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Ⅰ~Ⅳ期患者70例126只眼,均进行FFA及黄斑区OCT检查,对DME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FFA诊断DME 88只眼(69.8%),OCT诊断DME104只眼(82.5%),二者诊断符合率为84.1%(106/126).DR Ⅰ期,OCT的DME检出率(45.8%,11/24)高于FFA(16.7%,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配对x2检验,x2=4.000,0.025<P<0.05);DRⅡ期、Ⅲ期、Ⅳ期,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CT检查可直观反映视网膜的厚度及层次形态,对早期DME敏感性高,与FFA联合应用,对于DME患者的及早诊断、制定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健脾利水方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活血健脾利水方免煎颗粒剂联合激光治疗,对照组予中药安慰剂联合激光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视力、视网膜黄斑部厚度和眼部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眼经FFA和OCT检查确诊为DME。FFA显示治疗4周后黄斑部高荧光渗漏均有所好转,治疗8周后黄斑部渗漏明显好转。视网膜黄斑厚度OCT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4周、治疗8周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激光联合口服中药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黄斑厚度均有减轻;组间同期比较,在治疗4周、治疗8周后黄斑厚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黄斑厚度减轻更明显。治疗组视力总有效率为66.7%,其视力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口服中药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治疗8周后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动脉在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和搏动指数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口服中药后眼部血流增快,阻力降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2组间同期比较,在治疗4周、治疗8周后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中,仅治疗组患者眼部血流有所改变,即血流增快,阻力降低。结论行气活血健脾利水方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可提高患者的视力、减轻视网膜黄斑水肿、增加眼部血流。  相似文献   

3.
五苓散合二陈汤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总结五苓散合二陈汤治疗复发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反复发作患者共7例,予口服中药五苓散合二陈汤,以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为指标观察疗效。结果平均治疗5.6个月,7例患者中视力提高5例,视力无变化2例;OCT检查显示黄斑区形态恢复正常者1例,黄斑水肿改善4例,无效2例。综合疗效为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71.43%。结论五苓散合二陈汤治疗复发性黄斑水肿有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斑消肿汤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68例的疗效。方法:用黄斑消肿汤为基础方,据分型不同而随证加减并联合激光治疗,通过视力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及OCT检查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4.1%。结论:黄斑消肿汤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合四苓散加减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60眼)气滞血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30眼)。对照组给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合四苓散加减治疗,15 d为1个疗程,共观察6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视力水平及视力分布的变化情况,评价 2 组患者的总体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荧光素血管造影(FFA)疗效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疗效。【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视力分布情况及平均视力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在总体疗效、中医证候疗效、FFA疗效和OCT疗效方面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25/30)、90.0%(27/30)、83.3%(25/30)和83.3%(25/30),对照组分别为50.0%(15/30)、60.0%(18/30)、53.3%(16/30)和50.0%(15/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中医证候疗效、FFA疗效和OCT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合四苓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和促进黄斑水肿、视网膜出血的吸收。  相似文献   

6.
夏红 《中医杂志》2007,48(2):188-189
黄斑囊样水肿(CME)在临床上十分常见,随着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的广泛使用,可以通过对视网膜血管的渗漏的动态观察和对视网膜截面的精细结构断层成像将其准确检测出。笔者应用中医中药治疗黄斑囊样水肿,在证治及用药方面略有所得,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氩激光联合中药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斑水肿是指黄斑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或和色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障碍,导致液体渗漏〔1〕,是造成患者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2〕。黄斑水肿可以发生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白内障手术后等。我院从2002年8月到2006年1月用激光光凝联合中药治疗该病患者60例95只眼,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标准:经眼底检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为黄斑水肿;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5者。有严重高血压等疾病或屈光间质混浊影响眼底观察者除外。黄斑水肿分型:局限型黄斑水肿型,指黄斑区孤立的斑点状和(或)簇状强荧光或…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滋肾健脾化瘀片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 43例(86只眼)DME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激光组21例(42只眼)和联合组22例(44只眼),激光组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联合组口服滋肾健脾化瘀片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疗程为3个月。结果视力:2组治疗后视力均有提高,治疗后激光组有效率为54.76%(23/42),联合组有效率为79.55%(35/44),联合组视力明显优于激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2组治疗后黄斑中心小凹视网膜厚度及黄斑中心凹1 mm直径视网膜厚度平均值均较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A:激光组黄斑区荧光渗漏消失或减轻36只眼,有效率为85.71%(36/42),联合组相应的眼数为44只眼,有效率为100%(44/4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健脾化瘀片联合激光治疗比单纯激光光凝治疗DME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3D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视网膜色素变性(RP)患者黄斑区的形态特征及其与视力的关系。方法应用3D-OCT观察60例(110只眼)RP患者黄斑区形态,分析总结黄斑区形态特征、黄斑中心凹厚度(FTH)及其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之间的关系。结果 110只眼中,正常者32只眼,弥漫水肿者26只眼,囊样水肿者18只眼,萎缩变薄者34只眼。非正常的78只眼中有17只眼伴有视网膜前膜形成。正常组FTH(211.2±9.8)μm,BCVA 4.95±0.09;弥漫水肿组FTH为(246.5±5.6)μm,BCVA 4.72±0.13;囊样水肿组FTH(504.6±42.1)μm,BCVA 4.26±0.11;萎缩组FTH(17.7±3.0)μm,BCVA 3.66±0.24。各组间FTH及BCV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萎缩组患者FTH与BCVA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正常组、弥漫水肿组、囊样水肿组患者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3D-OCT能提供详细的RP患者黄斑区形态信息,黄斑区萎缩的RP患者视力与黄斑中心凹厚度间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前部葡萄膜炎患者的眼底改变情况。方法对36例(50只眼)急性前部葡萄膜炎患者进行双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50只患眼中,39只眼出现视盘毛细血管扩张。晚期强荧光。其中的17只眼可见周边视网膜毛细血管渗漏;10只眼伴有黄斑区周围毛细血管扩张,晚期形成黄斑囊样水肿;1只眼黄斑区早期未见异常,晚期可见黄斑区荧光渗漏。对22例单眼前葡萄膜炎患者对侧眼FFA检查发现,5只眼出现视盘荧光渗漏,1只眼伴周边视网膜毛细血管渗漏。结论大部分急性前部葡萄膜炎患者患眼和部分对侧眼可出现眼底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激光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术联合中药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后黄斑区水肿病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30只眼)和对照组(30例,32只眼),对照组采用532 nm激光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术,观察组同时予口服中药治疗。通过视力及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结果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56.2%(P<0.05);观察组视力改善、黄斑区水肿的吸收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用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术加中药治疗的效果好于单纯激光光凝治疗。  相似文献   

12.
秦霖  邱波  庞龙  邓飞雁 《山西中医》2011,27(4):35-37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激光及消朦灵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气阴两虚兼目络瘀滞证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患者60例102眼,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腹针配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及口服消朦灵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并口服消朦灵方,疗程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矫正视力、视网膜循环时间、黄斑区视网膜水肿厚度、新生血管、出血范围及中医候疗效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在视力改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减少、总体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配合激光及消朦灵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患者可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间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45眼)中间葡萄膜炎患者,包括主诉,视力,前后节的裂隙灯显微镜、眼底检眼镜、三面镜检查,眼科辅助检查眼B超,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予中药和泼尼松治疗.结果 患者主诉多为眼前黑影飘动,眼前节炎症反应轻,玻璃体炎症反应重,可见其雪球样混浊和雪堤样渗出,视乳头炎,黄斑水肿,周边视网膜血管炎,后囊下白内障,眼B超玻璃体混浊,UBM睫状体水肿渗出、玻璃体基底部点状、团块状或膜样病变,FFA视乳头荧光渗漏、黄斑花瓣状强荧光、视网膜周边部血管着色渗漏,OCT黄斑水肿上皮脱离.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炎症控制,视力改善.结论 中间葡萄膜炎表现玻璃体炎症反应重,可见其雪球样混浊和雪堤样渗出,常伴有继发性改变视乳头炎,黄斑水肿,周边视网膜血管炎,后囊下白内障.眼科特检为诊断、跟踪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视力损害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的视网膜受累范围、并发症与视力损害的关系.方法对64例64只眼分别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90D Volk检眼镜检查,观察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发生的部位.结果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的阻塞点位于黄斑区上下血管弓的动静脉交叉处,且以靠近视乳头上的第一分支静脉好发;并发症中最多见的是黄斑囊样水肿.结论黄斑囊样水肿对视力损害最严重,但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的视网膜受累范围小,并发症较少,故视力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黄斑水肿的中西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斑水肿是由于不同眼内病变所引起的一种病理变化过程.可继发于糖尿病、葡萄膜炎、视网膜静脉阻塞、白内障术后等多种疾病。临床诊断的黄斑水肿是指黄斑中心部位细胞间的液体积聚.分为黄斑囊样水肿和弥漫性黄斑水肿.可严重威胁患者的中心视力.是多种眼病导致视力减退的主要原因,因而引起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性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DME患者(135眼)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51例,67眼)和对照组(51例,68眼),对照组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每月1次,连续治疗6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七叶皂苷钠片治疗,2次/d,60 mg/次,疗程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眼压、视力、黄斑厚度以及黄斑区渗漏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眼压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眼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2个月、3个月、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黄斑中心凹厚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黄斑区发生荧光渗漏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黄斑水肿治疗效果、视力提高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DME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黄斑水肿及视网膜渗漏,稳定现存视力,巩固疗效,促进患者康复,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DME)是DR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影响视力的重要原因。近年其治疗方法不断推新,以激光光凝的疗效比较肯定。但对一些中心凹旁毛细血管闭塞、严重的黄斑水肿、长期硬性斑或者明显囊性黄斑病变者光凝无效,需施行玻璃体切割且效果短暂。笔者结合中医辨证理论治疗32例(46眼)此类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活血利水方联合532激光对糖尿病黄斑水肿视功能与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90例(147眼)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47眼)、光凝组30例(48眼)和联合组30例(52眼),分别采用活血利水方、532激光以及中药联合激光治疗;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6个月观察各组最佳矫正视力、FFA及OCT变化情况。结果中药组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时(疗程结束后6个月)较治疗前无提高(P〉0.05);光凝组、联合组治疗后和随访时视力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中药组治疗后和随访时视网膜厚度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光凝组、联合组治疗后和随访时视网膜厚度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和随访时黄斑水肿渗漏有效率分别为40.42%和36.17%,光凝组分别为66.67%和60.41%,联合组分别为88.46%和80.77%。联合组、光凝组与中药组视力、视网膜厚度、黄斑水肿渗漏情况治疗后及随访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光凝组治疗后及随访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利水方联合532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疗效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力,改善视网膜病变和黄斑水肿渗漏。  相似文献   

19.
中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激光治疗对糖尿性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55例患者根据辨证分型服用中药,并用染料激光进行了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和黄斑区的光凝治疗。结果:在接受治疗的93只眼中,视力增加明显者9只眼(9.68%);视力有增进者80只眼(86.02%)。89只眼(95.70%)黄斑水肿有不同程度的吸收。结论:中药结合激光光凝是治疗糖尿病视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汤剂口服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弥漫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92眼)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弥漫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47眼)和对照组(30例,45眼)。两组患者于治疗第1天均行患眼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4 mg。治疗组同时予以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汤剂口服,每日1剂,服药3个月。观察治疗前和注射后3、6个月患眼视力、视网膜厚度及黄斑区渗漏情况。注射后第1、3、7天及3、6个月分别测量眼压、眼前节、眼后节。结果注射后3、6个月,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9.36%和87.23%,对照组分别为73.33%和62.22%,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注射后3、6个月视力、视网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1例患者6个月时发现晶状体后囊下呈锅底样混浊,严重影响视力。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汤剂口服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弥漫性黄斑水肿,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功能,减轻视网膜水肿和黄斑区渗漏,疗效稳定,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