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湖南芹菜籽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湖南芹菜籽挥发油,用GC/MS法分析挥发油成分;通过Nist11质谱库进行检索,利用计算的保留指数与ESO精油数据库中的保留指数进行比对,对其成分进行定性;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得出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湖南芹菜籽挥发油中鉴定出49种成分,挥发油中各种成分占总峰面积的83.830%。主要成分为柠檬烯(44.679%),β-芹子烯(14.661%),α-芹子烯(5.939%),3-正丁基苯酞(4.709%),β-蒎烯(2.525%),γ-芹子烯(2.073%),月桂烯(1.215%),苯戊酮(1.172%),β-桉叶油醇(0.827%),α-蒎烯(0.543%),石竹烯氧化物(0.540%)等。结论采用保留指数鉴别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提高了湖南芹菜籽挥发油成分定性准确性,为湖南芹菜籽产品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6,(6)
目的分析云南产胡萝卜籽挥发油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进行分析。结果鉴定了58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90.30%。其中,胡萝卜醇(21.612%)、β-蒎烯(11.067%)、α-蒎烯(8.973%)、(Z)-α-红没药烯(4.183%)、柠檬烯(3.761%)、β-石竹烯(3.336%)、β-没药烯(3.311%)、α-松油醇(3.098%)、α-柏木烯(3.089%)、石竹烯氧化物(2.679%)、(E)-α-香柠檬烯(2.561%)、罗汉柏烯(2.398%)、柏木脑(2.027%)含有量较高。通过比对保留指数,确认松香芹醇、松油醇构型分别为E型和α型。结论该方法可为云南胡萝卜籽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紫珠花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紫珠花中的挥发性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紫珠花中鉴定出了22种挥发性成分,占总峰面积的88.51%,其含量较高的成分为α-石竹烯(30.30%),石竹烯(10.04%),β-芹子烯(8.53%),3-辛醇(6.73%),β-蒎烯(6.35%),β-侧柏烯(3.99%)等。结论:紫珠花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类型为萜类。  相似文献   

4.
GC-MS联用技术分析湖南产紫苏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湖南产紫苏的挥发油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离检测,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辅助定性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紫苏的挥发油成分定性出51种挥发油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86.21%。结论:紫苏挥发油成分主要为萜烯类和含氧化合物,主要有1-(2-呋喃基)-1-戊酮(11.10%)、石竹烯(14.18%)、α-石竹烯(3.21%)、顺-β-金合欢烯(1.17%)、顺,反-α-金合欢烯(2.55%)、5-烯丙基-1-甲氧(基)-2,3-亚甲二氧基-苯(4.89%)、α-金合欢烯(1.14%)、榄香脂素(17.00%)、1,2,3-三甲基-5-(2-丙烯基)-苯(1.05%)、石竹烯氧化物(4.05%)和芹菜脑(21.75%)。  相似文献   

5.
刘艳清  汪洪武  蔡璇 《中成药》2014,(5):1091-1094
目的研究乌墨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与超声波萃取分别提取乌墨叶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水蒸汽蒸馏法和超声波萃取所得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34和37种化合物。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2种挥发油中各种成分的相对百分含有量,各占总峰面积的97.31%和98.19%。2种挥发油化学组成各有异同,其主要成分为α-蒎烯、β-杜松烯、α-古芸烯、丁香烯、α-蛇麻烯、β-芹子烯、异长叶烯-5-酮、韦得醇、1,4a-二甲基-7-异丙烯基-4,4a,5,6,7,8-六氢-萘-2-酮。结论不同提取方法所得乌墨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存在差异,但主要成分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6.
枳实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uan WB  Wu QD  Wu XR 《中药材》2011,34(7):1067-1069
目的:用GC-MS分析枳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枳实挥发油,再采用GC-MS对所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枳实挥发油成分中的19个化合物,占所提取挥发油总量的95.791%。主要成分为:柠檬烯(68.25%)、γ-松油烯(13.02%)、α-松油醇(3.28%)、对异丙基甲苯(3.09%)、β-月桂烯(2.34%)、α-蒎烯(1.53%)、β-蒎烯(1.05%)。结论:枳实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柠檬烯。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尤力克柠檬花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为柠檬花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效利用柠檬资源,促进柠檬产业链的发展。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柠檬花中的挥发油并计算收率,以GC-MS结合NIST14.0质谱库、保留指数和文献资料共同分析鉴定挥发油化学成分及种类,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尤力克柠檬花中挥发油的提取率为0.36%,共分离出76个峰,鉴定出64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94%。柠檬花中挥发油化学成分主要有烯烃类(28种)占81.90%,醇类(14种)占12.28%,醛类(6种)占3.34%,酯类(5种)占0.45%,烷烃类(6种)占0.79%;其中,含量由高到低的有d-柠檬烯(59.88%),β-蒎烯(5.52%),顺-β-罗勒烯(5.33%),反-橙花叔醇(4.84%),3,7,11-三甲基-6,10-十二烯-1-醇(4.49%)和γ-萜品烯(4.11%)等。结论:柠檬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绝大部分与柠檬果皮中的相似,均含有d-柠檬烯,β-蒎烯等活性成分,且d-柠檬烯含量(59.88%)远高于文献报道柠檬叶中d-柠檬烯含量(17.22%),这意味着尤力克柠檬花具有潜在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浙产山鸡椒根、茎、叶和花序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75个化合物。根挥发油主要成分是柠檬烯、α-柠檬醛和β-柠檬醛。茎挥发油主要成分是芹子-6-烯-4-醇、(R)-4-萜品醇和α-柠檬醛。叶挥发油主要成分是α-蒎烯、桉树脑和桧烯。花序挥发油主要成分是α-萜品醇和顺式-β-萜品醇。结论:浙产山鸡椒根、茎、叶和花序挥发油主要成分有所差异,且相同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9.
香青藤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气相色谱GC-MS法对香青藤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香青藤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仪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出110个峰,鉴定了其中74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67%。结论香青藤中主要含α-蒎烯、β-蒎烯、α-水芹烯、p-甲基,异丙基苯、β-水芹烯、α-没药烯和α-桉叶油醇,含量都在4%以上。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香青藤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缬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缬草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色谱-质谱法定性,为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还采用色谱保留指数法进行辅助定性,并对部分样品使用了标样核对?结果:共分离出41个组分,鉴定了36个,占峰面积的94.7%?其中主要的成分为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莰烯(camphene),3-崖柏烯(3-thujene),β-蒎烯(β-pinene)和桧醇(sabinol)?结论:两种分析方法联合定性,使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浙产山鸡椒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42个化合物。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α-蒎烯(17.04%)、桉树脑(15.92%)和桧烯(12.87%),此外还含有一定量的β-榄香烯、γ-榄香烯、石竹烯及其氧化物。结论:浙产山鸡椒叶中挥发油含有丰富的药用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海南白沙产裸花紫珠叶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裸花紫珠叶中提取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同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海南白沙产裸花紫珠挥发油中共分离出76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70种成分,所鉴定的成分占总挥发油成分的98.69%,其中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成分有β-蒎烯(20.70%),α-蒎烯(9.41%),石竹烯氧化物(6.90%),石竹烯(6.65%),邻伞花烃(6.62%),反式-4-侧柏醇(5.85%)和桃金娘烯醇(5.61%)等。结论:海南白沙产裸花紫珠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单萜及其含氧衍生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研究羌活及宽叶羌活的挥发性成分。方法:收集羌活(Notopterygium inchum)及宽叶羌活(N. franchetii)10个批次的样品,包括羌活及宽叶羌活的栽培品各1个批次;四川和甘肃野生品8个批次。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提取挥发油成分,采用GC-MS技术,分析不同批次样品的挥发油成分。结果:鉴定出包括单萜、倍半萜以及非萜类共97个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相对含量的计算结果显示,α-蒎烯(25.39%~41.68%),β-蒎烯(19.34%~40.95%)和柠檬烯(4.59%~11.99%)为羌活及宽叶羌活挥发油的主要成分。野生羌活和栽培宽叶羌活中α-蒎烯的相对含量高于β-蒎烯;野生宽叶羌活中β-蒎烯相对含量高于α-蒎烯。贮存1年的羌活饮片中β-蒎烯的含量明显低于当年采收的样品。采用SIMCA-P+11.5软件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甘肃产羌活和四川产羌活差异不明显;当年采收的样品和贮存1年的样品明显聚为2类。结论:该研究显示贮存对羌活挥发油中主要成分存在影响;研究还揭示了羌活的野生、栽培品挥发油成分的差异。为不同品种的羌活的挥发油药理活性比较提供化学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4.
芒种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芒种花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为芒种花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芒种花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归一化法计算各个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出72个峰,鉴定了其中24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9.50%.结论:芒种花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α-蒎烯(18.14%)、2,4a,5,6,7,8-六氢化-3,5,5,9-四甲基-,(R)-1H-苯并环庚烯(13.64%)、β-石竹烯(9.41%)、长叶烯(6.23%)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广东产尾巨桉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东产尾巨桉叶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首次确定了广东产尾巨桉叶挥发油中41个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桉叶油素(26.63%),其次是α-蒎烯(13.44%),蓝桉醇(9.15%),乙酸松香酯(6.34%),香橙烯(5.52%),α-松油醇(5.43%),愈创木醇(2.29%)等。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所鉴定成分占总馏出峰面积的93.80%。结论:首次确定了广东产尾巨桉叶挥发油的41个化合物,为综合利用尾巨桉叶挥发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GC-MS对广西细叶桉叶及果实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GC-MS分析广西细叶桉叶及果实挥发油的成分.方法:采用HP-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以EI离子源和四极杆质量分析器进行分析,质谱图用NIST98谱库检索,结合人工谱图解析,鉴定各种成分,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细叶桉叶挥发油共鉴定出了3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6.69%,主要成分为桉油精(27.93%)、1R-α-蒎烯(22.60%)、异松香芹醇(8.71%)等;细叶桉果实挥发油共鉴定出了3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3.50%,主要成分为1R-α-蒎烯(32.88%)、桉油精(13.64%)、D-柠檬烯(8.31%)等.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木兰科植物望春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共分离出63个峰,并且确认了其中50个化合物。其中含量多的有桉树脑(28.92%),其次为β-蒎烯(12.39%)、α-松油醇(8.28%)。结论:首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望春花挥发油的化学组分,为望春花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海南产肉豆蔻叶挥发油中α-蒎烯与β-蒎烯的含量动态变化,探讨挥发油成分积累,确定适宜采收期.方法 全年不同月份采集肉豆蔻鲜叶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分析α-蒎烯与β-蒎烯两成分的动态积累.结果 肉豆蔻叶挥发油中α-蒎烯含量,雌株1月最高为14.70%,雄株5月最高为29.24%;β-蒎烯含量,雌雄植株均11月最高分别为19.64%和19.47%.结论 全年不同月份,雌株叶中α-蒎烯含量变化差异小,而雄株差异明显;β-蒎烯含量在雌、雄植株叶中变化均较大,根据需要选择合适时间采收.  相似文献   

19.
竹柏叶中挥发油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竹柏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得油率为0.05%,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离分析。结果:竹柏叶中挥发油共分离出18个峰,鉴定出了13个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图色谱峰面积的94.11%。结论:竹柏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和醇类物质,主要有4-异亚丙烯基-1-乙烯基烯(53.82%)、α-毕澄茄油烯(10.04%)、β-榄香烯(9.577%)、(-)-α-榄香烯(7.102%)、(-)-α-蒎烯(5.591%)、石竹烯(2.235%)。该方法快速、简便,可用于竹柏的质量分析和鉴别。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材》2016,(5)
目的:研究高山蓍、黄花蒿、连钱草、黄花败酱、老鹳草、香薷六种长白山药用植物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GC-MS分离检测挥发油成分并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六种药用植物的挥发油共鉴定出100种化合物,其中高山蓍检测出34种,黄花蒿检测出49种,连钱草检测出37种,黄花败酱检测出40种,老鹳草检测出46种,香薷检测出27种。2-(苯基甲气基)丙酸甲酯、2-莰醇、α-可巴烯、石竹烯、律草烯、β-可巴烯、氧化石竹烯为共有成分。其中,乙酸龙脑酯(19.88%)、3-蒈烯(16.22%)、石竹烯(15.69%)是高山蓍挥发油主要成分,β-榄香烯(9.68%)、γ-榄香烯(6.89%)、大根香叶烯D(7.30%)是黄花蒿挥发油主要成分,母菊薁(15.63%)、1(10),11-愈创二烯(5.98%)、β-可巴烯(6.47%)是连钱草挥发油主要成分,6-芹子烯-4-醇(12.34%)、石竹烯(8.29%)、β-可巴烯(15.53%)是黄花败酱挥发油主要成分,石竹烯(8.85%)、大根香叶烯D(5.79%)、1(10),4-杜松二烯(5.80%)是老鹳草挥发油主要成分,脱氢香薷酮(34.32%)、桉油精(12.69%)、2-(苯基甲氧基)丙酸甲酯(5.90%)是香薷挥发油主要成分。结论:该研究为长白山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