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ACS患者386例,其中sT抬高型ACS(STE—ACS)患者212例、非sT抬高型ACS(NSTE—ACS)患者174例。检测入院24h内ACS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CysC、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将CysC按百分位数问距分组,采用秩和检验比较BNP、hs—CRP、年龄、体重在不同组间的差异以及STE—ACS和NSTE—ACS患者中的CysC浓度差异。采用,检验比较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在不同组间的分布差异。随访入选病例住院期间和出院后18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组别人群心血管事件累计发生率,绘制ACS患者心血管事件累计发生率对时间Kaplan—Meier曲线以及CysC预测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根据血清CysC百分位数间距将ACS患者分为〈0.69mg/L组(96例)、0.69~〈0.86mg/L组(97例)、0.86~〈1.03mg/L组(98例)和≥1.03mg/L组(95例)。随着CysC百分位数间距的增高,年龄、BNP、hs—CRP水平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分布率不断增高;体重、吸烟在各组中的分布率没有明显差异。STE—ACS组与NSTE—ACS组间血清Cys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个月内由低到高的不同CysC浓度组对应的心血管事件累计发生率依次增高,分别为6.3%、7.2%、9.2%、18.9%;Kaplan—Meier曲线显示,≥1.03mg/L组与〈0.69mg/L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预测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4。结论CysC水平与心血管风险因子BNP、hs—CRP、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呈正相关,对预测ACS患者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具有一定意义,预测性与ACS的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1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25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PAPP—A,同时用乳胶增强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结果SAP组血清PAPP—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UAP组和AMI组血清PAPP—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AP组(P均〈0.01),但UAP组血清PAPP—A水平与AMI组比较无差异。SAP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UAP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AP组(P〈0.01),但低于AMI组(P〈0.01)。ACS组血清PAPP—A水平与血清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53,P〈0.01)。结论ACS患者血清PAPP—A与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且hs—CRP与PAPP—A之问存在明显相关性。PAPP—A水平升高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提示可作为识别ACS的早期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肌钙蛋白T(cTnT)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患者入院时的血清hs‐CRP水平将225例确诊为NSTE‐ACS的患者分为正常组(≤3mg/L,n=105)和升高组(>3mg/L,n=120)。采用微粒子增强透射免疫分析法测定hs‐CRP、电化学发光法测定cTnT,同时作冠状动脉造影定量计算冠状动脉病变积分(CAS),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升高组与正常组C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1.4±318.0)分vs(508.1±346.4)分,t=04.39,P>00.5)];升高组血清cTnT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7.8±14.2)mmol/Lvs(18.9±15.9)mmol/L,t=21.48,P<00.5)];hs‐CRP水平与cTn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78,P<00.5),与CAS水平呈负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1.69,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对NSTE‐ACS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陈武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2):1362-1363
目的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肌钙蛋白(cTnI)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对96例ACS患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cTnI含量、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hs—CRP含量,并与30例健康体健者作对照分析。结果ACS组的cTnI和hs—CR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CS患者中的cTnI、hs—CRP、AMI组又显著高于UAP组(P〈0.01)。结论心肌损伤特异性指标cTnI和机体炎症急相期敏感性指标hs—CRP含量升高与ACS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ACS早期诊断及预后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将80例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2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有无进展(第2次冠状动脉造影中任何节段冠状动脉病变的最小管腔直径较第1次造影减少30.4mm者)将其分为斑块进展组(n=31)和非斑块进展组(n=49)。结果:斑块进展组中女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斑块进展组(41.9%比18.4%R0.05);斑块进展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非斑块进展组[hs—CRP:0.25(0.00~8.00)mg/L比0.01(0.00-4.50)mg/L,P〈0.01;ACS发生率:77.4%比46.3%R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hs—CRP和ACS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OR为12.63,95%CI为1.45-110.29;OR为2.99,95%CI为1.04-8.631。结论:女性、高水平hs-CRP和ACS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进展明显相关,而高浓度hs—CRP和ACS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elevationacutecoronarysyndromes,NSTE—ACS)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后血清高敏C一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对NSTE—ACS可能的炎症抑制机制。方法69例初诊为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组35例(术前6~12h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和术中组(介入术开始时应用盐酸替罗非班)34例,术前及术后24h检测hsCRP水平及术后心肌灌注分级。结果术前早期组hs—CRP水平(9.21±1.12)mg/L与术中组(9.16士1.17)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组hs—CRP水平(4.29±2.23)mg/L较术中组(5.47±2.60)mg/L降低(P〈0.05);术后早期组心肌灌注获得TMPG2~3级比率77.1%明显高于术中组58.8%(P〈0.05)。结论早期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明显抑制炎性反应,延缓NSTE—ACS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稳定型心绞痛(SAP)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水平,探讨其在AC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112例SAP患者、182例ACS患者和9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IL-18水平,应用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结果ACS组与SAP组患者血清IL-18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CS组的血清IL-18和hs—CRP水平又显著高于SAP组,SAP组和ACS组的IL-18和Hs—CRP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IL-18和hs—CRP与ACS的发病过程有关,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监测指标,对鉴别SAP和ACS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白蛋白与B型钠尿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测定95例AMI患者(AMI组)的血清白蛋白、BNP及hs—CRP浓度;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Simpson法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另外选取50例非冠心病老年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依血清白蛋白水平不同将AMI患者分为正常血清白蛋白组(74例)和低血清白蛋白组(21例)两个亚组。结果AMI组血清白蛋白为(38.45±4.60)g/L,低于对照组(43.15±3.1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3,P〈0.001),低血清白蛋白组BNP[(5.24±1.71)ng/L]显著高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4.17±1.6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0,P=0.009),低血清白蛋白组hs—CRP[(1.64±0.93)mg/L]显著高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1.13±1.0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9,P=0.045),低血清白蛋白组左心室射血分数(49.10±11.63)%显著低于正常白蛋白组(54.63±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8,P=0.025)。AMI患者血清白蛋白与BNP呈负相关(r=-0.465,P〈0.001),与hs-CRP呈负相关(r=-0.391,P〈0.001);hs—CRP与BNP呈正相关,(r=0.492,P〈0.001),BNP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371,P〈0.001)。结论血清白蛋白浓度变化可作为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探讨其与全球急性冠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5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33例,稳定性心绞痛(SA)组23例;同时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3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并对NSTE—ACS组患者进行GRACE危险评分。比较三组患者之间血清hs.CRP水平,并对血清hs.CRP水平与GRACE危险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hs-CRP水平在NSTE-ACS组患者显著高于SA组和对照组。对于NSTE.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GRACE危险评分呈正相关,高危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高血清hs-CRP水平NSTE-ACS患者的GRACE危险评分也高于低血清hs—CRP水平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NSTE-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GRACE危险评分具有良好的病情评估一致性。血清hs—CRP可为NSTE-ACS危险分层提供额外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RP(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ACS)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了97例ACS患者(30例稳定型心绞痛,2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急性心肌梗塞)及42例健康对照组的hs—CRP水平,并分析治疗前后hs—CRP水平的差异。[结果]ACS患者中hs—CRP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SL(P〈0.01)。ACS各组hs—CRP水平在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升高,提示ACS患者可能存在炎症反应。检测hs—CRP对ACS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温志平  廖新学  陶军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9):3034-3035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含量和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5例ACS患者(ACS组)、20俐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25名健康体格检查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用免疫浊度法测定血清CRP水平、血浆FIB水平。并作比较。结果:ACS组血浆FIB水平、血清CRP水平[(4.6±1. 2)g/L,(32.12±6.3)mg/L]明显高于SAP组[(3.6±0.2)g/L,(6.20±4.5)mg/L]及对照组[(3.1±0. 3)g/L,(5.40±4.8)mg/L](P〈0.05或P〈0.01)。ACS组血浆FIB水平与血清CRP水平间呈正相关(r=0.61,P 〈0.01)。结论:ACS患者血浆FIB水平与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FIB与CRP可以作为早期预测ACS的生化指标.[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课题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变化,评价hs—CRP与ACS的关系。方法随机入选ACS患者81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P)47倒,急性心肌梗塞(AMI)34例,入选稳定性心绞痛(SAP)24例。于发病12—24小时分别测定hs—CRP及血脂水平。另设正常健康对照组20例与之对照。结果AMI组、UAP组及SAP组三组血清hs—CRP水平及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0.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hs—cRP可能与ACS发病有关,ACS患者测定hs—CRP浓度可为临床评价痛情的变化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指标,临床在治疗时应充分考虑炎症反应这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毛小红 《检验医学》2013,(11):1050-105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方法分别检测98例CHD患者及9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VEGF及hs—CRP水平并做比较。结果CHD组血清VEGF[(311.48±41.98)ng/L]及hs—CRP[(22.28±9.17)mg/L]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34.32±35.17)ng/L,(0.82±0.19)mg/L,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VEGF及hs—CRP水平对CHD患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妊娠相关性血浆蛋白-A(PAPP—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及远期预后中的预测作用。方法 ACS患者100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64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6例,正常对照组50例。分别检测其血清PAP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cTnI)浓度。对CK-MB和cTnI均在正常范围的UAP组患者随访心血管终点事件6个月。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CS患者的血清PAPP-A、hs—CRP、CK-MB、cTnI水平均明显增高(P均〈0.01),但PAPP-A水平与CK—MB、cTnI无明显相关性。CK-MB和cTnI均在正常范围的UAP患者随访6个月,发现血清PAPP—A水平与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ACS患者的血清PAPP-A浓度与心肌缺血、坏死程度无关,但可作为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判断指标,用于ACS患者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5.
孙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0):7311-7312
目的:探讨感染幽门螺杆菌(HP)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与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的关系。方法:以ELISA法检测CAG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和CagA—IgG,并与无临床症状(As)感染者及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CAG组血清hs—CRP平均值(1.30±0.34)mg/L明显高于AS组(0.19±0.03)mg/L和健康对照组(0.11±0.03)mg/L(P均〈0.01),AS组血清hs—CRP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AG组CagA^+HP与CagAHP患者之间血清hsCRP水平无明显差异,AS组CagA^+HP与CagAHP入选者之间血清hsCRP水平亦无明显差异。结论:CAG组与AS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尽管HP感染可导致血清hs~CRP水平升高,但与是否表达CagA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炎症的影响,以及不同剂量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192例ACS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和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标准。常规剂量组95例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d,大剂量组97例加用阿托伐他汀40mg/d。在患者入院后和治疗第5天、1个月后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结果 大剂量组在治疗第5天和1个月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明显低于基础水平(P〈0.01或〈0.001),而常规剂量组仅在1个月后hs-CRP水平明显低于基础水平(P〈0.01),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大剂量组治疗第5天和1个月后的hs—CRP水平降低更显著(P均〈0.05),1个月内的心律失常、再发心肌缺血及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在ACS早期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能迅速明显降低hs—CRP水平,且这是一种独立于调脂作用之外的抗炎效应,对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白血病的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于该院接受诊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62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对两组的血清hs—CRP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并对观察组治疗后缓解的病例实施检测,比较两组的hs—CRP和观察组治疗前后的hs—cRP,分析该指标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升高比例为93.55%,平均水平为(76.2±0.3)mg/L,对照组hs—CRP无升高者,平均水平(1.5±0.3)mg/L,两组的升高率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例症状完全缓解,无hs—CRP升高,平均水平为(1.8±0.4)m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对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院时血清热休克蛋白(HSP)60、HSP65检测对冠心病患者1年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和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2月心内科住院的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9例、无冠心病(non—CHD)组20例。测定所有患者入院即刻血清中人HSP60、HSP65浓度。并对所有患者建立随访记录,观察1年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与HSP60、HSP65之间的关系。结果成功随访84例,失访5例。1年内有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患者共18例,血清HSP60[(1026.19±253.47)ng/L]、HSP65[(2573.95±768.75)ng/L]的浓度均明显高于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患者[(845.75±138.52)、(2076.38±385.4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9、2.58,P均〈0.05)。ACS组内有心血管事件发生患者血清中HSP60[(1162.73±249.14)ng/L]、HSP65[(2714.39±738.44)ng/L]的浓度亦均明显高于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患者[(892.55±204.62)、(2136.85±472.6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9、2.65,P均〈0.05)。经COX回归分析可见HSP65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近期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RR=1.002,95%C11.000~1.004,P=0.035)。结论人HSP60、HSP65检测在冠心病预后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中HSP65是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8例疑诊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分别对其血清进行脂联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APN水平(7.42±2.63mg/L)显著低于对照组(13.12±2.87mg/L),而hs—CRP(9.62±3.12mg/L)显著高于对照组(1.42±0.44mg/L),两者之间呈负相关(r=-0.38,P〈0.05)。结论检测hs—CRP和APN对冠心病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军民 《检验医学》2009,24(4):248-250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正常对照组和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进行血清GG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并分析检测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LDL—C、hs—CRP和GG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P〈0.01),后者血清3项指标水平虽较正常对照组有所升高,但仅hs—CRP有差异(P〈0.01)。血清LDL—C、hs—CRP和GGT水平随病变程度的加重呈升高趋势。结论联合检测血清GGT、hs—CRP和LDL—C水平,可同时了解患者体内抗氧化能力、炎性状态和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水平,有助于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