血清hs—CRP、MMP-9、ALT与AST水平。结果3组间术前血清hs—CRP及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PCI术后24h血清hs—CRP及MMP-9水平分别为(7.19±0.90)mg/L及(1.47±0.26)ng/L,低于B组、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A组血清hs—CRP及MMP-9水平分别为(5.69±1.42)mg/L及(1.18±0.29)ng/L,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在研究期间内药物安全性与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术前给予80mg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显著降低STEMI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同时增加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丹香清脂颗粒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应用对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60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联合服用丹香清脂颗粒与阿托伐他汀钙,B组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服药前及服药后30d检验空腹血清总胆固醇(CH0)、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相关的肝脏转氨酶及磷酸肌酸酶。【结果】A、B两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CHO、LDL-C,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TG疗效A组明显优于B组(P〈0.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丹香清脂颗粒能安全有效地纠正混合型脂质紊乱。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90例符合不稳定心绞痛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治疗(拜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硫酸氢氯吡格雷等),治疗组加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餐时服用1次。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检查心电图,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发作的平均时间以及心率、血压、血粘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能显著的减少心绞痛发病率和致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