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胆管下端和壶腹周围癌的常用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包括切除十二指肠全部、空肠上端、胰头、胃窦部及部分肝外胆管,是一种复杂且创伤大的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为腹部手术之最。如果护理不当后果严重,甚至危及生命。高质量的围手术期护理,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我院2003年6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2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内出血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晔  徐斌 《浙江医学》2004,26(5):355-356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根治胰头癌、壶腹周围癌、十二指肠癌、胆囊癌和胆总管下端癌等疾病的有效措施,由于切除脏器多,分离创面大,因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尤其是腹腔内出血的发生率远高于其他手术.本文回顾性分析1995~2000年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内出血的病人,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内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应规范根治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操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Qin RY  Zou SQ  Qiu FZ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0):2809-281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式自1935年Whipple创建以来,至今仍是胰头癌、壶腹部癌和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经典手术方式。在国内县市级以上的多数医院均可开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但有关该手术的诸多方面均存在着较大差异,如手术适应证、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范围、肿瘤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等,因此我国报道的胰头癌手术治疗效果差异较大。所以,我们认为,在外科手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探索和制定胰头癌根治术的规范细则极为重要。我们根据临床实践,提出如下一些参考意见供胰腺外科学者商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处理措施及胰瘘的治疗方法。方法:15例患者中胰头癌10例,胆总管下段癌4例,慢性胰腺炎1例,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管空肠端侧双层吻合胰肠重建。术后2例胰瘘患者行早期手术通畅引流及肠内营养等综合治疗。结果:15例中术后出现胰瘘2例,再手术处理,其中1例因心血管意外猝死,1例合并消化道出血及全身衰竭死亡,其余13例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早期通畅引流,支持治疗、手术操作的不断改进和经验积累是治疗胰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李亚东 《中外医疗》2013,32(6):101-101,103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及壶腹部癌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08年3月—2010年2月在该院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胰头及壶腹部癌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以胰头癌36例为A组,壶腹部癌39例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的差异。结果与A组相比较,B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死亡率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及壶腹部癌均可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其中对壶腹部癌的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对我院近10年所收治的1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作一回顾性总结。提出十二指肠乳头癌的诊断有赖于病史和B超、CT、ERCP等,尤以ERCP价值最大。其手术治疗则首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本组手术切除率达82%,目前存活的8例中,1年生存3例,3年生存3例,5年生存2例。对术中漏诊原因也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上腹部多脏器的联合切除,手术操作复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其他腹部手术。我院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共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9例,现将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胰腺癌外科治疗目前仍然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80年代以来 ,人们对提高生存质量 ,保留功能手术引起重视 ,对胰头癌的术式选择有所变化。1 经典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D)  1 95 3年伊朗医生 Whiple首次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癌获得成功 ,并逐渐规范化 ,广泛地用于治疗胰头癌。其切除范围包括胃远侧 ,全部十二指肠、空肠上段、胰头胆囊和胆总管下段以及局部的淋巴结。Karpoff复习了 1 983~ 1 998年 ,Sloan-Cattering癌中心 488例胰癌手术治疗效果 ,其中 PD40例 ,全胰切除术2 5例 ,全胰切除术生存期 7~ 9个月 ,PD:1 7~ 2个月 (P…  相似文献   

9.
壶腹周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32例壶腹周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分为无胰瘘组和胰瘘组,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白蛋白、总胆红素、病变部位、胰肠吻合方式、胰液引流、胆汁引流及术后胰液引流量的差异。结果胰瘘组术后胰液引流量多于无胰瘘组,十二指肠癌、远端胆管癌、壶腹部癌术后胰瘘发生率高于胰头癌。提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主要与残留胰腺的质地有关,捆绑式胰肠吻合能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60例壶腹部周围癌手术治疗进行分析,其中总胆管壶腹部癌28例,胰头癌3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7例,手术切除率61.7%,手术死亡率8.1%。术后五年生存率为28.6%,胰漏发生率为16.5%,本文对预防胰漏提出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1.
胰头癌扩大切除术和传统切除术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头癌扩大切除术对长期生存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对照研究,将93例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胰头癌患者按是否行扩大切除分为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n=51)和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n=42),比较两者的长期生存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结果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和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61%和16.67%,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3.92%和2.38%,1年生存率分别为58.82%和63.33%,2年生存率分别为20.59%和23.33%,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未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但是否可提高长期生存率尚需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李荣 《中国民康医学》2005,17(7):409-41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一种比较复杂及创伤很大的腹部手术,切除范围包括胆总管、胆囊、十二指肠、胰头、部分胃及空肠。适合于治疗胰头部的恶性肿瘤及较大的良性肿瘤、壶腹周围的肿瘤、严重的胰头慢性局限性胰腺炎及胰外伤。手术死亡率高达15%左右。加强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术前术后护理相当重要,现就2000年1月至2004年7月间我院2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报告13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其中十二指肠癌7例,空、回肠癌6例。CT确诊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节段性肠切除术6例,剖腹探查术1例,手术切除率为76%。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0%和25%,行节段性肠切除术患者的术后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0%和20%,行剖腹探查术患者术后3个月死亡。提示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以十二指肠癌多见,能获得胰十二指肠切除和节段性肠切除患者的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7):49-52
目的 探讨不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导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诊治的胰头导管癌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ylorus-preserving pancreaticoduodenectomy,PPPD),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Standard pancreaticoduodenectomy,SPD),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术中及术后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胃排空延迟、腹内感染、胆瘘及胰瘘)。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腹部手术史、体质量指数、总胆红素、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0.71%,对照组为1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两种术式的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对27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进行密切配合并做术后总结。结果本组病例中1例开腹探查无法实施手术,行开关术;1例术中大出血,经快速修补吻合后控制出血,手术顺利完成,其余2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医生对手术室护士配合十分满意。结论规范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配合流程,密切严密的配合手术,尽可能缩短其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分析了16例65岁以上老年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胃瘫的临床资料,探讨老年胰头癌患者围手术期发生胃瘫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提出术前有针对性地预防方法和术后对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措施及护理。  相似文献   

17.
自1935年W ipple首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已经成为外科治疗胰头、胆总管下端、壶腹部、十二指肠等恶性肿瘤的标准手术方式。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复杂,并发症多,其中胰肠吻合口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其治疗困难,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1],因此预防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生是降低手术病死率的关键所在。我科自2003年9月至2009年11月共31例患者应用改良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无1例发生胰瘘,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1例患者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39~72岁。术后经病理证实胰头癌10例,胰体部癌6例,十二指肠壶腹部癌7例,十二指肠乳头癌4例,胆总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以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32例患者,对其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8例,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实行围手术期系统护理,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患者并发症的概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奚桓  曹金铎 《中国医刊》1999,34(7):27-28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目前仍是治疗胰头癌、壶腹周围癌或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主要术式之一,现结合本院4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就有关问题进行总结讨论。1临床资料4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例中男30例,女13例。最小年龄29岁,最大年龄68岁,平均年龄55岁。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胰头及壶腹部癌手术切除率,减少并发症及提高术后生存率。方法总结39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治疗经验。结果对39例胰头及壶腹部癌患者根据肿瘤不同分期行不同范围扩大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并行改良Child重建术。切除范围注重区域性整块切除,包括周围淋巴结清扫。消化道重建采用胰肠、胆肠端侧吻合。手术时间4.0~6.5h(平均4.6h),术中平均失血500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3.1%。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2%、46.2%、23.1%。结论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应由专业组人员完成。不同范围的清扫可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胰肠、胆肠端侧吻合操作不复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