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急诊重症监护室的27例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开展太空监护仪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并对其在机械通气的应用意义和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27例分为两组,第一组16例,为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症)、感染性休克、重型颅脑外伤,脑出血(脑疝)患者;第二组11例,为急性左心衰、尿毒症晚期、心肺复苏后患者。均为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支持2h后,同时测定PaCO2和PetCO2。结果第一组患者的PaCO2和PetCO2具有正相关关系(r=0.674,P〈0.01)。第二组患者的PaCO2和PetCO2无显著相关关系(r=0.142,P〉O.01)。第一组患者的Pa-etCO2(即PaCO2和PetCO2)差值的95%可信区间为-0.43/0.65kPa(P〉0.01),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危重病人,PaCO2与PetCO2有良好的相关性,PetCO2可用于判断PaCO2的变化,能迅速早期反映通气、血流、代谢等多方面变化的监测指标,具有无创、连续、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影响机械通气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异常的原因,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判断患者病情发展,提高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本院ICU治疗的108例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PetCO2监测的数值、波形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记录到8种212次PetCO2异常波形和数值,异常发生率为13.40%。其中呼吸环路漏气占30.66%,气管导管位置不当占6.60%,气囊漏气占11.32%,分泌物阻塞占22.17%,通气过度占12.74%,通气不足占7.55%,肺灌注不足占5.66%,机械故障占3.30%。结论:机械通气患者通过持续的监测PetCO2数值和波形曲线变化,结合心电图进行分析,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的相关性及其在呼吸衰竭患者监护中的临床应用意义和护理体会.方法 将112例入住ICU进行PetCO_2监测的患者按血流动力学情况分为2组,血流动力学较稳定的患者58例作为A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54例作为B组.2组均接受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在通气支持2h后同时测定PetCO_2和PaCO_2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组患者的PetCO_2和PaCO_2显著相关,B组患者的PetCO_2和PaCO_2无显著相关.结论 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PetCO_2和PaCO_2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由PetCO_2来代替PaCO_2的监测,PetCO_2能迅速敏感地反映PaCO_2的变化,具有无创、连续、动态、简便、节约之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持续主流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并同时配对检测75人次动脉血气分析,比较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关系。结果:75人次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动脉血气分析,PaCO2平均为(39.1±6.4)mmHg,对应的PetCO2平均为(34.8±5.2)mmHg,两者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74;肺部病变较轻者比肺部病变较严重者PetCO2更能准确地反映PaCO2。结论:无创性主流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适用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能较准确地反映PaCO2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呼吸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急性肺损伤(ALI)病人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比较不同值的呼气末正压(PEEP)对ALI氧供及氧耗的影响及其副作用。方法:14例确诊为ALI病人在同一呼吸机参数下(不同PEEP)选择PEEP0,5,10,15,20cmH2O条件下监测其血流动力学,肺力学以及氧供氧耗变化。结果:(1)随着PEEP的增加气道峰值压(pip)随之增加,肺顺应性在PEEP0-15cmH2O时逐渐增加,当PEEP大于1  相似文献   

6.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在不同呼吸系统力学特性条件下接受机械通气支持的急性呼吸衰竭 (ARF)患者中测定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 4 4例ARF患者 ,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30例 ,年龄 72± 10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14例 ,年龄 6 7± 18岁。均为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支持 6小时以上。在通气参数和血流动力学稳定 1小时以上时同时测定PetCO2 和PaCO2 ,计算PetCO2 与PaCO2 之差 (ADCO2 )并测定系统静态顺应性 (Cst)和气道阻力 (Raw)。结果 两组患者的PetCO2 均与PaCO2 显著相关 (r分别为0 881和 0 74 6 ,均P <0 0 1)。COPD组ADCO2 与Raw高度相关 (r =0 86 0 ,P <0 0 1) ,ARDS组ADCO2 亦与Raw有一定的相关性 (r=0 5 79,P <0 0 5 )。ARDS组PaO2 /FiO2 与Cst明显相关 (r=0 5 98,P <0 0 5 )。结论 PetCO2 可用于判断机械通气状态下paCO2 变化。ADCO2 则可反映Raw的高低。PetCO2 是一种有用的无创性指标。  相似文献   

7.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ICU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急诊监护室 48例患者应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监测的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发现PETCO2 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有较好的相关性 (P <0 .0 1) ,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值 ,其大小与不同的原发病有关。同时还对PETCO2 监测的观察要点、临床意义及仪器的日常护理进行了探讨 ,认为这项技术在临床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机械通气过程中,测定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对于调整呼吸机参数具有重要意义。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具有无创、连续监测等特点,并可在不同程度上反映PaCO2变化趋势,但由于影响PETCO2测量结果的因素较多,所以它的临床价值一直受到争议。为此,我们通过分析急诊重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进气流速及呼气末正压(PEEP)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影响。方法17例无明显心肺疾病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交替变换20L/min,40L/min,60L/min3种进气流速及0cmH2O、5cmH2O、10cmH2O3种PEEP,测定呼吸力学、循环及动脉血气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进气流速及PEEP增高可致进气峰压增高并有叠加效应(P〈0.01);PEEP增高,呼气平台及平均气道压随之增高(P〈0.05),进气流速对后者有间接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进气流速及PEEP会影响呼吸系统顺应性,而呼吸阻力主要受进气流速影响(P〈0.05);各实验组间循环及动脉血气分析无显著差异,未发现进气流速和PEEP对各观察值有交互作用。结论进气流速及PEEP改变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力学造成不同的程度影响,但两者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专业护理小组在ICU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机械通气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ICU将专业护理小组应用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的口腔溃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腹泻发病率为3.13%、1.56%、1.56%,对照组为14.06%、12.5%、1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专业护理小组应用于在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可降低口腔溃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腹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及病原菌感染特征,为预防其引起的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159例使用呼吸机患儿的呼吸机管路、下呼吸道感染病菌的菌株种类、呼吸机使用时间进行统计,分析与VAP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呼吸机管路和下呼吸道病原菌构成比基本相同,依次为铜绿假单孢、嗜麦芽寡养单孢菌、鲍氏不动杆菌等.VAP的发病率为37.7%.使用呼吸机时间长短与VAP发病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 VAP的发生与多种临床因素有关,使用时间越长,发病率越高.为控制感染,须加强各环节护理质量监控,同时对呼吸机管路采取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 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镇静治疗是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基本治疗之一,合适的镇静水平有助患者身心的康复.脑电双频指数,作为一种客观评估镇静深度的手段,已逐步运用到ICU机械通气患者.对脑电双频指数原理、方法及患者在行机械通气镇静治疗时的护理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镇静治疗的安全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 2013年1月~12月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地西泮注射液和鲁米那注射液进行镇静。实验组采用咪达唑仑注射液和丙泊酚注射液进行镇静。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满意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明显低于对照组(32%),实验组治疗总满意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6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咪达唑仑、丙泊酚注射液镇静效果优于地西泮、鲁米那注射液,有效减少人机对抗,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增加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ral index,BIS)监测在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中的应用现况。方法纳入需镇静治疗的ICU机械通气患者25例,根据病情采用靶控输注镇静药物,同时进行BIS监测和Ramsay评分,监测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breathing rate,R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外周血氧饱和度(Sp O2)。结果随着镇静程度的加深,Ramsay评分逐渐增高,而BIS逐渐下降(P<0.05)。BIS数值约60~80的生命体征较镇静前平稳,HR、RR、MAP在镇静后数值均较镇静前下降(P<0.05);Sp O2镇静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S不仅能准确反映镇静深度,并可动态量化监测镇静深度,减少护理量及不良事件发生,可用于ICU镇静深度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17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通气作为基本生命支持的组成部分,是抢救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在机械通气过程中精心护理则是保证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的重要过程.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7例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从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血氧饱和度和血气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营养支持并加强基础护理等方面,使患者生命体征能迅速恢复,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在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行心脏手术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112例,按照术后入住心胸外科监护室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心脏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予制定个性化的早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脱机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总时间、术后并发生等情况。结果试验组一次性脱机失败的概率由14.30%降至3.70%,患者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缩短约2 d,患者住院时间缩短5 d,试验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3.57%,显著低于对照组10.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增加患者肌力,有效预防ICU获得性衰弱,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机械通气病人的管理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杨爱民 《护理研究》2006,20(22):1980-1982
从人工气道的湿化、呼吸道分泌物的吸引、呼吸管道的管理以及机械通气时病人出现的不良心理和行为方面对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护理干预对危重病人机械通气护理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通气属于高风险的治疗,使用机械通气时可能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EX)等并发症,是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增高的风险因素.在国外,机械通气病人有专门的呼吸治疗师管理,且护士进入ICU独立工作必须经过8个月~12个月的培训[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