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MSCT及后处理技术诊断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气管食管瘘(EA-TEF)的价值。方法收集8例临床疑诊为EA-TEF的新生儿,于手术前行食管造影及MSCT扫描并进行重建,重建方法包括MPR、MinIP、VR等;将术前MSCT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8例中,1例为EA-TEFⅠ型,7例为Ⅲ型(其中Ⅲa型4例,Ⅲb型3例);5例伴有其他先天性畸形。利用MPR、VR重建图像测得的闭锁食管上下盲端的距离与手术结果基本相符,7例仿真内镜图像能明确显示瘘管开口。结论 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可以准确诊断EA-TEF并进行分型,显示闭锁食管上下盲端情况及气管-食管瘘口位置可靠,还能显示肺部病变及其他伴随畸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Ⅰ期胃代食管术治疗长段型食管闭锁的疗效.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13年12月采用Ⅰ期胃代食管术治疗的11例长段型食管闭锁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例,女3例.入院后行食管造影确诊,其中Ⅰ型2例,Ⅲa型9例.结果 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9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1例家长放弃治疗.术后6例有严重肺炎,近期吻合口瘘2例.随访6个月至5年,吻合口狭窄3例,均行食管扩张术治愈,轻度胃食管反流6例,均未行抗反流手术,采用少量多餐及体位喂养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 新生儿期采用Ⅰ期胃代食管术治疗长段型食管闭锁临床可行,避免了分期手术,缩短了治疗周期,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食管闭锁患儿的预后在近十年来有了较大的改善,在低风险因素的患儿中其治愈率近乎达到100%[1],但在长段缺损型食管闭锁的处理上目前依然是个挑战.食管替代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手段.其适应证为:①无法施行一期食管吻合的长段缺失性食管闭锁;吻合断裂需行食管造瘘;早产和呼吸窘迫无法施行一期吻合;扩张无效的严重吻合口狭窄;②以前施行过食管替代手术,替代物严重感染、坏死和溃疡性狭窄等;③化学性烧灼伤反复扩张无效者;④食管恶性疾病如横纹肌肉瘤、畸胎瘤等.  相似文献   

4.
食管闭锁是腔镜手术涉及较迟的病种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腹腔镜探索性的涉足小儿外科病种后,至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见有大量腹腔镜应用于各类儿童消化道疾病的临床报告,延至1999年始见首例胸腔镜下新生儿食管闭锁纠治术的报告[1],此后在欧美国家也陆续见有小宗的临床报告[2-4],并且多数见于伴有远端食管气管瘘的Ⅲ型食管闭锁,而所有报告均给出结论,胸腔镜下修复食管闭锁和食管气管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闭锁患儿18例临床资料,其中5例放弃手术治疗,余13例均行手术治疗。 结果:13例行一期食管气管瘘结扎+食管闭锁切除端端吻合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存活11例,4例发生吻合口狭窄,给予球囊扩张治愈;2例发生吻合口瘘,1例保守治愈,1例再次手术治愈;1例再发气管食管瘘再次手术治愈。死亡2例,分别于术后第3天和第6天死于呼吸衰竭、吻合口瘘及心衰。 结论:早期诊断、并发症的预防和积极处理是提高食管闭锁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1个月25天.因“喝奶后呛咳1个月个余”入院.患儿出生后第1天喝奶后即出现呛咳,伴颜面青紫,呼吸费力,当地医院诊断为新生儿肺炎,行抗感染治疗后好转,但仍有呛奶.转上级医院后行上消化道碘水造影,显示食管气管瘘(图1).后转入我院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气管瘘修补术,术中取颈部近锁骨上窝处横切口,逐层切开各层组织,显露食管,贴气管后壁向上分离,可见瘘管斜行连接食管及气管,瘘管外径约0.5cm,术中诊断为V型先天性食管闭锁(图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腔镜技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Ⅲ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5年1月~2020年10月74例胸腔镜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Ⅲ型的临床资料,年龄(2.1±2.3)d,体重(2.66±0.50)kg。早产儿20例(27.0%),产前检查提示食管闭锁16例(21.6%),合并其他疾病31例(41.9%)。均行胸腔镜气管食管瘘结扎,73例食管端端吻合,1例胃造瘘。结果66例(89.2%)完成胸腔镜手术,8例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78.5±68.3)min,住院时间(19.7±11.7)d,住院费用(9.8±5.6)万元。术后4例放弃治疗死亡,70例(94.6%)治愈出院。术后吻合口漏9例(12.9%),乳糜胸1例(1.4%)。术后随访1~5(2.8±1.4)年,吻合口狭窄32例(45.7%),气管食管瘘复发3例(4.3%),严重胃食管反流2例(2.9%),严重气管软化1例(1.4%)。结论胸腔镜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Ⅲ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生儿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因手术操作需要压迫右侧肺,造成左肺单肺通气(OLV),麻醉管理困难。现将我院20例新生儿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麻醉管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Ⅰ期根治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1994年11月至2008年6月收治先天性食管闭锁113例,其中接受Ⅰ期根治术41例,均为Ⅲ型,其中B型38例,A型3例.手术治疗率36.28%(41/113例).手术先行胃造瘘术,后行食管闭锁根治术.结果 术后近、远期死亡6例,死亡率14.63%(6/41例).长期生存35例.2007年以后手术12例全部生存.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行食管扩张术治愈.吻合口瘘5例,放弃治疗死亡2例,再次手术2例,保守治愈1例.结论 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疗效肯定,吻合口瘘是死亡高风险因子,但不是决定因素.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在于早诊早冶,加强围术期监护.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食管闭锁(CEA)是最常见的先天性食管畸形,其中以Ⅲ型最为多见。近年来随着新生儿监护水平的提高和肠外营养的应用,治愈率明显提高,但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仍然较高。我们自1998年7月至2002年11月连续为17例Ⅲ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进行一期手术治疗均获成功(本组研究取得患儿家长知情同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食管闭锁(esophageal atresia,EA)合并食管气管瘘(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TEF)是新生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近十多年来,EA/TEF患儿的救治成功率在三级专科医院可高达85%~90%或以上,大大提高了我国食管闭锁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Ⅰ型食管闭锁的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及长期生活质量,以探讨其最佳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9月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22例Ⅰ型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6例患儿家属放弃手术治疗,其余16例接受手术治疗,根据食管造影所判断的两盲端距离选择手术方式.2例于出生后即行一期近、远端食管端端吻合术;14例出生后行颈部食管造瘘和胃造瘘,其中8例完成二期胃管(胃)代食管吻合术,另有6例尚在等待二期手术.对上述行根治手术的10例患儿进行术后近、远期并发症、营养状况及神经发育情况评估.结果 10例根治手术患儿术后近期并发症:胸腔积液1例,吻合口瘘4例,倾倒综合征1例,吻合口狭窄1例;远期并发症:食管狭窄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3例.术后随访2~62月,其中2例于随访2年后失访.按年龄别体质量,8例获随访的患儿中2例营养情况正常,5例存在轻度营养不良,1例存在中度营养不良;神经发育进程明显迟于正常儿童.结论 根据食管两侧盲端的距离来选择Ⅰ型食管闭锁的合理治疗方式,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和长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食管闭锁是新生儿期消化道一种严重的发育畸形,发病率约1/3000活产儿.此病在发病机理和诊治中目前存在很多热点问题,如:合伴多发性畸形,术后胃食管返流、气管软化、远端食管动力学、食管气管瘘复发及长间隙型的外科处理等[1-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胸腔镜Ⅲ型食管闭锁矫治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3月行改良胸腔镜Ⅲ型食管闭锁矫治23例的临床资料,Ⅲa型9例,Ⅲb型14例;男13例,女10例;体重2.0~3.7 kg,平均2.65 kg;入院年龄5 h^12 d,平均3.5 d。气管插管全麻,双肺通气,左侧俯卧位,采用三孔法(2个孔靠近脊柱,1个孔在腋中线肩胛缘),气胸流量2 L/min,压力<5 mm Hg,术中维持脉搏氧饱和度(SpO 2)>85%。保留奇静脉弓,将其作为支撑把壁层胸膜缝合覆盖食管气管瘘残端;食管吻合在壁层胸膜浅面胸腔内进行,5-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或4-0倒刺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结果食管闭锁矫治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胸,无输血。1例合并胃穿孔,开腹行胃穿孔修补及置管造瘘。手术时间90~160 min,平均125 min。术后吻合口漏11例,保守治愈10例,1例二次手术治愈。术后随访9~24个月,平均17个月,无食管气管瘘复发,无胃食管反流。术后3个月吻合口狭窄5例,经胃镜下探条扩张治愈。结论将操作孔后移行双肺通气胸腔镜食管闭锁矫治是可行的;保留奇静脉弓作为支撑将壁层胸膜瓣覆盖食管气管瘘残端有利于预防食管气管瘘复发。  相似文献   

15.
对于长间隙型食管闭锁的治疗仍然是一大难点,目前临床常用的手术方法主要有三种:①食管延长技术;②经纵隔牵拉延伸方法;③食管替代术(胃、胃管、结肠、空肠)[1].但是上述各种方法都伴发有很多的并发症,如吻合口瘘、狭窄、食管动力障碍等.近年来组织工程学的迅速发展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关于组织工程人工食管的研究也多有报道.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食管闭锁(esophagealatregia,EA)患儿伴或不伴食管气管瘘的治疗.是外科医生关注的热点。80%以上的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中.食管两盲端之间的距离是比较近的,这些患儿总体手术效果令人满意。但食管两盲端的距离在2~3cm或更长时.其手术效果不甚满意。笔者通过回顾文献并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谈谈有关长间隙食管闭锁的治疗以及胸腔镜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食管闭锁伴气管食管瘘是一种消化道出生缺陷(大约1/3000),接近一半的食管闭锁患儿有其他器管系统的畸形,而心血管系统是最常涉及的.虽然食管闭锁的治疗效果及生存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有关其胚胎发生学的机制直到最近才有部分的揭示.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食管闭锁(oesophageal atresia,OA)是一组少见而威胁生命的食管先天畸形的总称,包括食管闭锁合并或者不合并气管食管瘘,以及单纯的食管气管瘘。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其发病率大约为3000~5000活产婴儿中有1例”,发病无性别倾向,目前大多学者认为其为散发性疾病,家族性食管闭锁非常罕见,病例不足1%,但在双胞胎其发生率会上升2~3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预防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并发吻合口狭窄的措施与临床效果.方法 对49例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在手术中预先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做食管支架,术后早期做引流,然后做营养管及预防性扩张用,观察预防吻合口狭窄的效果.结果 49例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3个月内发生吻合口狭窄6例,发生率12.24%,未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术中预先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用于预防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具有良好的效果,减少第二次手术率,降低了患者费用,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食管闭锁伴或不伴食管气管瘘是严重的新生儿发育畸形,随着新生儿外科技术的提高和围术期监护的完善,国外总体生存率已达90%以上[1-2],包括极低出生体重儿和伴发心脏畸形的患儿[3],仅在一些伴随严重畸形患儿仍有较高的死亡率.我国一些较大的临床中心报道食管闭锁生存率约为91.4%[4],但其中多数为足月产儿和不伴有心脏畸形的患儿.半个多世纪以来,食管闭锁的治疗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其术后的各种并发症仍然是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问题,也是影响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着重叙述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近远期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