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胸部损伤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1年7月-2010年4月胸部损伤患者34 例,应用电视胸腔镜进行探查、诊断,同时进行肺修补、心包修补、膈肌修补、止血等手术治疗.结果:34 例经VATS探查以明确脏器损伤情况,肺裂伤10 例,右心室穿透伤1 例,左下肺静脉撕裂伤1 例,胸内异物残留3 例,2 例可疑乳糜胸皆在VATS联合辅助小切口下完成.合并腹部伤5 例行VATS及腹腔镜下修补术.VATS探查及治疗时间45~140 min.术后住院时间5~10 d.34 例术后半年随访,复查胸片或胸部CT均无胸腔积液、异物、肺不张及其他异常发现.结论:VATS的合理应用能使胸部损伤患者诊断更加及时、准确,在不延误治疗的情况下可使手术创伤尽可能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2.
自1999年8月~2006年12月,我科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42例外科急诊病例进行胸腔探查和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梅宏  陈志昌  张庆斌 《贵州医药》2004,28(2):153-154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是指借助数个小切口连接具有电视影像相结合的内视镜施行的胸腔手术,具有损伤小的优点,近年来在胸外科领域范围运用广泛,特别在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我院自2001年8月至2003年10月应用电视胸腔镜  相似文献   

4.
张忠民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1409-1409
我们急诊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创伤性胸腔异物1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在胸外伤救治中的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15年11月37例胸外伤患者在我科行VATS,包括胸腔内止血、肺修补术、凝固性血胸清除术、脓胸清除术、异物取出术等。结果 33例患者顺利完成VATS,术中发现1例心包积血、2例右肝叶破裂均中转剖胸,1例左膈损伤、胃肠损伤而中转剖腹。平均手术时间81 min,平均出血量88 ml,平均术后胸腔引流量506 ml。术后均痊愈出院,随访1~12个月,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VATS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等优势,是胸外伤的有效诊治手段。  相似文献   

6.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自发性气胸(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PSP)是胸外科常见病。保守治疗多以抽气、胸腔闭式引流为主,但复发率高,而常规开胸手术,创伤太大。近十几年来,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eoscopie surgery,VATS)治疗白发性气胸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已被广大的胸外科医生所接受。我院近年共对50例PSP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视胸腔镜技术(VATS)的普及应用,在基层医院中诊治胸部开放性损伤的优势逐渐显露,成为胸部开放性损伤治疗的常规手段.我们自2004年3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胸部开放性损伤患者45例,其中行电视胸腔镜技术治疗16例,单纯胸腔闭式引流23例,开胸手术治疗6例.VATS手术治疗占同期患者的5.56%,取得了明显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电视胸腔镜(VATS)是一种全新的胸外科手术治疗方法.随着近年来胸腔微创手术在我国迅速发展,减少了患者的手术创伤及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具有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自2000年4月~2004年6月,共行VATS辅助下手术60例.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行巨型肺大疱切除的外科治疗方法 、预后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42例巨型肺大疱患者VATS治疗资料.结果 42例患者中,痊愈40例(95.2%).术后出现并发症13例(30.9%):肺部感染7例,死亡1例;6例术侧胸腔内持续漏气(大于7 d).同期行双侧胸腔手术4例,单侧分期手术6例.术后随访3个月~5年,无复发病例.结论 VATS切除巨型肺大疱(疒包)伤小,安全可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简称VATS)被视为二十世纪末期胸外科界革命性的一大突破,是微创胸腔外科应用范围最为广阔的胸腔镜手术。自问世以来,受到广大医患的认可,迅速的发展,已成为治疗胸外科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切口小、术后痛苦减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腔镜在胸外伤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本院救治的胸外伤患者65例行胸腔镜修复手术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电视胸腔镜内探查、胸腔内止血、肺裂口修补术、凝固性血胸清除术等。结果 65例患者均顺利进行腹腔镜手术,术中未出现死亡病例,其中3例由于肺大血管损伤而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78.6±24.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84.5±10.6)ml,平均术后胸腔引流量(146.8±31.4)ml,平均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1.6 d,术后随访12个月,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胸腔镜是胸外伤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手段,其具有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胸腔廓清术治疗急性脓胸的应用价值及治疗原则。方法将48例患者在胸腔镜辅助下进行胸腔廓清术,术中清除脓液、脓块及坏死组织,消除包裹性积液,使被压缩的肺组织充分膨胀。结果48例患者全部痊愈,肺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脓胸复发,无术后并发症。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胸腔廓清术治疗急性脓胸能达到清除病因、闭合脓腔、恢复肺功能的目的,疗效佳,特别是对病程较长、心肺功能差的患者尤为适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SPN患者进行VATS下肺叶楔形切除并送冰冻病理诊断。若为良性病变则终止手术;若为恶性肿瘤则VATS辅助小切口下行肺叶切除及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结果 良性SPN7例,转移性SPN2例,均在VATS下行肺叶楔形切除术,原发恶性SPN29例,其中27例在VATS辅助小切口下行肺叶切除及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2例患者因高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行VATS下肺叶楔形切除术。所有病例均手术过程顺利,无手术死亡,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术中冰冻报告与术后病理符合率达100%。结论 VATS应用于SPN的诊治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创伤和并发症,VATS下肺叶楔形切除术可能代替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术,成为诊治SPN的基本术式。  相似文献   

14.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几年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和达芬奇机器人(Robotic VATS,RVATS)在胸外科广泛应用,传统开胸手术越来越少,而大量肺磨玻璃结节(GGN)的发现一方面促进了微创胸外科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对传统肺癌术式的选择提出了质疑。本文就早期NSCLC外科治疗在单孔VATS、RVATS及肺段切除的选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孙海茂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1836-1837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 总结电视胸腔镜或辅助小切口(VAMT)手术46例,包括肺大疱切除、肺楔形或肺叶切除、肺减容术、食管切除、血胸和心包开窗手术等。结果 全组手术无死亡。围术期并发症2例,占4.3%,均治愈。随访6个月。术后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 只要注意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VATS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和传统开胸在连枷胸手术内固定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路桥院区59例连枷胸患者手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内固定(腔镜组,28例)和传统手术内固定(传统组,31例).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肺不张发生率及术后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恢复等指标.结果 全组59例均临床愈合.腔镜组2例术中发现胸腔内活动性出血转开胸手术.所有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良好,出院3个月CT复查胸廓无明显畸形,无对内固定材料有排异不适等需取出.手术时间腔镜组(1.6±0.6)h、传统组(2.7±0.5)h,术中出血量腔镜组(166±37)ml、传统组(209±41) ml,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腔镜组(4.8±1.6)d、传统组(8.3±3.4)d,疼痛缓解时间腔镜组(8.5±2.1)d、传统组(12.4±1.8)d,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腔镜组(9±4)h、传统组(65±12)h,腔镜组肺不张发生率16.7% (3/28),传统组35.5%(11/31),腔镜组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组(P<0.05或P<0.01).术后1年随访,腔镜组恢复正常劳动能力18例(64.3%)、传统组4例(12.9%);腔镜组恢复生活能力23例(82.1%)、传统组16例(51.6%),腔镜组明显多于传统组(P<0.05).结论 胸腔镜辅助胸膜外内固定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方面改善均优于传统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胸外科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我科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121例,其中包括气胸及肺大疱18例,肺良性肿瘤(肺炎性假瘤、肺硬化性血管瘤、肺错构瘤)34例,肺异物1例,肺结核球7例,肺恶性肿瘤(原发及转移)30例,纵隔肿物21例,食管异物伴穿孔后纵隔感染行纵隔切开减压引流2例,胸膜活检8例.术前明确诊断21例,其余均经术后病理明确诊断.手术方式以肺楔形切除及局部切除为主,切口均为1 个操作孔和1个观察孔.结果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和重要并发症.全部病例手术时间10~110 min,平均(41±177;10.73)min;术中出血10-200 mL,平均(76±177;13.57)mL;术后住院天数3~9 d,平均(5±177;1.36)d.结论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常见不复杂的胸外科疾病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探索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徐瑶  耿庆 《安徽医药》2017,21(3):404-406
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已经成熟的应用于胸外科疾病的治疗,手术常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但气管插管引起的并发症影响病人术后的恢复.非气管插管麻醉VATS是指区域麻醉保留自主通气的状态下行胸腔镜手术,减少气管插管麻醉的并发症,促进病人术后康复.该研究对非气管插管麻醉在VATS治疗胸科疾病的应用及其优势和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附8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立国  景华  胡小南  王波  张雷 《东南国防医药》2010,12(2):107-108,111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至2009年4月对80例自发性气胸行VATS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双侧同期行VATS7例;加辅助小切口3例,肺大疱采用Endo.GIA45mm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切除,均采取胸膜固定术。结果全部治愈,术后平均胸腔引流时问5.8天(3~12天),随访3个月至4年,2例复发。结论VATS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创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 2 6例连枷胸并多发伤的救治。作者提出 :( 1 )正确判断伤情 ,优先处理致命伤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 ;( 2 )控制反常呼吸、通畅气道是抢救连枷胸成功的重要措施 ;( 3 )粗管闭式引流对血气胸患者有重要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