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评价我县预防接种效果和质量,确保我县计免工作规范化,我站于1997年10月份对我县鹤溪镇1~7岁儿童进行麻疹、百日咳抗体水平测定,结果如下。材料与方法1.测定麻疹抗体用血凝素和猴血球,由省卫生防疫站提供,血凝素批号为M-HA-9707。测定百日咳抗体试剂由省卫生防疫站提供,批号9612。2.抽取被调查者静脉血3ml,分离血清后,分为两份,一份用间接血凝抑制法测定麻疹抑制抗体,滴度》1:2为阳性,另一份用试管凝聚试验测定百日咳凝聚抗体,滴度≥1:160为阳性,≥1:320为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2.
麻疹抗体的检测目前常规使用血凝抑制试验(HI),该试验虽具有特异、快速的优点,但必须使用新鲜猴血球,而新鲜猴血球保存期限短,运输不方便,因而不便推广应用,目前随着麻疹活疫苗的广泛使用,为了解人群免疫水平和考核疫苗免疫效果,需要一个既简便又特异、敏感的测定麻疹抗体的方法。我们最近对被动血球凝集试验(PHA)和HI实验这种方法作了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l材料与方法1.l标本采集健康2一门岁不同年龄组血清共236份,同时采集临床确诊为麻疹病人双份血清7份,分离血清后在一2()冰箱保存。1.2试剂由四川省卫生防…  相似文献   

3.
对人群的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目前都采用血凝抑制法,此法虽简便快速,但许多地区因购买猴血球困难无法开展此项工作。本文通过对麻苗免疫前后和健康人群麻疹抗体的测定,比较酶联吸附法(ELISA)和血凝抑制法(HI)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ELISA法可以代替HI法进行麻疹的抗体水平监测。 1 材料与方法法 1.1 ELISA-IgG法 ELISA间接法,以OD值≥2.1的血清最高稀释度为其效价。麻疹人群抗体水平测定血清稀释度<1:200为阴  相似文献   

4.
<正> 目前测定麻疹抗体使用的血球凝集抑制试验(HI),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好的优点,但由于试验中必须采用猴血球,因而给推广应用造成困难。被动血球凝集试验(PHA)已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及免疫学领域。但应用于麻疹抗体的测定时间不长,最近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制成功了PHA测定麻疹抗体的方法,我们应用PHA测412份健康人麻疹抗体,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提供PHA试验用麻疹抗原致敏血球,正常细胞致敏血球,20%醛化血球,麻疹阳性参考血清。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不同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 (下称乙脑 )的抗体水平 ,为乙脑疫苗的应用和预防乙脑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于 1999年 12月对日照市部分区县人群进行了抗体检测和免疫成功率的调查。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采用按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性别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在莒县、五莲县和东港区共抽取 4 4 5人作为检测对象。1 2 方法 采集静脉血 ,分离血清低温保存备检。采用血凝抑制试验 ,血球由鹅血球改用鸽子血球 ,抗体滴度 1∶10以上为阳性 ,血凝素等试剂均由山东省卫生防疫站供给。2 结果2 1 不同年龄组人群乙脑抗体的检测 分 5个年龄组 ,共计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玉溪市1~10岁儿童麻疹减毒活疫苗(MV)常规免疫后抗体水平进行评价,为今后消除麻疹制定相关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口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法抽取的1686名适龄儿童检测血清麻疹IgG抗体。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91.28%,保护率73.13%,几何平均滴度(GMT)1:551.30;不同居住形式、不同接种剂次、不同年龄组、不同县儿童之间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间抗体保护率、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玉溪市1~10岁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较高,但流动儿童是免疫薄弱环节,在流动儿童中全面落实MV常规免疫对消除麻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检测麻疹抗体水平广泛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AI),该方法需新鲜猴血球,有些实验室不易获得。而反向血凝抑制试验(RPHAI)可用人“O”型红血球冻干的抗体致敏血球代替新鲜猴血球,为麻疹的监测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对RPHAI与HAI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麻疹抗体测定以往多用血凝抑制试验(HI),但由于该方法需猴血球,使其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推出的麻疹被动血凝试验(PHA)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和不需猴血球的优点,是替代HI法的方法之一,我们对307份血清用麻疹被动血凝法和常规HI法作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甘肃省部分地区健康儿童麻疹抗体水平。方法2004~2005年对7个县(区)随机采集726份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抗体监测。结果健康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5.45%,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 007.69,2005年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均高于2004年。不同年龄组健康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甘肃省部分地区儿童麻疹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存在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嘉兴市人群麻疹、白喉免疫状况 ,提供制定相应防治策略的科学依据 ,于 1998年 10月对 2 2 8名健康人群进行了麻疹及白喉抗体水平检测。1 对象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 采用年龄组分层抽样法抽取 2~ 4岁、6~ 8岁、13~ 15岁和 2 5~ 39岁年龄组的本地健康人群为调查对象。每组调查 50人左右。1 2 检测方法 按卫生部《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1] 要求 ,采集调查对象指尖末梢血 0 4ml,分离血清置 - 2 0℃保存。采用微量血球凝集抑制试验检测麻疹HI抗体 ,间接血凝法检测白喉抗毒素。1 3 判定标准 麻疹以血清HI抗体≥ 1∶2为阳…  相似文献   

11.
麻疹免疫检测常规使用的血凝抑制法,虽然简便快速,但由于猴血球来源困难,保存期短,使许多基层单位难于开展这项工作。我们应用酶链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标本中的麻疹IgG抗体,并应用ACELISA-IgM法检测疑拟病人血清麻疹IgM抗体,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试验所用的麻疹病毒抗原、细胞对照抗原、HRP(辣根过氧化物酶)-马抗人IgG、羊抗人IgMu链抗体、麻疹单克隆抗体、HRP-羊抗鼠IgG,均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供给。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证计划免疫工作质量,考核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有效地保护儿童健康成长,卫生部要求基层卫生防疫部门检测一定数量的血清抗体。“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规定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1)方法,但此方法需要对麻疹血凝素敏感的恒河猴血球,给基层卫生防疫站应用造成一定困难。因而,迫切需要一个简便、特异、敏感的检测麻疹抗体方法。中国预防医学科学  相似文献   

13.
根据河北省麻疹控制规划,张家口市于2002年8~10月对8月龄~5岁儿童进行了麻疹疫苗(MV)后续免疫。为了解免疫效果,对部分MV后续免疫前、后儿童进行了麻疹血清抗体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监测时间与对象于2002年8~10月采集辖区内8个县MV后续免疫前、后8月龄~5岁儿童末梢微量血并分离血清。1·2检测方法及判断标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麻疹IgG抗体。抗体<1∶200为阴性,≥1∶200为阳性,≥1∶800为达到保护性抗体。2结果2·1 MV后续免疫前、后抗体水平 MV后续免疫前各年龄组儿童麻疹抗体平均阳性率87·60%,几何平…  相似文献   

14.
疫苗时代≤8月龄婴儿麻疹胎传抗体动态观察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为探讨疫苗时代≤ 8月龄婴儿麻疹胎传抗体消长情况 ,于 2 0 0 2年 10月 ,采用麻疹血疑抑制 (HI)试验对 4 6 5名观察对象采集的血清进行麻疹抗体检测 ,现报告如下。1 对象的选择和检测方法 在全市开展婴儿健康体检中 ,抽取≤ 8月龄未接种过麻疹疫苗 (MV)、又未患过麻疹的 4 6 5名婴儿为对象 ,每人采集静脉血1ml,分离血清 ,置 - 2 0℃冻存待测。采用HI试验检测麻疹抗体 ,抗体滴度 <1∶2为阴性 ,≥ 1∶2为阳性。诊断试剂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制备 ,猴红细胞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 ,由江西省CDC指导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5.
麻疹抗体的检测目前常规使用血凝抑制试验(HI),该试验虽具有特异、快速的优点,但必须使用新鲜猴血球,而新鲜猴血球保存期限短,运输不方便,因而不便推广应用.目前随着麻疹活疫苗的广泛使用,为了解人群免疫水平和考核疫苗免疫效果,需要一个既简便又特异、敏感的测定麻疹抗体的方法。我们最近对被动血球凝集试验(PHA)和HI实验这种方法作了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日照市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抗体水平和自然感染情况。方法 2009年采集日照市开发区1~≥20岁健康人群血清标本245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风疹和腮腺炎抗体。结果麻疹、风疹和腮腺炎抗体分别检测血清245份。麻疹抗体阳性率98.78%,几何平均滴度(GMT)1:1722.13;风疹抗体阳性率60.82%,抗体含量均值为35.30U/ml;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84.49%,抗体含量均值为62.94U/ml。结论麻疹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风疹和腮腺炎抗体阳性率,风疹抗体阳性率普遍较低,3~6岁儿童的腮腺炎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健康人群。应加强儿童风疹和腮腺炎疫苗接种,提高接种率。定期开展育龄期妇女风疹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高新区儿童麻疹抗体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高新区6所学校3~15岁儿童共560人,采用酶联免疫法定性测定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乌鲁木齐市高新区3~15岁儿童麻疹总体抗体阳性率92.32%,其中不同年龄组、性别、民族、现居住地、免疫史、既往麻疹患病史的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疹患病率为1.43%。接种1剂次及2剂次疫苗者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市人口的抗体阳性率高于流动人口,并且随着年龄组的增高而抗体阳性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动儿童麻疹抗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开展流动儿童强化免疫是消除麻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泉州市15岁以下人群麻疹免疫状况,针对性地开展麻疹科学防治. 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从鲤城区等10个县(市、区)抽取1~14岁常住健康儿童680名为监测对象,分1~、2~、3~4、5~7、8~14岁五个年龄组,每年龄组40名以上,采集血清用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水平. 结果全市1~14岁健康常住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2.50%,保护率62.21%,抗体滴度的几何均数(GMT)为1:1804.68;不同县(市、区)的抗体阳性率和GMT有差别,丰泽区最低,惠安县最高;农村地区GMT水平高于城镇,随着麻疹疫苗接种针次的增加抗体的阳性率和GMT水平逐渐升高;麻疹抗体水平和麻疹发病密切相关. 结论 15岁以下人群免疫水平下降、疫苗接种率低,麻疹.发病升高与之密切相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所有儿童完成麻疹疫苗免疫是泉州市麻疹防控的主要措施,建议加强15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和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孙延玲(甘肃省卫生防疫站,兰州市,730030)为了解我省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对7个地区2-39岁927人,采用血凝抑制(HI)试验进行麻疹抗体监测。血凝素(效价1:128)和猴血球由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供给。HI...  相似文献   

20.
金平县1990年计划免疫儿童建卡率达97.62%,四苗覆盖率达90.48%,实现了以县达标。为了解我县麻诊接种率达标后0~7岁儿童麻疹HI抗体水平,我们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即以县城为中心,按卫生服务半径将全县分为3层:(1)<5Km范围(2)5~50Km范围(3)>50Km范围。从各层中随机抽取2个点,全县共抽取4个乡6个点,共调查277名0~7岁儿童。采集中指或无名指尖血于12h内分离血清-20℃保存。猴血球系昆明生物研究所提供,血凝素由云南省卫生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