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细胸腔引流管(艾贝尔, 8FR, 20 cm)在单孔胸腔镜下肺部肿瘤手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5月至2020年7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行肺部肿瘤手术的患者2 031例, 根据术中应用胸腔引流管种类的不同, 分为超细引流管组(1 026例)和常规引流管组(1 005例),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48、72 h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3天疼痛指数、术后镇痛次数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常规引流管组相比, 超细引流管组的术后24、48、72 h胸腔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天数显著缩短(P<0.05);术后3天疼痛指数及术后镇痛次数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肺不张、气胸、肺炎、二次置管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肺部肿瘤术后采用超细胸腔引流管安全可靠, 可以更好的术后引流, 达到减轻疼痛、加快术后康复的目的, 而且方便护理, 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内腔镜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胸腔镜外科发展迅速。电视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生理功能干扰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且切口美观等优点。2010-12—2011-12,我院胸外科使用胸腔镜治疗食管癌患者1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国亮朱奇坤翁晨刚张丹丹王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2,(8):675-678
目的 总结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合并气管憩室的经验。方法 2015年6月~2021年3月我们对7例食管癌合并气管憩室行腔镜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经右胸游离食管、腹游离胃及左颈部吻合;2例食管癌合并气管憩室行腔镜胸腹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经腹游离胃,右胸游离食管及胸内吻合。结果 9例顺利行单腔气管插管全麻,未发生因麻醉插管导致气管憩室的损伤。3例气管憩室在胸腔镜手术中探查诊断,其中1例在游离食管过程中发生憩室损伤,经缝合修补术后未发生与气管损伤相关的并发症。7例腔镜颈胸腹三切口手术时间(237.9±18.7)min,术中出血量(154.3±12.7)ml,清扫淋巴结(23.4±3.5)枚,术后住院时间(11.0±1.4)d;2例腔镜胸腹两切口手术时间分别为195、240 min,术中出血量160、150 ml,清扫淋巴结20、23枚,术后住院时间11、10 d。9例术后随访4~62个月,中位时间28个月,1例转移,1例因肿瘤复发死亡,余7例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食管癌合并气管憩室罕见,术前应仔细阅片及术中精细操作,对安全实施食管癌手术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食管癌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全腔镜下行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正备受关注。陈海泉等研究认为,该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不影响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及手术安全性、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潍坊市人民医院胸外科自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共对14例食管癌患者实行了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Ivor-Lewis手术,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改良Ivor-Lewis手术治疗食管癌576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总结采用改良Ivor—Lewis手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1996年4月至2001年4月,576例食管癌患者经右胸前外侧切口和上腹部正中切口径路手术(改良Ivor—Lewis手术),切除胸段食管癌,用吻合器行食管胃右胸顶吻合。结果术后发生乳糜胸1例,再次开胸手术治愈;术后胸腔内出血行开胸止血4例,发生吻合口瘘11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术后病理检查食管残端癌残留1例,给予放射治疗。围手术期死亡2例,分别死于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本组1、3、5年总的生存率分别为77.7%(446/574),57.8%(258/446),49.2%(127/258)。结论改良Ivor—Lewis手术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6.
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的适应证。方法2005年1月~11月,我院行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11例。其中胸上段食管癌2例,胸中段8例,胸下段1例。T1N0M01例,T2N0M02例,T2N1M01例,T3N0M07例。胸腔镜下经右胸游离胸段食管及肿瘤,清扫胸腔内淋巴结,上腹部正中切口完成胃的游离及清扫腹腔内淋巴结,颈部切口完成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术。结果1例因双腔气管插管失败,1例因胸腔粘连中转开胸,另9例经胸腔镜手术成功。手术时间220~300min,平均265min。术中出血量150~400ml,平均240ml。清扫淋巴结4~10枚,平均6.4枚。术后2~3d拔除胸腔引流管,引流量200~500ml,平均350ml。术后喉返神经损伤1例,术后3个月恢复。11例随访4~15个月,平均8个月,均健在,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主要适用于食管癌临床Ⅰ期及Ⅱ期,肿瘤长度〈5cm,无外侵及纵隔明显肿大淋巴结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陈世雄陈胜家陈恺周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2,(9):739-742
目的总结单孔胸腔镜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的经验。方法2018年10月~2022年2月,对11例中央型肺癌行单孔胸腔镜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右上肺5例,左上肺3例,左下肺3例。结果10例在单孔胸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左上肺袖式切除因术中出血中转开胸并加行肺动脉成形术。手术时间2.8~4.5 h,(3.3±1.1)h;术后住院时间7~19 d,(12.1±5.2)d。随访1个月~3年,中位数23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单孔胸腔镜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安全且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single port VATS,SPVATs)治疗胸部疾病的临床经验,探讨其在胸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3月至2011年5月32例单孔胸腔镜手术中男28例,女4例;年龄18~72岁,平均(26.5±9.2)岁.病种包括自发性气胸27例(其中2例行双侧同期手术),不明原因胸腔积液3例,双肺多发结节和肺转移瘤各1例.术中均使用自主研发的双关节手术器械和专用切口保护器,操作过程与传统胸腔镜手术类似.行肺大疱切除27例,脓性纤维板剥脱胸腔冲洗引流术3例,壁层胸膜活检术1例,肺楔形切除术1例.结果 全组手术顺利,无中转传统VATS或开胸手术,无死亡及并发症发生.全组手术时间(22.O±9.5) min,术中出血(14.5±8.8)ml,术后插管(3.1±0.6)天,总住院(6.8±1.6)天.结论 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部分胸部疾病近期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患者创伤更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单孔胸腔镜解剖性基底段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12月我院单个医疗组15例行单孔胸腔镜基底段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1例,中位年龄53(32 ~70)岁.所有患者均经跨腋中线第5肋间切口,经叶间裂或肺下韧带入路,采用"单向式"思路结合"干-支法"完成解剖性各基底段切除.... 相似文献
10.
许唯伟姜格宁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8,(1):12-16
目的探讨单孔式与多孔式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并阐述单孔式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意义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98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孔式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单孔组)148例,多孔式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多孔组)150例,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单孔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盐酸哌替啶用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多孔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第3天、第7天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时点多孔组(P<0.01);两组术前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3个月功能状态、情感状态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多孔组(P<0.01)。结论与多孔式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相比,单孔式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能有效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机体恢复,同时提高患者的短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经验及体会,评价其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9—2013-07间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中转开胸2例。胸腔镜手术组平均淋巴结清扫个数更多(13.5±3.6)/例:(10.7±2.4)/例;胸部手术失血量更少(150.5±20.5)mL:(280.7±35.6)mL;术后胸管拔管时间更短(3.7±1.6)d:(4.8±2.3)d;肺部并发症更少(6.4%):(14.7%);总体住院时间更短(12.5±3.3)d:(15.2±6.3)d;但胸部手术时间更长(100.5±37.6)/例:(70.4±22.8)/例。结论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与传统三切口手术相比,具有淋巴清扫彻底,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孔电视胸腔镜下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5例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结果全组患者术中出血10。50ml,平均15.6ml;胸腔引流管放置1~5d,平均1.8d:术后住院1—6d,平均2.8d。术后6h、24h疼痛指数(VAS)平均为2.2、3.1,无需药物处理。术后随访1~14个月,无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徐琛陶夏蒋莉李俊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21,(10):1216-1221
目的探究空肠造瘘术联合Ivor-Lewis术或McKeown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上海市胸科医院收治的127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9例、女38例,年龄(62.82±8.65)岁。按微创术式将患者分为Ivor-Lewis组(IL组,72例)与McKeown组(MK组,55例)。IL组行空肠造瘘术联合Ivor-Lewis术进行治疗,MK组行空肠造瘘术联合McKeown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床旁电阻抗成像(EIT)参数、炎症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及康复情况。结果 IL组患者手术时间[(262.65±49.78)min vs.(303.04±60.13)min]、术后进食时间[(10.54±2.22)d vs.(11.47±2.49)d]及术后住院时间[(14.78±2.47)d vs.(15.72±2.36)d]均显著短于MK组(P<0.05);IL组患者术中失血量[(156.13±52.43)mL vs.(158.87±48.47)mL]、淋巴结清扫数目[(29.47±8.88)个vs.(30.17±9.80)个]少于MK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F时点=520.543、272.379、147.688,均P<0.05);而手术方式以及时点和手术方式交互效应均不会影响TNF-α、IL-6、IL-8水平(P>0.05)。两组间术后1 d、3 d、5 d、7 d的EIT影像数据呼气末肺阻抗差值(△EE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K组相比,IL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吻合口瘘、胃壁坏死及残端瘘、二次开胸及腹止血、肠梗阻发生率均低于MK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组患者6个月内复发率较MK组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3%vs. 9.09%,P>0.05)。结论空肠造瘘术联合Ivor-Lewis术或McKeown术对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反穿刺法行微创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20年12月因食管下段癌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行反穿刺法全腔镜Ivor-Lewis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优化的微创Ivor-Lewis手术技术要点:(1)幽门充分游离;(2)腹腔镜下管状胃制作;(3)半俯卧位单腔气管插管,人工气胸下游离食管及胸腔淋巴结清扫;(4)支气管封堵器完成左肺单肺通气;(5)反穿刺吻合技术行食管胃胸顶部吻合。结果 纳入248例患者,其中男206例、女42例,平均年龄(63.3±7.4)岁。所有患者均在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76±35)min,术中出血量(110±70)mL,清扫淋巴结个数(24±8)个,淋巴结转移率43.1%(107/248)。肺部总并发症13.7%(34/248),其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2例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出血5例,2例行腔镜探查止血;Ⅲ型乳糜胸1例,行胸腔镜下胸导管结扎;Ⅱ型吻合口漏3例,其中1例患者因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迟发性气管胸胃瘘1例,二期手术后痊愈;Ⅰ型喉返神经损伤10例,均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5.
<正>传统食管癌根治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而胸腔镜作为一门新兴的微创外科技术逐渐成熟[1]。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也逐渐在临床开展。但术后并发症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严重影响患者预后。2012-01—201-03,我们对行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根治术的56例患者,术后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食管癌患者56例中男40例,女16例;年龄44~74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总结单孔胸腔镜下进行肺叶解剖性切除的手术方法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接受单孔全胸腔镜下肺叶解剖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左胸清扫淋巴结(10±1.3)个,右胸清扫淋巴结为(12.5±1.2)个。手术时间(180±20)min,术中出血量(180±50)m 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4.5±1.5)d,术后住院时间(9.5±2.5)d。结论单孔全胸腔镜下肺叶解剖性切除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手术,效果好,但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及对手术细节进行充分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1月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66例肺隔离症资料。左下肺叶内型42例,右下肺叶内型22例,左胸叶外型2例。均有明确异常体循环来源的供血血管,来源于胸降主动脉63例,腹主动脉2例,右后纵隔肋间动脉1例。手术采用腋中线第5或6肋间2~3 cm切口,行病变肺叶切除、肺段切除或病变楔形切除。结果 62例单孔胸腔镜完成手术,中转开胸4例。行肺叶切除54例,肺段切除8例,病灶楔形切除2例,叶外型隔离肺切除2例。手术时间(84.8±25.7)min,术中出血量(64.4±39.1)ml。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中位随访时间52(4~86)个月,无再发肺部感染、咯血,复查胸部CT无肺不张、液气胸。结论 单孔胸腔镜肺隔离症切除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胸腔镜辅助下行食管癌切除术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1996年 6月至 1999年 10月 ,我们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治疗食管癌手术 2 4例 ,现将疗效和随访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2 4例中男 18例 ,女 6例 ;年龄 4 7~ 78岁 ,中位年龄 6 2岁。胸上段食管癌 4例 ,胸中段食管癌 13例 ,胸下段食管癌 7例 ;病变长度 3~ 7cm ,术前常规作食管X线造影、胃镜检查、心肺功能检查、生化检查等 ,明确诊断。手术方法 2 4例病人均采用全麻气管双腔管插管麻醉 ,左侧卧位 ,左胸下常规放一软垫 ,使右胸稍隆起 ,肋间隙扩宽 ,于腋中线平第 10肋间做 2cm切口 ,放置冷光源 ,在第 5肋间前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 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应用单孔胸腔镜连续进行手术治疗肺大泡患者60例,均由同一组手术医师完成手术。按手术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发作频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等指标的差异,观察不同手术阶段的手术效果,以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为主要的学习曲线指标。结果 A组手术时间(42.7±9.4)min显著长于B组(21.3±6.7)min和C组(20.8±7.5)min(P〈0.01);A组术后住院时间(10.6±2.2)d显著长于B组(7.6±1.2)d和C组(7.4±1.2)d(P〈0.05);其余指标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熟练掌握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泡技术,大约需要通过20例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0.
2003年9月-2004年12月,笔者应用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治疗食管癌10例,取得了良好的近期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