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9月21例CSP的资料,其中内生型12例(其中Ⅰ型6例,Ⅱ型6例),外生型9例(其中Ⅱ型8例,Ⅲ型1例)。行宫腔镜下清宫6例(Ⅰ型5例,Ⅱ型1例,均为内生型);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下瘢痕妊娠物电切4例(Ⅰ型1例,Ⅱ型3例,均为内生型);腹腔镜下瘢痕妊娠病灶切除+子宫修补术+宫腔镜检查11例(Ⅱ型10例,Ⅲ型1例,包括2例内生型,9例外生型)。结果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下瘢痕妊娠物电切术2例因病灶位于瘢痕憩室内,宫腔镜下手术困难,行腹腔镜下病灶切除;腹腔镜下瘢痕妊娠病灶切除+子宫修补术+宫腔镜检查术1例术中出血1100 ml;余1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血β-h CG术后2~4周恢复正常,4~6周月经恢复。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治疗CSP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诊断及宫、腹腔镜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8月31例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部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V ial分型Ⅰ型18例,Ⅱ型13例。Ⅰ型应用宫腔镜行妊娠病灶切除术,Ⅱ型应用腹腔镜行子宫瘢痕部位病灶楔形切除+子宫修补术。结果应用宫腔镜行妊娠病灶局部切除术18例,其中2例包块直径〉3 cm,改行腹腔镜下局部病灶楔形切除+子宫修补术。应用腹腔镜治疗13例,其中2例因局部包块直径〉5 cm,中转开腹行病灶楔形切除术+子宫修补术。31例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15~30 d,(20.7±5.3)d,月经周期均恢复正常。结论 CSP如能早期诊断,应用腔镜治疗是可行的,能保留患者生殖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剖宫产瘢痕妊娠(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月~2011年12月15例CSP入院即行腹腔镜治疗(腹腔镜监护下清宫或腹腔镜病灶切除及修补术)和12例经保守性治疗(药物或者超声引导下清宫)失败转腹腔镜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首选腹腔镜手术治疗15例中,1例因探查发现瘢痕缺损较大,出血多,中转开腹;9例行腹腔镜下病灶切除及修补术,其中3例同时行子宫动脉阻断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2例同时行宫腔镜检查;5例行腹腔镜监护下清宫,其中2例同时行宫腔镜检查术。15例均治愈并保留子宫,术后平均29 dβ-hCG降至正常,平均2个月月经复潮,半年后3例再次妊娠(其中1例足月时剖宫产分娩)。保守性治疗失败12例中,7例在腹腔镜监护下清宫,其中1例同时行宫腔镜检查;5例行腹腔镜下病灶切除及修补术,其中2例行UAE,1例行宫腔镜检查术。12例均治愈并保留子宫,术后平均30 dβ-hCG降至正常,平均1个月月经复潮,半年后2例再次妊娠。结论腹腔镜手术能尽早明确诊断,有多种手术方式选择,降低CSP诊治过程中的风险,可以修复瘢痕部位缺陷,是诊断和治疗CSP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宫、腹腔镜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9年l1月我院行宫、腹腔镜下CSP病灶:切除的10例资料,术前均用甲氨蝶呤(MTX)化疗或子宫动脉栓寒预处理。2例子宫前壁下段内不均质混合性包块向宫外突出,近突破子宫浆膜层,包块直径〉3cm,采川腹腔镜下病灶切除,余8例宫腔镜下病灶切除。结果J0例均治疗成功,无并发症发牛。术后血3-hCG恢复止常时间14-36d,正常月经来潮时间20-40d。5例宫腔镜手术者再次妊娠,其中1例一次CSP,行MrrX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宫、腹腔镜下CSP病灶切除,是CSP微创治疗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采用全身麻醉,膀胱截石位,气腹针穿刺进腹,腹腔充CO2气体(压力13 mm Hg),置入trocar,进镜探查。分离子宫前壁峡部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电切打开膀胱子宫反折腹膜,下推膀胱。子宫下段宫壁肌注垂体后叶素6 U,单极电钩楔形切除病灶组织,1号薇乔线连续双层缝合子宫肌层。结果 13例CSP行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子宫修补术。术后住院3~5 d。13例术后1~3周后血β-hCG降至正常,1~2个月月经恢复正常。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效果确切,疗效好,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病灶切除及子宫修补术治疗Ⅱ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3年12月31例Ⅱ型CSP的临床资料,均在腹腔镜下游离出双侧子宫动脉并以3-0可吸收线结扎,然后行妊娠病灶切除及子宫修补术,5例有生育要求者松解子宫动脉的结扎线。术后随访血β-h CG、月经恢复的情况。结果 31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50~100 min,(70.4±12.3)min。术中出血量50~200 ml,(123.6±36.8)ml。术后血β-h CG降至正常时间10~25 d,(19.8±8.1)d,月经周期均恢复正常。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病灶切除及子宫修补术具备微创、安全、疗效确切等优点,是Ⅱ型CSP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发生子宫瘢痕部位妊娠距前次剖宫产术的时间、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患者发病距前次剖宫产妊娠时间2~25年;孕龄:早孕6例,中孕2例,晚孕1例。治疗方法:氨甲喋呤全身或局部化疗2例;宫腔镜病灶电切3例;吸宫术1例;开腹病灶切除1例;剖宫取胎术3例;子宫次全切除3例。结论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是剖宫产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二维超声、宫腔镜检查、MRI、血β-HCG对CS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高的价值。氨甲喋呤全身和局部用药后再行吸宫术有效,开腹行病灶局灶切除安全,病灶〈5cm、局限在浅肌层宫腔镜电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双侧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宫腔镜妊娠病灶清除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疗效。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5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科诊治62例CSP,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进行初筛,盆腔MRI确诊,腹腔镜下先分离出双侧子宫动脉并进行阻断,然后在宫腔镜下清除剖宫产瘢痕部位的妊娠病灶,复查术后血h CG、妇科超声,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62例均成功实施腹腔镜下双侧子宫动脉阻断及宫腔镜妊娠病灶清除,无中转开腹及子宫切除。术中出血量中位数为30 ml(P_(25):20 ml,P_(75):100 ml),4例因病灶范围大,术中出血分别为600、600、800、800 ml,其中3例输血。1例因术后h CG下降不满意再次行宫腔镜妊娠病灶清除术。血h CG术后4~75 d,(30.9±16.9)d降至正常。术后20~75 d,(34.8±11.4)d月经恢复来潮。62例随访4~32个月,(15.8±8.0)月,5例再次妊娠,其中4例足月剖宫产分娩,1例术后再次发生CSP,行宫腔镜病灶清除。结论腹腔镜双侧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宫腔镜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治疗CSP疗效确切,是治疗CSP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探讨CSP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收治的15例CS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9例(药物+吸宫+子宫瘢痕妊娠处注射甲氨蝶呤),对照组6例(药物+吸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5天血HCG、术中术后出血量(称重法)、住院时间及出院1周血HCG等情况。结果研究组在术后5d血HCG下降、术中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出院1周血HCG方面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吸宫+子宫瘢痕妊娠处注射MTX组效果优于药物+吸宫组,且安全可靠,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病因、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2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SP占同期异位妊娠的1.81%(42/2 316),所有患者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诊断33例(78.57%)。42例患者中30例行宫腔镜指引下清宫术,6例行药物治疗+清宫术,3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化疗+清宫术,2例行经腹妊娠病灶切除术+子宫瘢痕修补术,1例引产排胎过程中出现DIC切除子宫。结论 CSP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具有特征性,是诊断CSP最为直接、准确、简便的手段。宫腔镜指引下清宫术能明确孕囊着床部位,彻底清除妊娠病灶,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避免子宫破裂,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作为CSP治疗的备选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子宫中隔剪开术3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剪开术的效果。方法33例行腹腔镜检查排除双角子宫畸形,宫腔镜观察子宫中隔形态,鼻中隔剪逆行剪开子宫中隔达宫底部,鼻息肉钳分次钳夹出中隔组织,矫正子宫畸形。术中腹腔镜全程监护,术毕行双侧输卵管插管通液,腹腔镜下观察双侧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33例均在宫腔镜下成功矫正子宫畸形,无子宫穿孔。术后29例随访6~12个月,受孕23例,受孕率79%(23/29),流产4例,流产率17%(4/23),孕足月分娩1例,足月妊娠成功率4%(1/23)。结论腹腔镜监护下行宫腔镜子宫中隔剪开术安全,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MTx灌注疗法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疤痕妊娠(Cesareanscarpregnancy,CSP)的可行性。方法将本院2009年2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38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B超诊断为CSP,均成功子宫动脉栓塞+MTX灌注疗法后行无痛清官术。其中,3例腹腔镜监视下清宫术,5例B超监视下清宫术;术中出血10~50ml(平均约30m1),无1例大出血,全部保留子宫。另1例因被误诊为稽留流产收住院,行无痛吸宫术,术后1个月因大出血再次人院行子宫次切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下段原切口疤痕妊娠。结论吸宫术前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MTx灌注疗法可降低甚至避免因子宫大出血而行子宫切除,该方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包块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28例包块型CSP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均有人流、药流或清宫史,术后异常阴道出血21例(其中失血性休克3例),血hCG下降不理想7例。入院距上次手术时间1~120 d,中位数21 d,其中<2周6例。包块直径14~66(35.3±14.7)mm;包块与膀胱间子宫肌层厚度1~5(1.7±1.0)mm。血β-hCG>1000 mIU/ml 18例(64.3%)。行宫腔镜手术10例,宫、腹腔镜联合手术9例,腹腔镜手术5例,开腹手术4例。结果行CSP残留组织清除27例,其中13例同时行剖宫产瘢痕修补,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或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6例,联合甲氨蝶呤治疗4例;腹腔镜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其中5例术中或术后输悬浮红细胞400 ml。术后18~52 d(中位数26 d)血β-hCG降至正常范围。除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余27例术后21~54 d月经复潮。结论剖宫产瘢痕处剩余肌层薄和包块大是包块型CSP的两个重要特点,可采用联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自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宫腹镜治疗的13例CSP资料,术前未行预处理,其中10例子宫前壁下段包块小于35mm的行宫腔镜电切,2例包块大于35mm的在腹腔镜下行妊娠灶及子宫瘢痕切除,1例行次全宫切除术。结果:13例手术均一次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血HCG恢复时间15~35天。结论:未行术前预处理的宫腹腔镜手术治疗CSP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在临床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方法对23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先予以甲氨蝶呤治疗,待血β-HCG下降及包块周围血流信号明显减少后实施宫腔镜电切术切除瘢痕妊娠病灶。结果 22例患者均通过手术成功切除病灶,术中出现子宫穿孔1例,行腹腔镜下子宫缝合。术后均进行6个月随访,血β-HCG恢复时间为(19. 8±3. 2) d,月经复潮时间为(34. 62±3. 18) d。结论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有效率高、创伤小、安全性好、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再发性剖宫产瘢痕妊娠(recurrent cesarean scar pregnancy,RCSP)的临床特征和处理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1月~2018年10月诊治的10例RCSP初次及再次瘢痕妊娠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及结局。结果 RCSP患者就诊孕周较初次CSP明显缩短[(6. 3±1. 0)周vs.(8. 0±1. 8)周,t=2. 055,P=0. 070]。初次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超声及MR测量剖宫产瘢痕部位厚度平均2. 48 mm和1. 66 mm,RCSP时分别为2. 53 mm和1. 87 mm。10例20次CSP中,19次MR测量的切口厚度比超声测量的厚度薄,最大相差2. 7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 774,P=0. 001)。初次CSP和RCSP患者的剖宫产瘢痕缺陷均以梯型为主。仅1例术前注射甲氨蝶呤,9例单纯行宫腔镜妊娠病灶清除,其中2例可疑穿孔行腹腔镜探查和腹腔镜子宫修补术,1例因梯形切口缺陷过大同时行瘢痕切除及子宫修补手术。出血均50 ml。结论建议将MR作为RCSP的常规评估方法,对瘢痕的厚度评估更准确,术前药物预处理不是必要步骤,但RCSP患者瘢痕部位剩余肌层菲薄时如果单纯行宫腔镜手术应警惕子宫穿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多次宫腔镜及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应用于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至2016年6月确诊CSP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其中Ⅲ型患者共41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20例)先后行两次宫腔镜CSP病灶切除术;B组(21例)行宫腔镜探查术+腹腔镜CSP病灶切除术+子宫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成功率、术后恢复情况及再次妊娠结局。结果与A组相比,B组累积手术时间显著延长[(71.2±9.5)min vs.(59.2±6.9)min](P0.05),月经恢复时间[(32.1±4.6)d vs.(39.3±6.8)d]及术后血HCG下降至正常范围时间[(27.3±5.1)d vs.(34.7±5.6)d]显著缩短(P均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成功率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共随访到7例患者再次妊娠,均无再次CSP发生。结论多次宫腔镜手术及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于Ⅲ型CSP患者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及子宫病灶切除在初治失败的剖宫产瘢痕妊娠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2006年5月~2009年5月我院对4例经外院治疗失败的剖宫产瘢痕妊娠,采用在腹腔镜下先分离出双侧子宫动脉并进行动脉阻断,然后行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切除及缝合修补。结果4例均在腹腔镜下成功行子宫动脉阻断及病灶切除修补,无中转开腹及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60~80min,术中出血量30~70ml。术后血hCG4周内均降至正常,月经规律来潮。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及子宫病灶切除具有微创、疗效确切等优点,将成为治疗初治失败的剖宫产瘢痕妊娠病例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宫腔镜手术方式治疗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5例子宫疤痕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手术治疗30例(腹腔镜组),行宫腔镜手术治疗35例(宫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术后β-HCG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术后3个月子宫疤痕情况。结果腹腔镜组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宫腔镜组除2例患者因病灶较大,出血量多致术野模糊而改行腹腔镜手术外,其余33例患者均完成宫腔镜手术。组间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大,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长,住院费用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但术后3个月子宫下段疤痕面积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β-HCG恢复正常时间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中膀胱损伤2例,即刻行膀胱修补,术后留置尿管10 d,拔除尿管后痊愈出院;肠管损伤1例,行肠管修补术,术后恢复好,痊愈出院;术后10例出现一过性发热。宫腔镜组术后伤口感染1例(2.86%)。两组患者均门诊随访至3个月,均在2个月内月经复潮。结论子宫疤痕妊娠行腹腔镜下局部病灶切除联合子宫修补术及宫腔镜下疤痕妊娠组织切除术均可以有效终止妊娠,微创,各有利弊。腹腔镜可以同时修补瘢痕缺陷、保留生育功能,适应证较广,宫腔镜手术则无腹腔手术创伤,术后恢复快,但是术后宫腔形态恢复存在疤痕组织较大,不利于再次妊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腹腔镜间断褥式内翻缝合法在Ⅱ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11月采用腹腔镜间断褥式内翻缝合法治疗15例Ⅱ型CSP,于瘢痕妊娠包块外缘子宫肌层处间断褥式缝扎,明显供血动脉分支一并缝扎,然后于包块上下边界的薄弱部位间断褥式内翻缝合,阻断瘢痕妊娠局部血供后行人工负压吸引术。结果 15例手术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0~110 min,(55.0±27.3)min;出血量10~90 ml,(40.0±29.8)ml。术后3 d患者血β-h CG下降均50%,术后(33.4±4.7)d降至正常,子宫恢复好。15例随访2~4个月,术后1个月超声检查子宫大小形态恢复正常,下段瘢痕部位子宫肌层厚度4~12 mm(中位数5 mm),患者月经恢复正常,未见不规则阴道流血。结论腹腔镜下间断褥式内翻缝合法治疗Ⅱ型CSP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